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一輪復習易錯成語匯編600則(2)
K
1. 開源節(jié)流:源,水源。比喻經(jīng)濟上增加收入,節(jié)省開支。
2. 開宗明義:宗,旨,指文章的主題,行動的目的等。指說話寫文章一開始就把主要意思點明。
3.開門揖(yi)盜:揖:作揖,表示歡迎。比喻引進壞人,自招禍患。
4. 刻鶻類鶩:鶻,天鵝;鶩,鴨??坍嬏禊Z不像,但還像個鴨子。意思是仿效得雖然不太逼真,但還相似。
5. 膾炙人口:膾,細切的肉;炙,烤肉。比喻人人贊美和傳誦。(多指詩文)
6.侃侃而談:“侃侃”本為剛直之意。談得理直氣壯才叫侃侃而談。人們大多用此語形容聊天,屬誤用。
7.空穴來風:空穴是來風的條件,既能來風,必有空穴,傳聞有一定根據(jù)。大多用來表示毫無根據(jù),完全用反了。
8.苦心孤詣:苦心鉆研或經(jīng)營,達到了很高造詣。常誤作“苦口婆心”。
9.曠日持久:耗費時日,拖延得很久。(正:荒廢;誤:空曠)
L
1. 樂不思蜀:比喻樂而忘返或樂而忘本。
2. 流言蜚(飛)語:毫無根據(jù)的話,多指背后議論、污蔑或挑撥離間的壞話。
3. 兩小無猜:男女小的時候在一起玩耍,天真爛漫,沒有猜疑。
4. 廖若晨星: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
5. 林林總總:形容繁多。
6. 鱗次櫛(zhì)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齊。
7 來者可追:指后來的事還可以補救。來者:指將來的事。
8.勞燕分飛:比喻人別離。 (正:伯勞鳥;誤:辛勞)
9.離群索居:離開同伴一個人孤獨生活。(正:孤單;誤:尋找)
10.李代桃僵:原指李桃共患難。比喻兄弟相愛相助。后指互相頂替或代人受過。
11.力透紙背:原指書法遒勁有力。后也用來形容詩文立意深刻,用詞精當。
12.良莠不齊:一群人中有好有壞,側(cè)重于品質(zhì)。不用于水平、成績等。
13.梁上君子:躲在屋梁上的先生。竊賊的代稱。
14.聊以自慰:姑且用來自我安慰。(正:姑且;誤:無聊)
15 林林總總:形容多而成群。林林:紛紜眾多的樣子??偪偅罕姸喽s亂。
16 .羚羊掛角:比喻詩的意境超脫,不落痕跡。
17.令名不彰:好名聲不顯揚。(正:美好;誤:使)
18. 令人發(fā)指:形容極度憤怒。發(fā)指,頭發(fā)直豎起來。
19. 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嚴格執(zhí)行法令。
20.爐火純青:比喻功夫達到純熟,完美的境界,注意對象。
21.鹿死誰手:鹿,原比喻政權,后比喻爭逐的對象.原指誰獲得政權,后泛指誰獲得勝利。
22.屢試不爽:爽,差錯。經(jīng)過多次試驗都沒有差錯。注意不能將詞義理解反了。
23.洛陽紙貴:左思《三都賦》抄寫的人非常多,洛陽的紙因此漲價。比喻廣泛流傳,風行一時.
