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往年語文高考試題和答案
1.《蜀道難》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2.《蜀道難》中運用夸張修辭方法,寫出秦蜀之間崇山疊嶺、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3.《蜀道難》中寫出水石相激、山谷轟鳴的驚險場面的句子是: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4.運用夸張極言山峰之高、絕壁之險,渲染驚險的氣氛的句子: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5.虛寫映襯表現蜀道的雄奇險峻的句子: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6.表明歷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7.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開篇以蜀地方言詠嘆點出主題,為全詩奠下雄渾感情基調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8.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運用夸張的手法表示自古以來秦、蜀之間少有往來。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進一步表明秦、蜀之間為高山峻嶺所阻擋。
9.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引用神話傳說為其增添了浪漫氣息,如引用“五丁開山”一神話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10.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運用神話、夸張、襯托的手法來寫蜀山之高險的句子有“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11.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摹寫行人艱難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12.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為我們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蒼涼的環境氣氛。
13.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還有更為奇險的風光。詩人先用“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托出山勢的高險,然后由靜而動,“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寫出水石激蕩、山谷空鳴的場景。
14.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寫出了劍閣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的特點的句子是“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15.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化用西晉張載《劍閣銘》中“形勝之地,匪親勿居”語句的句子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從而表達了對國事的憂慮與關切。
16.從李白《蜀道難》一詩中“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的長嘆中,我們似乎也感受到了詩人對功業難成的一聲嘆息。
浙江省往年語文高考試題和答案篇2
注意有些成語含義的多樣性,要結合成語所在的具體語境判斷其具體含義,防止“以偏概全”。
有些成語含義不止一個,甚至有的既可作褒義用,又可作貶義用,表達完全相反的意思(即“正反兩用成語”)。對于含義多樣的成語,一定要全面理解成語的含義并注意結合語境判斷它的具體含義。切忌用已熟知的含義來代替成語的全部意義。
