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散文怎么寫
散文有沉郁豪放似滄海橫流,波瀾壯闊,氣象萬千的特點。今天學習啦小編就與大家分享:高考作文散文寫作指導,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高考作文散文寫作指導一
【寫作點津】
哲理散文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它不是針對作品的形式,而是針對作品的內容而言。通俗地說,通過對社會人生的獨特體察,感悟出某些人生哲理的散文即為哲理散文。這類散文的特點是以文學語言抒發(fā)比較含蓄的哲理,一般不使用嚴密的邏輯推理,而大多采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段,從具體事物入手借題發(fā)揮,所表達的哲理往往具有很強的個性化色彩。哲理散文因其悟性和靈感的結合,給我們一種透過現(xiàn)象深入本質、揭示事物的底蘊、觀念具有震撼性的審美效果。閱讀好的哲理散文,不僅可以提高文學修養(yǎng),提高寫作技巧,還可以懂得生活的智慧,學習處世的經驗,幫助自己走向成功之路。
哲理散文如何寫?前人說:文無定法。但每種文體都應該有自己與其他文體相區(qū)別的要件,有其形式和結構的規(guī)律。根據前人的總結,哲理散文大致有以下幾種常見的寫法:
(一)即點散射
此類寫法,較常見于學者散文。余光中把這種散文叫做“表意”的散文,因為“它既不要全面的抒情,也不想正式的說理,而是要捕捉情、理之間洋溢的那一份情趣或理趣”。它常常由一點生發(fā)開去,信筆游走,恣意揮灑,其文思與論題的關系若即若離。錢鍾書的《論快樂》即如此。錢先生學貫中西,下筆則溝通古今,各種掌故、妙喻蜂擁筆端,別人的奇談、自己的妙悟打成一片。在這里,“快樂”這一論題,只是錢先生思維的導火線,它點燃靈犀,讓學識、智慧綻放成火樹銀花。此類散文,須得厚積薄發(fā),方能出入自如。
(二)以淺寫深
在闡述道理時,摘取日常生活情景入文,以身邊場景的鮮活氣息化解道理的冷若冰霜。如季羨林先生寫《時間》,一看題目,多少有點讓人頭皮發(fā)麻。然而季先生開篇就很家常,“一抬頭,就看到書桌上座鐘的秒針在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動。它那里一跳,我的心就一跳。”由座鐘的跳動,想到心臟的跳動,再想到時間的流逝。以眼前情景切入,消除了讀者“談理色變”的畏懼心理。在談“生與死也屬于時間范疇”時,季先生并不故弄玄虛,還是把視角轉到眼前景,“現(xiàn)在正是初夏,窗外的玉蘭花,垂柳和深埋在清塘里的荷花,也都長了那么一點點兒……”,以窗根底下事物的細微變化來說明“生”與“死”不是對立的概念,萬物都是“方生方死”,在生長“一點點”的過程中,也向死亡靠近了一點點。如此論理,變玄虛隔障為可見、可感、可親。
(三)即物興感
即在對事物的觀照中寄寓人生哲理。蘇軾的《題西林壁》,從廬山“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現(xiàn)象中,認識到身在其中,為一物所制,反而難以認清事物真相的道理。《前赤壁賦》前半為感性抒情之作,但是蘇子答客的一段,就地取材,因景立論,“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以水月為喻,提出變動與永恒的辯證法。因而“知性的哲理乃成為感性美文的脊椎,支撐起全篇的高超灑脫”(余光中語)。
(四)即事成理
即把道理放在具體事件中去展現(xiàn)。此類寫法,避免空洞說教,而是引人入轂中,然后一語道破。如林清玄的《黃昏的沙堡》,寫一群孩子在海灘堆沙堡,因保護自己的城堡而起爭執(zhí),由爭執(zhí)而毀壞別人的沙堡。最后潮來了,“在生命的界線中創(chuàng)建的許多城堡,看來真實,卻是虛幻,只有平靜的海灘才是開闊而永恒的存在” 。“堆沙堡”在林先生的筆下,已不是兒童的游戲,而是成人的童話,折射出讓人深味的哲理。徐遲的《枯葉蝴蝶》脫開了借贊美蝴蝶來歌詠愛情的框架,也沒有落入因枯葉蝶瀕于絕種而提醒人們搶救自然資源的窠臼,而是由偽裝作假更導致滅絕這一角度,論及“美,更要真”的重要,從節(jié)肢動物的生物屬性延展至人類社會,最后表明自己的心跡:“我愿這自然界的一切都顯出它們的真相。”
此外,語言有趣有味也是讓哲理性散文“趣”味橫生的妙方。幽默風趣的語言,可以讓人生哲理以春風化雨的方式滲入到讀者的心田。
高考作文散文寫作指導二
一、是寫記敘文還是議論文?
這個問題的實質是:你是準備敘事呢,還是議論或抒情?寫文章的表達工具只有五種:敘事、抒情、議論、說明、描寫。不同的表達方式為主構成的文章就具備了不同的體裁,即我們所熟悉的說法,議論文、說明文、記敘文或散文、小說、戲劇、詩歌等。
所以,審題的時候,我們要考慮選用怎樣的表達方式。決定選用何種表達方式的要素有哪些呢?起碼有四種。即:題目本身的限定、寫作方向的限定、寫作內容的限定、寫作能力的限定。
二、議論文的思路如何展開?
