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教學活動總結范文2篇
編訂教學計劃是一項教育科學研究工作。由有關的科學家、教育實際工作者、教育理論工作者和教育行政干部共同研究編訂教學計劃,將會提高其理論性和實踐性(見課程)。以下是學習啦小編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的:2篇綜合實踐教學活動總結范文。歡迎參考閱讀!
綜合實踐教學活動總結范文一
電池對環境的危害:有關資料顯示,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價值;一粒紐扣電池可使600噸水受到污染,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在對自然環境威脅最大的幾種物質中,電池里就包含了汞、鉛、鎘等多種,若將廢舊電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隨手丟棄,滲出的汞及重金屬物質就會滲透于土壤、污染地下水,進而進入魚類、農作物中,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間接威脅到人類的健康。
地球是我們人類共有的家園。可是這個家園正在被人類制造出來的各種環境災難所威脅:水污染、空氣污染、植被萎縮、物種瀕危、江河斷流、垃圾圍城、土地荒漠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現代化通信業務的高速發展,人們使用電池的機會越來越多,在手機、隨身聽、電動車、汽車等在大量消耗電池的同時,產生的廢電池也在大量增加,小小電池在給人們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將對我們的生存環境造成相應的污染。以“廢電池”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到廢電池對環境的危害,了解到更廣泛意義上的環境保護,并從回收廢舊電池開始,為環保盡一分力。
在教師的引導下,組織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顒颖局C合性、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原則,成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展研究的主要形式。
在現代經濟的條件支撐下,學校、家庭、社區為學生創設了探索和學習的空間和物質條件,圖書館提供文獻資料,計算機網絡暢通,家庭為孩子進行信息幫助、提供活動場所。在方方面面努力的基礎上,一學期年來累積了一定的經驗,有了一定的收獲和體會。
一:圍繞“小小廢電池,環境大問題”這一主題研究,組織學生開展了相關活動。
1、 電池與生活的關系
幾枚干電池就可以使兒童玩具運轉自如,人們所用的手機、手提電腦以及各種鐘表都離不開電池。生在現代社會的孩子,大都認識電池,知道電池的用處,真要叫他們說上一說,就難了。真要了解電池,合理地使用電池和處理廢電池,可是要痛下苦功了。于是,隊員組成小隊開展活動,有的上網收集信息、有的泡圖書館整理資料、有的親自到居民家去采訪去感受、還一起到回收站去調查,學生總算對廢電池有了一個總體、寬泛、初淺的了解。
2、電池對人類的危害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電池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越是這樣,讓人們認識電池對人類的危害就越加地重要。這也是我們選擇這一課題的主要目的。通過讓學生親自對“廢電池”開展調查和考察,體驗課程探究的過程與方法,引起他們對“廢電池”的關注,使學生從多角度認識、分析、探討“廢電池”,從而了解廢電池對人類的危害,對他們滲透減少污染、保護環境的意識。
??電池對人體的危害: 鎘:會發生骨質改變和貧血; 鉻:會引起胃腸道潰瘍和腎損傷; 鎳:有致癌傾向,還可導致心肌損傷;汞:可通過血腦屏障進入中樞神經,造成植物神經紊亂甚至性格改變;鉛:被攝入后不易排泄,高血鉛會導致兒童行為異常和低智商; 錳:雖為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但吸收過多也會引起中毒。
3、廢電池的再利用
通過調查,同學們發現,我市對廢電池的回收情況不容樂觀,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個回收站專門回收處理“廢電池”,對“廢電池”的回收也沒有一個打算和計劃,更別說是再利用了。為此,同學們向回收站的叔叔阿姨提出了建議,希望通過他們向上級進行反映,加強“廢電池”的回收和管理力度,并且向他們介紹了世界上發達國家處理回收廢舊電池的做法?;顒有〗M的這一做法,得到了有關領導的好評。
德國:據環保專家介紹,為加強對廢電池的回收管理,德國實施了廢電池回收管理新規定。規定要求消費者將使用完的干電池、鈕扣電池等各種類型的電池送交商店或廢品回收站回收,商店和廢品回收站必須無條件接受廢電池,并轉送處理廠家進行回收處理。同時,他們還對有毒性的鎳鎘電池和含汞電池實行押金制度,即消費者購買每節電池中含有一定的押金,當消費者拿著廢舊電池來換時,價格中可以自動扣除押金。
4、走出校門,收集廢電池
為了加強對“廢電池”危害的宣傳力度,也為了提高人們對“廢電池”的認識,從而把妥善處理“廢電池”當成人們生活中的一個自覺行為,同學們走出校園,收集廢電池。在這個活動中,小組成員之間團結合作,增進了友誼,培養了合作意識,并且通過與人交流,增強了同學們的與人交往的能力,同時了進一步增強同學們的環保意識。同學們的行動由不被人們理解,到受到了社區居民的好評。
二、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為學生打開一個開放的學習途徑,結合中隊、小隊、個人活動形式,學生開展了研究性學習。
1、通過活動,拓展了學習和活動的空間,學生親身參與實踐,注重親身經歷,自主學習和實踐,在開放的學習、活動情境中獲得積極的體驗和豐富的經驗。
2、在“小小廢電池,環境大問題”的主題研究中,學生通過活動,獲得了對電池、環境、對社會、對自我之間的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形成親近生活、保護環境、關心社會以及自我發展的責任感,從而形成社會發展和生活方式變革所要求的基本品質。學生感受到自己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
3、在活動中,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學會利用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尤其可貴的是在實踐活動中,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樂于合作、善于合作是時代的潮流,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培養學生優良的合作品質已成為當今基礎教育的基本任務之一。2001-2010年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中指出新課程體系應強調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學生應學會尊重他人,具有團結、合作、協調的精神,能與他人共同學習、工作和生活。
