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東早春》《村 居》閱讀答案
《城東早春》 [唐] 楊巨源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村 居》 [清] 高 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閱讀習題
8.楊巨源在詩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現情感的?請簡要分析。(5分)
9.兩首詩都寫到“春”,這兩處“春”分別表達了詩人什樣的感情?(6分)
參考答案
8.【命題意圖】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袁達技巧的能力。
【參考答案】示例一:對比或反襯(2分)。詩歌的一、二句點明早春清新的特點,描寫了早春時,柳葉新萌,其色嫩黃,蘊含了詩人的歡悅和贊美之情; 詩歌的三、四句,“若待”兩字一轉,用繁花似錦,芳春的裱麗景色,游人如云,寫環境之喧嚷若市,來反襯早春的“清景”(2分),表達出詩人對早春清新之景 的喜愛之情(1分)。
示例二:虛實結合(以虛寫實、以虛襯實)、借景抒情(2分)。二句是實寫,描繪出美麗的初春之景;三、四句是想象之景,春色秣艷至極,游人如云,喧嚷若市(2分)。三、四句的虛寫突顯(反襯)出詩人對早春清新之景的喜愛之情(1分)。
9.【命題意圖】 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參考答案】楊詩描寫了一幅早春圖。寫出了早春清新的特點。描寫了早春時,柳葉新萌的美好景色,表達出詩人對早春清新之景的喜愛。(3分)高詩描寫了詩人 居住在鄉村時見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學后孩子們放風箏的情景,勾畫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樂春圖,道詩人春天來臨的喜悅、贊美和對孩子們的喜愛之情。(3分)
詩歌鑒賞
《城東早春》:首句,寫詩人在城東游賞時對所見早春景色的贊美,“清”不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可喜,也兼指這種景色剛剛開始顯露出來,還沒引起人們的注 意,所以環境也很清幽。第二句是對早春景色的具體描寫,“才…‘半”二字,暗示“早”;“半未勻”不僅突出了“早”字,而且把早春之柳的風姿寫得十分逼 真。三、四句,用芳春的穰麗景色,來反襯早春的“清景”。繁花似錦,寫景色的狠艷已極;游人如云,寫環境之喧嚷若市。這兩句與前兩句形成鮮明的對照,更加 反襯出詩人對早春清新之景的喜愛。詩篇特從“詩家”的眼光來寫,叉寓有理趣,也可以把它看作一種創作見解,即詩人賠須感覺敏銳,努力發現新的東西,寫出新 的境界,不能人云亦云,老是重復那些已綈孰滯的舊套.
《村居》:描寫了一幅春天孩子們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風箏的圖畫,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動著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滿生機的、春意盎然的農村生活圖畫,透出詩 人對春天來臨的喜悅和贊美。第一、二句寫時間和自然景物,具體生動地描寫了春日農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醉”字,寫活了楊柳的嬌姿、柔態,寫活了楊 柳的神韻。三、四句寫的是人物活動,描述了一群活潑的兒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風箏的生動情景。他們的歡聲笑語,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氣。“兒童…‘東風”“紙 鳶”,詩人選寫的人和事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幾分生機和希望。結尾兩句由前兩句的物而寫到人,把早春的迷人與醉人渲染得淋漓盡致。
原味翻譯
《城東早春》:城東春色清靜幽美,綠柳的葉子黃綠相間。如果等到上林苑繁花似錦的時刻,熙熙攘攘的人群里都是賞花的人。
《村居》:早春二月生機勃勃、草長鶯飛,堤岸上楊柳依依、云煙繚繞。孩子們很早就放學回家了,連忙趁著東風放飛風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