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語文模擬試卷3套
小升初語文模擬試卷一
一、語言積累與運用(40分)
1.看拼音寫詞語。(6分)
piān pì biāo zhì shēn qǐng dǐ yù pái huái miǎo shì
( ) ( ) ( ) ( )( ) ( )
jīng zhàn liáo liàng chú chuāng líng lì shǎn shuò chè dǐ
( ) ( ) ( ) ( ) ( ) ( )
2.選字組詞。(3分)
(吶 納)____喊 火柴____(梗 便) 氣____(魂 魄)
(魅 魁)____力 (嘹 繚)____亮 (溶 熔)____煉
3.選詞填空。(4分)
描寫 描繪
(1)這件藝術銅鼎深入細致地( )了當時的風俗人情、橋梁建筑。
(2)這部文學作品的第三章極細膩地( )了江南的風土人情。
體會 體味
(3)我親身( )到,一個國家、一座城市,能夠舉辦一次奧運會,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4)從父親講的故事中,我( )到了一份責任。
4.根據前面的提示,把下列帶“意”的詞語補充完整。(6分)
“小心注意”叫 意;“任憑自己”叫 意;“沾沾自喜”叫 意;“任意妄為”叫 意;“心情爽快”叫 意;“心術不正”叫 意。
5.修改病句。(6分)
(1)杜甫是我國唐朝時期的偉大詩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管你信不信,事實才是事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魯班帶著鑿子、鋸子、斧子、和木工用具去拜師學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填空。(4分)
(1)寫一句抒寫思念故鄉、懷念親友的詩:_____________
(2)寫一句借月抒懷的詩:_____________
(3)時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極其珍貴的,可是,王強就不這么認為,每當看到他沉迷于各種游樂中的時候,你真想對他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格言警句)
(4)你認為教室里應張貼什么樣的名言警句或千古佳句,請寫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選擇恰當的比喻,依次填入空格處。(4分)
如旭日噴薄 似風拂揚柳 如小橋流水 若大江東去
春聯,是文學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發自于千人之心,出自于萬人之手,各展其才,各顯千秋,豪放_________,婉約_________,粗獷________,細膩________,洋洋灑灑,蔚為大觀。
8.下面語句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3分)
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讀書,學會讀書。
②讀教科書,在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學習中,當然是必需的。
③所為讀書,不只是讀教科書。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讀教科書的階段,把讀書變成了一種發自內心的、精神上的需求。
⑤這是求知的階梯,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A、③②④⑤① B、③②⑤④① C、⑤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⑤
9.下列詩句中有詠蓮的,也有詠菊的,其中詠蓮的詩句是( )(4分)
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②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③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④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⑤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二、閱讀理解(30分)
智子疑鄰
宋有富人,天雨墻壞。其子曰:“不筑,必將有盜。”其鄰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1. 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則寓言的大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富家被盜的原因是什么?“其家甚智其子”,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讀了這則寓言,你最想對文中的哪個人發表一些感慨?請寫在下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牛
