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學生怎樣突破學習心態的“瓶頸”
心態;是表示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只要有良好的心態,你才能每天保持飽滿的心情。只有對自己有十分的信心,然后把注意力集中到行為上,堅定地走下去,才會調動潛能系統發揮出最大潛力,才能不被任何困難所阻擋,同時能戰勝自己、超越自己而實現所追求目標。
高三學生如何突破心態“瓶頸”
高空斷橋之間的距離只有1米左右,普通人在平地上會很輕松地跨過這個距離。然而,當這段距離升到高空,對于有些人卻成了不可跨越的障礙。是什么阻礙了一個人發揮其平時的能力呢?答案就是:心態。
為了揭示心態影響能力的心理機制,一位心理學教授招募了9名志愿者參加這樣一個實驗:教授讓這9個人走過一座曲曲折折的小橋,并告訴他們橋底下水很淺。9個人聽完教授的指導,很快便到達了橋的另一端。
等他們都過去后,教授打開了一盞黃燈,透過黃燈,9個人看到橋底下不僅僅是一點水,而且還有幾條兇猛的鱷魚!大家都嚇了一跳,頓時心里充滿了恐懼。當教授再要他們原路返回時,竟然沒人敢走回去。
經過一番誘導,終于有3個人鼓起勇氣,愿意嘗試一下。第一個人顫顫巍巍地走了過去,結果多花了一倍的時間;第二個人哆哆嗦嗦,走了一半再也堅持不住了,趴在橋上一動也不敢動;第三個人才走了3步就趴下了。
教授這時打開了所有的燈,大家這才發現,在橋和鱷魚之間還有一層網,由于網是黃色的,剛才在黃燈下看不清楚。現在大家都不怕了,除了只有一個人不敢走,其余的人都很快按原路返回到橋的另一端。教授問最后那個人不敢過橋的原因,那個人說他是擔心網不夠結實。
恐懼,或者說恐懼失敗的心理常常會讓一個優秀的人“埋沒”自己的才能,從而不能正常發揮,這其實是敗在了心態上。
在高考當中,優秀的考生因失去了心態優勢而不能正常發揮自己的水平,導致高考失利的例子比比皆是。
面臨挑戰和挫折的時候,許多學生都缺乏必要的心理應對資源的儲備,許多智力優秀而缺乏心態優勢的學生最終成就平平,而建立起心態優勢的普通學生卻能夠出類拔萃,走向卓越。
當一個人遇到困難時,心態的優劣同樣影響著結果。心態雖然未必直接決定成敗,但它影響能力的發揮,這是經過心理學家驗證了的事實。
用8招從心態的瓶頸中拯救自己:
1.一次只擔心一件事情
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人們如若對很多事情擔心、憂慮,很容易經常感到壓力,生活效率不高,學習效率也不會很好。
2.每天集中精力幾分鐘
比如現在的任務就是背誦20個英語單詞,其他的事情一概拋在腦后,不去想,集中力量去達成目標。在學習的間隙,再適當放松一下。
3.說出或寫出你的擔憂
記日記,或與朋友一起談一談,至少你不會感覺孤獨而且無助。
4.不管學習有多忙,一定要鍛煉
研究人員發現,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后,被測試者的壓力水平下降了25%。快走30分鐘,或者在學習的間隙進行一些伸展練習都行。
5.放慢做事的速度
也許你的桌上擺滿了要復習的書和資料,除了每天完成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還需要練習很多自己買的復習資料。那么你一定要記住,盡量保持樂觀的態度,放慢你的速度。
6.不要太嚴肅
不妨和朋友一起說個小笑話,大家哈哈一笑,氣氛活躍了,自己也放松了。事實上,笑不僅能減輕緊張,還有增進人體免疫力的功能。
7.不要讓否定的聲音圍繞自己
要善于發現自己身上的優點,多給自己積極的暗示,把別人對自己某些方面的否定看成是一種好的激勵。
8.讓自己徹底放松一天
讀一篇小說,聽聽音樂,散步,或者干脆什么也不干,閉目養神坐一坐。這時候,關鍵是你內心的體味,一種寧靜,一種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