M
1. 貌合神離:表面關系密切,而實際懷著兩條心。
2. 沐猴而冠:沐猴,獼猴;冠,戴帽子。比喻本質(zhì)不好,而裝扮得很像樣。
3. 滿目瘡痍:形容受到嚴重破壞的景況。瘡痍,創(chuàng)傷。
4. 滿城風雨:比喻消息一經(jīng)傳出,就到處轟動起來,議論紛紛。
5.買櫝(du)還珠:買下裝珍珠的匣子卻把匣中的珍珠退還賣者。比喻沒有眼力、取舍不當(櫝:木匣)。
6.每況愈下:況:由對比而明顯。比喻情況越來越壞。
7.美輪美奐:輪,高大,奐,眾多。形容建筑物多、高大、美麗。媒體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語,屬誤用。
8.靡靡(mi)之音:頹廢,淫蕩的音樂。靡靡:形容柔弱,萎靡不振。
9.勉為其難:勉強去做能力所不及的事情。
10.面目全非:事物的樣子變得很厲害,貶義。指變得很糟。
11.苗而不秀:莊稼生長了,卻不吐穗揚花。比喻資質(zhì)雖好,但沒有什么成就。
12.民殷國富:百姓殷實,國家富有。形容經(jīng)濟狀況良好。 (正:富足;誤:殷勤)
13 .明日黃花:原指重陽節(jié)過后,菊花即將枯萎,便再也沒什么好玩賞的花了。后比喻已失去新聞價值的報道或已失去應時作用的作物.易錯寫成“昨日黃花”。
14.莫名其妙:沒有人能說出它的奧妙。(正:說出;誤:明白)
15.莫衷一是:衷:折衷,決斷;是:對。成語意思是指大家看法不同,不能得出一致的結(jié)論。使用時要注意術語不能指一個人。
16.木人石心:比喻人受誘惑,不動心,不是形容人的愚笨。
17.目無全牛:用來形容技藝已達到純熟的地步。本詞容易誤用為貶義。
18. 目不暇接:東西太多,眼睛看不過來。范圍比“應接不暇”小。對象是靜止不動的物品。
19. 門可羅雀:大門前面可張網(wǎng)捕雀。形容賓客很少,家里很安靜,或社會交往很少。
20. 門庭若市:門庭如同鬧市。原形容進諫的人很多?,F(xiàn)形容來客眾多,非常熱鬧。
21.難兄難弟:指兄弟才德都好,難以分高下。也指彼此曾共患難,或處于同樣困境的人。
22. 泥沙俱下:比喻好壞不等的人或事物混雜在一起。
P
1. 蓬蓽(bì)增輝:謙辭。表示由于別人到自己家里來或張掛別人給自己題贈的字畫等而使自己非常光榮。蓬蓽,“蓬門蓽戶”的省略。也說“蓬蓽生輝”。
2.拋磚引玉: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熱的意思引出別人高明的、成熟的意思。只用自謙,不能用于對方或第三方
3.朋比為奸:朋比:互相依附、互相勾結(jié)。壞人勾結(jié)在一起干壞事。
4.否(Pi)極泰來:否:壞運。泰:好運。惡運到頭了,好運就來了。形容事物發(fā)展到極限,就會向?qū)α⒚孓D(zhuǎn)化。
5.平鋪直敘:可用為褒義,指文章不講究修辭,只把意思直接敘述出來。
6.評頭品足:比喻在小節(jié)上過分挑剔。與中性的評議不同。
7. 萍水相逢:比喻不相識的人偶然相遇。
8. 披肝瀝膽:,披,揭露,揭開;瀝,向下滴。比喻竭盡忠誠,開誠相見。
9. 披沙揀金:披,分開。比喻從大量的事物中細心挑選,去粗存精。也形容工作的繁難。蚍蜉撼樹:蚍蜉,螞蟻;撼,搖動。比喻力量很小而妄想動搖強大的事物
10. 皮里陽(春)秋:形容表面不批評別人而心中自有褒貶。
11.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比喻基礎沒有了,建筑在基礎上的東西也就無法存在
Q
1. 氣味相投:思想作風和意趣情調(diào)都一樣,互相合得來。
2. 恰如其分(fen4)形容說話辦事正合分寸。
3. 七手八腳:形容大家一起動手,人多手雜的樣子。
4.七月流火:不是形容天氣炎熱,恰恰相反,指天氣逐漸涼爽起來.“火”在這里指火星,而不指大火.
