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杜蘇芮”最大風力增強至17級
據悉,今年第5號臺風“杜蘇芮”24日夜間加強為超強臺風級。為了方便大家學習借鑒,下面小編精心準備了臺風“杜蘇芮”最大風力增強至17級內容,歡迎使用學習!
臺風“杜蘇芮”最大風力增強至17級
今年第5號臺風“杜蘇芮”(DOKSURI)已于昨天(24日)晚上由強臺風級加強為超強臺風級,受其影響,臺灣、福建、浙江等地風大雨強,部分地區或打破同期降水紀錄。廣東、福建啟動防臺風應急響應,氣象部門預報,“杜蘇芮”可能成為今年以來登陸我國的最強臺風。
今年第5號臺風“杜蘇芮”24日夜間加強為超強臺風級。今天(25日)早晨5點鐘其中心位于我國臺灣省鵝鑾鼻東南方大約670公里的菲律賓呂宋島以東洋面上,就是北緯17.2度、東經124.9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7級(58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25百帕,七級風圈半徑300-450公里,十級風圈半徑120-180公里,十二級風圈半徑90-120公里。
預計,“杜蘇芮”將以每小時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變化不大或略有加強,逐漸向臺灣島南部沿海靠近,27日移入南海東北部,然后向福建中部到廣東東部一帶沿海靠近。
廣東、福建啟動防臺風應急響應
“杜蘇芮”或成今年以來登陸我國的最強臺風
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總指揮部于24日22時啟動防風Ⅳ級應急響應。
廣東省三防、應急管理、氣象和海事部門24日通過電信運營商向公眾發布預警信息,提醒海上船只和作業人員及時回港避風,濱海、海島旅游和水上活動注意安全。
廣東省氣象臺預報,受“杜蘇芮”影響,25日至27日,巴士海峽、臺灣海峽風力12級至14級,臺風中心經過的附近海面旋轉風15級至17級。27日至29日,廣東省東部地區將有一次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的降水過程,并伴有7級至10級、陣風11級至13級的大風。
為防范“杜蘇芮”可能帶來的風雨浪影響,福建省防指24日18時將防臺風應急響應從Ⅳ級提升至Ⅲ級。
受臺風“杜蘇芮”影響,26日起福建全省將迎來明顯降水過程,過程雨量將達150至350毫米,局部500毫米。福建省氣象臺預報員馬昌明介紹,27日夜間起,福建中南部沿海將出現較強降水,預計最強降水將出現在28日臺風登陸當天,屆時福建全省將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
為防范臺風“杜蘇芮”可能帶來的危害,福建省防指要求,26日12時前,福建全省海上漁船務必全部就近到港避風,船上人員全部撤離上岸;沿海養殖漁排的勞動力人員務必全部撤離上岸。
氣象部門預報,“杜蘇芮”可能成為今年以來登陸我國的最強臺風。此前,今年第4號臺風“泰利”于7月17日22時20分前后在廣東省湛江市南三島沿海登陸,成為今年以來登陸我國的首個臺風。
臺灣福建浙江等地風大雨強
部分地區或打破同期降水紀錄
25日08時至26日08時,巴士海峽、臺灣以東洋面、南海東北部偏東海域和南部海域、臺灣海峽、臺灣島東南部和北部沿海、福建沿海將有6-8級風、陣風9-10級,其中巴士海峽、南海東北部風力可達9-12級、陣風13-17級。
25日08時至26日08時,臺灣島東部有大雨,部分地區暴雨(50-90毫米)。
“臺風對我國的降雨影響將從明天開始陸續顯現。”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張娟表示,從25日夜間開始,臺灣東南部地區降雨將會逐步增強;27日至29日,是臺風影響的主要時段。其中,27日臺灣大部都將會有暴雨甚至大暴雨,28日福建、浙江南部一帶可能會有暴雨到大暴雨,部分地區有可能會打破同期降水紀錄。
為什么閩粵沿海經常受臺風影響?