綜合實踐活動的設置為學生發展合作能力搭建了舞臺。綜合實踐活動是課程改革中的一大亮點。現代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培養教育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其中學生合作教學是綜合實踐課的特征之一。教師根據活動資料內容,課堂教學采用多種教學形式和方法,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條件與環境,可以兩人合作,也可以小組合作。讓他們在活動中學會與同學共處,學會團結互助,學會分工與合作,在活動中與人為鏡,獲得有關的知識、態度、意志力、方法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等方面的種種補益,這樣有利于實現自我教育和主動的發展,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小組合作意識。教學中,教師為學生創設討論、交流的情境,通過合作、意見交流、辯論等形式,促進師生、生生的溝通互動,使學生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來看待問題、解決問題,在自己建構的基礎上,通過對不同意見的聆聽、理解、接納、贊賞、爭辯、互動,使學生不斷修正自己的見解,更主動、更完善自己對知識的建構。學會和他人合作,拓展解決問題的途徑,養成合作意識、民主意識、科學意識、環境意識、提高思維能力,學會做事,善于交往,發展創新精神和綜合實踐能力。
綜合實踐教學活動總結范文二
4月23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委托項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與實驗”開題報告會在江蘇省張家港市城北小學隆重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一百多名與會代表、專家領導出席了會議。我與小教部王冬老師有幸參加了會議。
報告會由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成果展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現場觀摩、實驗區經驗交流、項目研究與實驗工作布署等四部分組成。
首先,我們觀看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成果展示。然后觀摩了城北小學陳麗麗老師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洗手的學問》。課后,我市富拉爾基區的孫煒老師、吉林省東豐縣實驗小學的張莉副校長、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的周積昀院長分別作了經驗介紹。其中孫煒老師的報告受到與會專家和代表的一致好評。最后,項目組負責人郭元祥教授作了《綜合實踐活動研究與實驗項目推進思路》的報告。
下午,與會人員又參加了江蘇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討會。會上,我們聆聽了黃大龍副局長作的《專家引領,同伴互助》的報告,以及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崔允漷教授的講座《研究性學習的評價》。接著,我們觀摩了鳳凰中學浦衛忠老師的一節《走進河陽文化》成果匯報課。然后,我們參觀了鳳凰中學的綜合實踐活動學生作品展覽和實踐活動基地。最后,郭元祥教授作了《綜合實踐活動:走向常態和有效》的報告。在報告中,郭教授針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過程中的一些焦點問題,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
一.收獲與感受
通過學習和觀摩,提升了我們的課程意識,深化了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理解和價值認同。作為一種基本的課程形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超越了具有嚴密的知識體系和技能體系的學科界限,它不是一門學科課程,而是有著不同于學科課程的規定性的課程,是一門綜合性、經驗性、實踐性課程,是體現三級課程管理制度的課程,也就是說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國家規定、地方管理、校本開發與實施的必修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對豐富學生經驗,形成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的整體認識,發展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我們說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新課程中的一個亮點,它集中反映了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基本理念。
(一)綜合實踐活動的性質
在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作為一種綜合性的實踐課程,綜合實踐活動具有獨特的功能與價值。與其他課程相比,綜合實踐活動更強調:
實踐性。綜合實踐活動以活動為主要開展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調查”、“考察”、“實驗”、“探究”、“設計”、“操作”、“制作”、“服務”等一系列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開放性。綜合實踐活動超越了封閉的學科知識體系和單一課堂教學的時空局限,面向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其課程目標和內容具有開放性。
自主性。綜合實踐活動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注重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生成性。綜合實踐活動注重發揮在活動過程中自主建構和動態生成的作用,處理好課程的預設性與生成性之間的關系。
(二)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理念
1、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發展
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性質要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作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離不開學生主動積極的實踐和各種實際操作活動。突出學生主體,意味著把學生作為課程的主體,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需要,意味著發揮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為學生提供開放的個性發展空間
綜合實踐活動的開發與實施要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密切聯系現實的社會生活,促進學生與生活的聯系,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開放的空間。
