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專員個人工作計劃范文3篇
人事專員個人工作計劃范文一
一、建立合法、創新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
當今的信息是開放的,市場是開放的,人才競爭也同樣是開放的。在信息開放和人才競爭時代,誰擁有合法、開放、創新的人力資源管理觀念和管理制度,誰就擁有核心的競爭力。2012年的實業公司是經營發展的關鍵一年,本階段企業將拉動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的變革 。
第一、對照2013年《勞動合同法》梳理實業公司現行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中相關內容;
第二、調研、分析廊坊地區同行業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結合實業公司現行制度在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對本公司制度進行梳理,建立簡明的工作流程、便于落地的政策措施;
第三、預測的幾年廊坊地區消費水平,調研同行業關鍵崗位薪酬水平、薪酬變動頻率及幅度、年終獎數額及兌現和增長方式等因素,結合實業公司階段性特點和發展規劃,創建開放、合法、創新式薪酬和獎金管理辦法;
二、建立員工招聘渠道
2012年實業及所屬公司各部門人員已基本到位,2012年公司側重招聘專業技術人員,由于廊坊市場的專業技術人員數量不多、質量不高、流動性不強,所以需要調研并開辟人員信息更新率高、專業技術人員多、費用低、功能全的招聘渠道,為實業公司人員招聘打好基礎。具體措施如下:
第一、分析2012年招聘過程中的得失,與各兄弟公司分享招聘經驗;
第二、對正在使用的招聘渠道進行分析,開發可利用但未使用功能,發揮每一種招聘渠道特有優勢;
第三、根據近幾年實業公司發展規劃,確定未來幾年人員需求狀況,針對需求員工專業性特點,選擇適合實業公司的專業招聘網站進行調研、開發,同時與兄弟公司溝通,共享招聘渠道,提高招聘渠道使用率;
第四、預測實業門窗及裝飾外埠項目部的人員需求,考察項目所在地招聘途徑、招聘成效、招聘費用等因素,針對項目特點梳理招聘渠道,使招聘工作做到成本低、效果好。
三、合法用工
新的一年實現全員聘任制、全員勞動合同制,規范用工制度,保障企業和員工的雙方利益,并逐步增加保障性激勵,建立完善的福利制度,切實為員工在保險、健康以及衣食住行等各方面解除后顧之憂。
四、結合企業戰略規劃的培訓
2013年實業公司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競爭加劇,公司需要反映敏捷、技術能力強的員工以及能培養出這種人才的領導班子。本年進行針對性培訓:著重管理人員的管理理念及技能培訓。同時采取多樣化的培訓方式,例如外派學習、通過管理光碟學習、讀書活動、互聯網學習、外聘講師授課、聘請集團講師授課等。普通員工的培訓,結合人力資源部建立的員工職業生涯發展檔案,通過集團培訓講師隊伍,針對專業技術人員著重技能培訓,一般員工著重執行力、企業文化和職業化素質培訓。
五、建立持續激勵的管理制度
管理需要不斷完善,人才需要持續激勵,只有持續的激勵才能持續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與創造性,使企業充滿活力與激情。從員工層面,隨著員工素質、員工水平的不斷提高,員工的需求不斷提高,隨之配套的激勵水準也需相應提高。從企業層面,持續激勵的重點將向重點部門、骨干員工傾斜。
人事專員個人工作計劃范文二
一、績效考核實施目標概述
公司自××××年開始推行績效考核工作至今,在改善員工績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同時在具體操作中,也有許多地方急需改進和完善。人力資源部將此項工作列為本年度的重要任務之一,其目的就是通過完善績效評價體系,達到績效考核應有的效果,實現績效考核的根本目的。
人力資源部在上一年度推行績效考核工作的基礎上,將著手進行公司本年度績效評價體系的完善,并使之能夠更好地為公司發展服務。
二、績效考核具體實施計劃
1. ××××年1月31日前完成對績效考核制度和配套考核方案的修訂與撰寫,提交公司總經理辦公會審議通過。
2. 自××××年2月1日開始,按修訂完善后的績效考核制度在公司全面推行績效考核。
3. 具體設想
(1)建議對現行基本制度進行完善
結合上一年度績效考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對現行《績效考核細則》、《績效考核實施辦法》及相關使用表單進行修改。建議大幅度修改考核的形式、項目、辦法、結果反饋與改進情況跟蹤、結果運用等方面,保證績效考核工作的良性運行。
(2)建議將目標管理與績效考核分離并平行進行
目標管理的檢查作為修正目標的經常性工作,其結果僅作為績效考核的參考項目之一。
(3)建議推行全員績效考核
上一年度僅對部門經理級以下員工進行了績效考核,而忽視了對高層的績效考核,從而使考核效果大打折扣,本年度人力資源部在完善績效評價體系之后,將對全體員工進行績效考核。
4.本年度績效考核工作的起止時間為××××年1月1日到××××年12月31日。人力資源部完成此項工作的標準就是保證績效評價體系平穩、有效運行。
人事專員個人工作計劃范文三
為了搞好本公司職業病防治工作,促進本公司的經濟發展,使生產作業環境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要求,保護職工健康及其相關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出國留學網工作計劃欄目制定《人事經理個人工作計劃》,為大家工作計劃制定排憂解難。
1、建立、健全職業病防治責任制。嚴格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確定本公司職業病防治由單位負責人總負責,安全部分工負責,相關崗位各負其責的責任體系和責任保證制度。
2、依法參加工傷保險,確保勞動者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按照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有關規定,如實上報本單位的人數、工資總額、繳費情況等有關情況,按時繳納工傷社會保險金,積極配合相關部門作好工傷社會保險工作,使在本公司職業活動中所發生的工傷、職業病的勞動者能夠從社會得到必要的物質補償和服務的社會保障。
3、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積極做好工作場所的衛生防護工作,使工作場所符合下列職業衛生要求:
(1)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強度或者濃度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難;
(2)有與職業病危害防護相適應的設施;
(3)生產布局合理,符合有害與無害作業分開的原則;
(4)有配套的更衣間、洗浴間、休息間等衛生設施;
(5)設備、工具、用具等設施符合保護勞動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6)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關于保護勞動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4、職業病危害項目的申報根據《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規定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種類進行申報,按照《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管理辦法》的規定,填報好各種申報表。
5、本單位的建設項目(新建、擴建、改建建設項目和技術改造、引進項目)按規定向衛生行政部門提交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并經衛生行政部門審核同意。
6、對從事可能發生職業病危害作業等的特殊管理。
特殊管理包括對作業場所和作業人員的特殊管理。如作業場所的隔離、操作自動化,作業場所設置特殊職業病防護設備,包括工作信號,配備應急救援設施、醫療急救用品等。特殊管理措施還包括對這類作業實施特殊的監管手段。如實施許可制度,即作業許可和人員許可。
作業許可是指用人單位從事職業病危害作業,必須符合國家有關的特殊衛生規定和要求,取得衛生許可后,方可從事該項作業。人員許可是指從事特殊職業的人員,也包括這類作業的管理人員必須通過職業健康檢查和培訓,身體狀況符合要求并掌握特殊職業危害防護知識,取得特殊職業病危害作業許可后方可上崗;管理人員也應該參加專業培訓后方可從事相應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