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勤奮學習的名言和成語
熟知一些名言,不僅有助于其了解相關的的文化和社會風俗習慣,而且能促進其語言學習,提高語言修養,并獲取有益的思想啟迪,而且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關于勤奮學習的成語
發憤忘食
讀音: fā fèn wàng shí
釋義: 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奮。
出自: 《論語·述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造句: 既這樣發憤忘食起來,也好,就由你去。(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四回)
用法: 偏正式;作補語、定語;形容十分勤奮
近義詞: 廢寢忘食
焚膏繼晷
讀音: fén gāo jì guǐ
釋義: 膏:油脂,指燈燭;繼:繼續,接替;晷:日光。點上油燈,接續日光。形容勤奮地工作或讀書。
出自: 唐·韓愈《進學解》:“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
造句: 相傳文人目多眚,歸咎讀書,焚膏繼晷,以致損明。(清·張潮《虞初新志·三儂贅人廣自序》)
用法: 連動式;作謂語、狀語、分句;含褒義
近義詞: 夜以繼日 通宵達旦
反義詞: 飽食終日 無所事事
雞鳴而起
讀音: jī míng ér qǐ
釋義: 雞叫時就起床。形容勤奮不怠。
出自: 《孟子·盡心上》:“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
造句: 雞鳴而起,孜孜焉,亦不為利。(唐·韓愈《上宰相書》)
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分句;形容勤奮不怠
近義詞: 聞雞起舞
將勤補拙
讀音: jiāng qín bǔ zhuō
釋義: 以勤奮彌補笨拙。
出自: 唐·白居易《自到郡齋題二十四韻》:“救煩無若靜,補拙莫如勤。”
牛角掛書
讀音: niú jiǎo guà shū
釋義: 比喻讀書勤奮。
出自: 《新唐書·李密傳》:“聞包愷在緱山,往從之。以蒲韉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
勤能補拙
讀音: qín néng bǔ zhuō
釋義: 勤奮能夠彌補不足。
出自: 宋·邵雍《弄筆吟》:“弄假像真終是假,將勤補拙總輪勤。”
用法: 主謂式;作賓語;含褒義
近義詞: 功在不舍 勤學苦練
反義詞: 鍥而舍之
燃糠自照
讀音: rán kāng zì zhào
釋義: 比喻勤奮好學。
出自: 《南史·顧歡傳》:“鄉中有學舍,歡貧無以受業,于舍壁后倚聽,無遺忘者。夕則燃松節讀書,或燃糠自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