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讀書心得3篇
經典文學名著《紅樓夢》塑造了從王孫貴族到市井末流各式各樣的光彩奪目的文學形象,含納了從帝王將相到世俗末流的各色人等。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到的小伙伴們寫的《紅樓夢》讀書心得,希望大家喜歡!
《紅樓夢》讀書心得一:
不解紅樓妄讀書,深慚半懂半含糊。一部懷金悼玉的《紅樓夢》,八十回悲歡離合幾多情。作者曹雪芹以心血塑造群釵,據畸笏叟評語考,更為一百零八位奇女子列了情榜。其中榜上排名在先的,便是“情不情”的賈寶玉和“情情”的林黛玉。他們的相戀相知,成為一段真情的絕唱。鄙人好讀《紅樓夢》,雖才疏學淺,難以領會其中真諦,但仍為其所感不能心釋,意欲淺談一二。泛泛來講未免太多,如今只淺談一下此二人的開端——寶黛初見。
一、寶玉的言行
寶黛初見之時,賈寶玉第一次全貌登場。對于那大段描寫其形貌的文字與點名其性格的兩首《西江月》現暫且撇開不談,只講一下寶玉初見黛玉時的言行,便足以稱得上真摯驚心。
寶玉看罷,因笑道:“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
寶玉笑道:“雖然未曾見過他,然我看著面善,心里就算是舊相識,今日只作遠別重逢,亦未為不可。”
寶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顰顰’二字極妙。”探春便問何出.寶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說:‘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畫眉之墨.’況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這兩個字,豈不兩妙!”
又問黛玉:“可也有玉沒有?”眾人不解其語,黛玉便忖度著因他有玉,故問我有也無,因答道:“我沒有那個.想來那玉是一件罕物,豈能人人有的。”寶玉聽了,登時發作起癡狂病來,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罵道:“什么罕物,連人之高低不擇,還說‘通靈’不‘通靈’呢!我也不要這勞什子了!”
這樣的言行,怎能不驚心?書里的人驚了慌了,書外的人也驚了慌了。是情深?是癡狂?是宿命?是前緣?好像說什么都對,而說什么又都不對。賈寶玉此時的言行,體現了他的性情,應了一個“親”字,應了一個“心”字,但更貴在一個“知”字。寶玉,他是知黛玉的,從一開始兩人便投了性情。
寶玉說過,“除《四書》外,杜撰的太多。”那么,就以《大學》為解,方不虛誕。
《大學》開篇有這樣的句子:“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又有“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所以依愚見,這種“知”,應是“格物致知”。鄭注有云:“格,來也。物,事也。”直白連在一起,居然是“來事”二字。如今說“會來事”,有褒義上的“聰明”之意。
這種解釋自然不合儒家正言。但愚以為古人的認知關涉的是天人關系。格物也相應的是因其天賦異稟所引致。其中性智的天分是最主要的。故所謂“格物”之“格”有“感通”一解。某種天賦的對萬物的體悟冥會,能夠推出種種對人生世界的認知。簡單點講,一種天生的聰明,加上一點努力和用功,就能通曉世界了。所以打從一開始,真正懂黛玉的只有寶玉一個,因為他“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是雙方都要聰明,如天圓地方缺一不可,這個知是相知,彼此了解。兩個聰明人在一起惺惺相惜,互為知音。“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聰明才能了解,了解才能意誠。這“誠”可解為情真意切。意誠而后心正。彼此真心相對,愛才能得以升華,而不攙雜俗世的功利。從初見開始,賈寶玉就對“天上掉下的林妹妹”深有“高山流水遇知音”之感,所以他的驚人言語,也就令人在愕然之后,更有會心一笑。