5.期期艾艾:口吃。不能理解為懦弱猶豫等。
6.奇文共賞:原是褒義,現(xiàn)多用于諷刺。
7.杞人憂天:傳說杞國有個人怕天塌下來吃飯睡覺都感到不安。比喻不必要的憂慮。
8.千夫所指:受到眾人的指責。形容眾怒難犯。指:指責。
9.汗牛充棟:只形容藏書很多,不用于其他事物。
10.青梅竹馬:形容男女小時候天真無邪,在一起玩耍。
11.情不自禁:無法控制感情,與“不由自主”易于混淆。
12.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慶父:魯莊公的弟弟。比喻不把制造禍亂的罪魁禍首清除,災難就會不斷發(fā)生,永無寧日。未已:沒有完。
13.窮而后工:舊時認為文人處境困窮,詩就寫得好。工:巧妙。
14.窮形盡相:形容盡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細膩生動。不要誤解為“原形畢露”之義。
15.煢煢孑立:孑然一身,處境孤單,無依無靠。
16.求田問舍:買田置屋,多形容只求個人小利。
17. 求全責備:對人對事要求完美無缺。
18. 罄竹難書:磬,盡。把竹子用完了都寫不完,形容罪行多,寫不完。
19. 曲突徙薪:突:煙囪。把煙囪改建成彎的、搬開灶旁的柴禾,避免發(fā)生火災。比喻事先預防,以免發(fā)生危險。
20. 巧言令色:指用花言巧語和假裝和善來討好別人(令:美好)。
21. 鵲巢鳩占:喜鵲的巢被斑鳩所占住。比喻壞人強占別人的住處。
22. 奇貨可居:指商人把難得的貨物囤積起來,等待高價出售。比喻人有某種獨特的技能或成就,拿它作為要求名利地位的本錢。
23. 囚首垢面:形容久未梳頭和洗臉,儀容、衣著不整齊。
24.曲(qu)突徙(xi)薪:突:煙囪。把煙囪改建成彎的,搬開灶旁的柴禾,避免發(fā)生火災。比喻事先 預防,以免發(fā)生危險。
25.趨之若騖(wu):像鴨子一樣;成群地跑過去。多比喻許多人爭著去追逐不好韻事物;騖:鴨子。
26.卻之不恭:拒絕別人的饋贈或邀請是對人不恭敬。(正:拒絕;誤:退卻)比喻天下太平。
28. 含糊其辭:故意把話說得不清楚,不明確。
R---Z1.人言嘖嘖:其中的“嘖嘖”與“嘖嘖贊嘆”的“嘖嘖”不同義,而是指不滿意地紛紛議論.“人言嘖嘖”是指人們不滿地紛紛議論開來。
2.人浮于事:指人員的數(shù)量多于工作所需,人多事少。(正:多余;誤:輕浮)
3.人滿為患:強調(diào)人多的壞處,貶義。錯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柜臺前人滿為患”等。
4.仁者見仁:指對同一個問題,各人觀察的角度不同,見解也不相同。本詞使用也要注意語境。如:“在要不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大是大非面前,大家要仁者見仁,以便達成共識。”這句中的成語屬于誤用,在原則性的大問題上當然不能“仁者見仁”,否則就不能“達成共識”。
5. 忍痛割愛:忍受痛苦放棄自己心愛的東西。
6.忍俊不禁:忍?。汉?。忍不住要發(fā)笑。不能說“忍俊不禁地笑起來”。
7.日中則昃:太陽行至正中就要偏向西方。比喻盛極必衰。昃:太陽偏西。
8.日長一線:不是指每天增長一線,而是指冬至后日晝漸長。
9.如履薄冰:比喻做事非常小心謹慎,存有戒心。強調(diào)主觀心態(tài)之謹慎小心,而非客觀情況之危急。
10.如坐春風;很容易理解成自然風光的美好,實際上比喻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好的教育.
