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伊人网站-亚洲伊人精品-亚洲伊人电影-亚洲一在线-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久久国产一区

高分網 > 高中學習方法 > 高一學習方法 > 高一政治 >

高一政治生活知識點

時間: 如英2 高一政治

  1、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人民當家作主。

  2、人民民主的特點?

  (1)人民民主的廣泛性。不僅表現在人民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而且還表現在民主主體的廣泛性。

  (2)真實性。表現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有制度、法律、物質的保障,人民能夠自己管理國家;而且還表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廣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實現。

  3、民主與專政的關系?

  (1)相互區別、相互對立,民主只適用于統治階級內部,專政適用于被統治階級。

  (2)相輔相成、互為前提,民主是專政的基礎,專政是民主的保障。

  4、為什么要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正義的事情)

  (1)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我國的四項基本原則之一,已經寫入憲法。

  (2)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政治保證。

  (3)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條件下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容。

  5、公民的政治權利和義務的內容?

  權利和自由:(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2)政治自由(3)監督權(批評權、建議權、申訴權、控告權和檢舉權)

  義務的內容:(1)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2)遵守憲法和法律(3)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4)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

  6、公民在參與政治生活時,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則?

  (1)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2)堅持權利和義務統一的原則(3)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7.在我國,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統一的,不可分割的。

  (1)在法律關系上是相對應而存在的(2)是實現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徑(3)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權利的主體,又是義務的主體。(4)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確保權力的實現。

  8、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為何結合?怎樣結合?

  原因: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

  要求:(1)我們要積極履行公民義務,以維護國家利益。(2)當兩者出現矛盾時,公民的個人利益必須服從國家利益。

  9、我國公民政治生活的本質?內容?要求?

  本質:崇尚民主與法制

  內容:(1)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2)參與社會公共管理活動(3)參與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4)關注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求:(1)明確政治生活的作用(2)學習政治知識(3)貴在實踐

  10、民主選舉的方式?直接選舉、間接選舉、等額選舉、差額選舉。

  11、公民應如何珍惜自己的選舉權利?

  (1)選民參加選舉的態度和能力,是影響選舉效果的重要因素。(2)是否積極參加選舉,是衡量公民參與感、責任感的重要尺度。那種“選舉與我無關”、“選誰都可以”的想法,是公民意識不強、主人翁一時不強的表現。(3)怎樣行使選舉權,如何投出自己的神圣一票,是公民政治參與能力和政治素養高低的體現。公民行使選舉權應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為重;要了解候選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現,在理性思考、判斷的基礎上,審慎投票。

  12.公民參與民主決策有哪些方式?

  社情民意制度、專家咨詢制度、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社會聽證制度。

  13、公民為什么要參與民主決策?

  地位:公民采用不同方式直接參與決策是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重要決策。

  意義:(1)有利于決策充分反映民意,體現決策的民主性。

  (2)有助于決策廣泛集中民智,增強決策的科學性。

  (3)有利于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解,推動決策的實施。

  (4)有利于提高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和決心,增強公民的社會責任感。

  14.發展基層民主的意義?

  (1)利于擴大基層民主(2)保證人民群眾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3)是社會主義民主最為廣泛而深刻的實踐。(4)也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性工作。

  15、我國公民行使監督權的方式有哪些?信訪舉報制度、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輿論監督制度、監督聽證會、民主評議會、網上評議政府制度。

  16、實行民主監督的意義?公民如何行使監督權?

  意義:(1)有利于改進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

  (2)有利于激發廣大公民關心國家大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出謀劃策的主人翁精神。

  如何:(1)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敢惡勢力進行斗爭,勇于使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監督權;(2)必須采取合法方式,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同,不能干擾公務活動。

  高一政治生活知識點(二)

  17、有序與無序的政治參與的區別?

  (1)是否遵循法律、法規(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義務(3)是否正確處理權利和義務。

  18、我國政府的主要職能有哪些?

  (1)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職能(2)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3)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4)提供社會公共服務職能

  19、我國政府的作用?