現在,我對牛是很熟悉的。第一,我就屬牛。第二,我有只小銅牛,我非常喜歡它。
我十歲生日那天,爺爺對我說:“今天是你的生日。你屬牛,我就把這只小銅牛作為禮物送給你。”說完,就把一只金黃色的小銅牛遞給了我。
小銅牛好看極了。它有壯實的身骨,穩健的腿腳,尖利的犄角,靈巧的尾巴。爺爺說:“牛的尾巴不僅可以用來驅逐蚊蠅,還時常用來鞭策自己啊!”真的,我意外發現:那條牛尾巴似乎在左右鞭打自己,讓它的四肢更使勁地朝前蹬。爺爺還說:“牛是踏踏實實苦干的動物,是從不喜歡偷懶的。”我越發對這只小銅牛感興趣了,愛惜地用綢布把它包好,放在寫字臺上。
從此,每當我坐在寫字臺前做作業,寫日記時,總要看看這自覺、踏實、耐勞的“牛”。
兩年過去了。有一天,我又一次坐在寫字臺前,用雙手托著小銅牛。看著,看著,眼前好似出現了一幅壯觀的畫面:手中的牛動起來,走在廣闊的田野里。它腿上沾滿肥沃的泥土,低著頭,鼻孔里噴出熱氣,使足勁在用犄角開創道路。它的尾巴用勁地甩在自己的身上,讓自己奮力向前。它的身后是一望無垠的耕作過的土地。在它的身旁又出現了成千上萬個同伴,向著同一個方向頑強地前進。
1. 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3分)
熟悉—( ) 喜歡—( ) 堅強—( )
2. 照樣子從短文中找出相應的詞語填寫在括號里。(3分)
例:(壯實的)身體
( )小銅牛 ( )身骨 ( )腿腳
( )犄角 ( )尾巴 ( )田野
3. 用“鞭策”寫一句話。(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____”畫出作者想象的內容。(1分)
5. 這些想象,作者是根據生活中的牛“( )、( )、( )”這三個特點展開的,從作者的想象中,可以看出他平時很注意( )觀察,如果不熟悉牛的習性,也就不可能有如此( )的想象、細致的描寫。(5分)
6. 作者寫《牛》這篇文章是因為[在括號里打√]。(1分)
①對牛很熟悉。( )
②非常喜愛牛。( )
③為了贊揚生活中的牛自覺、踏實、耐勞的精神。( )
挪樹
院子里那株臘梅奄奄一息了。它長得不是地方,旁邊是一個垃圾桶,垃圾車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來風姿飄逸的它,便漸漸枝折葉落,瘦弱得僅剩可憐巴巴幾條筋,眼見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塵”了……老花匠來了。我勸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陽一側長著一排臘梅,其中剛好空缺一個位置。
“人挪活,樹挪死。”有人說。“臘梅會挪死嗎?”我有點擔心。
老花匠提著鋤頭、鏟子來了。他鏟開了!刨開了!瘦小的臘梅,卻有并不瘦小的根須,它是一株已經成熟的臘梅啊!它的根須長長的在地下漫延。老花匠用鏟子把四周的根須全產斷了!他又掄起鋤頭,朝幾根甘蔗粗細的主根砍去。鋤落之處,錚錚有聲。發聲之處,竟露出白生生的斷裂開的主根,像斷裂的骨骼,白得駭人。
我的心一陣悸動:“它會死嗎?”
“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經心地回答。
“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斷!”
“不砍斷怎么挪呀!”老花匠依然是那種職業性的殘酷。
不能不承認,為挪這株臘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然而這株臘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動它,非砍斷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傷筋動骨,也是出于無奈。誰讓這株臘梅在這塊土地上生長了那么長的時日呢?
“嚓!嚓!嚓!”一鏟,一鏟,一鏟……“喀!喀!喀!”一鋤,一鋤,一鋤……臘梅的根須與這塊熱土的聯系一一割斷了。“嘎吱”一聲,老花匠一腳蹬過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斷開了。我仿佛聽到了臘梅的呻吟。臘梅在陣痛中出土了!獨立了!老花匠像拎著一頭剛被宰割的小豬,抓著枝條拖著它走到那個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臘梅的根須仍帶著一團老土。那老土依然沉重。獨立了的臘梅帶著一團老土的根埋了下去。臘梅瘦骨嶙峋地立著。它會死嗎?
晚上,雷電大作,大雨下了個透!翌日,那株臘梅僅剩的幾片葉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綠的。又過了幾天,葉子還是綠的。又長出了幾片新葉。又抽出了幾條新枝……臘梅新生了!