《紅樓夢》讀書心得二: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紅樓夢》這一著作歷來為各科學派的學者奉為經典,不同學派的學者所看出的東西都是不同的。我在細品這本書后,看出了一些管理的小訣竅。
眾所周知,王熙鳳是賈府的財務管家,雖然年紀輕輕,但是由于她的婆婆不管事,她娘家的遠房姨媽-----王夫人的身體不好,所以把她特意喊過來,幫忙料理料理府中的事務。可想而知,王熙鳳的能力一定不簡單,否則怎么會那么年紀輕輕就一攬財政大權呢,而且還不是本府的人,從王熙鳳身上,我總結出了一個管理上的精髓,供大家參考:
首先,要懂得“收放自如”。一個好的管理者一定要懂得收放自如,換句話說,就是說翻臉就翻臉。您看她的幾次事情處理的,不都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了嗎?在榮府辦賈敬喪事的那次,小說中寫寧國府中王興媳婦遲到了,鳳姐聽了,登時放長了臉來,喝命打了二十大板子,還命來升“革他一月銀米”。接下來宣布“明日再有誤的打四十,后日的六十,有要挨打的,只管誤。”但是接著馬上轉換了一副嘴臉,告訴大家有哪些好處,用利益誘惑大家。又如,賈璉偷娶尤二姐被她得知的那一次,她先是用語言、行動羞辱尤氏(鳳姐掰著尤氏的嘴說“你是被他們用茄子塞了嘴嗎,不能和我說”),劇書中描寫,她的樣子簡直不像是一個賈府的奶奶,而像是街上的一個潑婦,可是不到一會兒以后,她又對尤氏道歉,說是自己年輕不懂事,一時嚇壞了,所以才會出言莽撞。一個管理者就要這樣的一種收放自如,正所謂“大丈夫能屈能伸”,就是這個意思。
其次,要懂得“見人下菜”。對待什么樣的人要用什么樣的手段和方式,對于此計,王熙鳳是深諳不已,她在賈母面前是一個無所不能,乖巧伶俐的孫媳婦,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的來討賈母的歡喜,因為賈母是賈府的最高統治者,是金字塔的最頂層,是整個賈府的老祖宗;在小姐們面前是個能干精明的嫂嫂,是和大家打成一片的好嫂嫂;在寶玉面前,是一個關心小叔子的嫂嫂,因為寶玉是全家的寶,是賈母的心頭肉,是賈家的繼承人,所以,她必須將寶玉服侍的好好的;在家仆面前,她是一個有著權利與欲望的統治者,她用她的聰明才智,將賈府治理的井井有條,她是家仆們最害怕的人,一分錢也算得出的人。王熙鳳的“威”來自兩方面:一是與生俱來的,一是她手中有權,威權合于一身,化合成她的“權威”。小說第二回借冷子興之口介紹王熙鳳,文中寫道:“若問赦公,也有二子,長名賈璉,今已二十來往了,親上作親,娶的就是政老爺夫人王氏之內侄女,今已聚二年……誰知自娶了他令夫人之后,倒上下無一人不稱頌他夫人的,璉爺倒退了一射之地;說模樣又極標致,言談又爽利,心計又極深細,竟是個男人萬不及一的”。這么多的角色轉變,你能做得到嗎?
然后,要懂得“難得糊涂”。適時應該“糊涂”一點,王熙鳳可謂是個聰明至極的人,整部書中處處都昭示她的這一特點,然而,就是她這樣的聰明人,卻也有“糊涂”之時。她的糊涂是一種計策,一種高明的計策,這樣一來反而更顯示出她的聰明。還是尤二姐進賈府的那次,她心里對賈璉和二姐恨的要命,卻絲毫不表現在臉上,裝做一個糊涂人,把二姐介紹給賈府上下,這一舉動,得到了合府上下的一致好評,并成功的為她摘掉了“醋甕”的帽子。在二姐進府后,有對下人的所作所為裝糊涂,置之不理,以至于二姐在受到秋桐的欺辱,下人的虐待后,含恨吞金。鳳姐這一招“借刀殺人”用的著實很厲害,不僅逼死了二姐,也使秋桐在瞬間失寵。我們并不提倡像鳳姐那樣狠毒,但是單純從戰術上來說,她利用了兩個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