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的特點和風俗是什么
秋分的特點和風俗是什么?秋分要吃什么食物?在秋分這個節氣,天氣逐漸變得涼爽,氣溫逐漸下降,陽光也相對減少。下面是為大家整理的秋分的特點和風俗是什么,只供參考,喜歡的朋友們歡迎分享收藏!
秋分的特點和風俗是什么?
1、秋分節氣的特點是晝夜溫差變大,氣溫逐漸下降,秋分時節,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先后進入了秋季,秋分后太陽直射點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越來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熱量卻較多,氣溫降低的速度明顯加快。
2、秋分節氣的風俗有:秋祭月、吃秋菜、送秋牛、豎雞蛋、粘雀子嘴、放風箏等。
秋分要吃什么食物?
1、蜂蜜:蜂蜜中富含果糖及維生素、礦物質等,屬于較好的天然營養品,秋分時節適量食用還可起到一定的潤腸通便作用;
2、蓮藕:蓮藕中富含豐富的淀粉、蛋白質、鈣鐵等維生素,并且還容易消化,尤其適合涼拌或榨汁、煲湯等。秋分時適量吃蓮藕對防治秋燥、保護胃腸道的消化功能有一定輔助作用,多適應于火氣較旺、胃部虛寒等人群;
3、南瓜:南瓜中含有豐富的南瓜多糖和類胡蘿卜素,秋分吃能夠幫助潤肺止咳,并且其中富含的維生素A等對于緩解秋燥有一定作用;
4、銀耳:銀耳有滋陰潤肺的功效,同時秋分時節皮膚易干燥,吃銀耳還可以起到補充身體水分、滋潤肌膚的作用;
5、其他:秋分還可以適當多吃酸味食物,如柚子、石榴、檸檬等。同時也可以適當吃一些溫補食物,如羊肉、鴨肉等,對身體都有一定益處。
秋分要做什么事?
1、秋分吃秋菜
在嶺南地區,客家人有吃秋菜的習俗。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制作方法和春湯一樣,和魚片一起制成秋湯,春分的順口溜也就變成了“秋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2、放風箏
秋分期間還是客家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尤其是秋分當天,甚至大人們也參與。風箏類別有王字風箏、鰱魚風箏、瞇蛾風箏、雷公蟲風箏、月兒光風箏,大者有兩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
3、豎蛋
在每年的秋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這一被稱之為“中國習俗”的玩藝兒,何以成為“世界游戲”,目前尚難考證。不過其玩法確簡單易行且富有趣味: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秋分成了豎蛋游戲的最佳時光,故有“秋分到,蛋兒俏”的說法。豎立起來的蛋兒好不風光。
秋分艾灸的好處與功效
1、調和陰陽:隨著秋季的到來,人體可能會出現陽氣不足的情況,人體陰陽的平衡是疾病發生和發展的根本,秋分的時候艾灸,可以扶助陽氣,達到調和陰陽的功效。
2、散寒除濕:艾葉性溫,點燃其熏灸可使熱力深達肌層,溫氣行血,所以秋分的時候艾灸,可以溫通經絡、散寒除濕、調理氣血。
秋分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
秋分時節的到來就象征著秋天的季節已經過了一半,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的開始,每個季節90天左右,秋分日位于90天之中,將秋季平分,秋分的來臨,意味著秋季已經過完了一半。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各地氣候特質不同,立秋時,大部分地區天氣仍舊悶熱,直到秋分過后,天氣才會逐漸轉涼。秋分從古至今都是非常重要的節氣,古時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民俗活動,還有吃秋菜、送秋牛、粘雀子嘴、放風箏、豎雞蛋等風俗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