盡管它比那一排豐滿秀美的臘梅顯得矮小,但它總算逃脫了垃圾車的劫難。人挪活!樹也挪活!會有的,會有的,在萬花紛謝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依然會有臘梅花的黃色的芬芳。這里的風物一定會:“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1. 把下面的詞語補充完整。(2分)
________一息 風姿飄_____ 有聲 豐_____ 秀美
2. 文中第3段有兩個錯別字,分別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1分)
3. 詩句“零落成泥碾作塵”出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2分)
4. 沒有字典和詞典可查,請聯系上下文寫出下面句中加紅詞的意思。(2分)
①像斷裂的骨骼,白得 駭人。( )
②晚上,雷電大作,大雨下了個透。( )
5. 最后一段中,畫“___”線的句子里蘊含著什么意思?把你的體會寫下來。(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概括。(2分)
①從第3段到第9段,這一部分主要寫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認為本文作者在文中贊美了什么?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1.偏僻 標志 申請 抵御 徘徊 藐視 精湛 嘹亮 櫥窗 伶俐 閃爍 徹底
解析:此題考查同學們對于生字詞掌握的情況。要注意“僻”字不要寫成“擗”,“爍”不要寫成“礫”,要注意“藐”字不要寫成“渺”,“湛”字不要寫作“勘”,“嘹”不要寫成“繚”,“櫥”不要寫作“廚”。
2.吶 梗 魄 熔
解析:這道題要求辨析形近字,“吶”和“納”,“梗”和“便”,“魂”和“魄”,“溶”和“熔”,也都只是在部首上有一點差異,但字義與用法完全不同,需要仔細辨別。
3.(1)描繪(2)描寫(3)體味(4)體會
解析:這是考查根據語言環境辨析近義詞的能力。完成這樣的題首先要知道這幾個詞語在意思、用法上的區別,然后根據整體語境來選擇合適的詞語。
4.留意 隨意 得意 肆意 愜意 歹意
解析:這是考察辨析詞語意思的能力,只是形式與以往有所不同——給出解釋,要求填入詞語。完成這樣的題目,首先要弄懂相關詞語的意思,再根據自己的積累填寫合適的詞語。
5.(1)杜甫是我國唐朝的偉大詩人。
(2)不管你信不信,事實就是事實。
(3)魯班帶著鑿子、鋸子、斧子等木工用具去拜師學藝。
解析:修改病句是培養同學們的語感,增強語言規范性和合理性的練習。我們不僅要能辨析一句話是否存在語病,而且能夠把有語病的地方修改正確。做這樣的練習一般要分三步:一是細讀句子,明確病因;二是根據病因動筆修改,或“增”,或“刪”,或“調”,或“換”;三是再讀,檢查修改是否正確。
6.答案:
(1)每逢佳節倍思親。
(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3)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4)①為中華崛起而讀書②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③……
解析:這是考查同學們積累并準確書寫的情況,要注意記憶的準確和書寫的準確,不要寫錯別字。
7.若大江東去 如小橋流水 如旭日噴薄 似風拂楊柳
解析:這是考查同學們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和概括能力。完成這樣的題首先要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根據整體語境來選擇合適的答案。
8. B
解析:排列句子的順序,可以先找出開頭句,然后根據其意思往下推想,依次找出與之相銜接的句子。
9. D
解析:這道題是考查古詩積累情況的靈活運用的一道題,我們先要弄懂各句是什么意思,然后再根據題目要求分類,最后得到合理答案。