  (1)管理人們的公共生活(2)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公共服務。

  20、我國政府的宗旨和原則?

  宗旨:為人民服務;原則:對人民負責

  21、堅持對人民負責原則的基本要求?

  (1)工作態度: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2)工作作風: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3)工作方法: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22.什么是依法行政?

  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的權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權力必須依據憲法和法律規定。

  23.政府為什么要依法行政?

  必要性:憲法和法律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相統一的體現。從根本上講,政府堅持依法行政就是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就是體現了對人民負責的原則,是為人民服務政府的根本要求。

  重要性:政府依法行政是貫徹依法治國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有利于保障人民群眾的權利和自由;利于加強廉政建設,保證政府及其公職人員不變質,增強政府的權威;利于防止行政權利的缺失和濫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利于帶動全社會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

  24、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

  總體要求:按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政府行使權力必須接受人民的監督。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體現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具體要求:①合法行政②合理行政③程序正當④高效便民⑤誠實守信⑥權責統一

  基本要求:(1)加強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以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行為

  (2)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促進嚴格執法、公正執法和文明執法,不斷提高執法能力和水平;

  (3)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努力形成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行政管理體制。

  25、為什么要對政府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必要性+意義)

  必要性:權利是把雙刃劍。政府權力運用得好,可以指揮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權力一旦被少數人濫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可能滋生腐敗,貽害無窮。為了防止權利的濫用,需要對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保證把人民賦予的權力來為人民謀利益。

  意義:

  (1)政府只有接受監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減少工作失誤;

  (2)才能防止濫用權力,防止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等腐敗行為,保證清正廉潔;

  (3)才能更好地適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確的決策;

  (4)才能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造福于民,從而建立起一個具有權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26、怎樣監督政府的權利?

  (1)建立健全制約和監督機制(2)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監督體系

  27、政府為什么接受人民的監督?

  (1)從根本上說,是有我國政府的性質所決定的。我們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人民意志的執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衛者,政府的公職人員是人民的公仆,是為人民利益工作的。因此,只有自覺接受人民的監督,才能更好地執行人民的意志,捍衛人民的利益,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的。

  (2)自覺接受人民監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只有自覺接受人民監督,才能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依法行政。所以說,自覺接收人民監督是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要求。

  28、如何接受人民監督?

  我國政府為了方便人民群眾對政府及其公職人員進行監督,建立了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增強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例如,“陽光工程”。建立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實施“陽光工程”是自覺接受人民監督的表現。

  29、“陽光工程”意義

  (1)一方面是規范政府及其公職人員的行政執法行為;(2)另一方面,是保障人民的權益,目的是實現和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開放紅頭文件的查閱,說明政府的群眾意識、服務意識正在逐步加強。(3)有利于增強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眾加強對政府工作的監督(4)朋利于群眾維護自已的合法權益;(5)有利于群眾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6)有利于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

  30、政府權威表現、怎樣樹立(最根本的三點)

  體現:(1)堅持依法行政、維護憲法和法律尊嚴,從而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2)廉潔高效、團結合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廣大群眾中享有聲望。(3)講信譽的政府,有令必行、有禁則止,得到人民的自覺認可和擁護。(4)對社會經濟發展、政治文明、文化繁榮和社會和諧都會有促進作用。

  要求:(1)政府的權威是通過政府及其工作人員決策的科學性、依法行政的態度和能力、履行職責的效果以及政府工作人員的道德形象等樹立起來(2)政府樹立自己的權威,要堅持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科學決策、依法行政、審慎用權、優化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要自覺接受人民監督,與人民群眾保持和諧關系。其次,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有良好的業績。最后,政府工作人員要重品行、作表率,堅持權為民所用;堅持情為民所系;堅持利為民所謀。

  高一政治生活知識點(三)

  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性質、地位和職權?