11.如喪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樣,貶義。
12. 如椽之筆;像椽子一樣的大筆。多指大著作或重要的文字,也用以比喻比力雄健。
13. 如數(shù)家珍:比喻對所講的事情十分熟悉。
14。如坐春風:比喻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好的教育。容易錯誤理解為自然風光的美好。
15. 如雷貫耳:像雷聲傳入耳朵那樣響亮。比喻人的名聲極大。
16.入室操戈:原指進入他人的屋子、拿起他的武器攻擊他。現(xiàn)比喻就對方的論點反駁對方。
17.入不敷出:收入不夠支出。(正:夠;誤:敷衍)
S
1. 三緘(jiān)其口:形容說話過分謹慎,不敢或不肯開口。緘,閉。
2. 三人成虎:比喻謠言或訛傳一再反復,就有使人信以為真的可能。
3. 色厲內(nèi)荏(rěn):外表強硬,內(nèi)心空虛。荏,軟弱。
4. 生靈涂炭:形容政治混亂時期人民處在極端困苦的環(huán)境中。涂炭,爛泥和炭火。
5. 豕突狼奔:像野豬和狼那樣逃路。
6. 矢志不移:發(fā)誓立志,永不改變。
7.閃爍其辭:指說話稍微露出一點想法,但不明確,也形容說話躲躲閃閃,吞吞吐吐。
8.賞心悅目:主語是人。如果主語是物,要說“令人賞心悅目”。
9.上行下效:貶義,不用于表示群眾以干部為榜樣。
10.少不更事:年紀輕,經(jīng)歷的事情不多。 更:經(jīng)歷。
11.身無長物:并非指自己沒有特長,而形容除自身此之外空無所有.長:多余。
12.身體力行:親身體驗,努力實踐。(正:體驗;誤:身體)
13.身臨其境:常誤用為代替“設身處地”。
14.深孚眾望:孚,使人信服.指深得眾人的信賴和尊重。易解為“不孚眾望”.
15 審時度(duo)勢:了解時勢的特點,估計情況的變化。度:估計。
16.尸位素餐:形容空占著職位,不做事而白吃飯。
17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東隅:指日出的東方;桑榆:傍晚日影落在桑榆樹梢,指黃昏。比喻在這邊失敗了,在那邊卻得到了勝利。
18.失之交臂:交臂:擦肩而過。形容當面錯過機會。
19.師心自用;形容一個人固執(zhí)己見,自以為是,并非指學習老師的方法來運用。
20.石破天驚:比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媒體多用于驚人消息,屬誤用。
21 時乖命蹇(jian):時機不準,命運不好。乖:不顧。蹇:不順利。
22.拾人牙慧:拾取別人的只言片語作為自己的話來說,多用來形容一味重復別人而缺乏主見。使用時注意褒貶色彩。
23.食不果腹:吃不飽肚子。形容生活貧困。(正:飽;誤:果品)
24.始作俑者:開始制作殉葬的土木偶的人。比喻第一個做某項壞事韻人或惡劣風氣的開創(chuàng)者。濫用于一切倡導人。
25.首當其沖:首先受到攻擊或遭受災難。一般作謂語。常被人誤用為定語,代替“首先”。
26.首鼠兩端:形容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或動搖不定。常誤解為言行前后不一致。首鼠:猶豫,進退兩難。
27.殊途同歸:從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個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結(jié)果。 (正:不同;誤:特殊)
28.數(shù)見不鮮:數(shù):屢次;鮮:新殺的鳥獸。經(jīng)常來的客人就不宰殺禽畜招待。原意是常到別人家去就惹人討厭。后來形容事物經(jīng)常見到,并不新奇。
29.數(shù)典忘祖:典,典籍,指古代的禮制、歷史。比喻忘本.現(xiàn)也比喻對本國歷史無知.