〔例7〕每當夜幕降臨,飯店里燈紅酒綠,熱鬧非常。(1992年,全國)
“燈紅酒綠”有兩個意思:一是形容尋歡作樂的腐化生活,貶義;二是形容都市或娛樂場所夜晚的繁華景象,褒義。這里用的是它的第二個意思,使用正確。
〔例8〕老張今年65歲,短小精悍,思維敏捷,干起活來一點也不比年輕人差。(,廣東)
“短小精悍”有兩個意思:一是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強干。二是形容文章、戲劇等篇幅不長而有力。句中用的是第一個意思,使用完全正確。
〔例9〕盜挖天山雪蓮日益猖獗的主要原因是,違法者眾多且分布廣泛,而管理部門又人手不足,因此執法時往往捉襟見肘。(,全國卷II)
“捉襟見肘”有兩個意思:一是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兒,形容衣服破爛。二是比喻困難重重,應付不過來。句中用的是第二個意思,使用完全正確。
鑒于高考對含義多樣性成語的考查,平時要注意積累此類成語,了解其具體含義,像想入非非、高視闊步、獨往獨來、旁若無人、如虎添翼、按兵不動、按圖索驥、瞻前顧后、終南捷徑、左右逢源、難分難解、乘風破浪、抓耳撓腮、呼風喚雨、披星戴月、拼死拼活、披肝瀝膽、搖頭晃腦、戰戰兢兢、冷若冰霜、轉彎抹角、人仰馬翻、細水長流、六親不認、獨善其身、風流人物、體無完膚、力透紙背、綱舉目張、難兄難弟、淋漓盡致、短小精悍、不翼而飛、燈紅酒綠、秀色可餐、李代桃僵、玲瓏剔透、驚天動地、捉襟見肘、海闊天空等均屬于雙重含義的成語,解題時要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它用的是何種含義。
浙江省往年語文高考試題和答案篇3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意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煲湯(bao1) 恫嚇(dong4) 臍帶血(ji4) 整齊劃一(hua4)
B、古剎(cha4) 衣缽(bo1) 挑大梁(tiao3) 言為心聲(wei4)
C、掣肘(che4) 鹵味(lu3) 處女座(chu3) 寅吃卯糧(yin2)
D、篤定(du3) 痤瘡(cuo2) 病懨懨(yang1) 血氣方剛(xue4)
2、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當前,文藝創作最突出的問題是浮躁,急功進利,粗制濫造,不僅是對文藝的一種傷害,也是對社會精神生活的一種傷害。
B、電視劇播出前,劇組為聚人氣而做出密集宣傳,雖無可厚非,也應把握尺度;低俗的噱頭或許能暫時搏得關注,但終究不會提升電視劇本身的價值。
C、史鐵生、霍金或許抱怨過不公的命運,卻不曾在這個飛揚拔扈的對手面前認輸,他們拼盡全力與對手掰手腕,直至打敗對手,取得勝利。
D、影片《荒野獵人》中,“小李子”扮演的不再是西裝革履、風度翩翩的瀟灑紳士,而是蓬頭垢面、茹毛飲血,與自然鏖戰的拓荒英雄。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他愛好廣泛,喜歡安靜的棋類運動,對熱鬧的紙牌游戲也來者不拒;欣賞通俗感性的流行歌曲, 對莊重恢宏的交響樂也甘之如飴。
B、熒屏上,他沉著大方,點評時事亦莊亦諧,精辟的見解讓人折服;鏡頭外,他開朗樂觀,熱心助人,是鄰居、朋友心中的活雷鋒。
C、雖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涉嫌犯罪,但由于電話那頭的騙子言之鑿鑿,加上所謂最高檢“全國通緝公告”,信息閉塞的受害人最終成了騙子的獵物。
D、在媒體的長槍短炮前,明星們也許悟出了言多必失的道理,鮮有人會在聚光燈前竹筒倒豆子,少說、不說成了他們自我保護的明智選擇。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面對電商領域投訴激增的現狀,政府管理部門和電商平臺應及時聯手,打擊侵權和假冒偽劣商品,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B、自開展禁毒斗爭以來,我國每年新發現的吸食海洛因人員增幅從的13.7%降至6.6%,近五年來戒斷毒癮三年以上人員已逾120萬。
C、在線教師時薪過萬的消息自從引發社會關注后,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應當意識到,如何與力量巨大的互聯網相處正成為教育不得不直面的問題。