二、
(一)
1.略。
2.天雨墻壞,不及時修補。富人認為兒子聰明,是因為事情的發生在他兒子的意料之中。
3.略。
(二)
1.熟知 喜愛 頑強
2.金黃色的 壯實的 穩健的 尖利的 靈巧的 廣闊的
3.略。
4.手中的牛動起來……向著同一個方向頑強地前進。
5.自覺 踏實 耐勞 細致 合理
6.③為了贊揚生活中的牛自覺、踏實、耐勞的精神。(√)
解析:這是一篇詠物的文章,作者是根據生活中的牛自覺、踏實、耐勞的特點展開的,也贊揚了生活中的牛自覺、踏實、耐勞的精神。做題時應緊扣住這一中心來思考。
(三)
1.奄奄 逸 錚錚 滿
2.漫——蔓 產——鏟
3.卜算子•詠梅 陸游
4.①使人害怕 ②達到飽滿、充分的程度
5.作者相信那株臘梅一定會重新綻放、重獲生機的。
解析:此題考查對句子含義的理解,“這里的風物一定會:‘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含義應為“作者相信那株臘梅一定會重新綻放、重獲生機的。”
6. ①老花匠把臘梅移栽到新的地方。
②本文贊美臘梅頑強的生命力,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的關注與喜愛之情。
解析:此題考查對于文章內容和中心的理解。做這樣的題必須認真讀懂全文,抓住主要情節,并能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概括。第三段至第九段主要寫老花匠把臘梅花移栽到新的地方。本文贊美臘梅頑強的生命力,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的關注與喜愛之情。
小升初語文模擬試卷二
一、積累與運用(40分)
1、讀下面四組詞語,注意字形及帶點字的音、義,其中全對的一組是( )。2分
1、鳥喙(huì) 汗流夾背 言簡意賅(齊備、完備)
2、衣冠(ɡuàn) 金碧輝煌 芳草如茵(草地)
3、愜(qiè)意 老生常談 理直(正確、充分)氣壯
4、蜷(quán)曲 桀驁不訓 要(簡要)言不煩
2、填字組成語(6分)
( )過( )非 ( )叛( )離 ( )骨( )心
居( )思( ) 百( )俱( ) 厚( )薄( )
3、寫出3個與四大名著有關的成語并寫出相關的人物(3分)
成語:( ) ( ) ( )
人物:( ) ( ) ( )
4、下面各組詞語中帶點字的意思是否相同?相同的用"√"表示。(2分)
(1)好逸惡勞--窮兇極惡( ) ( 2)滿腔熱情--裝腔作勢( )
(3)欲速不達--速戰速決( ) (4) 明察秋毫--毫不動搖( )
5、下列成語用了同一種修辭手法的是( 2分 )
A.窮途末路 炮火連天 伶牙俐齒 口是心非
B.一日三秋 怒發沖冠 一發千鈞 肝腸寸斷
C.草木皆兵 何樂不為 如夢初醒 色厲內荏
D.如虎添翼 口若懸河 旁若無人 呆若木雞
6、.把下面排列錯亂的句子,按順序連成條理清楚的一段話。(在括號中標序號)3分
( )他又說道:“我們中國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歷史,搞文學的人不搞清我們的歷史更不行。”
( )相反,他幾次問我各科學習成績怎么樣。我說我連續幾年獲得優良獎章,文科理科學習成績都還不錯。
( )我知道這是對我的批評,也是對我的希望。
( )他說道:“這樣好!愛好文學的人不要只讀文科的書,一定要多讀各科的書。”
( )想來有趣,那一下午,葉老先生沒談我那篇獲獎的作文,也沒談寫作。他沒有向我傳授什么文學創作的秘訣、要素或指南之類。
( )他又讓我背中國歷史朝代,我沒有背全,有的朝代順序還背顛倒了。
7、按要求填空。(4分)
1、①學校有“金、倪、王、張、孫、胡、費、曹”幾位老師,按音序表中的順序排列,排在最前的應是______老師,排在最后的是______老師,排在第五位的是_____老師。
②在“折磨”、“磨平”、“磨盤”這三個詞語中,“磨”的讀音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裹上”、“嚼著”、“情誼”、“摔跤”、“畜生”、“鉗子”這些詞語中,帶點字讀輕聲的詞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按要求寫句子。(6分)