30.水落石出:事情的真像已經(jīng)弄清,、不表示追求正確答案或道理。
31.碩大無朋:大得沒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巨大無比.朋:比。
32.死有余辜:形容罪大惡極,即使處以死刑也不能抵償他的罪惡。(正:罪惡;誤:辜負)
33. 死灰復燃:比喻已經(jīng)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動起來(多指壞事)。可見這是一個貶義詞。
34.聳人聽聞:故意夸張使人震驚。強調(diào)主觀目的。
35.素昧平生:指對某人一向不了解,彼此向來不認識。昧:不明白,不了解。平生:從來。(多用于陌生人)
36.莘莘(shen)學子:眾多的學生。莘莘:形容眾多。指一群學子。不與表示數(shù)目等詞連用。
37.三人成虎:傳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誤解為團結(jié)合作力量大。
T
1.嘆為觀止:贊嘆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主語是人。如果主語是物,要說“令人嘆為觀止”。觀止:看到了止境。
2.彈(tan)冠相慶:《漢書?王吉傳》:“吉與貢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言其取舍同也。”“彈冠”,撣去帽子上的灰塵準備做官。后來用“彈冠相慶”指一人當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多用作貶義。使用時容易弄錯感情色彩。
3.囤積居奇:把貨物儲存起來,等待時機高價出售以牟取暴利。(正:儲藏;誤:居住)
4.韜光養(yǎng)晦:隱藏自己的才能、鋒芒,不使外露。(正:隱藏;誤:韜略)
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蹊:小路。桃樹、李樹不必向人打招呼,樹下自然走成一條道。比喻只要為人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
6.醍醐灌頂:佛教比喻以智慧灌輸于人,使人徹底醒悟。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
7.天馬行空:天馬:神馬。馬的奔騰如同騰空飛行。多比喻詩文、書法等氣勢豪放,不受拘束。
8.天花亂墜:指說得極為動聽,多指夸大或不切實際。本詞只能用來形容說話。
9. 天網(wǎng)恢恢:天道像一個廣闊的大網(wǎng),作惡者逃不出這個網(wǎng),也就是逃不出天道的懲罰。恢恢,形容非常廣大。
10.投桃報李:報答他人的好處,除非特意幽默,不表示報復。
11.投鼠忌器:想扔東西打老鼠,又怕打壞了東西。比喻欲除惡而有顧忌,不敢放手干。
12.脫穎而出:比喻人才嶄露頭角。曾誤用于“脫穎出來,瀟瀟灑灑地活一輩子”;
W
1. 玩物喪志:只顧玩賞所喜好的東西,因而消磨掉志氣。
2. 為虎傅翼: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幫助壞人,增加惡勢力。傅,添加。
3. 蔚為大觀:豐富多彩,成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
4. 五風十雨:五天刮一次風,十天下一次雨。形容風調(diào)雨順。
5. 五光十色:色彩鮮艷,花樣繁多。
6. 五顏六色:形容色彩繁多。
7. 喜結(jié)金蘭:高興地成為結(jié)拜兄弟姐妹。
8.萬人空巷:指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子里出來了,形容慶祝、歡迎等的盛況。注意方向性。
9.望塵莫及:比喻遠遠地落后。與“鞭長莫及”不同。
10.望而卻步:形容遇到危險、困難或力所不及的事就往后退縮。(正:后退;誤:膽怯)
11.望穿秋水:秋水,喻眼睛.形容盼望得非常急切.
12.望其項背:可以趕上。只用否定形式。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項背”表示“趕不上”,算錯。
13.危言聳聽:故意說些危險的話,使聽者感到驚恐。(正:恐懼;誤:高聳)
14.危言危行:講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褒義。
15.微言大義:精微的語言和深奧的道理。(正:精微;誤:低微)
16.為淵驅(qū)魚、為叢驅(qū)雀:原比喻反動統(tǒng)治者施行暴政,老百姓逃亡別國?,F(xiàn)比喻不善于團結(jié)人,把本來可以爭取過來的人趕到對方那邊了。
17.韋編三絕:編竹簡的皮繩多次斷絕。形容讀書勤奮。18.尾大不掉:尾巴太大就不好擺動,比喻部屬勢力強大,就不聽從調(diào)動到難以駕馭。掉:擺動。19.未雨綢繆(mou):天還沒有下雨,就先修好門窗。比喻事先做好準備。
20.文恬武嬉:文武官員都貪圖安逸享受,不把國家大事放在心上。(正:安逸;誤:坦然)
21.文過飾非:掩飾過失、錯誤。(正:掩飾;誤:文章)
22.文不加點:文章不用涂改,一氣寫成。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高超。(正:涂改;誤:標點)
23.文恬武嬉:形容文武官員只知貪圖安樂,不把國家大事放在心上。恬:安適。
24.無可非議:沒有什么可以指責的。應與“無可厚非”區(qū)別。“無可厚非”意思是不可過分指責。前者表示言行完全合乎情理,后者表示雖然有缺點,但是還是可以原諒的。
25.無人為役:表示不能做好一件事,而非指不能被人驅(qū)使.
