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藝術基金首都紅色歷史文化資源數字藝術設計創新人才培訓成果展在北京工業大學開幕
本次人才培養項目歷時集中培訓40余天,圍繞“基礎扎實、視野寬廣、思維活躍、實踐和動手能力強、具有團隊精神與協作能力”人才培養理念,共聘請50余位來自全國多所高校、多個領域的專家、學者與一線設計師,為項目的教學質量提供全面的理論與實踐指導。在理論方面,項目邀請了來自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江南大學、北京印刷學院等高校從事紅色文化歷史研究和紅色藝術理論研究以及紅色文化藝術設計創作的名家名師,系統梳理首都紅色文化的歷史發展,分析紅色文化設計的內容與精神,深入探索當代數字化新媒體設計與紅色文化資源數字化后的相互關系,展示與傳播表達,進一步拓寬了紅色文化數字化的創作空間。在實踐方面,項目邀請了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北大紅樓等國家級展館的設計相關專家,積極探索紅色文化展示與傳播的國家需求、社會需求和新時代形態,提取符合當代文化數字化傳播的設計元素和路徑,充分展現首都紅色文化的歷史脈絡與革命精神,開展了關于紅色文化設計轉譯的新實踐教學。在田野考察環節中,學員們前往了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紀念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香山革命紀念館以及清華園車站等數所博物館、紀念館進行了深入考察,從不同角度、不同領域了解數字化文化藝術設計,在紅色文化的全方位展示中的特色與方法,拓寬了首都紅色文化資源數字化藝術創作的視野。
首都紅色文化作為紅色文化的典型代表,學員展覽作品探索了紅色文化資源數字化藝術展示與傳播的路徑與應用方法,形成了從首都紅色文化歷史研究、精神闡釋、交互體驗、文創設計等從傳統文化藝術展示到新時代數字化媒體藝術創新的完整首都紅色文化藝術傳播設計路徑。據悉,國家藝術基金首都紅色歷史文化資源數字藝術設計創新人才培訓成果展將持續到2024年1月5日。
2023年度國家藝術基金《首都紅色歷史文化資源數字藝術設計創新人才培訓》項目依托北京工業大學國家“211”工程和“雙一流”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依托學校工科優勢的發展平臺,博物館展陳與空間實現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及國家服務設計中心、中國科普教育基地,凝練形成服務首都紅色文化數字資源設計特色研究方向,始終堅持以服務首都紅色文化建設輻射全民族、全國文化建設為核心,凝練中國紅色文化敘事體系,打造中國紅色文化傳承與傳播數字化傳播方法與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