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要點(2)
第三單元
三、多音字組詞
磨 mò(磨坊)坊 fánɡ(磨坊)扇 shān(扇風)
mó(磨刀) fānɡ(牌坊) shàn(扇子)
四、課文理解
《9古詩兩首》
1、《夜書所見》
作者:葉紹翁 【南宋】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詞語解釋:1、蕭蕭:指風聲。
2、挑:捉。 3、籬落:籬笆。
《夜書所見》古詩意思:蕭蕭秋風吹動梧桐樹葉,送來陣陣寒意,客游在外的詩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他忽然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那應該是孩子們在捉蟋蟀。前兩句寫詩人的郁悶孤獨之情,后兩句寫詩人看到的是夜深籬落一燈明,想到的是知有兒童挑促織,這一情景使詩人回憶起了自己的故鄉和童年生活,于是心情轉為親切。
課文說明:南宋詩人葉紹翁的《夜書所見》先寫客游在外,因秋風落葉,感到孤獨郁悶,
由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憶起自己的故鄉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種郁悶之情又被一種親切之感所代替。
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作者: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詞語解釋:1、九月九日:重陽節。2、山東:華山以東,指王維的家鄉。 3、獨:單獨。4、 異鄉:他鄉。5、逢:遇到,碰到。6、倍:加倍。 遙:遙遠。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古詩意思:詩人一個人客居異鄉,每次遇到重陽佳節就加倍思念家鄉親人。這時候,詩人想遠方的弟兄們一定登上了高處,他們身上都佩帶了茱萸,只是少了詩人一個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一首抒發詩人思鄉之的千古名唱。詩中描寫了重陽節的兩大風俗習慣:登高和佩戴茱萸。詩中有兩句千古名句是: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是一首抒寫鄉情的千古絕唱,作者是唐朝詩人王維,他當時只有十七歲,正在長安謀取功名。恰逢重陽佳節,作者孤身漂泊于繁華熱鬧的帝都,倍感孤單,非常思念家鄉親人。情之所至,詩人直抒胸臆,寫出了“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樣傳誦千古的名句。
這兩首古詩都抒發了詩人在秋天里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情感。
《10風箏》
1、這篇課文是賈平凹的作品,寫了“我”童年時候和伙伴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情景。“我們”做風箏的時候心中充滿了憧憬和希望、快活;放風箏的時候“我們”快活地喊豐,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線斷以后,“我們”大驚失色、千呼萬喚;找風箏時,“我們”都哭了、垂頭喪氣。文章既寫了“我們”放風箏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快樂,也寫了放風箏時的傷心;同時還體現了孩子們對幸福和希望的憧憬。 本文敘述層次清晰,依照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次序把事情的過程交代得一清二楚。課文最后一句話意味深長:孩子們之所以這樣苦苦尋找丟失的風箏,是因為在風箏的身上,寄托著他們的快樂,寄托著他們的幸福,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
2、課文里的“風箏”代表著什么,為什么孩子們要尋找飛走了的風箏?
(因為風箏寄托著孩子們的快樂,寄托著他們的幸福,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
3、課文的寫作順序(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
4、學了本文,我感受到孩子們的心情變化:(做風箏時的憧憬和希望→放風箏時的快活→找風箏時的傷心和失望)
5、、找出課文中描寫心情的有關語句
(1、我們精心做著……2、我們依舊快活……3、風穩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飛舞著……4、我們都哭了……)
6、找出課文中描寫心情的詞語(快樂精心 快活 大驚失色哭了 垂頭喪氣)
7、抄寫一些描寫心情的詞語(興沖沖 樂呵呵 怒氣沖天 傷心 失望……)
《11秋天的雨》
1、背誦全文
2、課文按(總—分—總)的結構寫作,每段都是(先總寫,后分說)。
3、課文從哪三個方面寫秋雨的?(秋雨的色彩、氣味、告訴小動物們冬天快要來了)
