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行測考試運河常識積累
公務員行測考試運河常識積累篇1
一、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在埃及貫通蘇伊士地峽,溝通地中海與紅海,提供從歐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航線。它是世界使用最頻繁的航線之一,也是亞洲與非洲的交界線。
蘇伊士運河隸屬埃及,是埃及經濟的“生命線”和“搖錢樹”。蘇伊士運河建成后,大大縮短了從亞洲各港口到歐洲去的航程,大致可縮短8000-10000千米以上。它溝通了紅海與地中海,使大西洋經地中海和蘇伊士運河與印度洋和太平洋連接起來,目前世界海運貿易額的7%都是通過蘇伊士運河,是一條具有重要經濟意義和戰略意義的國際航運水道。
二、巴拿馬運河巴拿馬運河位于中美洲國家巴拿馬,橫穿巴拿馬地峽,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線,也是重要的航運要道,被譽為世界七大工程奇跡之一的“世界橋梁”。巴拿馬運河由美國建造完成,1914年開始通航。現由巴拿馬共和國擁有和管理,屬于水閘式運河。
1914年8月15日巴拿馬運河正式通航,極大地縮短了美國東西海岸間的航程,比繞合恩角縮短了1萬4千8百公里。
三、京杭大運河京杭大運河真正的始建時間實質上并不是在隋煬帝時期,而是于春秋時期,春秋吳國為伐齊國而開鑿邗溝,隋朝大幅度擴修并貫通至都城洛陽且連涿郡。春秋戰國時期開鑿運河基本都是為了征服他國的軍事行動服務的,但邗溝僅是從江蘇淮安到揚州,所以此我們現在說的京杭大運河主要指的是“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是歷經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
“隋唐大運河”,分為四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京杭大運河”全程可分為七段:通惠河、北運河、南運河、魯運河、中運河、里運河、江南運河。自北而南流經京、津2市和冀、魯、蘇、浙4省,貫通中國五大水系──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和一系列湖泊。
公務員行測考試運河常識積累篇2
一、春節
春節,即農歷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年、新歲、歲旦、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熱鬧喜慶的氣氛洋溢;這些活動以除舊布新、驅邪攘災、拜神祭祖、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
二、元宵節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時間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根據道教“三元”的說法,正月十五又稱為“上元節”。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
三、清明節
與古時“寒食節”相合而成。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四、端午節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吉日,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端午日龍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其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糅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扒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五、中秋節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中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最初“祭月節”的節期是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后來才調至夏歷(農歷)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夏歷八月十六。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六、重陽節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節期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游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于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公務員行測考試運河常識積累篇3
1、拉斯科醫學獎
該獎創設于1946年,由被譽為“現代廣告之父”的美國人拉斯科和“醫學研究第一夫人”——瑪麗共同創立。最初設有三個獎項:基礎醫學研究獎、臨床醫學研究獎和公共服務獎,1997年后,增設特殊貢獻獎。獎項通常于9月公布,而諾貝爾獎通常10月公布,因此,被譽為“諾貝爾獎風向標”,也被譽為“美國的諾貝爾獎”。
2、菲爾茲獎
菲爾茲獎是一個在國際數學聯盟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上所頒發的獎項,是以加拿大數學家、教育家菲爾茲的姓氏命名,每四年頒一次,頒給有卓越貢獻的數學家,每次最多四人得獎,得獎者須在該年元旦前未滿四十歲。菲爾茲獎被譽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是一枚金質獎章和1500美元的獎金,獎章正面是阿基米德的浮雕頭像。背面寫著:“全世界的數學家們,為知識作出貢獻而自豪”。
3、圖靈獎
圖靈獎又稱杜林獎,由美國計算機協會(ACM)于1966年設立,專門獎勵那些對計算機事業作出貢獻的個人,其名字取自計算機先驅:阿蘭·麥席森·圖靈。由于圖靈獎對獲獎條件要求極高,評獎及其嚴苛,一年只獎勵一個計算機科學家,只有極少數年度有兩名合作者或在同一方面作出貢獻的科學家共享次獎。因此,它是計算機界最負盛名,最崇高的一個“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