(1)你想,四周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
改為雙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油蛉在這里不停的叫,蟋蟀們也在這里叫。
改為擬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師告訴小明:“你去大隊部找趙老師領《我們愛科學》。”(改成轉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原句上改錯。(4分)
在各門攻課中,語言是我最感興致的。其他的數學、自然、社會、英語就學得差勁了。老師對我進行了嚴格的批評,并鼓舞我要認真仔細地學好各門課,我明確了學習目的和態度,學習有了提高。
10、古詩詞積累(8分)
①、《題西林壁》中蘊含哲理的句子是: “ ”
②、古代與季節有關的詩詞多悲秋喜春。然而也有例外,例如在劉禹錫的《秋詞》中,秋高氣爽、鶴沖云天的景象是那樣的富有詩情畫意:“ ,
。”而于謙《石灰吟》抒發詩人高潔品質:“ , 。”
③《觀書有感》中表現作者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 ,
。”
二、綜合性學習(5分)
為了引導同學們對生命價值有更深的思考和理解,學校準備開展以“珍愛生命”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
11、 同學們擬定了以下幾個標題,你認為不適合做為選題的一項是( )2分
A 珍愛生命與保護環境 B 珍愛生命與仿生技術
C 珍愛生命與遠離毒品 D 珍愛生命與見義勇為
12、假如你們小組的綜合性學習報告題目擬定為《珍愛生命需要智慧》,你會選用下面哪一則材料,為什么? (3分)
[甲] 邰麗華身殘志堅,為實現夢想,她和同伴們一起克服重重困難,經過艱苦訓練,終于為人們奉獻了精彩絕倫的“千手觀音”。
[乙] 22歲的樂劉會,困在地震廢墟中冷靜等待救援。聽不到任何聲音,她就平靜呼吸,保存體力;聽到有人經過的聲音,她就大聲地呼救。在被困70多個小時后,她終于獲救。
選擇材料: 原因:
三、閱讀理解(20分)
一只手套
雪花在城市的上空歡快的舞蹈,寒風在四處流浪。受天氣影響,一家小百貨商店里沒有一個顧客,女店主無所事事的為自己的雙手美容,修了修指甲,又涂了紅色的指甲油,然后望著漂亮白皙的手陶醉了。
這時,店門上厚重的棉門簾被掀開,一股寒流裹著一位婦女和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進入店里,他們身上陳舊且笨重的衣服上堆了不少的積雪,看上去是一對母子。女店主從自己修長的手指甲上移開目光,熱情的迎向她大半天才等來的第一批顧客。
母親問有沒有手套賣。女店主說有,便熱情的介紹有羊皮的、絨線的、針織的。母親說拿幾雙男式手套看看。女店主很快把幾種男式手套擺在了他們面前。母親和少年左挑右選,逐一問明價格。好一會兒,少年說:“媽,就買一雙絨線的吧,便宜些。”母親說:“天這么冷,你的手都凍裂了,還是買羊皮的吧,羊皮的既暖和又好看。”她選了幾款羊皮手套一一給兒子的左手戴上,看了看款式,試了試大小,惟有一款不大不小正好合適,母親便說:“挺好,就買它了。”一問價錢,146元一雙。母親便解開上衣衣扣,從貼身的衣兜里掏出一摞零鈔,先是10元,后5元,再2元、1元,直到硬幣一一點給女店主,結果錢不夠。母親說:“姑娘,我還差5元錢,能不能便宜一點兒,這5塊錢就算了?”
女店主一口回絕說:“不行,一雙手套本來就賺不了幾個錢,我一上午才等來你們這么一個買主,你再少給5元,我今天吃什么?”面對這位母親幾近哀求的游說,女店主始終無動于衷,一分錢也不肯讓。兒子見母親為難,說:“媽,就買絨線的吧,還能省好幾十塊錢。”
母親固執地說:“不,我不能委屈了你的手。”她見店主不肯降價,又試探著問:“姑娘,我錢不夠,能不能給一半的錢,你賣一只手套給我?”
女店主十分納悶:“哪有買一只手套的?”