記敘文(散文)以畫面抒情,所以通常采用折扇式結構——以一條線索串起若干依次展開的畫面。因此,寫作記敘文(散文)的基本功是先具備用文字營造畫面的能力,寫景當然容易一些,人物眾多的場面可能就更難一些了。畫面展開的順序無外乎三個:時間、空間、心理(意識流)。或者三者兼用。另外,記敘文(散文)的寫作還需要塑造形象(意象),形象(意象)需要強化,這樣又要處理好幾個畫面之間的同中之異,或異中之同。
這里重點談談議論文思路展開的問題。議論文的思路簡單地說其實就是三個短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也就是說,所有的議論文都可以看成由三部分構成: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首先要確定論點即“是什么”,然后必須回答“為什么”或“怎么辦”。論點有兩種,一種是講述道理的,一種是指導實踐的。前者需要講清楚“為什么”,后者既需要講清楚“為什么”還需要講清楚“怎么辦”。行文的時候或兩者兼而有之,或兩者只需其一,這與寫作情境與潛在讀者的需要有關。但是,不管怎么說,提出一個觀點以后,你必須能夠直面別人的質疑,要論證自己道理的合法合理性,解決一個“為什么”的問題。所以,第一要思考的問題是:我的理由是什么?
從總體上來說,議論文思路展開的大框架如下——
論點(是什么)→理由(為什么)→做法(怎么辦)
有人將議論文的思路概括為48個字,不妨借鑒——
提論點,開議論:為什么——怎么能;正面講,反面論;講道理,引言論;舉事例,典型新;聯(lián)實際,確切準;生發(fā)開,駁異論;結尾時,要回應。
具體說來,議論文思路展開的方法有以下八種——
1、總分開路。開頭總提問題,然后話分兩頭剖析,結尾歸納論點,全文構成總分總的關系。中間分說依據一分為二、矛盾對立統(tǒng)一的辯證思維。
2、縱深開路。根據論點逐層論述,由表及里,由淺入深,步步深入,體現(xiàn)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辯證思考。一般用于需要深層剖析事理的文章。
3、橫向開路。圍繞論點向橫的方向思索,把論述的廣度逐步擴大,最后再收攏來。一般用于議論文的事實列舉。要注意的是:一則必須緊扣論點展開,一則不能堆砌,展開的各面務必分屬不同角度。上舉佳作《我們》即是這一思路。
4、縱橫交錯開路。一般用于比較復雜的論述,主要體現(xiàn)在全文的間架上,在一個段落內極少見到。
5、對比開路。其中一個方面是正面的,一個是反面的。往往是用反面的來突出正面的。行文過程,一般是先正后反;但如果是用正面的來論證反面是錯誤的,行文過程又往往是先反后正。
6、類比開路。通過講故事、打比方或引用成語典故,對某些屬性相同的事物進行比較,闡明問題,論證論點。行文結構,一般總是先概述用來類比的故事、寓言、成語典故,再引申到要說明的道理上來,進行類比闡發(fā)。最關鍵之點是借以類比的事物和所要說明的道理之間要有共同的屬性,要類比得合乎邏輯,要準確把握兩者之間的辯證關系。材料作文基本采用這種思路。
7、逆轉開路。先從一個方面論述問題,后面忽然來個逆轉,否定前面的看法,論述另一種看法,思路發(fā)生了大轉折。一般常用于對某些錯誤認識的分析批判。
8、生發(fā)開路。有些議論文,上文從正面立論,直接闡明了作者的主張或見解,下文針對某些人不同意作者主張的看法進行駁斥,從而間接論證作者的主張,我們把這種思路稱之為生發(fā)開路,或叫“生發(fā)開,駁異論”。這種辯證開路不但使正面立論更充分更周詳,而且有妙筆生花之效果。
高考作文散文寫作指導三
作文提綱一般包含三部分內容:
(1)題目。要把題目寫在第一行正中間。
(2)主要內容和中心。簡要地寫出這篇作文的主要內容及要表達的中心。
(3)結構設計。開頭、結尾、過渡、段落、層次等。
提綱沒有什么固定的格式,隨各人的習慣,你可以“左-右”排列,也可以“上-下”排列,看清楚層次、框架即可。尤其是考試的時候,更不要拘泥于形式?;蚝喕蚍?,甚至是腹稿,依據自己當時的情況而定。
就議論文來說,一般有五個步驟,依次如下:
第一、定點:確立中心;
第二、發(fā)散:想好說理層次——準備從哪幾個角度、側面、層次、階段展開(總分、層進、對照等);
第三、建構:“左-右”或“上-下”排列,用文字表述或借用大括號等數(shù)學符號均可;
第四、添加:為各層次充實典型事例、名言警句等;
第四、完善:行文前如有時間最好先擬好總領全文的開頭和收束點旨的結尾。
規(guī)范完整的提綱可能需要花上一點時間,但磨刀不誤砍柴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