  性質: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地位:在我國國家機構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國家機關都由它產生,對它負責并受它監督。

  職權:全國人大及其會行使最高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

  32、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

  人民代表是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是地方各級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

  33、人民代表與人民的關系:人民代表來自人民,受人民監督,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

  注意:人民代表是國家權力的直接行使者,人民是間接行使者。

  一方面,人民代表由人民選舉產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國家的權力。另一方面,人民代表要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聽取和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努力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并接受人民監督。

  34、人民代表的權利和義務是什么?

  權利: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在國家權力機關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除審議各項議案、表決各項決定外,還享有提案權和質詢權。

  義務: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職權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人大代表在自己參加生產、工作和社會活動中,協助憲法和法律的實施,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聽取和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努力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并接受人民監督。

  35、政體與國體的關系

  是內容與形式的關系,國體決定政體,政體反映國體。適當的、健全的政體,對維護和鞏固統治階級的階級統治有重大作用。同時,政體具有相對獨立性。

  36、民主集中制體現?

  (1)在人大代表與人民的關系上,人大代表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在人民代表大會的活動中,法律的制定和重大問題的決策,由人民代表充分討論,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民主決定。對違反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或不稱職的代表,人民有權依照法律程序予以罷免。

  (2)在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上,只有人民代表大會才是國家權力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司法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3)在中央和地方國家機構關系上,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國家機構的職權,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

  37、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含義和地位:

  含義: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由人民選舉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統一管理國家社會事務的政治制度。

  地位:以人民代表大會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38、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為什么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1)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2)動員了全體人民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3)保證了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4)維護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39、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本內容是什么?

  (1)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2)人民在普選的基礎上選舉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3)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其他國家機關,依法行使各自的職權(4)實行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和活動原則。

  40“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人民代表大會制”是一種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國的政體。

  4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為什么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核心? P63

  客觀必然性: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從根本上說,是我國國家性質和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決定的。

  意義:(1)才能始終保持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2)才能維護國家統一、民族的團結,并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3)才能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搞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4)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已經證明,中國共產黨能夠而且必須領導現代化建設,我們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42、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方式: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含義、原因、具體要求及三者的關系)

  科學執政:就是遵循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以科學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民主執政:就是堅持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發展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依法執政:就是堅持依法治國,領導立法,帶頭守法,保證執法,不斷推進國家經濟、政治、社會生活的法制化、規范化。

  關系:依法執政是共產黨執政的基本方式,科學執政、民主執政要通過依法執政體現出來,又要靠依法執政來保證實現。依法執政有利于保證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工作。

  4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1)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2)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3)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高一政治生活知識點(四)

  44、如何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鍵、核心、本質)

  (1) 關鍵在于堅持與時俱進。它是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典范,又是馬克思主義的典范。(2)核心是堅持黨的先進性。黨的先進性是黨存在和發展的根本條件。(3)本質在于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45、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內容、核心、精髓是什么?

  主要內容:鄧小平理論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主題,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一系列基本問題。

  核心: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精髓: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46、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和意義是什么?

  內涵: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意義:它科學地回答了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科學發展觀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47、我國政黨制度的內容?

  (1)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他們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的親密友黨;(2)多黨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3)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4)多黨合作的根本活動準則是遵守憲法和法律;(5)多黨合作的重要機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48、我國的政黨制度優越性?

  (1)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2)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和文化;(3)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4)有利于推進祖國統一大業。

  49、我國的政黨制度符合我國國情,絕不能實行西方的多黨制的原因?

  實質:取消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

  后果:人民政權的喪失、社會主義制度的顛覆。

  50、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

  51、民族團結的重要性?

  民族的團結、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是社會穩定的前提,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是國家統一的基礎。堅持民族團結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重原則。

  52、共同繁榮的必要性?

  是由社會主義本質決定的,是國家實現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根本原則。

  53、處理民族關系的三原則的關系?

