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典型事跡心得感悟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
雷鋒在舊社會中飽受折磨,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然而黨收留了他,他認為黨是自己的父母,然而他在1962年8越15日犧牲在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我讀完了雷鋒的故事,感慨萬千,不免為雷鋒感到一些不公平,為什么讓他這個人民心中的好榜樣受這樣的苦呢?可是既然命運已經如此安排,也只能為此惋惜。但是他那視人民為親人,視黨為父母的精神大令我感動。雷鋒7歲就開始上山干活,父親病故,哥哥也因沒錢治病而死,弟弟也餓死。雷鋒與母親相依為命,后來母親因受不了而上吊自殺了。雷鋒的處境與我們相比實在差太多了。我們豐衣足食,有時候還常常挑東撿西,為此我不_感到萬分慚愧。
雷鋒的“釘子精神”我十分佩服,他本來在工作上就已經十分忙碌了,卻還能有時間去讀書,雖然只有幾分鐘,他依然不放過就抓起書本學習,任何一個小小的機會都不愿意放過。俗話說“滴水成淵”。雷鋒擠出時間來讀書,日月積累,學到了很多知識。我呢?有時間先玩再說,玩完了才想到拿起書本來學習。
“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這已經是老百姓嘴里常念的一句話了,他那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受到了毛澤東同志的表揚。看了這些事件使我深受啟發,也加入了學習雷鋒的行動。一次我進鐵門,“啪”的一聲鐵門重重地關上了,后面一個手提著菜的阿姨只能按門鈴了,我立馬沖上前去為她開了門,那阿姨還十分有禮貌地說了一句謝謝你。我回了一句不用謝。雖然這是一件小事,不過積善成德!總有一天我會積小善成大德。
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典型事跡心得感悟篇2
近日,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公布了全省“優秀志愿者、優秀志愿服務組織、優秀志愿服務項目、優秀志愿服務社區”先進典型名單,鄭州大學兩個典型入選。其中讓愛“箱”遇入選優秀志愿項目,微光志愿服務隊入選優秀志愿服務組織,并首次入選全國“四個100”先進典型推薦名單。
長期以來,鄭州大學把志愿服務作為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個重要抓手,扎實引領廣大青年投身志愿服務,深化思想道德建設。依托全國文明校園的豐沃土壤,形成由紅色助殘計劃、綠色環保計劃、粉色關愛計劃、金色服務計劃、橙色宣教計劃等“五彩計劃”為框架的志愿服務體系和更加完整的工作鏈條。鄭州大學“微光志愿服務隊”、“讓愛‘箱’遇”志愿服務項目就是涌現和發展的優秀代表。
關愛留守兒童老人,常回家看看
鄭州大學微光志愿服務隊自3月成立以來,堅持志愿服務9年多,參與志愿者余人。近年來,微光志愿服務隊面向留守兒童和社區、敬老院老人設計了多種志愿服務項目,以“創e志愿,繽紛四季”項目為特色,同時開展“3.5雷鋒日”外展、“云陪護”、新“鄭”援教等活動,讓留守的孩子們感受到來自志愿者哥哥姐姐們的關愛,助力孩子們健康成長;讓社區和敬老院爺爺奶奶感受到社會的關心,體會到溫馨和幸福。
“記得去社區陪爺爺奶奶做手工,兩個奶奶跟著我的步驟一步步地做,不懂了還會問我。當他們完成自己的手工作品的時候,還會向別人‘炫耀’說折的比我快。聽到這,當時我的心動容了。在陪爺爺奶奶們的時候,我卻感覺被陪的其實是我。他們的開朗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就像陽光一樣照進了我的心。對于生活中的一些困難,我好像也慢慢有了從容應對的勇氣,也許這就是成長,是志愿服務帶給我的無形的力量!”談起志愿服務的感受,微光志愿服務隊隊員柴藝喆同學說。
隨手傳遞溫暖愛心,環保我先行
讓愛“箱”遇項目始于10月,是針對網購如火如荼、快遞紙箱污染浪費日趨嚴重的問題,采用線上預約回收及線下固定地點回收快遞盒,根據不同群體及其他志愿活動需求對其進行用途分類、二次改造、循環利用,以減少環境污染、提高資源利用率。該項目累計參與注冊志愿者5428人次,回收紙箱約5500公斤,校園內紙箱浪費與堆積等環境問題得到明顯改善。
“志愿服務要觀察社會問題,貼近社會需求。在問題與需求之下,公共服務和商業服務都沒有完善覆蓋之處,就是需要志愿服務的領域。讓愛‘箱’遇就是一次勇敢的創新。我們不斷觀察思考,關注民生、關心社會問題,尋找多方主體間的需求交叉點,結合專業知識、行業資源與現實條件,不斷發展讓愛‘箱’遇項目,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和大范圍的輻射效應,在一定程度上把棕色污染變成了棕色資源。這種思維與工作方法,我們會繼續努力應用在志愿者精神傳遞的身體力行中。”讓愛‘箱’遇項目指導老師鄭州大學管理工程學院團委書記徐柳說。
