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優秀范文3篇
作讀書筆記不僅能提高閱讀書、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學研究和寫作能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到的讀書心得,希望能幫到大家!
讀書心得一:《再塑生命》讀后感1500字
愛,一個陌生而又熟悉,平凡而又偉大的名詞!每個人的一生中都充滿著愛,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察覺到這種愛的,即使它就在你的身邊。 ——題記
愛,它無形,無私,無微不至地關照著我們,這就是愛,這就是愛的內涵。海倫·凱勒的《再塑生命》中的莎莉文老師就是那個在無私且無微不至地給予海倫自己的愛的人。也正是因為莎莉文老師的愛,才是海倫從聾啞盲的黑暗中,從心靈的陰影中走了出來,和其它正常的孩子一樣,快樂幸福地在陽光下學習、玩耍。更使她成為了美國著名的女作家兼慈善家。莎莉文老師對海倫的愛,不就是那種無私且無微不至的愛嗎?而在我們的生活中,這種愛也是無處不在的,只不過是你未覺察到罷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么一個有關于愛的故事:
春節的時候,一位父親帶著兒子上街去玩。
正當這位父親沉浸在春節的熱鬧氣氛當中時,一陣哭聲讓他突然發現身邊的兒子不見了!他循聲望去,發現自己的兒子居然躲進了一輛停在路邊的面包車底下!并且被卡在下面!見此情景,焦急萬分。連忙撥打了急救電話,但他等了許久,仍不見救援人員前來。于是,焦急萬分的父親做了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用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僅憑雙手就把那輛車抬了起來救出了卡在下面的兒子!之后,他又去試了一下。這一次,無論他用多大的力氣,從任何方向都無法把這輛面包車抬起來!這正好應驗了米勒的一句名言: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
而這位父親對兒子的愛,也轉化為一股力量,一股可以讓一位父親抬起一輛面包車的力量!
其實,不僅僅是人,就連動物也有著偉大的愛:
一群燕子棲息在一個四面環水的孤島上。冬天到了,它們要遷徒到南方去過冬。可就在這時,問題出現了:許多比較晚出生的雛燕們羽翼未豐,頂多只能飛越一半的路程。如果不帶著它們遷徒,種族就不能繁衍生息;可是如果遷徒,這無疑是送死。這該怎么辦呢?
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它們決定馱雛燕們過海!就算犧牲它們的生命也要把雛燕們送到南方!
于是,成年燕們馱著雛燕們出發了!飛過了一半多路程后,成年燕們漸漸感到體力透支了,翅膀漸漸僵硬起來。這時候,一架架小飛機才從航母上起飛,向著目的地飛去。而成年燕們則像一架架失事的飛機,搖搖晃晃地向海里墜去,永沉海底了。
試想一下,如果成年燕們沒有犧牲自己,雛燕們能夠飛過這漫漫遷徒之路嗎?如果成年燕們沒有犧牲自己,雛燕們能夠飛抵南方去過冬嗎?如果成年燕們沒有犧牲自己,雛燕們能夠繼續生兒育女,撫育后代嗎?不,不能!如果沒有成年燕們這種無私的愛,如果沒有成年燕們這種犧牲的精神,雛燕們就不能飛過這漫漫遷徒之路;雛燕們就不能飛抵南方去過冬;雛燕們就不能繼續生兒育女,撫育后代!這一切,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成年燕們無私的愛以及犧牲的精神!
一只魚在即將被煮熟之前,努力將肚子挺出水面,為的是保護腹中的后代;老斑羚用自己的身體給年輕斑羚當作過懸崖的跳板,為的是能讓種族繼續繁衍;汶川大地震中,一位母親用自己的身體撐起了一棟倒塌的屋子,為的是保護身下的孩子!
愛,是夏天里的那一把扇子,為你扇走酷熱;愛,是冬天中的那一個溫暖的火爐,給你帶來溫暖;愛,是一把利劍,為你開辟道路;愛,是一面盾牌,替你抵擋進攻。愛,無處不在。愛勝花朵般芬芳;如空氣般清新;似陽光般溫暖;像水一般無孔不入,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個細微之處,讓你無時不刻地感受到溫暖與幸福。
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正是因為有它的存在與力量,才使一位父親抬起了面包車,才使雛燕們得以飛越漫漫遷徒之路,才使得許許多多的感人故事的發生,才組成了這美好的人間!
愛,它在無形中無私地給你無微不至的關懷,讓你無時不刻且無處不在地感受到溫暖,感受到希望,感受到光明。而莎莉文老師,就是那個在無形中無私地給海倫無微不至的愛的人,讓海倫感受到溫暖,感受到希望,感受到光明,使海倫從無邊的黑暗中走了出來,感受人世間的愛、溫暖、希望與,光明!
