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時間及各科目考試時間2024
初試時間為2023年12月23日至24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試時間超過3小時或有使用畫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試科目在12月25日進行(起始時間8:30,截止時間由招生單位確定,不超過14:30)。
考試時間以北京時間為準。不在規定日期舉行的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國家一律不予承認。
2024考研復試時間
復試是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重要組成部分,用于考查考生的創新能力、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等,是碩士研究生錄取的必要環節,復試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復試時間、地點、內容、方式、成績使用辦法、組織管理等由招生單位按教育部有關規定自主確定。復試辦法和程序由招生單位公布。招生單位原則上應采用命制多套試題、安排考生隨機抽取試題等方式加強復試過程管理。全部復試工作一般應在錄取當年4月底前完成。
2024考研各科目考試時間安排
初試方式均為筆試。
12月23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論、管理類綜合能力
12月23日下午 外國語
12月24日上午 業務課一
12月24日下午 業務課二
12月25日 考試時間超過3小時或有使用畫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試科目
每科考試時間一般為3小時;建筑設計等安排在12月25日考試的特殊科目考試時間最長不超過6小時。詳細考試時間、考試科目及有關要求等由考點和招生單位予以公布。
考研科目及分值安排
碩士研究生招生初試一般設置四個單元考試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業務課一和業務課二,滿分分別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
教育學、歷史學、醫學等門類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初試設置三個單元考試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專業基礎綜合,滿分分別為100分、100分、300分。
體育、應用心理、博物館、藥學、中藥、臨床醫學、口腔醫學、中醫、公共衛生、護理、醫學技術、針灸等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初試設置三個單元考試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專業基礎綜合,滿分分別為100分、100分、300分。
會計、圖書情報、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和審計等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初試設置兩個單元考試科目,即管理類綜合能力、外國語,滿分分別為200分、100分。
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全國統一命題科目為思想政治理論、英語(一)、英語(二)、俄語、日語、數學(一)、數學(二)、數學(三)、教育學專業基礎、心理學專業基礎、歷史學專業基礎、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數學(農)、化學(農)、植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動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管理類綜合能力、法律碩士專業基礎(非法學)、法律碩士綜合(非法學)、法律碩士專業基礎(法學)、法律碩士綜合(法學)、經濟類綜合能力、教育綜合。其中,教育學專業基礎、心理學專業基礎、歷史學專業基礎、數學(農)、化學(農)、植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動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經濟類綜合能力、教育綜合等科目由招生單位統籌考慮本單位實際情況自主選擇使用。
醫學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初試業務課科目由招生單位按一級學科自主命題。口腔醫學專業學位既可選用統一命題的臨床醫學綜合能力科目,也可由招生單位自主命題。
考生在考研報名時應注意什么
1. 認真了解并嚴格按照考研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選擇填報志愿。因不符合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造成后續不能網上確認(現場確認)、考試(含初試和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2. 準確填寫個人網上報名信息并提供真實材料。凡因網報信息填寫錯誤或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3. 考研網上報名時間充裕,建議廣大考生合理安排報名時間,避開報名初期、末期高峰,避免網絡擁堵影響報名。
4. 妥善保管個人網報用戶名、密碼及準考證、居民身份證等證件,避免泄露丟失造成損失。
5. 關注“研招網”和各相關單位的網上公告,及時了解考研的相關信息和要求。
考研具體的意義有什么
1、緩解就業壓力。
在當今社會,就業壓力越來越大,所以很多大學畢業生很難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考研可以提升我們的起點,使我們更具競爭力。
2、更好地規劃職業。
當你是研究生時,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探索你最喜歡的專業,讓自己知道你想做什么,你喜歡做什么,并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你的能力。
3、深入學術研究。
許多人因為對自己的專業學術研究感興趣而參加研究生入學考試。研究生階段可以為學術研究提供更廣泛的平臺。
4、平臺提升。
能夠開設研究生教育的學校不會太糟糕。如果你對你的本科院校不滿意,研究生入學考試是另一個改變的機會。研究生入學考試成功后,可以與綜合素質較好的人合作,為自己積累更高質量的校友資源。研究生入學考試就像跳級,你可以看到一個更大的世界。
5、豐富你的生活,提高知識水平。
研究生學習的收獲不僅僅是張通知,通過研究生學習過程,可以提高思維能力、總結能力、記憶能力等。此外,研究生學習可以讓我們對生活有更好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