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春望》是唐朝詩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詩。以下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這篇文章的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希望對你有用!
春 望
杜甫
國玻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詩句譯文: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
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6]
杜甫《春望》的閱讀練習題:
1、選擇題
①對《春望》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意為:故國淪亡,空留下山河依舊,春天來臨,長安城中荒草深深。
B.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一句意為:感嘆時局,看到開花也不由得流下眼淚,怨恨別離,聽到鳥鳴也禁不住心中驚悸。
C.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一句意為:戰爭已經持續了三個月,家書珍貴,足抵得上萬兩黃金。
D.“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一句意為:痛苦中我的白發越搔越短,簡直要插不上頭簪。
② 對“國破山河地,城春草木深。”兩句的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這兩句詩寫春望所見。一個“破”字,視野從城到山河,令人怵目驚心;一個“深”字,視野從滿城到花鳥,令人滿目凄然,詩人的感情由隱到顯,由弱到強,步步推進。
B、這兩句詩對仗工巧,圓熟自然,詩意變化。“國破”對“城春”,兩意相反。“國破”的殘垣斷壁同富有生機的“城春”對舉,對照強烈。
C、詩意變化的又一例為“國破”與“山河在”前寫國都淪陷,城池殘破,后寫山河依舊,意思相反;“城春”與“草木深”前寫明媚春景,后敘荒蕪之狀,前后相悖。這種詩意的變化,突出了山河破敗的景象。
D、這兩句詩以寫景為主。句中的“國”、“山河”、“城”、“草木”都是詩人親眼所寫的景物。
③ 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詩的開篇即寫春望所見,突出寫山河破碎、滿城荒蕪,寫長安淪陷后的殘敗景象。
B、“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有兩種解釋。一種是觸景生情:因感時恨別,見到了本為娛人之物的花鳥反而流淚驚心;一種是移情于物: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也驚心。兩種解釋都符合詩意。
C、“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寫自安史叛亂以來,戰火不斷,企盼親人消息,一封家信真是勝過“萬金”!“家書抵萬金”是說一萬兩金才能得到一封家信。
D、“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句中,“白發”為愁所致,“搔”為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的程度。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之傷痛之外,詩人又嘆息衰老,更增了一層悲哀。
④閱讀杜甫《春望》這首詩,找出分析不當的一項( )
A首聯寫望中所見,山河依舊,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長安,草木叢生,一片凄風苦雨。詩意形象生動,情感極其沉痛。
B頷聯是分寫,通過花和鳥兩種事物寫春天,采用擬人寫法,意思是由于戰亂,都城破敗,仿佛花也因感嘆時事而落淚,鳥也因人世間的離別而驚心。
C“家書抵萬金”寫出戰亂年代,一封普通家信是多么難得,多么值錢啊!急切希望知道家人是否平安的消息。
D尾聯總寫憂國思家的感情,刻畫了一個滿頭白發如雪,因焦慮憂愁而頻頻搔首的藝術形象。這一細節描寫,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現了詩人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