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連理工大學翻譯碩士日語考研大綱
科目代碼:213 科目名稱:翻譯碩士日語
一、考試性質
翻譯碩士日語是日語語言文學專業學術學位碩士生入學考試科目之一,是教育部授權各招生院校自行命題的選拔性考試。本考試大綱的制定力求反映日語本專業特點,科學、公平、準確、規范地測評考生的相關知識基礎、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
二、 評價目標
1.要求考生熟練掌握正確的日語語法、結構、修辭等語言規范知識。
2.要求考生具有較強的日語基本功,能正確而熟練地運用常用詞匯與搭配。
3.要求考生具有較高的日語閱讀理解與寫作能力。
三、復習大綱
主要復習大綱如下:
1. 日語語法詞匯知識
(1)常用詞匯
(2)常用詞組搭配
(3)常用語法和句型
2. 日語閱讀理解能力
(1)理解日語各種文體文章的綜合能力
(2)閱讀技巧及策略
3. 日語寫作能力
(1)日語書寫規范
(2)日語語言習慣
(3)日語觀點表達
四、參考資料
1.高級日語1(第二版),總主編:孟慶榮,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17.
2.高級日語2(第二版),總主編:孟慶榮,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17.
大連理工大學簡介
大連理工大學(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簡稱”大工“,坐落于遼寧省大連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教育部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教育部、遼寧省、大連市共建高校,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國家“985工程”、“211工程”建設高校,卓越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俄交通大學聯盟、中歐工程教育平臺、全國16所工科重點大學科技工作研討會、中國人工智能教育聯席會主要成員,入選國家“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實施工程教育改革試點高校、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
學校前身是創建于1949年4月的大連大學工學院;1950年7月大連大學建制撤銷,大連大學工學院獨立為大連工學院;1988年3月更名為大連理工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獎助學金政策
我校統籌政府投入、自籌經費、科研經費和社會捐助等資金,建立健全碩士研究生獎勵資助體系,提高碩士生待遇水平。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獎助學金分為:助學金、學業獎學金和碩博連讀專項獎學金。三類獎助學金可以同時兼得。
(1)碩士研究生助學金面向學制內所有全日制非定向碩士生(不含MBA專業),標準分為:一等助學金800元/月,二等助學金650/月,三等助學金500/月。
(2)學制內已獲得一、二等助學金的全日制非定向碩士研究生(不含MBA專業)可享受對應等級的碩士研究生學業獎學金。標準分為:一等學業獎學金10000元/年,二等學業獎學金8000元/年。
注:碩士研究生第一學年的助學金和學業獎學金評定,主要依據其入學時初試和復試的成績,在招生錄取時確定。第二學年及以后學年根據學業、科研業績、綜合表現等情況動態調整。
(3)學校為碩博連讀考核合格的碩士生,設立碩博連讀專項獎學金,標準為1000元/月。從第三學期碩博連讀考核通過后按月發放,直到該生轉為博士研究生為止。
此外我校設立的各項研究生榮譽稱號及專項獎學金等獎助政策詳見《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綜合獎勵辦法(試行)》。
上述規定的具體執行細則參見當年的相關文件。招生過程中,如果相關部門出臺新的政策,我校將參照執行。
大連理工大學雙一流建設學科
大連理工大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力學、機械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雙一流建設,包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建設世界一流學科,目前211工程、985工程等項目已經統籌為雙一流建設。
大連理工大學重點學科名單
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力學、機械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力學、水利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制造、環境工程、計算數學、等離子體物理、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結構工程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動力機械及工程、技術經濟及管理
遼寧省重點學科
一級學科省重點學科(覆蓋59個二級學科):數學、化學、力學、光學工程、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生物醫學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二級學科省重點學科:科學技術哲學、產業經濟學、等離子體物理、理論物理、建筑設計及其理論、電機與電器、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制造、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經濟與管理。
遼寧省高等學校一流學科建設學科名單(2018年2月6日調整后):
共計20個學科,A類建設層次:數學、物理學、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化學、軟件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儀器科學與技術、建筑學、城鄉規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