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全國模范法官周春梅事跡心得體會
1月16日,湖南省長沙市陽明山殯儀館。天氣一改之前的陽光明媚,陰霾重重。
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監督庭副庭長周春梅的家人、同事、朋友,在靜謐、悲傷的大提琴聲中,與她作最后一次告別。壓抑的哭聲,回蕩在冷冷的大廳。
1月12日一大早,周春梅因拒絕“打招呼”,遭同鄉向慧報復,被殘忍殺害。
這一消息宛如晴天霹靂,震驚社會。
“人們不知道春梅有多好,就無法想象兇手有多卑劣和殘忍。”湖南高院副院長楊翔,原湘潭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在悼念文中直抒痛心與憤怒。
記者發現,在采訪過程中、在大家懷念的字里行間,有一些詞語總是反反復復出現,它們共同構成了周春梅的生命底色。
“勤奮”
在湖南高院懷念周春梅的視頻里,幾張照片閃回了這位女法官的童年歲月。穿著樸素布衣的小女孩,眼神里透出一股堅定。
來自湘西的周春梅,從小學習刻苦,1995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湘潭大學,成為了山溝溝里飛出的“金鳳凰”。
周春梅讀本科時,黃德華擔任湘潭大學法學院黨委副書記,分管學生工作。在他的印象里,這個普通工人家庭出身的學生勤奮好學,除了上課,就是在教室或者圖書館看書自習,年年拿獎學金和三好學生。
周春梅畢業那年,工作不再包分配。彼時,父親下崗,母親沒有工作,弟弟正在讀中專。為了更好地照顧家庭,本想繼續深造的周春梅選擇回到湘西,應聘到吉首大學。
然而,心中的法律實務理想總也無法忘卻。一年后,周春梅考取了湘潭大學法學院民商法學碩士研究生,再次回到校園。
北京德恒(長沙)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胡宇鵬是周春梅的同門。“導師帶了我們三個學生,兩男一女,春梅很爭氣,學習成績和研究成果總是很優秀,倒是我們兩個男生以‘看淡些’為由,不與她‘一般見識’。”
畢業時,周春梅獲得了湘潭大學獎勵優秀學子的最高榮譽“校長獎”,并考入湖南高院工作。
“我和春梅同一年進院工作。”湖南高院民三庭法官陳小珍是和周春梅相處了17年的同事,在追思會上,她含淚回憶著屬于她們的過往。
兩個年齡相當、同樣熱愛審判事業的姑娘,因一個被分到紀檢組,一個被分到研究室,常常湊在一起交流不能在審判崗位工作的苦悶。
陳小珍回憶,周春梅那時候在紀檢組負責內勤,其中一項工作是接收信訪信件,并分門別類,這好像和她們想象中專業的審判工作相去甚遠。“但春梅總是說,這也許是最好的安排。”
陳小珍說,法院本就是矛盾尖銳的高地,而那些信訪信件是高地中的高地,常常充滿著成見和偏見,而周春梅作為同事、朋友,總是給她很大鼓勵,讓她相信每一段經歷都是最好的安排。
3年后,周春梅調入民一庭工作。這是周春梅業務能力成長、審判經驗積累的黃金期。民一庭的案件爭議大、標的額高,需要扎實的法學功底和利益平衡的功力。
,湖南常德橋南市場發生火災。“當時這個案子案情較為復雜,光卷宗就有100多卷,用大推車推著進來。當事人情緒激動,社會關注度也高。”民二庭法官王莉回憶,“這個案件分到了春梅手上,當時她的孩子還年幼。春梅接下案子,每天加班加點,不叫苦、不畏難、不敷衍。她說,到了業務庭,就是想辦案子。”
有一起電廠建設工程施工案,歷時多年,承辦人幾經更換,非常棘手。分給周春梅后,她頂著30多攝氏度的高溫,親自帶團隊到永州工地現場勘驗。
當沉甸甸的122頁判決書送到當事人手里時,當事人說:“周春梅辦這個案子,我們心服口服。”
“善良”
“你的這份法律文書寫得很不錯!”
