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人民出版社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的政治制度:①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禹,我國早期國家政治制度開始于夏朝, 啟即位后,王位世襲制取代了原始社會后期的禪讓制.②商朝繼承了夏朝的制度而稍有變化,有一套從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設有相、卿士,地方設有封侯、伯.
2、西周的分封制:①周武王伐紂滅商,建立西周.西周實行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國.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別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貴族,讓他們建立諸侯國,拱衛王室.根本目的在于鞏固周王朝的統治.義務:分封的諸侯有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和朝覲述職的義務.影響:分封制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擴大了統治區域, 形成了貴族統治階級內部的森嚴等級“天子—諸侯—卿大夫—士”
②西周后期,王權衰落,.由于諸侯勢力壯大,分封制受破壞.標志性事件就是楚王問鼎.
3、西周的宗法制:①宗法制是與分封制互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質的制度,由原始社會的父系家長制演變而來.②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點和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有大小宗之分,嫡長子系統為大宗,其余為小宗,小宗必須服從大宗.大宗與小宗的關系不僅是家族等級(兄弟)關系,也是政治隸屬(君臣上下級)關系.④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體現就是分封制.由天子到諸侯到卿大夫再到士(最底層),層層分封.宗法制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于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1、至高無上的皇權:①戰國時期,經過商鞅變法,秦王嬴政先后滅掉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秦朝.②嬴政規定封建最高統治者為“皇帝”,自稱“始皇帝”.③秦始皇規定:皇帝稱“朕”;皇帝的命令稱“制”或“詔”;皇帝用的玉印稱“璽”.全國的行政、經濟、軍事等一切大權由皇帝總攬,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員,都由皇帝任免.④秦始皇首創的皇帝制度,體現了中國封建專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2、較為完備的中央官制:①秦始皇在戰國時期官制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套比較完備的中央政權組織.②在中央,設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作為秦朝中央的三個最高官職.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事,御史大夫執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兼理國家監察事物.太尉負責全國軍事事務.軍國大事完全操縱在皇帝一人手中.
3、郡縣制的全面推行:①春秋時期,一些諸侯國在新兼并地區設縣,在邊地設郡.②戰國商鞅變法時,廢分封,行郡縣.③秦統一后,在全國范圍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④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級地方行政機構,最高長官是郡守.縣是郡的下級行政機構,長官稱縣令或.縣以下還有鄉、里等基層行政機構.⑤秦朝這套從中央到地方的金字塔般的統治機構其官職職責分工明確,即互相配合又互相牽制,標志著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
4、中央集權制的作用及影響:①安定邊境,維護國家統一,擴大了疆域.形成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秦朝.②頒布法律,統一度量衡、貨幣和文字,修馳道,開靈渠,有利于封建經濟文化的發展,有利于形成以華夏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③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格局,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④秦始皇的專制,使人民處境惡劣,造成階級矛盾激化,爆發中國歷史上首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