  互相聯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實現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共同繁榮特別是經濟發展,是各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物質保證。

  54.怎樣鞏固社會主義民族關系?(該做什么,能做什么)

  (1)我們應該珍惜、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新型的民族關系。

  我國已經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這種社會主義新型的民族關系已由憲法予以確認,也是我國在各族人民生活中都能體會到的感受到的。我們應十分珍惜,不斷鞏固和發展。

  (2)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責任。

  生活在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里,處理好民族關系問題,既是國家的重大問題,又是人們生活中必須面對的具體問題。

  自覺履行憲法規定的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義務,是每個中國公民的責任。

  作為當代青年學生,要把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新型的民族關系付諸行動。

  55、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含義?自治地方?自治機關?自治權?

  含義: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

  自治地方: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旗)三級。

  自治機關: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

  自治權:立法自治權、經濟自治權、文化管理自治權、變通執行權和其他自治權。

  56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有哪些?

  (1)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2)有利于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3)有利于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4)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蓬勃發展。

  57、我國的宗教政策如何?

  (1)我國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2)依法管理宗教事務(3)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4)我國宗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

  58、弘揚科學精神的原因?怎樣弘揚科學精神?

  原因:(1)我國是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國家,要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也要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堅持不懈地對廣大人民群眾進行科學世界觀和無神論的宣傳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一項重要任務。

  (2)中學生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肩負著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振興中華的光榮歷史使命。

  怎樣:(1)我們要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以及現代科學文化知識武裝自己,弘揚科學精神(2)不斷提高科學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創造美好人生。

  59、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含義、原因、要求、根本特點?

  含義:就是要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鞏固和發展民主團結、生動活潑、安定和諧的政治局面。

  原因:(1)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

  (2)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主義越發展,民主也越發展。民主是具體的、歷史的。

  要求:(1)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建設政治文明涉及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管理、法制建設等方面,是一個廣泛的系統工程。(2)最根本的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這是我國推進政治文明建設必須遵循的基本方針,也是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區別于資本主義政治文明的本質特征。

  60.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的關系?

  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61、主權國家的構成要素、基本權利和義務有哪些?

  構成要素:人口、領土、政權、主權(生命和靈魂)。

  權利:獨立權;平等權;自衛權;管轄權

  義務:不侵犯別國,不干涉他國內政,以和平方式解決其國際爭端等義務。

  62、國際組織的活動依據、分類和作用?

  活動依據:以正式條約或協議為活動依據

  分類:按主體構成分:政府間和非政府的;按活動的區域范圍分:區域性和世界性的。

  作用:促進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的交流與合作;協調國際政治、經濟關系;調節國際爭端,緩解國家間的矛盾,維護世界和平等。

  63、聯合國的宗旨、原則、作用?

  宗旨:(1)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

  (2)發展國際間以尊重人民平等權利及自覺原則為基礎的友好關系;

  (3)促進國際合作,以解決國際間屬于經濟、社會、文化及人類福利性質的國際問題;

  (4)作為協調各國活動的中心。

  簡單說,就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

  原則:各會員國主權平等,履行憲章規定的義務,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不得對其他國家進行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集體協作,不干涉任何國家的內政,確保非會員國遵守上述原則。

  作用:

  (1)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實行人道主義援助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2)局限性:如何適應國際形勢發展的需要發揮更大的作用,面臨諸多挑戰,改革任重道遠。

  64、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

  中國作為聯合國的創始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一貫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支持聯合國憲章精神所進行的各項工作,支持聯合國的改革,積極參加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活動,發揮重要作用。

  65、影響國際關系的因素?(決定因素和重要因素)

  決定因素:國家利益——(1)各國間存在著復雜的利益關系,既存在某些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別和對立(2)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而利益的對立則可能使國家間發生分歧或引起摩擦乃至沖突。(3)由于各國的國家性質與追求的國家利益不同,執行的對外政策不同,國家間矛盾和利益交織,使國際關系紛繁復雜。

  影響因素:國家力量-----(1)是主權國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2)是捍衛本國利益、實現國家目標和影響別國的能力(3)是衡量一個國家雜國際社會的地位、作用和影響的重要尺度。

  66、為何要堅決維護我國的利益?