有一天,法官助理申昇被周春梅叫住,得到了一份笑意盈盈的夸獎。申昇驚訝于周春梅的敏銳,因為這份文書上面并沒有署名。
“你們每個人的文書都有自己的風格,我一看就知道。你超出了我的預期。以后要更大膽一點、更自信一些。”周春梅笑瞇瞇地說。
“那天,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她的臉上,笑容是金色的。”申昇的眼眶里含著淚,“那一刻,還是法院新人的我,感覺到了這份鼓勵帶來的力量。慢慢地,我的工作和思維也染上了她的影子。”
談到周春梅,每一個人都會提到“善良”。大家說,她總是在考慮別人、關心別人。
作為湖南高院“愛之光陰”團隊的積極分子,熱心公益的周春梅每年主動結對幫扶貧困學生,用自發募集的愛心善款購買奶粉、尿不濕慰問福利院兒童和患病兒童。
在《中國審判》的報道中,周春梅這么說:“我們微薄的幫助,也許只能解決孩子一時的困頓。但我們希望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能讓孩子堅定戰勝困苦的信心;希望我們小小的善舉,能讓孩子們感受到人間的溫暖和真情。”
法官助理劉寄清始終忘不掉,那一次民主生活會上,周春梅哭了。因為需要照顧兩個小孩,周春梅早上必須送完孩子才能趕往單位,導致經常踩點到崗。她為此而深感不安,“感覺拖了庭里的后腿”,并表示一定會克服自己的困難,多辦案子、辦好案子。
“當時,春梅姐的手腕上還帶著醫院的手環,卻還擔心拖我們的后腿。”劉寄清濃重的鼻音帶上了哭腔。
善良的光芒,總會照耀到當事人。
周春梅對當時還是書記員的龍菲說:“菲兒,審判工作不分大小,任何一個環節、任何一個崗位都有重要的意義。案卷雖然冰冷,但最后形成的裁判結果足以影響到每一個當事人的冷暖人生。”
周春梅喜歡用名字的最后一個字稱呼熟悉的女性,柳,菲,艷,冰冰……一字一字,極盡溫柔。甚至對殺害她的同鄉向慧,周春梅在微信里也一直稱她為“慧”。
“原則”
溫柔善良的周春梅,也有剛強的一面。
“讀研時,她經常和我交流學術問題。”湘潭大學法學院教授彭熙海是周春梅讀研究生期間的導師。據他回憶,周春梅平日里溫柔隨和,但討論學術時卻不會輕易退讓,“因為她認為那是她經過了獨立思考后得出的結論,除非你的觀點可以說服她”。
彭熙海說,學生時代的周春梅很有原則,看不慣不良社會現象,對弱者懷有一種天然的同情和悲憫。“她痛恨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得的東西,這種強烈的是非觀、榮辱觀一直貫穿始終。”
“柔中帶剛,剛中有柔。”彭熙海用八個字評價愛徒。
,武生律師代理的兩個案子由周春梅受理。第一次接觸周春梅,是一起民間借貸糾紛,當時案子判贏了。第二個案子,又遇到了周春梅。
“我當時想套套近乎,說‘上次感謝您判我們贏了’。周法官打斷我,說‘你不要感謝,不可能每個案子都判你贏,我們只根據案件中的事實來判’。”周春梅的回答,讓武生汗顏,但他同時也十分真誠地感念周春梅的專業與對原則的堅持。
段小強律師則關注到了一個很小的細節。
“十多年來,我們當地律師圈甚至不知道周法官和自己周圍的人有同學和朋友關系。除了案件交集,我們和她沒有任何人情聯系。”
周春梅的丈夫陳文曲是湘潭大學法學院教授,曾經有過在律所執業的經歷,為了任職回避早早辭去了這一身份,同門師兄胡宇鵬是律所合伙人,更不用說還有許多成為律師的法學院同學。
段小強給記者展示自己所在律師事務所的微信群,“直到看到胡宇鵬律師的悼念文章之后,大家才知道這一層關系”。
“樸實”
大山里走出的周春梅,把樸實刻到了骨子里。
,向英從軍校轉業到湖南高院,遇到了當時還在民一庭的周春梅。時隔8年,她仍然記得第一次見到周春梅的樣子——戴著眼鏡,扎著簡單的馬尾,衣著不起眼。
“女同志誰不愛美啊?但春梅總是埋頭辦案,沒有時間打扮。尤其在年底結案的時候,為了爭分奪秒,她總是怎么舒服怎么穿,頭發亂了也顧不上打理。”
和很多人一樣,周春梅會為了優惠價在“雙十一”凌晨下單,會在商場逛到好看的衣服時,打開網購平臺“價比三家”。
面對總是網購衣服的妻子,丈夫陳文曲有時候會開玩笑:“你啊,又買便宜貨。”