26.無稽之談:沒有根據(jù)、無從查考的說法。(正:查考;誤:滑稽)
27.無所不為:什么壞事都干。
28.無可厚非:不必作過嚴厲的批評。與“無可非議”程度不同。29無所不為:沒有不做的事,指什么壞事都干得出來。
30.無所不至:不能理解為沒有不到的地方,應理解為沒有不干的壞事.與“無微不至”有天壤之別。
31. 無微不至:沒有什么細微之處照顧不到。形容關懷照顧得非常細致周到。
32.無可非議;沒有什么可以指摘的。易混“無可厚非”(不可過分指責)
33.無所不為:沒有不做的事,指什么壞事都干得出來。使用時要注意褒貶色彩。
34.無妄之災:意想不到的災禍。無妄:意外的。
X
1. 宵衣旰(gàn)食:天不亮就穿衣起來,天黑了才吃飯。形容勤于政務。
2. 胸無城府:比喻襟懷坦白,沒有什么隱藏。城府,城市和官府,比喻令人難于揣測的深遠謀算。
3. 烜(xuǎn)赫一時:在一個時期內(nèi),名聲威勢很盛。烜赫,氣勢很盛。含貶義。
4.息息相關:呼吸相關連,比喻關系密切。
5.洗心革面:比喻徹底悔改,不能誤解為革新改造。
6.先入為主;不能看成先進來的做主人,而是指以先聽見的話或先接受的意見為主,以后再也聽不進不同的話或意見。
7.先聲奪人: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后也用以比喻做事?lián)屜纫徊健?正:聲勢;誤:聲音)
8.鮮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正:少;誤:新鮮)
9.咸與維新:一切都需要改革更新。(正:參與;誤:和、跟)
10.顯親揚名:使雙親顯耀,使名聲遠揚。(正:父母;誤:親戚)
11.相形見絀:跟同類的人或同類事物相比較,顯出很不足。 (正:比較;誤:形狀)
12.相見恨晚:遺憾沒有早相見。形容一見如故,情意相投。 (正:遺憾;誤:怨恨)
13.相濡以沫:患難中互相救助。而“相依為命”只有互相依靠的意思。
14.相敬如賓:用于夫妻之間,常與“舉案齊眉”連用。
15.邂逅相遇:邂逅:役有約會而遇見。沒有事先相約而意外在途中相遇。
16.心寬體胖(pan):指有修養(yǎng)的人心胸寬廣,體貌也就舒泰、安詳。胖:安泰舒適。
17.心有余悸:只用于對過去發(fā)生過的事還感到害怕。
18. 心猿意馬:形容心思不定,變化無常,如同猿跳馬奔。
19. 心慌意亂:心神驚慌,忙亂。
20.信誓旦旦:形容誓言極其誠摯可信。旦旦:誠實的樣子。
21.信口雌黃:指不顧事實地隨意亂說,詞義較重。易混“信口開河”。
22.信筆涂鴉:隨手亂畫,不表示畫得又快又好。
23.形影相吊:只有門己的身體和影子相互慰問。形容無依無靠,非常孤單。(正:慰問;誤:悼念)
24.休戚相關:比喻彼此間禍?;ハ嚓P連。
25.休戚與共:休:歡樂;戚:憂傷。彼此間憂喜和禍福共同承擔,指同甘共苦。注意不能將本詞與“息息相關”混淆,后者只比喻關系密切而無同甘共苦之義。
26.虛與委蛇(yi):對人虛情假意地進行敷衍應酬。委蛇:應付。
27.學而不厭:學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上進。(正:滿足;誤:厭倦)
28.循序漸進:強調(diào)由淺人深的程序。
Y
