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敗了男子漢教學反思
我打敗了男子漢教學反思篇一
1、教學環節的設計比較多,有冗雜之感,表面上熱烈但實際上幾乎每個環節都如蜻蜓點水一帶而過,沒有深入細致下去,學生也有意猶未盡的感覺,這也就是語文課上抓一點一面帶動全局,而不要面面俱到,也是我容易走入的誤區。
2、環節與環節之間的過渡不明顯,沒有過渡的問題和過渡語,給人感覺非常生硬,不和諧。比如在整體感知和心理描寫這個環節,完全可以設計這樣一個問題:“張山成功靠的是什么?--穩定的心理素質,那我們看一下本文是怎么描寫張山的心理的,這也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教研員陳永亮老師的建議:
1、本課不適合朗讀,出聲朗讀的效果不如默讀的效果好,并且發現教師所給的時間,大部分學生沒有朗讀完。
2、語文課可以純一點,再純一點兒,本課設計不錯,但感覺沒有深沒有透,可以進行單純的課型設計,比如設計成一節展示課,學生就張山的賽前、賽中、賽后分別設計讓學生賽前、賽中直播、賽后采訪的形式,這樣就更深更透。
3、課堂留白可以更靈活一些,讓學生寫首小詩應該是不錯的形式。
我打敗了男子漢教學反思篇二
課文以第一人稱描述了張山在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雙向飛碟射擊賽場上,巾幗不讓須眉,與世界男子頂級選手同場競技,竟以200發200中的成績摘走金牌的故事。故事扣人心弦,語言生動活潑,尤其心理描寫細膩逼真,展示了張山自信、堅毅、樂觀的個性品質,給人以教育和啟迪。對于這樣一篇自讀課文來說,自己設計了兩個目標:1.掌握生字詞語,感知文章內容;2.學會運用細膩的心理描寫。本篇課文生字詞不多,僅有幾個新詞比較生僻,通過學生課前的預習情況來看,掌握比較扎實,在課堂上針對幾個比較難的成語進行造句訓練,如:“鬼使神差”“顧名思義”“巾幗不讓須眉”等。增強了學生的積累。文中有較多的心理描寫,在上課過程中如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是個難點,首先,進行情境創設,將學生引導比賽現場,身臨其境感受張山的奪金時刻,讓學生為張山奪金寫解說詞,這一環節的設置學生表現大出所料,所寫的解說詞的切入點范圍較廣,結合張山奪金之前,比賽中、領獎后等片段,這讓我認識到,只要給學生舞臺與機會學生能夠將自己的風采展現出來。在學生找出并分析張山心理描寫的語句之后,教師適時出示杜麗的故事,引導學生從杜麗北京奧運會十米步槍失利到三姿賽奪金的得經歷,為杜麗寫心理調整與獨白。學生描寫細致有效。
本節課學生的語言訓練與動筆書寫訓練比較到位,但由于教師對時間的掌控欠合理,致使最后談感悟環節用時太少,學生展示不夠充分。對于課堂節奏的把握仍要注意。另外,教師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比如學生在寫解說詞時,如果教師能給與更具體的范例,相信學生會完成的更好!
我打敗了男子漢教學反思篇三
這是一篇自讀課文,我的設計理念是:用好教材,創新設計,優化教材處理,簡化教學思路,細化課中活動,美化教學手段,追求學生活動充分,課堂積累豐富——這話說聽起來好聽,做起來好難。
課堂上,我對原來的教學設計稍作了修改調整,剖析這節課,有以下感受。
1.字詞訓練較扎實。這是一篇自讀課文,生字詞不多,但有幾個新詞比較生僻,所以專門在課上進行了檢測。從檢測情況來看,掌握比較扎實。尤其設計了“稔熟于心”、“巾幗不讓須眉”的造句練習,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習慣和能力,較有實效。
2.“現場直播”,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
本文是一篇以第一人稱來寫的文章,文中有較多的心理描寫。為了讓學生更有興趣地走進文本,我改變以往讓學生復述課文的平淡做法,本著“用好教材”、創新教學活動的理念,讓學生以主持人的身份走進文本,走進這場激動人心的比賽,現場直播張山的比賽實況。學生對此活動很感興趣,盡管改寫出來的“解說詞”還缺少“現場直播”的味道,但通過師生評點,學生會從中悟出“解說詞”的特點。更重要的是,他們已經創造性地改寫了文章,進行了有效的語言訓練。不足之處,本環節用時過長。
3. 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其一注重教師的示范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不是放任自流的課堂,教師的示范、點撥、引導,不可忽視。本節課,我身先示范,展示了解說詞、語段品讀,資源共享,給學生以啟示、以激勵,達到了師生共創課堂、教學相長的目的。
其二,注重課堂評價的激勵性、指導性、啟發性。課堂評價是課堂教學中很重要的細節問題,既要力避籠統的肯定或否定,又要中肯。在本節課的評點中,我注重引導學生自由評點,又不放棄自己的觀點,盡量使學生從老師的評點中有所頓悟、有所提升。當然,課堂評價語言還欠豐富,欠精當,今后應繼續努力。
4.注重學生的課堂展示。
采用板塊式教學思路,課堂教學活動設計充分體現學為主體的原則,讓學生始終處于動口、動腦、動耳、動筆的活動中,挖掘潛能,展示個性,提升語文素養。在備課時,增強主問題意識,問題設計力避繁瑣細碎,突出重點、難點。把課堂還給學生,給學生展示的舞臺,關注各個層次的學生參與課堂學習。學生的精彩回答已經證明他們讀懂了語句的意味,他們有能力對文本進行精彩解讀。課下我進行了統計,本節課參與學習展示的學生25人次,占班級人數的一半。不足之處,C層學生參與展示的人數不足三分之一。在今后的教學中,還需關注各個層次的學生,調動其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5.課堂教學模式化,簡化教學思路做得不夠。
本來,我不喜歡模式化的課堂,想追求更有創意、更具語文味的教學思路,但還是沒跳出模式的窠臼,設計了俗套的流程。
另外,“品讀美點”和“拓展升華”都屬于品讀感悟,應合二為一,簡化思路。這樣,課堂環節會更緊湊些。
通過實踐、反思,我重新調整的教學思路是這樣的:
落實字詞(會寫會用)——擴寫一句(整體感知)——改寫一段(訓練能力)——賞讀一處(積累美點)——仿寫一法(心理描寫)。
語文教學是一門藝術,我想走近她,卻又感覺離她很遠……我將繼續孜孜以求。
看了“我打敗了男子漢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