母親解釋道:“哦,是這樣……我兒子原來的手套丟了一只。”女店主直搖頭:“絕對不行!剩下的一只我賣給誰?”母親無奈,便遺憾的從兒子左手上脫下那只羊皮手套,放在貨柜上,對兒子說:“咱們到別的店看看吧。”她拉著兒子向店門外走去,當他們掀開厚重的門簾時,一股冷風“呼”的一聲灌進店里。女店主忽然發現,___________________。
女店主陡然一驚,身上的某一處神經被深深觸動,就在他們邁出店門的那一瞬,她大聲喊道:“請等一等!”母親和少年回過頭來,女店主說:“我賣給你們一只手套。”
母親付了73元錢,讓兒子心滿意足的戴上了一只羊皮手套,然后千恩萬謝而去。
女店主再次端詳自己的雙手,那雙手健康而且修長。她猛然發現,這雙可以創造無數財富和人生意義的手是多么寶貴,尤其那些失去了一只手的人,剩下的一只手更需要加倍珍愛和精心呵護。惟利是圖與富有同情心是人性的兩個層面,一個死摳的是價錢,一個展示的是價值。女店主雖然賠了錢,卻感到十分欣慰。人往往掙再多的錢都沒有滿足的時候,而為行一件小小的善事,卻會感到極大的滿足,這便是價錢與價值的區別。
1.給下列詞語注音(4分)
白皙 ( ) 絨線( ) 一摞( ) 陡然( )
2、聯系上下文解釋下面詞語(2分)
無所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惟利是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簡要的語言概述全文的主要內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聯系全文,請在文中畫線處填入恰當的內容。(2分)
5.文中多次寫到女店主的手,請選擇一處用波浪線劃出。說說這樣寫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怎樣看待文中女店主的行為?請做簡要評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寫作(35分)
題目:我嘗到了
提示:在生活中,你可能享受過助人的快樂,也可能體驗過失敗的痛苦;你可能品嘗過母愛的甜蜜,也可能經歷過勞動的艱辛;你可能…請根據自己要寫的內容,把題目補充完整(橫線上可以填:學習的快樂、勞動的艱辛、成功的甜頭、母愛的甜蜜……),然后寫一篇500字左右的記敘文。文中不能出現真實的人名、學校名字。
小升初語文模擬試卷三
第一部分 數學部分(57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計10分)
1. 如果 (a、b、c均不為0),那么a、b、c中最大的一個是( )
A.c B.a C.b D.無選項
2. 把一個長方形框架,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原長方形面積相比,( )
A.長方形面積大 B.平行四邊形面積大 C.一樣大 D.無法比較
3. A、B、C三人進行跑步比賽,甲、乙、丙三人對比賽結果進行預測.甲說:“A肯定是第一名.”乙說:“A不是最后一名.”丙說:“A肯定不是第一名.”其中只有一人對比賽結果的預測是對的.預測對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不能確定
4.已知如圖,△ABC為直角三角形,∠C=90°,若沿圖中虛線剪去∠C,則∠1+∠2=( )
A.315° B.270° C.180° D.135°
5. 如圖,在象棋盤上,每個小方格均為正方形,某同學在棋盤上以小正方形的邊長為1個單位長度,以正方形邊所在的直線為坐標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若“帥”所在點的坐標為(2,-1),則“炮”所在點的坐標為( )
A.(-1,1) B.(1,1) C.(-1,3) D.(-5,1)
(第3題圖) (第4題圖)
二、填空題(每小題2分,共計16分)
6.一只綠頭蒼蠅沿30度角爬上一個高為10厘米的圓柱體,當其爬到頂上的時候,它沿圓柱的側面爬行了_________厘米。
7. 有一個三位數,十位數字為個位數字與百位數字之和,這個三位數加上693,則百位數字與個位數字交換位置,這個三位數是_________。
8. 分數 、 、 、 、 中,最大數和最小數之差是_________。
9. 有1、2、4、5、7克的砝碼各1個,丟失了其中一個砝碼,結果天平無法稱出10克的重量(砝碼必須放在天平的一邊).丟失的砝碼重__________克。
10. 某商品每件成本a元,按高于成本20%的定價銷售后滯銷,因此又按售價的九折出售,則這件商品還可盈利__________元。
11. 單獨完成一項工程,甲需要10天,乙需要15天,丙需要30天.甲、乙合作3天后,甲被調往其他工程,由丙來接替甲的工作,還要__________天才能完成任務。
12. 一個不透明的袋子中裝有三個小球,它們除分別標有的數字1、3、5不同外,其它完全相同.任意從袋子中摸出一球后放回,再任意摸出一球,則兩次摸出的球所標數字之和為6的可能性是_________。
13. 如圖,電車從A站經過B站到達C站,然后返回.去時B站停車,而返回時不停,去時的車速為每小時48千米,返回時的車速是________時/千米。
第6題圖 第13題圖
三、作圖題(共計3分)
14. (1)請在圖中的方格紙中,將△ABC向上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6格,得到△DEF;
(2)圖中1個小正方形的邊長為1個單位長度,請在方格紙中的適當位置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則點A的坐標為___________;
(3)△DEF的面積為___________。
四、計算題(每小題3分,共計12分)
15.① ②
③ ④
五、解答題(共計16分)
16.(4分)如圖所示,A、B分別是兩個圓(只有 )的圓心,那么兩個陰影部分的面積差是多少?(π取3.14)
17.(5分)甲、乙合作完成一項工作,由于配合的好,甲的工作效率比單獨做時提高 ,乙的工作效率比單獨做時提高 ,甲、乙合作6小時完成了這項工作,如果甲單獨做需要11小時,那么乙單獨做需要幾小時?
