《從羅丹得到的啟示》閱讀答案
《從羅丹得到的啟示》
3) 有一次,在比利時名作家魏爾哈侖家里,一位年長的畫家大談雕塑美術的衰落。我年輕而好饒舌,一再反對他的意見,認為羅丹實在可以與米開朗基羅媲美。
4) 但是,第二天魏爾哈侖把我帶到羅丹那里的時候,我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因為在他們暢談之際,我覺得我似乎是一個多余的不速之客。
5) 不過,最偉大的人畢竟是最親切的。我們告別時,羅丹轉過身來 著我說:“我想你也許愿意看看我的雕塑,——星期天,你能到麥東來同我一塊吃飯嗎?”
6) 在羅丹樸素的別墅里,我們在一張小桌前坐下吃便飯。不久,他溫和的、含有激勵之意的 , 寬釋了我的不安。
7) 在他的工作室里,羅丹罩上了粗布工作衫,好像變成了一個工人。他在一個臺架前停下來。
8) “這是我的近作。”說罷,他把濕布揭開,現出一座以粘土塑成的女正身象,十分美好。“這已完工了。”我想。
9) 他退后一步, 之后,便低聲說:“就在這肩上線條還是太粗。對不起……”
10) 他拿起刮刀、木刀片輕輕滑過過軟和的粘土,給肌肉一種更柔美的光澤。他健壯的手動起來了,他的眼睛閃耀著。“還有那里……還有那里……”他又修改了一次。他走回去。他把臺架轉過來,看了又看。時而,他的眼睛高興的發光;時而,他的雙眉苦惱地蹙著。他捏好小塊的粘土,粘在象身上,再刮開一些。
11) 這樣過了半點鐘,一點鐘……他沒有再向我說過一句話。他忘掉了一切,除了他要創造的更高的形體的意象。他專注于他的工作,猶如正在創世的上帝。
12) 最后,他扔下刮刀,( )把濕布蒙上女正身象。于是,他便轉身向門口走去。
13) 就在那時,他才記起什么,立即回過頭來, 著我。他顯然為他的失禮而驚惶。“對不起,先生,我完全把你忘了,可是你知道……”我握著他的手,感謝地緊握著。
14) 在麥東那天下午, 我學到比在學校所有時間學到的都多。從此,我知道凡人類的工作必須怎樣做,假如那是美好而有價值的。我感受到一切藝術與偉業的奧妙——專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業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弛散的意志貫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領。
15) 于是,我察覺到至今在我工作上所缺少的是什么——那能使人除了追求完整的意志而外把一切都忘掉的熱忱,一個人一定要使自己完全沉浸在他的工作里。沒有——我現在才知道——別的秘訣。
《從羅丹得到的啟示》習題
1.第1)段“我不能斷定那癥結的所在”中的“癥結”指的是:( )
A“我”“還能寫的更好”的癥結 B “我”不能突破現有水平的癥結
C下文“一個偉大的認”給“我”的啟示 D “我”至今不知其所在的那個癥結
2.第5)、6)、9)、13)段的 處,依次填入的詞,正確的一項是:( )
A凝視 審視 注視 瞠視 B審視 凝視 瞠視 注視
C注視 凝視 審視 瞠視 D凝視 注視 瞠視 審視
3.第9)到第12)段的詳寫有三點作用,請分別說明。
(1)
(2)
(3)
4.第12)段括號處應該填入一個句子成分,最妥貼的一項是:( )
A象一個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時那樣溫存關懷地
B象一個學生把改好的作業交給老師時那樣喜憂參半地
C象一個農民把細泥輕輕地撒上幼苗時那樣愛惜期盼地
D象一個工人停工后把布蓬遮住機器時那樣親切愛護地
5.對第14)段劃線的句子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A人類工作中有一部分是美好而有價值的,“我”現在知道應該怎樣去做了。
有價值的工作都有相通之處,“我”的寫作同羅丹的雕塑也應該這樣。
C從事美好而有價值的工作的人們應該有相同的工作態度和獻身精神。
D人類美好而有價值的工作從此有了“必須怎樣做”的準繩和榜樣。
6.魏爾哈侖同羅丹暢談之際,“我”覺得似乎是一個多余的人。后來在麥東羅丹的工作室里還有沒有這種感覺?為什么?
《從羅丹得到的啟示》參考答案
1.B;
2.C;
3.答:(1)同“我”原先幼稚的想法作對比。
(2)使“我”深受具體形象的教育。
(3)為“我”總結出啟示做鋪墊。
4.A;
5.D;
6.答:沒有這種感覺了。因為:(1)“我”仔細觀察羅丹的操作進程,并為他忘我投入、獻身藝術的精神所感染。(2)“我”從中認識了自己寫作上的癥結所在,并為今后學有榜樣而十分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