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行測考試技巧
很多備考公務員考試的小伙伴中對行測數量關系一直摸不清頭腦,只是對一些常見的解題方法還有印象,比如我們從小學就開始接觸的方程法。但是很多小伙伴遇到方程的“親友團”——不定方程就會立即繳械投降了,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一起探討下在考試中關于不定方程常見的求解方法。
一、含義
不定方程:是指解的范圍為整數、正整數、有理數或代數整數的方程或方程組,其未知數的個數通常多于方程的個數。
二、常用方法及適用條件
1、整除法:某一個未知數的系數與常數項有公約數;
2、奇偶性:未知數的系數一奇一偶;
3、尾數法:某一未知數的系數為5的倍數;
4、特值法:求解不定方程組,且所求為一個式子。
三、例題精講
例1.某批發市場有大、小兩種規格的盒裝雞蛋,每個大盒里裝有23個雞蛋,每個小盒里裝有16個雞蛋。餐廳采購員小王去該市場買了500個雞蛋,則大盒裝一共有多少盒?
A.6 B.8 C.10 D.12
【答案】D。解析:設大盒數量為x,小盒數量為y,則23x+16y=500,由于500能夠被4整除,16y也能夠被4整除,因此則23x也是能夠被4整除,即x是能夠被4整除,排除A、C,代入B、D驗證即可,,x=12、y=14符合題意,故選擇D。
例2. 辦公室工作人員使用紅、藍兩種顏色的文件袋裝29份相同的文件。每個紅色文件袋可以裝7份文件,每個藍色文件袋可以裝4份文件。要使每個文件袋都恰好裝滿,需要紅色、藍色文件袋的數量分別為( )個。
A.1、6 B.2、4 C.4、1 D.3、2
【答案】D。解析:設需要紅色文件袋x個、藍色y個,則有7x+4y=29,4y為偶數,29為奇數,則7x為奇數,x為奇數。排除B、C,代入A項,x=1時,y取不到整數,排除,直接選D,驗證D項,當x=3時,y=2,滿足題意。
例3. 超市將99個蘋果裝進兩種包裝盒,大包裝盒每個裝12個蘋果,小包裝金應個裝5個蘋果,共用了十多個盒子同好裝完。問題:兩種包裝盒相差多少個?
A.3 B.4 C.7 D.13
【答案】D。解析:設大包裝盒有x個,小包裝盒有y個,則12x+5y=99,其中x、y之和為十多個。5y的尾數只能是5、0,對應的12x的尾數只能為4或者9,而12x為偶數,故尾數只能為4。此時只有x=2或者x=7時滿足這一條件;當x=2時,y=15,x+y=17,正好滿足條件,y-x=13;當x=7時,y=3,x+y=10,不符合條件。綜上所述只能選擇D。
公務員行測考試技巧篇2
行測考試中邏輯填空題因其題量較大,是考試中的重點,同時因其測查詞語的積累運用,屬于考試中的難點。考生在面對一些詞語的搭配選擇時內心往往比較糾結,其實大家做題時可以關注空缺處的修飾對象,根據詞語的搭配對象來快速解題。下面帶領大家看這樣兩道題:
1.廣東人大首次_____用立法手段對行政審批進行管理監督,有望從源頭上_____地方政府增加行政審批的沖動,避免落入行政審批“越減越多”的怪圈。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 嘗試 遏止
B. 嘗試 遏制
C. 試圖 遏止
D. 試圖 遏制
【答案】B。解析:第一空,“首次”和“有望”說明立法手段無先例,且已經運用了這種手段,因此“嘗試”更為恰當。“試圖”往往嘗試后并沒有真正實行,故排除C、D選項。第二空,“遏止“著重于“止”,使停止,不再進行。“遏制“著重于“制”,壓制住、控制住,不使發作。此處需要搭配“沖動”一詞,應該表意為“控制”,而不是“停止”。因此,第二空填入B項“遏制”更恰當。故本題答案為B選項。
2.社會批評是促進社會進步的必要條件。如果一個社會消失了批評的聲音,那么這個社會一定是封閉的、_____的;如果一個社會容許批評的聲音,那么這個社會也一定是開放的、_____的。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門可羅雀 與時俱進 B.萎靡不振 異彩紛呈
C.風雨如晦 生龍活虎 D.暮氣沉沉 生機盎然
【答案】D。解析:第一空,“門可羅雀”形容門庭冷清。不能描述“社會”,排除A。由“封閉”與“開放”的對比可知,空缺處兩個詞語也應構成反義對應。“萎靡不振”應與“神采飛揚”對應,與“異彩紛呈”不能構成反義對應,排除B。同理,“風雨如晦”比喻局勢動蕩,社會黑暗。與之相對的應是“風和日麗”,而與強調富有活力的“生龍活虎”不能構成反義對應,排除C。“暮氣沉沉”與“生機盎然”意思相對,填入恰當。故本題選D。
我們也可以換一個角度,從固定搭配的角度去思考一下哪個答案更合適。這兩個空都是說,這個社會是怎樣的。換句話說,這兩個形容詞都要去形容這個社會。先看A門可羅雀的意思是人少,賓客少,不可以形容社會。B萎靡不振一般都形容一個人的精神狀態,也不適合形容社會。C第二個詞生龍活虎形容年輕人的朝氣,不可以形容社會。所以ABC應該排除,答案選D。
解決這兩道題的關鍵并不是死記硬背詞語的搭配對象,而是明確空缺處的搭配對象,并分析在文段語境下,空缺處更應該與哪個詞語進行搭配使用。
公務員行測考試技巧篇3
做這種題需要我們注意的核心點有幾個;第一就是要明確本段話描述的話題是什么,因為整段話基本上就是圍繞這個話題去講,空缺處的句子自然也是圍繞這個話題去講,所以就需要填入一個句子保持整段話的話題一致;第二就是要梳理好這段話的寫作思路,因為只要弄清楚整段話的行文邏輯,我們才能知道空缺處應該填入什么樣的意思,從而選擇合適的句子保持思路的一致。緊緊把握這兩個點,我們就能輕松找到合適的句子填入空中。接下來小編就通過一道例題具體感受一下這種情況。
【例題精講】在經濟學領域有“后發劣勢”的概念。這指的是落后國家由于發展較遲,因此對發達國家進行模仿,模仿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模仿制度,另一種是模仿技術和工業化模式。由于是后發國家,所以可以在沒有基礎制度的情況下通過技術模仿實現快速發展。然而,這一模仿雖然相對容易實現,但會給長期的發展留下許多隱患。事實上,當前我國老工業基地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句是( ):
A.正是我國在工業化進程中后發劣勢的體現
B.僅僅依靠市場這只無形的手是無法解決的
C.意味著我國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必須走向縱深
D.可通過淘汰落后產能和行業兼并重組等政策加以實現
【解析】A。文段空白處出現在結尾,表達對前文的總結。前文所提及的內容均是圍繞著“后發劣勢”展開的話題,指出后發劣勢會引起隱患,然后轉到我國的這些問題出現的原因,因此保證內容連貫,填入空白處的內容也應與“后發劣勢”保持一致。故本題選擇A項。
這道題就是一道典型的“話題一致”的考查,我們會發現,明確本段話的描述話題后,去找對應的選項就非常好確定了。所以,在以后的做題過程中,大家遇到這類題,就可以查找這段話所描述的話題,結合整段文字行文思路的分析,去選擇合適的句子。當然,大家必須要清楚的是,這種題目必須要依托于文意的分析,完全拋開意思去單純查找話題,也不見得就能屢試不爽,文意的分析結合相應的技巧,才能“以不變應萬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