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高考滿分散文
歷年高考滿分散文:青春范兒
青春的范兒是什么,青春可以是一切,可以是一首歌、一幅畫、一篇文章,那么最美的青春又該是什么樣子的呢?
初開的青春就像那驕陽下的玫瑰,嬌艷欲滴;成長的青春就如同那雷雨下的芳草,堅韌無畏;枯萎的青春就像那微風下的柳枝,安逸無思。我知道你和我一樣,一樣喜歡在陽光下許下自己的夢想;我知道你和我一樣,一樣崇拜在人群中揮舞閃光的焦點;我知道你和我一樣,一樣愿意在泥濘中追尋不變的堅持。
我知道你和我一樣,一樣的驕傲,一樣的自尊。
因為我們有著一樣的青春,蓬勃的不言放棄的青春。
有人說,青春是關在監牢里的囚徒,它的一切都只得聽從命運的命令,在平淡艱辛中走完;有人說,青春是一首耀眼的詩歌,它的一切必須讓我們給它煥發光彩,才顯得與眾不同;有人說,青春是一筆過時不來的財富,它的一切必須讓我們放棄了一切去享受,才能體現生命的樂趣。
可是我相信你和我一樣,從不這么想。
因為我們知道,有一種信念一直跟隨著我們的青春,那就是夢想。青春之所以顯得平淡,是因為你沒有為了夢想而足夠努力;青春之所以顯得豪華,是因為它給予了我們生命所能擁有的最寶貴的東西。這樣東西莫過于奮斗的精神!而這種精神一旦失去了我們的肯定,它就顯得毫無意義!
我的青春自有我的范兒,自信滿滿的范兒,驕傲勇敢的范兒,大膽真誠的范兒,沒有人能夠瞧不起你,如果你有不平凡的青春。因為你不僅理解青春的奮斗,也可以在奮斗中完成青春的使命。我的青春自有我的范兒。
歷年高考滿分散文:我有翅膀,只等點亮
魚備有兩鰭,有了江河海洋,才能使其游得歡暢;鳥生有雙翅,有了遼闊天空,才能任其自由翱翔。精彩的生活,其實就是你準備好了的“紙鳶”,只等東風起,放飛到山梁。
蝴蝶翅膀本沒有色彩,但它準備了微觀的特殊結構,有了這個特殊結構,它可以坦然的告訴世界:我有翅膀,只等點亮。
是的,在生活中,“我有翅膀”,就是一種實力,你具備了,就有一份氣定神閑;“只等點亮”,是等待恰當的時機,一旦出現,自然美麗無邊。因為當實力遇上機遇時,生活的狀態就隨之改變,如蟄伏的青蛙遇上春天,由緘默無聲,到一路唱鳴;如雨后的天空碰到陽光,由清新淡云,到七色彩虹。
所有這一切,恰如莊子《逍遙游》里的大鵬,“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只等“海運”來臨,“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青天,然后圖南”,而享逍遙之游。試想,鵬沒有實力,或者有實力,但不能借力到九萬里高空,就不能達到理想的彼岸。
生活像寓言,寓言即生活。程虹教授是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英語系教授。她在上山下鄉時,白天參加繁重的生產勞動,晚上仍堅持看書學習。當恢復高考時,她憑實力跨進了大學之門。之后,當人們將眼光盯在眼前的功利和時髦上時,她又選擇“甘于寂寞、心無旁騖、持之以恒,主動蹲下身子,打好扎實的學問功底”。當美國自然文學之風刮到東方之岸時,程教授已潛心十年研究,著作業以等身了。
機會是為準備者而準備的。程虹教授正因為注重打造一副有實力的“翅膀”,當機會來臨時,就完全將自己的人生點亮。倘若沒有實力,哪怕機會如綿綿春雨,對你來說,猶如澆在一截腐朽的木頭樁上。
當然生活不一定都是好心情遇到好天氣,有時機會潛行在深處,你尋覓不到它半點芳蹤。如南宋的辛棄疾,他壯志凌云,實力雄厚,但時不與我,只能空發“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之嘆。是啊!“東風不與周郎便”,怎能“銅雀春深鎖二喬?”機遇的缺失,讓多人英雄豪杰垂淚神傷,暗淡了一副翅膀。
可上帝關上了一扇門,必定給你開了一扇窗。尤其在如今這個時代,只要你真有那份實力,就會有相應的平臺。如馬云憑著靈敏的嗅覺和堅韌的品質,在互聯網這個大好環境中,創造了阿里巴巴的奇跡;如俞敏鴻憑著決絕的勇氣和超人的努力,創造了新東方的輝煌……環顧四周,誰的成功不是實力的展示,不是機會的垂青?誰的實力不是用努力置換,不是有其自己的“特殊微觀結構”?