1. 以耳代目:把聽來的當成親見的。形容不親自調(diào)查研究,專門聽信別人的話。
2. 意興闌珊:形容興致將盡。
3. 洋洋大觀:形容美好的事物豐富多彩。
4. 養(yǎng)尊處優(yōu):處于尊貴的地位,對著優(yōu)裕的生活。
5. 仰事俯畜:對上待奉父母,對下養(yǎng)活妻子兒女。泛指維持一家生活。
6. 寅吃卯糧:寅年吃了卯年的糧。比喻入不敷出,預先借支。寅、卯,地支第三、四位。
7. 杳如黃鶴:比喻一去不見蹤影。語出崔顥《黃鶴樓》。杳,見不到蹤影。
8. 影影綽綽:模模糊糊,不真切。
9. 余能可賈(gǔ):還有力量沒有用完。賈,賣。
10. 越俎代皰:比喻超過自己的職務范圍,去處理別人所管的事情。語見《莊子》。俎,祭器;皰,廚子。
11.嚴于律己:對自己要求嚴格。(正:約束;誤:紀律)
12.嚴懲不貸:嚴加懲處,不予寬恕。(正:寬恕;誤:懈怠)
13.言必信,行必果:一個人說話一定要守信,做事又必須堅決,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信:信實;果:果斷。語出(論語)。
14.咬文嚼字:一般用于貶義,除非貶詞褒用。
15.要言不煩:文章、言論等簡明扼要。(正:簡要;誤:重要)
16. 一蹴(cù)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能完成。蹴,踏。
17.一文不名:連一文錢也沒有。形容極為貧困。(正:占有;誤:值)
18.一言九鼎:說話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19.一見如故:第一次見面就像老朋友那樣相投。(正:老朋友;誤:從前的)
20.一揮而就:一揮筆就完成了。形容詩文、書畫很快就完成了。(正:揮筆;誤:指揮)
21.一鱗半爪:原指龍在云中,東露一鱗,西露半爪,不見全身.比喻只是事物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22.一傅眾咻:一個人教而眾人吵鬧干擾。比喻由于不良環(huán)境影響,做事不能有所成就。(正:教導;誤:師傅)
23.一枕黃粱:不是指一枕頭黃粱(小米),而是比喻想實現(xiàn)的好事落得一場空。
24.一日之雅:是指短暫的交往,“雅”,交往.
25.一定不易;好像指一定不容易,其實形容事理正確,不可改動。
26.一寒如此:并非指如此寒冷,而形容窮困潦倒到了極點.
27.一發(fā)不可收拾:更加無法整頓。
28.一發(fā)而不可收:行為不受控制或無法停住。
29.一日之雅:指短暫的交往,“雅”指交往。
30.一定不易:形容事理正確,不可改動。不是一定不容易的意思。
31.一衣帶水:原形容像衣帶那樣狹窄的水,后比喻僅隔一水。極其鄰近。
32.一勞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辦好,以后就不用再費事了。“一勞”不能僅理解為“辛苦一次”。
33.貽笑大方:大方,有見識的內(nèi)行。讓有見識的內(nèi)行見笑.
34.頤指氣使:不說話只用面部表情來示意。形容有權勢的入傲慢的神態(tài)。
35.以儆效尤:(處理壞人或壞事)用以警告那些學著做壞事的人.