讀書心得二:《桃花心木》讀后感1000字
正如文章里所說的,“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在不確定中,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在不確定的因素中,我們只有把一丁點的希望轉化成推動我們前進的力量,才能夠長成不懼風雨的“參天大樹”。
“不確定”是什么呢?以我個人的角度來看,它既是一塊“絆腳石”,又是一塊“墊腳石”。當我們正走在坎坷不平的路上時,突然來了一個“不確定”,它把我們絆了一跤。有的人因為當時那一秒的疼痛而停止前進、害怕前進;有的人堅強地站起來,把石頭撿起,繼續勇往直前。他們決心,要把以后撿起的石頭鋪成一條平整的路。于是,這兩種人有了名字:強者與弱者。一塊石頭也因此有了兩個名字:墊腳石與絆腳石。強者稱石頭為墊腳石,弱者自然就稱石頭為絆腳石。
所以,文章中因為“不確定”而枯萎的桃花心木苗,責任并不在于種樹人,種樹人的責任只負責把樹苗種下,給小樹一片土地自由生長,剩下的“人生路程”要靠小樹自己來走。假如說,枯萎的桃花心木苗一開始擁有的是一顆自強不息的心,那么后果就是截然不同的了。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會有很多“不確定”,這讓我想起了五年級時的一次數學考試。
數學課上,數學劉老師給我們來了個“突然襲擊”,一張張考卷從劉老師手里歡快地跳下來,底下同學手忙腳亂地翻閱著數學書,希望這能挽留一點分數。我毫不緊張,心想:試卷,你來吧!我不怕你!可是,當考試結束時,我卻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天啊!那道題是不是做錯了啊?”
不過,我又想:反正每次考試都不會下九十分的,放寬心好了!
幾天后,老師把試卷發下來了,讓我們回家請家長簽字檢查。我趕緊看了看分數,剎那間,就像晴天霹靂,我才八十多分!我覺得十分丟臉,自己從沒考過這么差的成績,這可怎么向爸爸交待?哪知,爸爸居然沒有暴跳如雷,讓我好好改正錯題,汲取教訓。我想,不能用一個壞心情去讀書、思考,我要克服困難,多多適應自己正處的環境,得樂觀地面對!
直至今日,我才明白有些是不一定是確定的,因此,我們要根據環境的變動所改變處事的方法。那次數學考試就是最好的例子,未來不是確定的,現在也不能代表什么。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讓“不確定”這塊絆腳石變成我們腳下的墊腳石。
讀書心得三:《傅雷家書》讀后感800字
當我閱覽完這本書的前言和目錄后,我很驚訝也很好奇:這么一本書,竟是由一封封書信寫成,足以看出寫信人之用心良苦。伴隨著燈光,我懷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心情走入這本書中。
漸漸的,我認識并了解了這位平凡而又偉大的父親——傅雷。
在傅家,孩子們受到的是嚴父慈母式的教育。在傅雷的家書中,我也感受到了他作為導師的嚴肅與莊重。
“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
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布給別的青年;
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
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
傅雷在給傅聰的信里這樣說。
短短幾句話,就貫穿了全部家書的一半情誼。他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傅聰離家2多年,被當時的中國運動扣上惡名,但他依然相信他的祖國,他不受祖國敵對者的威逼利誘,在藝術巡禮中,對與祖國采取敵對態度的國家的邀請,一律拒絕接受。初次回國時,有人替他擔心,但他卻相信祖國會原諒他青年時代的行為,并委以重任,給他以信任。這種信賴祖國、熱愛祖國的精神,與這一封封家書,與傅雷在數萬里之外給他殷切的愛國主義的教育,是不能分開的。
前面提到的一半情意是傅雷作為嚴父的教導,另一半則就是傅雷作為慈父的關懷。
“為學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養氣節、胸襟、目光;‘通’才能成為‘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觀天的危險。”這是一代翻譯巨匠的切身體會,也是一個中國父親的肺腑之言。傅雷注重傅聰的學業,但更關心他人格上的修養,只有這樣,方能為人上人。9年月2日的那封信,尤其令人印象深刻,那一字一句,無不把他的關懷抒發的淋漓盡致。這就是一位父親的心情。
合上書本,我沉思著。
原來,愛也可以這樣表達,那么地透徹人心。家是我們永遠的港灣,父母就像天使一樣無時無刻不在關注我們,而我們是那么的幸福!
向傅雷致敬,向父母對我們的愛致以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