這個時候,正在試穿衣服的周春梅就會開開心心地邊照鏡子邊反駁:“怎么啦,我穿這一身‘便宜貨’,不是蠻好看的嘛。”
1月5日是周春梅的生日,陳文曲每年都會為妻子準備禮物,今年也不例外。
同辦公室的劉柳是周春梅無話不談的姐妹。據她回憶,當時,周春梅看中了一枚戒指,但猶豫了很久都無法下定決心。
“戒指好貴啊,干脆并作兩年的生日禮物吧。”
但這一“并”,就再也沒能送出。
如今,周春梅的遺像端正地擺在陳文曲書房書桌對面的柜子上方,曾經令人艷羨的全家福倒扣在桌面上。從青春年少時一路走來,兩人不僅是夫妻,更是彼此的良師益友、精神伴侶。
“春梅與我交流審判實踐的心得,我從學術和理論的角度與她探討辦案。我還會把她審過的案子結合理論,作為授課的范例,學生們都很愛聽。”
念及此,陳文曲低頭沉默片刻,拼命壓抑著痛苦:
“我好想再和春梅說說話啊。”
學習全國模范法官周春梅事跡心得體會【篇2】
“法律是一門藝術,它需要長期的學習和實踐才能掌握,在未達到這一水平之前,任何人都不能從事案件的審判。”關于司法的專業性,17世紀英國普通上訴法院首席大法官愛德華.柯克曾這么評價。
從湘潭大學法學院畢業后,周春梅在湖南高院工作了17年,從紀檢監察到案件審判,從民商領域到審判監督,經歷多次職務和角色的轉換,從未放松對自己的要求。
為了節省排隊時間多看一會案卷,周春梅總是選擇錯峰就餐,或者拜托同事打飯回來。一個粉色的簡樸飯盒,陪伴了她無數個爭分奪秒的中午。
在審理一起蘆葦場經營權合同糾紛案時,為了確定蘆葦蟲害損失責任分配,周春梅研讀了十余部蘆葦科專著,準確歸納出需要向專家證人發問的問題,其專業程度令當地蘆葦總場場長為之驚嘆。
“無論繁案簡案我們都要對案件負責、對當事人負責、對自己負責。”
出言而必行。負責審判工作的十余年里,周春梅辦理的案子沒有因過錯被改判或發回重審及上訪、鬧訪,撰寫的民事判決書獲評首屆全國法院百篇優秀文書,被評為全省法院審判業務專家。大量矛盾在她的手中煙消云散,許多當事人在她的調解下化干戈為玉帛。
在裁判文書心得《融通法、理、情,傾心譜寫裁判樂章》一文中,周春梅寫道,“法官具有了法治信仰之初心,司法為民之情懷,則必然具備高度的責任感和擔當。”
借著《我是花下肥泥巴》觀后感《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周春梅曾這樣剖白自己的心聲:
“作為一名人民法官,特別是黨員法官,更應該有著像鄧平壽那樣高尚的品質,真正理解‘頭頂三尺是法律,腳下支撐是品節’這句話。”
法治進步的征途,像一場拷問人性、挑戰弱點、伴隨犧牲的大考,沒有鋪滿鮮花的平坦大道,沒有永遠熱烈的友好掌聲。但即使遍地荊棘、險象環生,因為有千千萬萬心懷理想、不忘初心、義無反顧的“周春梅”們,我們仍然相信前景光明。
全國模范法官周春梅事跡心得體會四
1月12日,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法官周春梅因不愿為同鄉就辦案“打招呼”,被行兇報復,不幸遇難,犯罪嫌疑人已被刑拘。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法官周春梅被犯罪嫌疑人行兇報復,周春梅法官遇害后,網友們紛紛發聲對其離世表示哀悼,并要求嚴懲兇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也對此進行表態,表達了對堅守司法責任底線的法官的支持即堅定捍衛司法公正的信仰和決心。
近年來,法官被傷害甚至失去生命的新聞總是讓人震驚,比如北京昌平區法院的馬彩云法官、廣西陸川縣的傅明生法官等等。作為社會公平正義的守護者,法官被傷害甚至被殺害,引發全社會的譴責,這就是一種呼聲,一種民意,一種選擇,一種價值觀,一種法治社會的基本準則和良好道德風尚。正如一句話所言:雖然憤怒和譴責是徒勞的,但這個社會的良心正在于此,即使做惡的人是極少數,大多數人不會無動于衷。試想,如果民眾不信仰法治,不尊重司法,司法職業不被人理解,法官被無端傷害和殺害不被人關注,甚至出現群體的沉默,那才是整個社會的悲哀。