3、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和積極實踐,發展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注重實踐,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本質規定。綜合實踐活動的開發與實施強調學生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和勇于實踐,注重學生在實踐性學習活動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要求學生超越單一的接受學習,親身經歷實踐過程,體驗實踐活動,實現學習方式的多元化,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三)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目標
與其他類型的課程一樣,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目標也涉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維度。但與其他類型課程的目標相比較,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更強調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維度的目標,引導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實現課程的發展價值。通過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系、學校與社會的聯系,引導學生在積極參與實踐的過程中獲得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提高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間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社會責任感以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
(四)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范圍
綜合實踐活動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等方面。
(五)綜合實踐活動內容的選擇與開發
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選擇、開發及實施應圍繞基本內容領域來展開,注重整合班團隊活動、校傳統活動(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等)、學生的心理健康活動、環境教育、反毒品教育等內容,構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綜合實踐活動。綜合實踐活動的具體內容是學生活動主題,因而具體內容應由學校根據學生需要來確定。
1.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愛好與特長。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不是教師或課程編制者預先具體設計的,而是學生自己提出的感興趣的問題或主題。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準備階段、開展的過程、總結與交流等環節都應該尊重學生的實際,關注他們的興趣、愛好和需要。
2.要體現學校和社區的特色。學校不僅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者和實施者,也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重要基地。每所學校所處的地理環境不同、社區背景各異,學校發展的理念和學校傳統不盡相同,因地制宜,關注學生發展的需要是學校確定綜合實踐活動具體內容的基本要求。
3.要從學生生活中提出問題并確定具體活動內容。綜合實踐活動是面向學生生活領域的課程,其課程內容不應來源于書本,而應來源于學生的生活,來源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的問題。
4.要避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學科化傾向。不要將綜合實踐活動變成學科拓展活動;不要以學科教學方式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如,在教室“教”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現象普遍存在;不要課程內容教材化,教師對“預設性教材”的依賴性太強,有許多教師與學生圍繞 “資源包”在教室里“講”或“教”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現狀
通過學習和觀摩,我們了解到國內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情況。開設活動課程、實踐課程,并不是新課程的獨創,而是面對時代發展和人類學習方式的變革的共同舉措。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挪威、法國等國和我國臺灣省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都注重開設綜合實踐活動類的課程。
我國也有許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校本開發與實施的優秀典型,如成都川大附小、武昌實驗小學、河南新鄉十三中學等;有許多課程改革實驗區非常重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注重區域整體推進,效果顯著。如武漢市武昌區、成都市武侯區、長沙市開福區、福州市鼓樓區、廣西柳州市、鄭州金水區、海南??谑小⒔K張家港市、浙江麗水市、福建南平市、河南洛陽市等;有不少地方十分注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基地建設,充分發揮實踐活動基地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中的作用,如河北石家莊綜合實踐活動基地、成都市綜合實踐活動基地等。
我國已經有部分省市出臺了地方的規劃或方案,建立綜合實踐活動學生發展評價制度,開始把綜合實踐活動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全國超過100個地市將初中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納入中考和普通高中招生指標予以全面考核。建立綜合實踐活動教師評價制度,湖北省率先在教師評定中增列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系列。
我市也有許多縣區的初中學校課程開設得比較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以龍沙區為例,龍沙區7所中學,已有6所開設了綜合實踐活動課,開課率達到了百分之八十六,大部分學校都能將綜合實踐活動課列入課表,并做到集中與分散結合使用課時,全員參與,教師指導到位。十五中的“緞帶縫繡”“鐵藝”、十七中的“風箏節”“十字繡”、三十四中的“毛線壁掛”“景泰藍工藝制作”等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鐵鋒區、訥河市、富拉爾基區、甘南縣、富裕縣、泰來縣也各有千秋。其中訥河、甘南、泰來還有期末學生成績評定,更好地促進了課程的有效實施。
