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政治復習第一講貨幣的習題及知識點
貨幣的習題及知識點
一、商品
1.含義:商品是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
2.商品的兩個基本屬性
(1)商品的使用價值:商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
(2)商品的價值: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
(3)二者關系:商品是使用價值與價值的統一體,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商品生產者必須讓渡使用價值才能獲得價值;商品消費者必須讓渡價值才能獲得使用價值。
二、貨幣
1.貨幣的產生: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從最初的偶然的物物交換到擴大的物物交換,再到以一般等價物為媒介的商品交換,最后到貴金屬金銀逐步地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了一般等價物,于是貨幣產生。(一般等價物能表現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
2.貨幣的含義:貨幣就是從_______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_____________的商品。
3.貨幣的本質:_______________。
4.貨幣的職能:貨幣在經濟生活中所起的_______,是貨幣_______的體現。
(1)貨幣的基本職能之一:__________。
①含義:貨幣所具有的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__________的職能。
②特點:貨幣執行該職能時,并不需要_______的貨幣,只需要_______上的貨幣。
(通過一定數量的貨幣表現出來的商品價值,叫做價格。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
(2)貨幣的基本職能之二:__________。
①含義:貨幣充當商品交換_______的職能。
②特點:貨幣執行該職能時,必須用_______的貨幣。
(以為媒介的商品交換,叫做商品流通。其公式為:商品--貨幣--商品。)
(3)貨幣的其他職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注意:區分流通手段與支付手段。)
5.紙幣
(1)紙幣是由國家發行的、強制使用的。
(2)紙幣流通規律: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_______為限度。如果紙幣發行量超過這個限度,就會引起_______,影響人民的生活和社會的經濟秩序;如果紙幣發行量低于這個限度,會使商品銷售發生困難,直接阻礙商品流通。
貨幣流通公式:
( )
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 --------------------
( )
或:
( )
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 --------------------
( )
(3)通貨膨脹
A表現:經濟運行中出現的物價總水平持續上漲現象。
B實質:社會總需求大于社會總供給。
C原因:紙幣供應量過多,是導致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因之一。
D危害:影響人民的生活和社會的經濟秩序。
E如何抑制通貨膨脹:
a根本措施:發展生產,增加有效供給。
b加強宏觀調控:①實行的緊縮性財政政策,減少支出,增加稅收。②實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提高利率,提高存款準備金率。
(4)通貨緊縮
A表現:它表現為物價總水平持續下跌,是與通貨膨脹相反的一種經濟現象。
B實質:社會總需求小于社會總供給。
C影響:
短期:紙幣購買力提高。
長期:企業利潤下降,生產規模縮小,失業增加,市場需求減少;經濟衰退,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經濟的發展。
D如何治理通貨緊縮:
a方針:刺激消費,擴大內需。
b加強宏觀調控: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增加支出,減少稅收;實行擴張性貨幣政策,降低利率,降低存款準備金率。
6.結算與信用工具:①結算方式分為現金結算和轉賬結算。②信用工具有______和______。
7.外匯與匯率
①外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匯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匯率變化與幣值的關系:(可用↑或↓表示)
④匯率變動對經濟的影響:
例:人民幣升值有利于商品進口;對外投資;出國旅游與留學。不利于商品出口;引進外資。
8.正確的金錢觀:在一定意義上,貨幣是財富的________;對于金錢,要取之__________,用之___________,用之___________。
看了“2017高考政治復習第一講貨幣的習題及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