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一體化的專業介紹_機電一體化專業簡介
機電一體化的專業
機械技術是機電一體化的基礎,機械技術的著眼點在于如何與機電一體化技術相適應,利用其它高、新技術來更新概念,實現結構上、材料上、性能上的變更,滿足減小重量、縮小體積、提高精度、提高剛度及改善性能的要求。在機電一體化系統制造過程中,經典的機械理論與工藝應借助于計算機輔助技術,同時采用人工智能與專家系統等,形成新一代的機械制造技術。
信息技術
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其中信息交換、存取、運算、判斷與決策、人工智能技術、專家系統技術、神經網絡技術均屬于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
系統技術
系統技術即以整體的概念組織應用各種相關技術,從全局角度和系統目標出發,將總體分解成相互關聯的若干功能單元,接口技術是系統技術中一個重要方面,它是實現系統各部分有機連接的保證。
自動控制術
其范圍很廣,在控制理論指導下,進行系統設計,設計后的系統仿真,現場調試,控制技術包括如高精度定位控制、速度控制、自適應控制、自診斷校正、補償、再現、檢索等。
傳感檢測
傳感檢測技術是系統的感受器官,是實現自動控制、自動調節的關鍵環節。其功能越強,系統的自動化程序就越高。現代工程要求傳感器能快速、精確地獲取信息并能經受嚴酷環境的考驗,它是機電一體化系統達到高水平的保證。
伺服傳動
包括電動、氣動、液壓等各種類型的傳動裝置,伺服系統是實現電信號到機械動作的轉換裝置與部件、對系統的動態性能、控制質量和功能有決定性的影響。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簡介
一、社會需求 德國裝備制造業世界第一,中國裝備制造業排名世界第二。我國發展先進的裝備制造業已迫在眉睫。機電一體化技術作為裝備制造業的關鍵技術,目前實操性人才缺乏,各企業都在高薪聘請機電一體化高級專業人才。例如,上海大眾、長安汽車、北京現代、美的空調、TCL王牌、理文造紙等大型企業都有大量高薪職位虛位以待,就業前景十分廣闊。該專業人才被國家列為二十一世紀社會發展最急需的十大專業人才之一。
二、人才培養目標 本專業主要面向各類裝備制造業、筆記本電腦行業,培養掌握機電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從事機電設備的安裝調試、操作運行、維護維修、營銷策劃、技術改造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三、主干課程 機械CAD/CAM、電力電子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變頻器原理與應用、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傳感器與檢測技術、液壓與氣動、電機與電氣控制、可編程控制器原理與應用、機器人控制技術(社會需求變化,課程作相應調整)。 四、培養模式 1.理實一體 理論和實踐交替進行,真正實現“學中做、做中學”。
2. 任務驅動 將職業能力轉化為典型工作任務,學生在完成工作任務的同時完成相關知識的學習。
機械一體化專業簡介
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又名機電一體化是在大規模集成電路和微型計算 機為代表的微電子技術高度發展,向傳統機械工業領域迅速發展滲透,機械電子技術深度結合的基礎上,綜合應用機械、微電子、自動控制、信息、傳感測試、電力電子、接口、信號轉變等技術以及軟件編程等群體技術,合理配置機械本體、執行機構、動力驅動單元、傳感測試元件、控制元件、微電子技術、加工、處理、生產、線路以及接口元件等硬件元素,并使之在軟件程序和微電子電路邏輯的有序規則運動,在高功能、高質量、高可靠性、低功耗的意義上實現特定功能價值的系統功能技術。
由此而產生的功能系統則成為一個以微電子技術為主導的現代高技 術支持下的機電一體化系統或機電一體化產品。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使傳統的機械如虎添翼,有可能超越操作機械和動力機械范疇,進入智能化、柔性化、信息化、多功能化、全自動化、微機數字化控制的新時代,不僅極大地解放了人類的體力勞動,還極大地解放了人類的腦力勞動,因此機電一體化已成為當今世界工業發展的主要趨勢,其典型產品為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航天航空飛機器、新型家電產品、各種現代新興工業控制系統和裝置等等。哈爾濱理工大學機電一體化是部級重點學科,首批碩士學位授權點。 本專業培養從事機械制造工藝與設備,新工藝,新技術的設計實驗研 究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學生除了基礎課程之外,還系統學習計算機原理及應用、計算機繪圖、電工技術、電子技術、機械控制工程、測試技術、機械制造工藝學、數控技術、CAD/CAM/CAPP,先進制造技術等課程。本專業畢業生可從事機械、電子、輕紡、儀器儀表、航空及其他機械及電子制造行業產品設計、工藝設備設計、工藝規程設計、數控技術、新工藝、新技術開發等技術工作,也可在高等學校和科學研究單位從事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