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的學習方法
博覽群書是培養孩子語文素養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說閱讀是語文學習的根本。大量的課外閱讀是提高孩子語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
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在低年級,推薦給他們一些民間故事,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等來讀;在中高年級,推薦一些兒童文學,雜文隨筆,報刊雜志,科幻漫畫,歷史名著,文學名著,名人傳記等不同類型、不同內容的多種書籍來讀,并且取消種種人為的限制,允許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選擇不同種類的書籍,從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營養。
建議進行大量閱讀,什么叫大量,這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家長可以給孩子相對明確的要求,比如每天閱讀30分鐘,或者2個星期要看完一本書。
二、 背誦經典
背誦經典文章、名言佳句也是培養孩子語言素養基本功之一,如果在孩子記憶的黃金時間——16歲之前,讓孩子記誦大量的語言精華,那么,這個孩子從小就奠定了堅實的語文根底。
三、超越課堂,走進社會生活
理科可能可以關起門來學習,語文(作文)需要超越課堂,走向社會生活。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有人說:作文是生命的表達與交流。生命要想有表達與交流的沖動,往往需要外在事物的影響、體驗與沖擊。不一定是長途旅行,去買菜、釣魚、登山、看紅楓……
四、讓孩子用自己的語言寫
所謂作文就是讓真摯的思想感情從心靈深處流淌出來。想怎么寫,就怎么寫,不要給與過多的約束和限制,不要給予太多的標準,不能把大人自以為是更有“意義”和“價值”的東西強加在他們頭上,忠實自己的心靈和生活,是打開作文大門的第一把鑰匙。多用具體事例,少用概括性句子,多采用描述性語言。做人要直,作文要曲。
五、給孩子展示和被認可的機會
對中小學生而言,在正式刊物雜志上發表習作,畢竟不易。但是世間總有路可走,既然不能發表,便自己創造機會發表木——因為,這是一個自媒體的時代。比如,為孩子建博客、發微信,甚至將孩子的作品印制成書,努力讓孩子過足作家癮。
六、素材積累
引導和促使孩子通過觀察、調查、訪談、上網、閱讀、思考等多種途徑,運用各種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要讓孩子多體驗生活。寫作成功秘訣在于寫熟悉的事,寫具體的事,寫感動自己的事,寫自己喜歡的事,寫自己體驗嘗試實踐過的事。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多讀名家之言,多欣賞名篇做積累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