D、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藝術總監對昆曲《牡丹亭》華美的唱腔和演員嫻熟的技巧驚嘆不已,贊美昆曲精美絕倫的服裝與簡潔的舞臺設計形成了奇妙的平衡。
古文閱讀題:
瑯嬛福地記 (明)張岱
晉太康中,張茂先①為建安從事,游于洞山。緣溪深入,有老人枕書石上臥,茂先坐與論說。視其所枕書,皆蝌蚪文,莫能辨,茂先異之。老人問茂先曰:“君讀書幾何?”茂先曰:“華之未讀者,二十年內書,若二十年外書,則華固已讀盡之矣,”老人微笑,把茂先臂走石壁下,忽有門入,途徑甚寬,至一精舍,藏書萬卷,問老人曰:“何書?”曰:“世史也。”又至一室,藏書愈富。又問“何書?”老人曰:“萬國志也。”后至一密室,扃鑰甚固,有二黑犬守之,上有署篆,曰“瑯嬛福地”。問老人曰:“何地?”曰:“此玉京、全真、七瑛、丹書、秘籍。”指二犬曰:“此癡龍也,守此二千年矣。”開門肅茂先入,見所藏書,皆秦漢以前及海外諸國事,多所未聞。如《三墳》《九丘》《連山》《歸藏》《桍杌》《春秋》諸書,亦皆在焉。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餉之,鮮潔非人世所有。茂先為停信宿而出,謂老人曰:“異日裹糧再訪,縱觀群書。”老人笑不答,送茂先出。甫出,門石忽然自閉。茂先回視之,但見雜草藤蘿,繞石而生,石上苔蘚亦合,初無縫隙。茂先癡然佇視,望石再拜而去。
嬴氏焚書史,咸陽火正熾。此中有全書,并不遺只字。上溯書契前,結繩亦有記。鯀前視伏羲,已是其叔季。海外多名邦,九州一黑痣。讀書三十乘,千萬中一二。方知余見小,春秋問蛄蟪。石彭與鳧毛,所見同兒稚。欲入問老人,路迷不得至。回首絕壁間,荒蔓惟薜荔。懊恨一出門,可望不可企。坐臥十年許,此中或開示。
【注】①張茂先:名華,字茂先。西晉文學家。
1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門肅茂先入:恭敬的樣子。
B.茂先為停信宿而出:兩三天。
C.異日裹糧再訪:攜帶糧食。
D.讀書三十乘:車。
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茂先坐與論說 而世又不與能死節者比
B.若二十年外書 若望仆不相師
展開全文閱讀 C.多所未聞 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
D.望石再拜而去 畢禮而歸之
1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張茂先的自矜面前,老人“微笑”;當張茂先提出“裹糧再訪”的請求時,老人又笑而不答。兩“笑”之下,老人寬容、神秘的形象呼之欲出。
B.本文借一個充滿神異色彩的故事,揭示了山外有山、不可妄自尊大的道理;《桃花源記》則借虛構桃源仙境寄托社會理想:兩文有異曲同工之妙。
C.本文敘事簡練,描寫細膩,結尾議及“嬴氏焚書史”,旨在批評秦王嬴政焚書坑儒,導致典籍損毀的行為,體現了“記”敘議結合的特征。
D.張岱行文善于渲染,筆墨傳神:說老人,則有“枕書石上臥”;寫福地,則有癡龍“守此二千年矣”。結尾用韻文的形式點明主旨,發人深思。
19.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7分)
(1)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餉之,鮮潔非人世所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知余見小,春秋問蛄蟪。(4分)
20、給下列文段斷句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然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
參考答案
16. A(肅客、迎接客人)
17. B 18. C
19.(7分)
(1)張茂先感到茫然、失落。老人于是拿出酒菜果品給他吃,食物的鮮美潔凈不是人間能擁有的。
(2)(經過此事)才知道我見識淺陋,就像夏生秋死(或“春生夏死”)的蟬不知道四季的轉換
20.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然,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
附《瑯嬛福地記》翻譯:
