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榴蓮上市了嗎
國產榴蓮上市了嗎點擊就看
國產榴蓮上市啦!據央視財經報道,海南三亞的部分榴蓮進入成熟期,每天都有果子掉落。海南榴蓮主打的是“樹上熟”,榴蓮有特別粗的果柄,當榴蓮自然熟的時候,它就會從樹枝上掉落下來。
三亞某農業公司副總經理郎海波說:“基本上每天都有50個果子能掉落下來。種植了約1300畝,大概年產量有40噸。”
由于榴蓮對生長條件的要求幾近嚴苛,目前僅在海南三亞、保亭、陵水等地種植,且種植難度大、成本高。雖然今年是海南國產榴蓮大規模“試水”的第一年,但由于產量較少,難以實現以量換價。
據介紹,國產榴蓮的價格應該是每斤60元左右,“打下榴蓮價格”以后可能會實現。
榴蓮不能和山竹過量同吃
人們常用山竹來緩解吃榴蓮帶來的上火癥狀,要知道榴蓮和山竹同時吃雖然能避免上火,但卻有可能引起便秘。因為這兩種水果都富含纖維素,在腸胃中會吸水膨脹,過多食用反而會阻塞腸道,引起便秘。
同理,其他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不能過多與榴蓮同食。
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玉米、高梁、豌豆、蠶豆、白菜、韭菜、竹筍、蘿卜、薺菜、黃瓜、南瓜、蘋果、梨、西紅柿、草莓等。
榴蓮治療痛經好幫手
榴蓮氣味強烈,說它“臭氣熏天”毫不夸張。但在泰國,由于其營養價值很高,榴蓮常被用來當作病人、產后婦女補養身體的補品。
榴蓮性熱,可以活血散寒,緩解痛經,特別適合受痛經困擾的女性食用;它還能改善腹部寒涼的癥狀,可以促進體溫上升,是寒性體質者的理想補品;另外,用榴蓮的果殼和豬骨頭一起煮湯也是民間傳統的食療秘方。
同時提醒,榴蓮雖然好處多多,卻不能一次吃太多,否則容易導致身體燥熱,還會因腸胃無法完全吸收而引起“上火”。
在吃榴蓮的同時,不妨喝些淡鹽水,或吃些水分較多的水果來平衡,比如梨、西瓜等,可以很好地消除燥熱。榴蓮的最好搭檔是被稱為“水果皇后”的山竹,它能夠降伏“水果之王”的火氣,保護身體不受損害。
榴蓮多吃易上火
民間有“一顆榴蓮三只雞”的說法,它具有補腎壯陽、祛胃寒的功效。可是多食后,腸胃無法吸收,就會引起上火。
榴蓮的營養價值極豐富,含有大量的糖分,熱量高。其中,蛋白質的含量為2.7%.脂肪含量為4.1%,碳水化合物為9.7%.水分82.5%.榴褳的維生素含量豐富,維生素A、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都較高。研究證明,維生素A是人體必需的重要微量營養素,具有維持正常生長、生殖、視覺及抗感染的生理功能。人體需要維生素A維持上皮細胞組織健康、正常視力、促進生長發育;增加對傳染病的抵抗力。此外,維生素A還有能抑制腫瘤形成的抗啟動基因的活性,起到抑癌抗癌的作用。B族維生素是體內多種氧化酶系統不可缺少的輔基部分,參與氧化還原反應和能量代謝。維生素C在機體中具有廣泛的生理功能,它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預防和治療缺鐵性貧血、惡性貧血及壞血病,促進膠原的形成和類固醇的代謝,有利于維持骨骼和牙齒的正常功能,抗衰老、抑制亞硝酸鹽與胺合成亞硝胺,具有防癌功效等。
榴蓮水果的物種起源
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原產在馬來西亞,大城王朝時代傳入泰國。馬來語稱榴蓮為“徒良”,泰語一直保留這樣叫法,中文譯為“榴蓮”。另一種說法是從緬甸的他懷,瑪立和達瑙詩等地引進來的。
公元一七八七年暹羅軍進攻緬甸時,意圖奪取他懷,但無法攻克。在圍城期間。由于運輸困難,軍中糧草缺乏,將官只好命令士兵四處尋找野果充饑,士兵在林中找到一種碩大而有刺的果實榴蓮。當他們設法剖開嘗試之后,出乎意料的香甜可口。后來回師曼谷時,官兵中不少人把榴蓮果核隨身帶回,在自己房屋周圍種植。據說,以前在曼谷地區,曾到過緬甸的官兵后代庭院中,多生長有一百年至一百五十年的榴蓮樹,由于1871年和1942年先后發生兩次大水災,這些榴蓮樹死亡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