臺風經常在閩粵登陸。臺風路徑和副熱帶高壓的位置是有關系的。一般來講,7月份副高脊線的位置在北緯30度左右,而臺風總是產生在副高南側的熱帶海洋上,然后沿著副高南側的東南氣流向西北方向移動。在盛夏季節,副高往往從海上深入我國,臺風也會隨著他南側的東南氣流的引導下登陸我國東南沿海。
浙江以南沿海正處于副高南側的東南氣流下,臺風在那一帶登陸的次數很多。其實,我國浙閩粵臺四省是受臺風影響最嚴重的省份。登陸浙閩臺的臺風大部分都是在廣闊的西北太平洋上生成的。登陸廣東的臺風一部分是在南海生成,還有一部分是從西太經臺灣以南的巴士海峽或菲律賓進入南海后登陸的。
登陸福建的臺風在行進過程中往往會首先在臺灣島登陸。受臺灣地形的影響,臺風在登陸臺灣陸地并穿越臺灣2000多米的中央山脈時會損失大量的能量,這樣就減弱了臺風。當他登陸福建沿海時,強度已減弱了不少。
浙江沿海由于面向東海和太平洋,不像福建沿海那樣有臺灣山脈的阻礙,所以登陸浙江南部的臺風在行進過程中沒有受到過什么損失。因此,浙南地區經常會遭受比較嚴重的強臺風襲擊。
登陸廣東和海南的臺風基本上在南海生成并加強的。也有一部分臺風是從西太過來的。一般來講,從西太過來在廣東登陸的臺風比較強。
臺風中心氣壓越低,近中心最大風力越強,臺風破壞性越大。
980--975百帕 熱帶風暴 近中心風力最大風力8-9級
975--970百帕 強熱帶風暴 近中心風力最大風力10-11級
970--960百帕 臺風 近中心風力最大風力12-13級
960--940百帕 強臺風 近中心風力最大風力13-15級
低于940百帕 超強臺風 近中心風力最大風力大于16級
臺風都有什么特點
一、有季節性。臺風(包括熱帶風暴)一般發生在夏秋之間,最早發生在五月初,最遲發生在十一月。
二、臺風中心登陸地點難準確預報。臺風的風向時有變化,常出人預料。
三、臺風具有旋轉性。其登陸時的風向一般先北后南。
四、損毀性嚴重。強臺風發生時,人力不可抗拒,易造成人員傷亡。對不堅固的建筑物、架空的各種線路、樹木、海上船只,海上網箱養魚、海邊農作物等破壞性很大。
五、強臺風發生常伴有大暴雨、大海潮、大海嘯。
臺風的結構
臺風是一個深厚的低氣壓系統,它的中心氣壓很低,低層有顯著向中心輻合的氣流,頂部氣流主要向外輻散。如果從水平方向把臺風切開,可以看到有明顯不同的三個區域,從中心向外依次為:臺風眼區、云墻區、螺旋雨帶區。
臺風眼區:非常奇特,那里風力很小,天氣晴朗,平均直徑為40千米,身臨其中的海員風趣地稱臺風眼為臺風的“世外桃源”。
云墻區:臺風眼周圍寬幾十千米、高十幾千米的云墻區,也稱眼壁。這里云墻高聳,狂風呼嘯,大雨如注,海水翻騰,天氣最惡劣。
螺旋雨帶區:云墻外是螺旋雨帶,這里有幾條雨(云)帶呈螺旋狀向眼壁四周輻合,雨帶寬幾十千米到幾百千米,長幾千千米,雨帶所經之處會降陣雨,出現大風天氣。
臺風路徑
大多數臺風形成于西北太平洋的一個區域,稱為臺風巷,在那里,地球上最強大的熱帶氣旋最常發生。
當亞熱帶高壓脊因厄爾尼諾現象而發生移動時,首選的熱帶氣旋軌道也會發生移動。日本和韓國以西的地區在厄爾尼諾和中性年遭受的 9 月至 11 月熱帶氣旋的影響往往要少得多。在厄爾尼諾年,副熱帶高壓脊的斷裂點往往位于130°E附近,這將有利于日本列島。拉尼娜年間,熱帶氣旋形成,副熱帶高壓脊位置跨西太平洋向西移動,對中國的登陸威脅加大,對菲律賓的登陸威脅強度更大。臺風路徑遵循三個一般方向。
直道(或直跑者)。一般向西路徑影響菲律賓、中國南部、中國臺灣地區和越南。
拋物線的反曲軌道。風暴反復影響菲律賓東部、中國東部、中國臺灣地區、韓國、日本和俄羅斯遠東地區。
向北軌道。從起源點開始,風暴向北移動,只影響小島嶼。
少數風暴,如約翰颶風,由于起源于東太平洋/中太平洋并進入西太平洋,因此被重新命名為臺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