實踐中,并非直接承辦案件的法官才有風險,本案中,周春梅法官并非案件的直接承辦人,她只不過嚴格執行了中央防止干預司法的 “三個規定”。但是,本案的行兇者遷怒于不幫其“打招呼”的周春梅進而行兇。私泄憤觸碰的是道德底線,采取暴力方式遷怒法官、非法傷害并剝奪公民生命觸碰的是法律底線。其行為不僅要受到道德的譴責,更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這是大是大非的問題。
在首都各界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以“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闡述了法律與道德的內在聯系。法外有德,德中有法,缺少道德滋養的法律必將晦澀生硬、機械僵化。回到本案,暫不談法律規定和法官職業,姑且不論案件實體和程序,從最起碼的道德、良知而言,行兇者處心積慮,手持利刃,潛入小區,不顧情感,殘殺同鄉,其行為連最起碼的做人底線和社會道德都會唾棄,何況約束規范人們言行的法律評價呢?
身處糾紛化解一線的周春梅法官走了,她也曾是父母膝下的乖女兒,是丈夫身邊的好妻子,是孩子心中的好媽媽,我相信:她眼中也有萬家燈火,心中也有江河奔騰,辦公桌上還有卷宗等她閱,家中尚有幼女望母歸。我從未與她謀過面,千里之外的西南,艷陽高照,春暖花開,滿懷沉沉悲痛和深深遺憾,無以言說,只有默默寫下以上痛楚的文字。周春梅法官的逝去,或將成為加強司法人員職業保障的一個標志性事件,或將成為中國法治建設征途中排除干擾、司法公正的代名詞。因為我相信:社會公平正義的方向不會改變;法官力排干擾、公正司法的決心不會動搖;法治中國的朗朗乾坤不會變色。
傲骨寒梅綻放日,法治之春已來臨!
學習全國模范法官周春梅事跡心得體會【篇3】
1月12日晚間,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在_公眾號發布通報,1月12日上午,該院審監一庭副庭長、三級高級法官周春梅被犯罪嫌疑人向某行兇報復,不幸遇害。公開信息顯示,周春梅出生于1976年1月,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人,本科、碩士均畢業于湘潭大學法學院。
在周春梅的大學同學、多年好友陸磊(化名)看來,周春梅性格柔和,“認識這么多年,我們身邊的朋友沒有一個對她有微詞的。”陸磊說,周春梅出事后,大家都不敢相信這種事會發生在她身上。
大學期間多次獲得獎學金
在陸磊的記憶里,大學剛入學時,周春梅長得比較秀氣,不太喜歡講話,但氣質很好、給人感覺很舒服,“這個女孩在你身邊就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由于家境并不寬裕,周春梅讀書時非常勤奮、刻苦,幾乎每年都拿獎學金。
大學畢業后,周春梅先短暫工作了一年,后在湘潭大學攻讀了碩士學位,畢業后進入湖南高院工作。陸磊說,盡管周春梅為人溫和,但學習、工作中非常知道自己該做什么,是個很堅定的人。
據《中國審判》報道,周春梅讀研期間因科研成果突出獲得湘潭大學校長獎,參與省部級科研項目2項,先后在《法律適用》《西南政法大學學報》《當代法學》《行政與法》等國家核心法學期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
此外,周春梅還是湖南高院年度辦案能手,全年辦案數位居全院3個民事審判庭第一,所辦案件經評查全部為優秀,且無一超審限,無一上訪鬧訪,無一因過錯被發回、改判。
最后一條朋友圈,分享與女兒的日常
陸磊介紹,周春梅在大學期間認識了丈夫陳某,二人感情穩定,有兩個孩子。“老大是個兒子,十六七歲,剛上高中。老二是個女兒,二胎放開后生的,兩歲多。”
由于同在長沙工作,陸磊、周春梅一直保持著聯系,兩家人也經常往來。年底,陸磊去周春梅家做客,那是兩人最后一次見面。“當時主要跟她愛人聊一些法律、學術方面的問題,跟她就是聊一些家常。”
周春梅的最后一條微信朋友圈,定格在了1月9日。朋友圈中,周春梅分享了七張女兒的個人生活照、兩張與女兒的合照。她寫道,“路過施工地,小妞看到兩輛挖機:‘一個挖機在工作,一個挖機在睡覺,還沒起床!’”