完善志愿服務體系,文明結碩果
長期以來,學校堅持志愿服務項目化運作,打造了渠道暢通、對象精準、活躍度高的項目體系。學校共有40個青年志愿者協會,10支校級服務隊,在校注冊志愿者4.3萬余名,不完全統計,每年鄭州大學開展的志愿服務項目有600余次,校外長期合作基地58個,每年約有35萬人次的志愿者參與各類志愿服務項目。
學校積極組織志愿者參加大型社會活動和賽事,引導廣大學子奉獻社會,弘揚志愿精神。世博會、世界冰上龍舟錦標賽、上合組織峰會、鄭開國際馬拉松賽事、世界旅游市長論壇、世界傳感器大賽、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高等教育國際論壇年會、疫情防控等重大活動和賽事中都有鄭大志愿者的身影。學校志愿服務組織和項目獲各類國家級獎項35項,省部級獎項31項,其中連續四屆入圍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并取得兩金兩銀五銅,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在一流大學建設新征程中續寫志愿服務的新篇章。
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典型事跡心得感悟篇3
有一位同志,與我們年年相約于三月,他沒有沙場上浴血奮戰的經歷,更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豐功偉績,僅僅憑著一顆樸實無華的心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做了些不平凡的事,他的名字就被人民永遠銘記在心里了;有一種精神,它不是一瞬間的光芒四射,也不帶有絲毫堂皇的理由,但它卻成了我們學習的榜樣,它隨著春天的腳步一再融入我們的生活,給我們的精神帶來崇高而溫暖的氣息。大家說,他是誰?對,他就是——雷鋒!一個普通的共產主義戰士,雖然只活了短暫的22個春秋,但他平凡而偉大的事跡都閃爍著燦爛的光芒!他在我們心中豎起了一座高高的豐碑。雷鋒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他說到并且做到了!在這3月學雷鋒的日子里,我們應該做點什么呢?我們知道雷鋒是個高尚的人,做的也并不是偉大驚人的事。我們學習雷鋒,也就應該從身邊做起,從自我做起,從關心身邊的同學做起。
在我們的校園里,就有著許許多多的雷鋒,不信你看:他們伸出勤勞的雙手,撿起了遺漏在地上的果皮紙屑,擦干凈了一扇扇門窗;他們伸出節儉的雙手,主動關掉了教室里、走廊上的“長明燈”,積極回收廢品變廢為寶。他們伸出靈巧雙手,認真地修理著教室里損壞的公物:他們懷著一顆真善美的心,關愛他人,同學問互幫互助之情景時有發生,大家再看,教室里,他的一句提示,讓別人找到了走出迷宮的方向:他的一聲鼓勵,讓別人有了繼續努力的動力:他耐心的講解,讓別人爬上了獲取新知識的階梯。這些點滴小事都折射出我們可愛學生的閃光心靈。
身處美麗的校園,望著我們可愛的學生,同學們,讓我們再一次重溫雷鋒精神吧: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小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的崗位?
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培養“學校是我家”的主人翁責任感,在學習和工作中刻苦鉆研,求真務實。讓我們平凡的人生孕育出雷鋒般的崇高精神,只有有了崇高的精神我們才能鑄就明天的輝煌。老師們、同學們,讓雷鋒精神成為我們生活道路上的指路標吧!讓雷鋒精神長駐我們美麗的校園!最后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中“對待他人要像春天一樣溫暖,對待學習要像夏天一樣火熱,對待困難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對待不文明行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
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典型事跡心得感悟篇4
雷鋒,一個光輝的名字,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雖然他已經離開我們,但是他助人為樂、先人后己、樂于奉獻的精神卻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深深影響著我們!