  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利益與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就是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當性和正義性。我國的國家利益包括政治利益、經濟利益和安全利益。

  我國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尊重其他國家合理的國際禮儀,并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

  高一政治生活知識點(五)

  67、當今時代的主題是什么?當今世界仍很不安寧的表現?(和平問題的影響因素)

  主題:和平與發展。

  當今世界很不安寧的表現:

  (1) 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仍然存在;(2)局部沖突和熱點問題此起彼伏;

  (2) 國際各種形式的恐怖活動危害著人們的安寧生活;(4)貧困、毒品問題更加突出。

  68、發展問題的主要問題表現是什么?

  (1)當今世界仍是貧富懸殊的世界,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2)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還在損害著發展中國家的利益。(3)發展中國家比較普遍地存在貧窮和饑餓現象。(4)全球發展的最突出問題是南北發展不平衡。

  69、解決世界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和有效途徑?(怎樣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發展?)

  主要障礙: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有效途徑:

  (1)必須堅決地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

  (2)改變舊的國際秩序

  (3)建立以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為基礎的有利于世界和平和發展的國際新秩序。

  70、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內容?

  (1)保障各國享有主權平等和內政不受干涉的權利;

  (2)保障各國享有平等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

  (3)保障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享有平等發展的權利;

  (4)保障各個民族和各種文明共同發展的權利。

  71、世界為何會走向多極化?是時代進步的要求,符合各國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72、國際斗爭的焦點是什么?

  單極與多極的矛盾、稱霸與反霸的斗爭,將成為21世紀相當長一個時期內國際斗爭的焦點。

  73、國際競爭的內容和實質是什么?

  內容:經濟競爭、文化競爭、軍備競爭、人才競爭、科技競爭。

  實質: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74、各國應如何提高自身的綜合國力?

  當今世界,發展經濟和科學技術是世界大多數國家關心的問題。世界多數國家都以發展經濟和科技作為國家的戰略重點,努力增強自己的綜合國力,力圖在世界格局中占有有利地位。

  75、中國如何提高自身的綜合國力?

  我們要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實現跨越式發展,尤其要著利于發展科學技術和提高國民素質,增強綜合國力,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

  76、我國外交政策制定的決定因素是什么?

  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是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決定因素。

  77、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內容?

  (1)維護我國的獨立與主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

  (2)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獨立自主就是在國際事務中堅決捍衛國家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對國際問題自主地決定自己的態度和對策

  (3)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準則。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78、中國外交政策的實踐充分說明了什么?

  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積極因素和堅定力量,是促進世界經濟的重要力量,對國際事務發揮著重要的影響和作用。

  79、中國怎樣走和平發展道路?

  (1)要積極發展對外關系,努力為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爭取有利的國際環境。

  (2)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發展同世界各國的關系,不斷發展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與合作。

  (3)要堅決發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永遠不稱霸。

看過“高一政治生活知識點 ”

431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淡蓝色的雨简谱| 我的电影在线观看| 日本电车系列| 经典常谈阅读笔记| 色在线视频播放| 女性吃鹅肝的好处与功效| 名星| 横冲直撞好莱坞| 无锡电视台| 封顶仪式| 小矮人的一级毛片| 色戒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 漂亮小蜜桃| 奔向所有时空的你电视剧在线观看| 电车悖论完美答案| 少妇荡乳情欲办公室| 嫦娥奔月读后感50字| 斯维特拜克之歌电影| 木村拓哉电影| 刘慧茹| 啊摇篮电影| 黑咖啡早上空腹喝还是饭后喝| 秀人网小逗逗集免费观看| 重温经典频道在线直播| 新闻联播台词| 爱的替身| 欧美乱淫av片免费黑鬼| 床上视频网站| 安玛奈特| 汤姆·塞兹摩尔| 黄河在咆哮 电视剧| 男男女女 电影| 抖音电脑直播| 浙江卫视节目回放入口| 二胡独奏我的祖国| 数学反思| 张静芝| 寄诚庸| 陈稳| 九重紫免费播出电视剧最新| 黄色网址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