據湖南省長沙市公安局天心分局1月12日發布的警情通報,12日7點30分,天心公安分局文淵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文淵街道某小區地下車庫有人被刺傷。民警趕到現場時,被害人周春梅已無生命體征,犯罪嫌疑人向某被警方控制。
經長沙警方初步調查,向某與周春梅系同鄉,向某因事向法院提起訴訟,請周春梅為其打招呼被拒而心生怨恨,行兇報復。
陸磊說,周春梅出事后,大家都不敢相信這種事會發生在她身上。“認識這么多年,我們身邊的朋友沒有一個對她有微詞。”
學習全國模范法官周春梅事跡心得體會【篇4】
1月12日7時30分許,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監督第一庭副庭長、三級高級法官周春梅,在住所地下車庫被犯罪嫌疑人向某殺害,年僅45歲。經警方初步調查,向某與周春梅系同鄉關系,向某因事向法院提起訴訟,多次請周春梅為其打招呼均被拒,從而心生怨恨、行兇報復。
這起極端的刑事案件,令人痛心,受到全國高度關注。
1月13日上午,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監督第一庭副庭長、周春梅生前同事、同時也是犯罪嫌疑人向某勞務糾紛案申請再審案審判長——蔣琳接受了今日女報譚里和工作室記者專訪。
一
周春梅辦案子方面有兩個特色,一是能辦案,二是能辦好案。,周春梅在我們院里獲得“辦案能手”(稱號),我記得在《中國審判》雜志上面還有一篇文章,對她的成長有一個報道。
她處理的每一個案件,都是比較大的案子,都是不服中級人民法院判決上訴的案。這些案子要處理,關注的人會比較多,在她辦案的時候,任何人和她打招呼她都是堅持拒絕的。
她是我們院繁案精審團的負責人,這樣的案子程序很復雜,她也是精打細琢,就好像做針線活一樣的,從不放棄每個案件的環節。
二
(向某)這個案子是去年7月份到了我們這里(湖南高院),向某是入職了湖南某公司。
,(公司)有一個崗位調整,把向某調到另外一個崗位,所以向某就不同意,和她單位的副經理產生了矛盾,把副經理打傷了,之后,她在微信群中發了一些對公司負面影響的言論。公司就根據員工手冊,就把她給開除了,她打架的這個行為,違反了員工手冊,這個手冊向某本人也簽了字。她對公司的這個處理不服,之后就向長沙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仲裁的過程中,向某就曾咨詢過周春梅,因為周春梅是她的老鄉,還是高中一屆的同學,湘潭大學同一屆的校友。
周春梅就跟她講,你這個案子,沒有什么道理,有可能敗訴。
恢復勞動合同沒有支持她的訴求之后,她就向長沙市岳麓區人民法院提起了一審訴訟,岳麓區法院一樣的沒有支持她的訴求,沒有恢復勞動關系。這個訴訟期間,向某又找到周春梅,說:你是高院的人,案子到了法院,你跟我去找一下下面的庭判法官,跟我說說情,打打招呼。在一審二審的過程中,周春梅沒有給她打招呼,也沒有去找任何其他的法官。向某的主要目的就是想繼續去公司上班。
(一審二審后)向某向高院申請再審,這個案子又分到我們庭里。于是向某又找到周春梅,周春梅(又)選擇了拒絕。
我們最后裁定,駁回了向某要求繼續和其公司履行勞動合同的訴求。
陽光灑在周春梅生前的辦公桌上,案卷成堆
三
在工作上面我們(和周春梅團隊)都是相互支持,相互幫助。比如說有的同事遇到了什么事情,不能來按時開庭,我們基本上都會找周春梅團隊的法官來支持工作。她們團隊有什么困難,需要支持,少了書記員或是上次她住院了,她那些案件就由我來擔任審判長。我們相互之間都很融洽。
(周春梅出事后),暫時她現在的一些工作由我們團隊來承擔。她是一個“五好干部”,她符合一個好干部的標準,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她是完全符合這個標準的。
她確實是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