晉朝太康年間,張茂先擔任建安從事,某天在洞山游玩。沿著溪流深入,見到一位老人枕著書在石上躺著,茂先便坐下與他談論。看到他所枕書上的文字都是蝌蚪樣的,不能分辯是什么字,茂先以之為奇。老人問茂先說:“你讀了多少書?”茂先說:“二十年內的書,我還沒有讀完,如果是二十年前的書,那么我確實已經全部讀完了。”老人微笑,拉著茂先的手臂走到石壁下,忽然出現一扇門可供進入,路徑很寬,來到一精美的小屋,屋內藏書萬卷,茂先問老人說:“這些是什么書?”老人答:“是歷代史書。”又來到一間室內,藏書更多。茂先又問“這什么書?”老人答:“是各國的史志。”后來又來到一密室內,門鎖很堅固,還有兩只黑狗守在門前,門上刻著篆書,文字是“瑯嬛福地”。茂先問老人:“這是什么地方?”老人答:“這些是玉京、全真、七瑛、丹書、秘籍。”老人指著二狗說:“這是癡龍,守在這個地方已經兩千年了。”老人開門迎接茂先進入,茂先看到這些藏書記載的都是秦漢以前和海外各國的事情,大多是自己沒聽說過的。像《三墳》《九丘》《連山》《歸藏》《桍杌》《春秋》這些書也都在這里。茂先一時間茫然失落,無所適從。老人于是拿出酒菜果品給他吃,食物的鮮美潔凈不是人間能擁有的。茂先為此在這里逗留了好幾天才出來,對老人說道:“過段時間我多帶點吃的再來拜訪,到時我要看遍群書。”老人笑笑,什么也不說,送茂先出去。茂先剛一出門,門外的石頭突然自行閉合。茂先回頭看著石頭,只見到雜草藤蘿,繞著石頭而生,石頭上的苔蘚也嚴絲合縫。茂先呆呆地站著看了良久,對著石頭拜了兩次后離去。
當初秦始皇嬴政燒盡史書,咸陽城的大火正猛,但這里卻保留了全部的史書,連一個字都沒有少掉。上至書契前,連上古結繩記事的年代都有記錄。上至鯀和伏羲,下至末世將亂的年代。海外有很多國家,我們中原九州之地與之相比小的如同一粒黑痣。我讀了這么多史書,不過是千萬分之一二。這才知道我的見識短小,如同向蛄蟪問春秋是什么(蛄蟪不知春秋)。即使像石彭與鳧毛這樣的長壽者,其所見所聞也不過如同兒童。我想再進去向老人請教,無奈迷失路途不能進入。回頭看著絕壁上,只見荒蔓與薜荔纏繞。我好后悔出了那扇門呀,如今只能可望而不可及。如果這里等上十幾年,或許這扇石門才會再次開啟。(譯者:瑞安十中尹瑞文)
詩歌鑒賞題:
北來人二首 (宋)劉克莊
試說東都①事,添人白發多。寢園殘石馬,廢殿泣銅駝。
胡運占難久,邊情聽易訛。凄涼舊京女,妝髻尚宣和②。
十口同離仳,今成獨雁飛。饑鋤荒寺菜,貧著陷蕃衣。
甲第歌鐘沸,沙場探騎稀。老身閩地死,不見翠鑾歸。
【注】①東都:指北宋都成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號。
21.賞析第一首中的畫線句。(3分)
答:運用對仗(對偶)、擬人的手法,借陵園、宮殿的荒涼殘破之景,抒亡國之痛,情景交融。
22.這兩首詩在敘事上有何特色?試作簡要分析。(4分)
【答案】
①以對比加強敘事的抒情效果。用權貴歌舞宴飲,不問軍情與百姓心系故國作對比,表達憂國憂民之情;以主人公一家亡國前后境遇的對比,表現百姓流離之苦。②以“北來人”的口吻敘事,表達情感顯得更真實、自然。③敘事中流露出個人的情感。如“今成獨雁飛”流露了主人公家破人散的凄涼與孤獨。
附詩歌翻譯:
(北方流落到南方的人)一說起京城發生的事情,仿佛白發也多了,皇家陵園的石馬殘破不全,廢棄的宮殿前,銅鑄的駱駝正在哭泣。
料想胡人的命運也不會長久,聽來的邊地消息,特別容易以訛傳訛。
叫人多么地感到凄涼啊——舊京的女子,還保留著宣和年間的發飾。
一家十口當年同時離別之后,如今我成了獨飛的孤雁。饑荒時節,我只好到荒蕪的寺院里鋤野菜充饑;貧寒無衣時,我只能穿上國土淪陷后蕃人穿的衣衫。豪門貴族歌舞喧鬧,沙場將士卻一天天稀少。眼看自己就要老死在閩南之地,也不見鑾駕回轉恢復中原。
25、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只選3小題)
(1)__________,筋骨之強,__________,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2)夫以秦王之威,__________,辱其群臣。__________,獨畏廉將軍哉?
(3)客喜而笑,__________,肴核既盡,__________。
(4)__________,封狼居胥,__________。
(5)昨夜雨疏風驟,__________。__________,卻道海棠依舊。
四、作文(60分)
業內人士指出,不遠的將來,我們只需要在家里安裝VR(虛擬現實)設備,便可以足不出戶地穿梭于各個虛擬場景:時而在商店的衣帽間里試穿新衣,時而在診室里與醫生面對面交流,時而在足球場上觀看比賽,時而化身為新聞事件的“現場目擊者”......
當虛擬世界里的“虛擬”,越來越成為現實世界里的“現實”,你是選擇擁抱這個世界,還是可以遠離他或者保持適當的距離?
要求:角度自選,立意自定,標題自擬,寫一篇800字論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