蝴蝶憑著一副“特殊微觀結構”的翅膀,最終將五彩繽紛點亮。人生如斯,也應準備一副翅膀,去迎候你的那縷陽光。
歷年高考滿分散文:當生命不再隨風
大凡評選,不是要選出頂尖優秀者,便是要選出極為稀缺者。科學家小李、焊接工老王、攝影博主小劉都是所在行業的佼佼者。既然如此,只好按其稀缺度評價。對于當前社會來說,焊接大師與攝影達人固不可少,但是,能在生命科學領域躋身國際學術前沿陣地者卻是更加難得。因此,依我來看,在這三人中,小李的風采更勝一籌。
風采的評價標準原本就是見仁見智。小李、老王和小劉的工作水準都已超出常人,又屬于三個完全不同的領域,本不該拿來評個高下。可以想見的是,要修煉成“大國工匠”,老王付出了多少汗水,焊接了多少金屬方能達成!跋山涉水尋找風景的小劉,又付出了多少時間和精力,方可捕捉大千世界的美麗……達到如斯境界的人,背后都不會缺乏對行業的熱愛,對目標的執著,以及不懈的努力。這樣的人,都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
因此,僅就行業背景而言,選擇小李,是考慮到我們的實際情況——對先進生命科學的急切需求。人類從未擺脫外界而來的生命威脅。近來,MERS從韓國傳入中國一事引得人心惶惶,令人不禁回想起十二年前流行的SARS,六年前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以及之前反復提及的埃博拉病毒。MERS的傳染性不及當年的SARS那樣猛烈,死亡率卻高于SARS。幸好就在幾日之前,已有中國的醫學團隊研制出了針對MERS的特效藥。這種藥物盡管尚未投入生產,也能夠給中國人民乃至世界其他國家的人們吃上一顆定心丸。若沒有類似的科學研究成果,我們的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又何談提高工業技術,何談欣賞美麗風光?
無論在世界上的哪個國家,高精尖的科技創新人才都會極受重視,因為他們的研究可能會在不同程度上改變人們的命運。如今,我們國家的科學創新水平在不斷提高,但能躋身國際學術頂尖行列的科學家實在少之又少。造成這種情況的既有歷史原因,也有現實條件的限制。在創新的道路上,我們需要基礎、榜樣和方向。創新本就不易;要讓創新的思維在科學的土壤中開出花來,更是難上加難。無數的積累,加上萬里挑一的靈感才能造就一項科學成果。所以,像小李這樣的創新性科學家,需要被大眾了解,被孩子們銘記。
如此,或許有一天,“小李”們的不斷出現將成為日常,人們將不再受科學水平的束縛,生命也不會輕易因災難隨風而逝。當然,當生命不再隨風,到那時,再評世間風采,定然是新選擇、新氣象……
歷年高考滿分散文:智慧,就藏在房間里
媽媽對爸爸的評價:平時挺精明,一到錢上就犯渾,只知道亂花錢,敗家。
可不是?打我記事起,買房子、搬家、賣房子就成了常態,少說也換了四五個地段。若家底殷實猶可說,可咱家卻剛達小康。幾番折騰下來,已經舉了不少外債。
爸爸和財務打了幾十年的交道,跟客戶談賬目時幾百萬的數目也得精確到個位,如此細致的人兒怎會連家中的存款、經濟狀況都不清楚?莫非真如“清官難斷家務事”,對外精細了,對內就糊涂?我有些不明白。
不過細細想來,爸爸幾次一意孤行決定買下的房子,其位置都有點名堂。譬如上小學一二年級時,我家的房子擇在鎮中心,雖然位于中心,卻擁有罕見的靜謐,大概是與喧囂馬路隔著幾幢樓房和一片樹林的緣故吧。看著遠處人來車往紛雜不已,耳畔卻時常聞見群鳥啁啾似在歡騰。年紀尚小的我,不懂得“大隱隱于市”,卻在這明媚的陽光中領略到靜的美好,收斂了頑皮和野性。
上初中時,爸爸看上了一處鄰近學校的房子。地理位置雖然不錯,價格卻出奇地高。大概把家里百十平米的老房子賣了,再墊點錢,才換得那六七十平米的新居。那關口,爸爸打開家里的存折算了一下,又帶著笑容對外借了點錢,就輕飄飄地將錢交給了房主,全然不顧一旁閃著噬人目光的媽媽。后來的日子,我們一家度著有史以來最難熬的時光。但多虧了這一決定,每逢冬季,我不必在寒風中趕遠路,纏人的支氣管炎不再發作,平安地度過了初中三年。整整三年。
唯一一次讓我不滿意的新居,便是高中時代的房子。為了延續初中的傳統,父親仍在學校旁邊找了間房。但我搬進去一看,卻比初中的更狹小、更簡陋,網絡、電視全沒有,平日用來消磨時光的手機也只好交出。高中三年的色調,變得乏善可陳。聽著我傾訴滿腹牢騷,爸爸只在一旁呵呵一笑,說:“現在啊,還是艱苦點吧。”說來也怪,一些過去的朋友遇見了我,卻驚訝往日頗為散漫的我多了些沉穩,啊,興許真的長大了呢!
高中的生活,終于迎來尾聲。一日,我與爸爸閑聊:“爸,以后還搬家么?”爸爸意味深長地答道:“你走了,就不搬了。”我默然。忽地明白,父親的多次搬家或許僅僅是為了我吧。
我想,媽媽評價爸爸“花錢發昏”,可能有些道理。但是,這種行為如今看來卻蘊有某種智慧。只不過,這智慧被愛包裹起來,深深地、悄悄地藏在這房間里的某處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