事實說明,綜合實踐活動得以較好實施,都是領導切實理解并重視其課程價值的結果。第一,教育行政部門領導重視,充分認識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對學生發展的價值。也就是說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實施,離不開教育行政部門的支持,離不開學校管理者支持。這次去張家港,我市富拉爾基區去了6位小學、初中、高中的校長和副校長,真是很難得,也很令人欣慰。富區為什么能有這么大的舉措呢?那就是他們教育局的領導認識上去了。第二,配備得力的綜合實踐活動專職教研員。第三,注重教師培訓,有一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核心教師團隊。
雖然,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現實也不容樂觀,讓人感到困惑和無奈,我市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教育行政部門:
(一)沒有明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教師職稱評定的方式與程序。綜合實踐活動學科的教研員和教師在職稱評定、骨干教師評定、學科帶頭人評定方面上沒得到應有的待遇。這難免影響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影響課程的有效實施;
(二)沒有建立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執行情況的監督評價機制,一些學校課程安排進入課表了,實際卻形同虛設,綜合實踐活動課時隨意被學科課程占用的現象普遍存在,導致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發展更加沒有空間;
(三)對綜合實踐活動教育研究人員、指導教師的配備安排比較隨意,大多區縣沒有綜合實踐活動專職教研人員,據我所知我市各縣區的綜合實踐活動教研員,同時擔任幾門學科的教研任務和領導任務。教研員、指導教師,流動性大,隊伍不穩定,教師年齡偏大,素質相對較低。
(四)中考綜合素質評價的問題遲遲不能解決。
教研部門:主要表現在教研員身兼數職,而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視為副業,因而沒有真正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學習與研究,缺乏對學校、教師進行專業引領的能力。五月份,我們初中部進行了教師基本技能系列展示活動,由于綜合實踐活動教研員,同時兼任幾門學科課程的教研任務,組織力度不夠,結果教師報名甚少。展示時教研員都去了其他學科現場,本學科沒有評委,最后只好和其他學科掛靠。
學校層面:
(1)沒有及時建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相關保障制度,不能通過制度的重建,來促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建設;
(2)由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不是中考學科,部分學校不按照國家課程設置規定安排課時,課時被學科課程擠占現象嚴重;
(3)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的配備與安排不合理,如有的學校設立一名專職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負責全校的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有的將綜合實踐課程搭給班主任,有的將綜合實踐活動課安排給教學能力較差或者懷孕等需要照顧的教師;
(4),學校缺乏整體研究、協同教學的氛圍,有位教師告訴我,由于所有學生都喜歡她的綜合實踐活動課,被學校其他教師視為影響其他學科教學的罪人加以排斥;
(5)學校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活動類型等方面缺乏整體規劃,導致學生活動主題、活動類型單一片面,讓學生廣泛接觸社會生活實際的目標難以達成。
教師層面主要有:一,由于許多指導教師缺乏接受系統培訓,甚至沒有參加培訓,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念把握不準,導致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過程中有效性不夠;二,由于工作任務重,參與新課程研究與實施的積極不高,消極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現象存在;三,缺乏高水平的、及時的專業引領,教師專業成長速度緩慢。
三、關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常態實施和有效推進問題的思考
常態實施和有效推進是綜合實踐活動的必由之路。自2001年我國綜合實踐活動進入學校課程領域五年來,從起步階段的國家實驗區試行,到目前在學校廣泛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走向常態實施和有效實施,成為廣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建設者們關注的焦點。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常態實施和有效推進呢?通過學習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對課程的理解和認識
就是通過多種渠道、采取多種措施宣傳綜合實踐活動常態實施和有效推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教育管理者、教研人員、教師的課程意識,特別是教育行政部門領導和學校校長的認識,使他們充分認識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對學生發展的價值,知道綜合實踐活動常態實施和有效推進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二)取得教育行政部門的支持
教育行政部門支持,才能保證沒開課的縣區盡早開課,保證教研人員、指導教師的質量和隊伍的穩定。
(三)搞好師資培訓。
通過搞好師資培訓,建立一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核心教師團隊。
(四)加強制度建設,強化監督機制。
建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相關保障制度和實踐活動課程執行情況的監督評價機制。避免學校不按規定安排課時,課時被學科課程擠占現象發生。
(五)對基層綜合實踐課程教師的利益要有政策傾斜。
教育行政部門應該建立向基層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傾斜的職稱政策,明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指導教師的職稱評定的方式與程序,提高教研人員和指導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六)綜合實踐課程應該參與中考綜合素質評價。
教育行政部門應該盡快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納入中考綜合素質評價,這是能否開設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關鍵。
讓我們共同努力,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成為新課改“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核心課程,成為孩子們發展提高的魅力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