18. (7分)如下圖,有一條三角形的環路,A至B是上坡路,B至C是下坡路,A至C是平路,AB、BC、AC三段距離的比是3:4:5.樂樂和揚揚同時從A出發,樂樂按順時針方向行走,揚揚按逆時針方向行走,2.5小時后在D點相遇.已知兩人上坡速度都是4千米/小時,下坡速度都是6千米/小時,在平路上速度都是5千米/小時.
(1)CD距離是多少千米?
(2)當揚揚走到C點時,樂樂是在上坡還是下坡?設此時樂樂所處的位置為E,問AB和BE距離的比是多少?
第二部分 語文部分(共28分)
一、積累與運用(共10分)
1. 選出下列加點字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1分)
A.懺悔(chàn) 堤壩(dī ) 干涸(hé ) 解剖(pāo)
B.戛然而止(jiá) 根莖(jìng) 惆悵(chóu) 悼念(dào)
C.殉職(xún) 畸形(jī) 躊躇(chú) 杳然(yǎo)
D.狹隘(ài) 剎那(chà) 逮捕(dài) 懲罰(chéng)
2.下面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1分)
A.籌畫 仰慕 彷徨 以身作責
B.左右逢圓 衰微 顯赫 迫不急待
C.妨礙 躊躇 瑣碎 應接不暇
D.書籍 棘手 陌不關心 獨裁
3.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1分)
A.凡事要依靠群眾,否則就做不成什么大事。
B.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擁堵,各地紛紛出臺交通管理新措施。
C.能否認真學習,是取得成績的關鍵。
D.“地鐵二號線”的建設體現了我省人民不畏艱難,團結鼓勁,建設西安。
4.填空(2分)
古人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送,因為“柳”與_______諧音,以表達______之情;唐宋時期,______已成為的象征,最有代表性的詩句是陸游的《卜算子詠梅》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綜合性學習(5分)
(1)對聯:相傳乾隆登基不久,即去民間微服私訪。見一老婦人門上掛一對聯:家有萬金不富,膝下五子無兒。橫批:寡人在此。乾隆忙叫人問個究竟。原來對聯所寫,正是老婦人家的真實境況。你能根據相關常識猜出老婦人的家庭狀況嗎?
