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感激父母的名言
關于感激父母的名言如下:
1.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滅 ——蘇聯諺語
2. 老年,好比夜鶯,應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3. 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法)司湯達
4. 父親!對上帝,我們無法找到一個比這更神圣的稱呼了----(華茲華斯)
5.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日本)
6. 父母的愛,為諸德之基(英國)
7. 父母的心在兒女,兒女的心在外頭
8. 父母天地心,大小無厚薄
9. 父親健在的時候,不知有父親的可貴
10. 父親是大自然規定的銀行家(歐洲)
11.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 ——武則天
12. 父子無隔宿之仇
13. 狗養狗疼,貓養貓疼
14. 孩子是母親的生命之錨(縈福克勒斯)
15. 河里孩子岸上娘
16. 父親的名聲有時無助于兒子,卻反而會淹沒他:他們彼此站得太近,陰影扼殺了成長(本·瓊森)
17. 黃昏,你把清晨驅散的一切收集回來;羊群歸棚,孩子回到母親身邊。——薩福
18. 家是父親的王國,母親的世界,兒童的樂園。——愛默生
19. 家庭的基礎無疑是父母對其新生兒女具有特殊的情感。——羅素
20. 父親和兒子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父親愛的是兒子本人,兒子愛的則是對父親的回憶(歐洲)
21. 還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蘊藏著的情感更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貼心的朋友,是愛的太陽,它的光焰照耀溫暖著凝聚在我們心靈深處的意向!——馬克思
22. 就是在我們母親的膝上,我們獲得了我們的最高尚最真誠和最遠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錢。——(美)馬克·吐溫
關于感激父母的名言精選:
1、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釋義: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能做為兒子。
2、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釋義:父子之間要相親相愛,君臣之間要有適當規則,夫婦之間要有內外之別,長幼之間要有尊卑秩序,朋友之間要有誠信。
3、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釋義:父母是我們的精神支柱。父是天、母是地,天地風調雨順,萬物滋生。我們孝順父母,父母喜至心生,我們何憂?!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孟子
☆釋義:尊敬自己的父母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所有人的父母長輩;愛護自己的孩子,從而推廣到愛護所有人的孩子,做到這一點,統一天下就像在手掌心里轉動東西那樣容易。
5、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釋義:君子有三樂,這三樂與治理天下沒有關系。父母俱在,兄弟安好,一樂;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得到天下的好學生,然后教育他們,三樂。
6、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釋義:父母喜愛珍惜的,尊敬的人或物,我們也要以同樣的心情對待之。
7、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釋義:意思是說父母的生日不能不知道,一方面應該高興,一方面應該害怕。害怕是因為父母又長了一歲。
8、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釋義:意思是說:一個人要有立場,不可以沒有是非黑白善惡美丑的辨別,就像命理和相貌是生就的一樣,人也應該具有識別的能力。
9、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釋義:孟子所列的五不孝中,有兩件是從政為官者所不應該有的,一件是貪財,另一件是縱欲。不少貪官正因為貪財、縱欲,違法犯罪,不僅使自己身敗名裂,而且使父母因此蒙受恥辱。他們身陷囹圄之時,每思及父母養育的恩德,就會痛哭流涕,悔不當初。
10、侍于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釋義:在父母親等長輩面前侍候,言談表情應當嚴肅恭敬,不能因為些小的瑣事,而大聲喊叫和呵斥。
11、母親是沒有什么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12、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13、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14、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看了“關于感激父母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