在我們身邊就有很多“雷鋒”,比如:公交車上讓座的叔叔阿姨們;扶老爺爺、老奶奶過馬路的“紅領巾”們……最讓我感動的是公交車上讓座的那一幕。
那天,我在南門市場乘公交車,因為是發車點,所以車上沒有幾個人。有一位叔叔帶著一個小妹妹坐在最前面。經過幾站后,陸續有一些人上車了,原來還很寬松的車上慢慢變得擁擠了。
汽車行駛到二橋附近,一位頭發花白的老爺爺上車了,可是車上一個座位也沒有了。我正準備讓座,坐在最前面的那位叔叔已經站了起來扶老爺爺坐下。老爺爺臉上露出感激的微笑,說了聲:“謝謝”,就慢慢的坐下了。這時坐在旁邊的那個小妹妹說道:“爸爸,您腿疼,坐我這里吧。”叔叔摸了下她的頭說:“沒事的,你站著危險。”“爸爸,我抓住車座靠背,不會摔跤的。”說著,小女孩站了起來。這時,坐在附近的一位大姐姐站起來,拉住小妹妹的胳膊說:“小妹妹,坐在我這里吧”。說著,便扶她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自己一手拎著挎包,一手扶著頭頂的把手。拐彎處,車身劇烈搖晃著,大姐姐的身體也隨著搖晃著。一位大哥哥站起來對她說:“我馬上下車,你坐我這里吧”說著,站起來往后面走去。
汽車繼續前行,窗外,撲入視野的是漫山遍野的粉紅色的桃花和油菜花,習習春風吹進車內,讓人感到十分愜意。快到終點時,我仰起頭來,看著身邊讓座的大哥哥,心中的敬意由然而生,感覺他那句善意的謊言是那么美麗!
叔叔、大哥哥、大姐姐他們傳遞的不正是助人為樂的精神嗎?
愿雷鋒精神如這春天的鮮花一樣,燦爛地盛開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典型事跡心得感悟篇5
作為一名社區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的倡導者和組織者, 在多年的志愿服務中有很深的體會。 在招募志愿者時, 很多居民說我沒有錢, 沒有時間, 沒有能力去做學雷鋒志愿服務工作。
其實這是對學雷鋒志愿服務的一個誤解。 作為一名普通市民, 可能我們的能力有限, 但但是關愛社會的心是不分能力大小的, 哪怕一句問候、 一次攙扶、 一次彎腰都能為社會公益、 慈善、 福利事業、 社會生態環保及建設和諧文明的社會貢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作為一名社區學雷鋒志愿者, 在服務與奉獻中, 我體驗著這份“志愿” 的神圣與高尚, 雖然活動只是由一些看起來平凡的小事組成。 但是這些平凡的點點滴滴都可能對服務的對象產生巨大的影響。 甚至在不知不覺中可以起到一個拯救者的作用。 當我們奉獻自己一份力量的時候, 心里會覺得很幸福, 覺得終于為社會做了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志愿活動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志愿者不是單純的奉獻, 我們也可以從活動中學到了很多的東西。 我就是一個受益者, 我明白了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 增強了組織能力, 鍛煉了自己的意志和耐心。 我并沒有夸大的意思, 當你身在其中的時候就會明白, 在奉獻與勞動中, 自己便會不知不覺得成長起來。
社區志愿者服務活動, 是近年來各地新興的一項公益事業, 要做好這項工作, 作為服務社區的大學生我們更要緊緊圍繞構建和諧社會的主題, 營造奉獻、 友愛、 互助、 進步的時代新風, 建立并完善進社區下基層志愿者服務組織向規范化、 制度化、 經常化發展, 從而全面提高我們的綜合素質。
作為一個志愿者, 在助人的同時, 也是自助。 在使其他生命活出色彩的同時,志愿者也可以從中得到思想上的升華, 學會與人溝通, 學會關愛他人, 也更深刻地領會到生命的意義。 而且, 志愿者的活動, 也為我提供了一個接觸社會的機會, 提供了一個鍛煉自己的機會。 讓我們為這一事業來奮斗吧!
讓我們來擔負一些微弱的社會責任, 奉獻出一點微光。 作為學雷鋒志愿者, 在志愿服務中的體驗是雙向的, 在助人的同時, 也是自助。 在使其他生命活出色彩的同時, 志愿者也可以從中得到思想上的升華, 學會與人溝通, 學會關愛他人, 也更深刻地領會到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