36.以鄰為壑:拿鄰國當作排泄洪水的溝壑。比喻把自己的困難或災禍轉(zhuǎn)嫁給別人。
37.義無反顧:為正義而勇往直前。常被用于毫不猶豫地干壞事,算錯。
38.意味深長:話語含蓄,帶有深意。
39.意氣用事:憑感情辦事,缺乏理智,不表示“講義氣重感情”。
40.溢美之詞:過分贊美的言詞。常誤用于褒義場合。
41.因人成事:依靠別人把事情辦好。只能表貶義或自謙。
42.飲鴆(zhen)止渴:鴆:一種毒鳥。喝毒酒解渴。比喻采取極有害的方法來解決眼前困難,不顧后果。貶義。
43.蠅營狗茍:比喻追求名利,不顧廉恥。營:蠅飛之聲。茍:指不顧羞恥。
44. 應接不暇:指一路上風景優(yōu)美,看不過來。后指景物繁多,來不及觀賞,也形容來人或事情太多接待應付不過來。對象是相對運動的景物、人或事情。
45.有救無類:不論什么人都給以教育。無類:不分類別。
46. 有口皆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記功牌。比喻人人稱贊。
47.余勇可賈(gu):形容力氣還沒有用盡。賈:賣。
48.余音繞梁:形容歌聲或音樂優(yōu)美,余音回旋不絕。49.語重心長:言辭誠懇,情意深長。
Z
1. 在劫難逃:原指命中注定要遭受災禍,想逃也逃不了?,F(xiàn)在有時借指不可避免的災害。劫,佛教把天災人禍等厄運稱為“劫”或“劫數(shù)“。
2. 昭然若揭: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昭,明顯;揭,舉。
3. 振聾發(fā)聵(kuì):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人們清醒過來。聵,耳聾。
4. 濯濯童山:光禿禿無樹木的山。濯濯,光禿禿的樣子;童,禿。
5. 炙手可熱:手一挨近就感覺得熱。比喻氣焰很盛,權勢很大,含貶義。媒體擴大其使用范圍,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離其本義。
6. 紫氣東來:表示祥瑞,語出《列仙傳》。紫氣,祥瑞之氣。
7.糟糠之妻:不是指長得丑陋的妻子,而是指共患難的妻子.
8.責無旁貸:不能說“責無旁貸的責任”。
9.曾幾何時:指時間過去沒有多久或不久以前。不能誤解為不久的將來。
10. 仗義執(zhí)言:主持正義,說公道話。
11.振振有詞:貶義,理由似乎很充分,其實是強詞奪理。
12.正襟危坐:形容嚴肅的樣子。(正:端正;誤:危險)
13.直言賈(gu)禍:說直話招禍。賈禍:自招禍害。
14.炙(zhì)手可熱:手一接近就感到熱。比喻權勢很大,氣焰很盛。含貶義。媒體擴大其使用范圍,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離其本義。炙:烤。
15.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與“置之理”不同。
16.鐘靈毓秀:美好的山川孕育出優(yōu)秀人才。(正:聚集;誤:鐘聲)
17.眾口鑠金:原形容輿論的威力大。后也用來形容人多口雜,可以混淆是非。
18.重整旗鼓:指失敗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也可寫作“重振旗鼓”。只作褒義。
19.逐鹿中原:舊指群雄并起爭奪天下,現(xiàn)在比喻競爭奪魁。
20.著作等身:所寫的作品摞起來有人那么高。形容著作極多。等:等同。
21.筑室道謀;比喻做事沒有主見,缺乏計劃,東問西問,事情終于辦不成.
22.捉襟見肘:原指衣服破爛,生活窮困.后也比喻顧此失彼,無法應對。
23.擢(zhuó)發(fā)難數(shù):形容多得數(shù)不清.多指罪惡。擢:拔下頭發(fā)。
24.自怨自艾(yi):原指悔恨自己的錯誤而自己改正,后只表悔恨的意思。艾:改正。
25.罪不容誅:罪大惡極,處死都不能抵償。(正:處死;誤:原諒)
26.左右逢源:既指處世圓滑,又指做事得心應手。
27.作壁上觀:在一旁觀看,不介入,坐觀成敗。壁:壁壘,古時軍營四周的圍墻。
28.朝聞夕死:早晨聽到了真理,晚上就死也甘心了。形容對真理或某種信仰的渴望。
29. 椎心泣血:椎心,捶打胸脯;泣血,悲切得哭不出聲音,就象眼睛中要流淚一樣。形容悲痛到了極點。讀音chui. 正本清源:從根本上加以整頓、清理。形容徹底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