(2)文房四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代四兄弟排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與理解(共18分)
(一)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問題。
兩個雞蛋
下午柱子就要返校了,父親卻歪在床上睡著了。
母親要叫醒他,被柱子攔住了。
“讓他多睡一會兒吧,爹太累。”
母親便不再說什么,
收拾好柱子的東西,母親照例出去借錢。
看著母親的背影遠了,柱子打開包袱,拿出兩個雞蛋,進了里屋,來到父親的床前。
經過歲月無情的沖刷,父親的頭發早已花白;雜亂無章的皺紋,橫七豎八地臥在他臉上,像黃土高原上滄桑的溝壑;一雙眼睛仿佛承擔了太重的壓力,已深深地陷了下去;額頭上汗珠點點,青筋隱約可見……
父親老了,是他在頑強地支撐著這個家呀。A柱子鼻子一酸,兩顆淚珠滾下臉龐。
輕輕地把雞蛋放在父親床頭,又看看他沒什么動靜,柱子悄悄出去,坐在矮凳上等母親。
院子里似乎發出一陣響聲,柱子以為母親回來了,連忙跑了出去。沒有人,只有幾只麻雀在覓食。柱子就駐足四望。
不遠處貧瘠的土地上是綠色的莊稼,在太陽的照耀下泛出青黃的光。四周黛青色的大山連綿不斷,像一條銹得發黑的鐵鏈,把這里的人世世代代牢牢地鎖住。
柱子突然想起父親的話:兒子,將來你要走出大山。
是的,我一定要走出大山。柱子在心里默默地說。
太陽太毒,皮膚被曬得火辣辣地痛,柱子只好回到悶熱的小屋。
看到桌子上打滿補丁的包袱,柱子突然意識到應該檢查一下,以免帶回來的書落到家里。
打開包袱,幾件舊襯衣,一罐咸菜,五本書,沒錯。咦?
手觸到兩個圓圓的東西,掏出來,是兩個雞蛋。
柱子納悶了:家里只有兩個雞蛋,全給煮了,怎么又冒出兩個,怎么回事?
走進里屋,父親依然打著微鼾,而床頭的雞蛋不見了。
我記得好像已經拿出來了呀?難道……難道我記錯了?
柱子對自己的記憶力產生了懷疑。在校期間高強度的學習和嚴重的營養不良,早已使他患上了神經衰弱癥,這點他是知道的。
于是,他又把那兩個雞蛋放在父親床頭,然后立在那兒想,還是有點不大明白。
腳步聲由遠而近,柱子連忙跑出去,果然是母親,滿頭是汗。
又數了一下,母親把那幾張皺巴巴的票子遞給柱子。
“好好讀,別惹事。”
“嗯。”柱子擦去了泛濫而下的淚水,回屋拿包袱。
二十多里的山路,柱子走慣了。天沒黑透,就到學校了。
打開包袱拿書,柱子觸電一般呆住了,里面赫然躺著兩個雞蛋!
當天晚上,柱子跑到校外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一場。天亮的時候,他又異常平靜地翻開了書頁。
17.文中有三次寫到柱子流淚,請分別說出柱子流淚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請你談談文章以“兩個雞蛋”為題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開頭“下午柱子就要返校了,父親卻歪在床上睡著了。”這句話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收拾好柱子的東西,母親照例出去借錢。”這話中的“照例”有何表達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聯系上下文,請對 “雜亂無章的皺紋,橫七豎八地臥在他臉上,像黃土高原上滄桑的溝壑”這句話的作用簡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文言語段,回答問題(7分)
宋,胡瑗,布衣時,與孫明復、蔡守道為友,讀書泰山,攻苦,食淡,終夜不寐,十年不歸,得家書,見上有平安二字,即投之澗,不復展讀,不欲分其心也。
解釋加點字(4分)。
(1)攻苦 (2)布衣時
(3)不復展讀 (4)不欲分其心也
2、翻譯句子(2分)。
(1)讀書泰山。
(2)攻苦,食淡,終夜不寐,十年不歸。
3、說說胡瑗是個什么樣的人(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英語部分(5分)
一.用所給單詞的適當形式填空。(共4小題,每小題0.5分,共計2分)
1. There are many__________(teacher) in our school .
2. I__________ (watch) TV yesterday evening .
3. My house is on the__________ (two) floor.
4. —When are you__________ (go) to buy an English book .
—This afternoon .
二、閱讀短文選詞填空(每空0.5分,共3分)
This is my bedroom .You can see some pictures on the wall .The football is__________the chair . __________is the bed ? It's beside the desk .
My father and __________bedroom is next to my room .Some flowers and a bed __________in their room .Some window ar__________he wall .
I__________my room very much .
in like where under mother's 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