4、為什么說秋天的雨“帶給小朋友的是一首歡樂的歌”?(因為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秋天的雨,藏著非常好聞的氣味。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告訴小動物們冬天快要來了)
《12聽聽,秋的聲音》
1、我會讀:手臂 振動 歌韻叮嚀掠過歌吟遼闊音樂廳綻開匆匆
2、你在詩中聽到了哪些秋的聲音?(大樹抖動手臂的聲音、蟋蟀振動翅膀的聲音、大雁暖暖的叮嚀、秋風掠過田野的歌吟,還有每一片葉子、每一朵小花、每一滴汗水、每一顆綻開的谷粒里的聲音)
《語文園地三》
1、習作:要學會用“總分總”和“先總后分”的結構方式來寫作文。例文:《秋天的果園》。
2、我的發現:會寫表示顏色的詞語(課文49頁)
ABB格式表示顏色的詞語: 紅通通 白茫茫 白花花 黑乎乎 黑漆漆 綠油油 黃澄澄
3、“的”和“地”的不同:“的”后面跟名詞或者人物,“地”后面跟動作。比如,美麗的花朵,快活地唱歌。
4、背誦和默寫“讀讀背背” 背誦《花鴨和彩霞》
第四單元
一、生字、生詞
略(參見課本)
二、 形近字組詞
濕(潮濕) 嬌(嬌氣) 致(大致)
溫(溫度) 驕(驕傲) 到(來到)
驗(試驗) 論(無論) 證(證明)
檢(檢查) 輪(車輪) 征(征服)
阻(阻力) 億(一億) 鏡(眼鏡)
組(小組) 憶(回憶) 境(環境)
閑(休閑) 訪(訪問) 臉(笑臉)
閉(關閉) 坊(磨坊) 撿(撿拾)
播(廣播) 郊(郊外) 試(考試)
插(插花) 膠(膠卷) 拭(拭目以待)
三、多音字
幾 ①jī 幾乎 ②jǐ 幾何
看 ① kān 看守看管 ② kàn 看待看茶
薄 ①báo (口語單用) 紙薄 ②bó (書面組詞) 單薄
待 ①dāi待會兒 ②dài等待
調 ①tiáo 調皮 調配 ②diào 調換
強①qiáng 強制;②qiǎng 勉強;③jiàng 倔強
種 ① zhǒng 種類 種子 ② zhòng 耕種 播種
鮮 ①xiān 鮮果 鮮花 鮮嫩 鮮艷。
②xiǎn 鮮為人知。屢見不鮮 鮮有
曾①zēng曾孫 ②céng曾經
傳①chuán 傳奇傳說 ②zhuàn 傳記列傳
盡①jǐn盡量 盡管 盡快②jìn盡力 用盡
悶①mèn悶悶不樂 悶葫蘆 ②mēn悶氣 悶熱
斗①dǒu北斗 斗柄 斗膽 ②dòu斗牛 斗雞
干①gān干巴 干杯 ②gàn 干部 干活 干勁
背 ①bèi 脊背 背靜 ②bēi 背包 背槍
號 ① háo 呼號號叫 ② hào 稱號號召
都 ①dōu 都來了 ②dū 都市 大都(大多) 天都峰 首都
哄 ① hóng 哄堂 ② hǒng 哄騙③ hòng 起哄
藏 ①cáng 礦藏 ②zàng 寶藏
著 ① zháo 著急 著涼② zhuó 著重 著手
③ zhāo 失著 著數 ④zhe走著 玩著
四、近義詞
留心-留意 適宜-適合 大致-大概
觀察-觀看 舒展-伸展 辨認-辨別
試驗-實驗 證實-證明 推測-猜測
包括-包含 看守-看管 清閑-空閑
隨意-隨便 浪費-揮霍 詳細-詳盡
告別(辭別、辭行)活潑(活躍、靈活)
異常(非常、特別)效果(成效、效驗)
觀賞(欣賞、觀看)、璀璨(燦爛)
聚集(集合、聚攏)、舒服(舒適、暢快)
俊俏(俊秀、俏麗)、閃耀(閃爍)
成熟(老練、老成)、 精彩(出色)
五、反義詞
艷麗-素雅 蘇醒-沉睡 推測-斷定
陌生-熟悉 浪費-節約 清閑-忙碌
密切-疏遠 嬌嫩-粗壯 減少-增加
超常-平常 準確-錯誤 細微-龐大
簡單-復雜 詳細-粗略
異常(正常、平常)、分析(綜合)
舉世聞名(默默無聞)、俊俏(丑陋)
精彩(低劣、粗糙)、聚集(分散)
生機勃勃(死氣沉沉)、舒服(難受)
格外(一般、普通)、出現(消失、隱沒)
光彩(羞恥、恥辱)、熱鬧(冷清)
告別(歡聚、團聚)、活潑(嚴肅、呆板)
甜津津(苦巴巴)成熟(幼稚、稚嫩)
六、重點詞語解釋
爭奇斗艷:競相展示形貌、色彩的奇異、艷麗,以比高下。
欣然:愉快的樣子。①②④⑤⑥⑦⑧⑨⑩
幾乎:表示十分接近。
推測:根據已經知道的事情來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準確:行動的結果完全符合實際或預期。
確確實實:真實可靠。
本能:人類和動物不學就會的本領,如初生的嬰兒會哭會吃奶,蜂釀蜜等都是本能的體現。
千里迢迢:形容路途遙遠。
七、課文填空
第四單元的課文告訴我們大自然里有許多的奧秘:
《花鐘》一課讓我知道了花兒在不同的時間里開放及其原因;
《蜜蜂》一課,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通過試驗,告訴我們蜜蜂辨認方向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無法解釋的本能;
《玩出了名堂》一課中,荷蘭的列文虎克玩得執著,玩得堅持不懈,發明了顯微鏡,發現了微生物世界;
《找駱駝》里的老人真是一名搜集細節、科學推理的神奇高手。我還知道,魯班觀察帶
齒的草葉,發明了鋸子;牛頓觀察落地的蘋果,發現了地球有吸引力;瓦特觀察水燒開的壺蓋,發現了蒸氣機……
八、特殊詞語
AABB式:確確實實
ABAC式:擠來擠去 不緊不慢
ABCC式:千里迢迢
下一頁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要點的內容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