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主觀答題技巧
高考政治主觀題,信息量大,能力層次多,綜合要求高,選拔功能強,學生得分少.學生失分率偏高的原因很多,如基礎知識未落實;常規能力未到位;詞不達意、書寫潦草;解題技巧未掌握等.本文就解題技巧方面做一論述.
高考政治:主觀答題技巧
簡答題的審題,從內容看包括:審材料(或圖表)、審設問、審背景。從具體要求看,包括五個要素:
?、賳栴}——本題要解決什么問題或哪些問題;
②角度——圍繞“問題”,是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三個角度分析,還是其中某一個或兩個方面;
?、壑R范圍——是運用哪個分冊的知識,有沒有更具體的限制;
?、艽痤}條件——設問中對于解答該問題有沒有指向性或限制性條件,如“從……角度”、“結合(聯系)……”等;
?、輹r政背景——試題考查的是不是國家正在高度的問題,與什么重大時政有關,黨和政府在這一方面有什么規定或政策(這些內容可能也是答案的組成部分)。
有些要素是試題直接呈現出來的,有些還需要進行分析、比較和認真思考才能獲得。必須明確:五大要素不清,就不能去組織答案,否則就會導致答非所問、丟三落四,既浪費了時間,也不能得分。
例:(2004年江蘇卷)35、近幾年來,食品安全問題受到社會越來越多的。“毒火腿”、“注水肉”、“劣質奶粉”、“有毒粉絲”等事件接連被曝光和查處。這些事件,嚴重破壞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對人們的身體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
問題:運用市場經濟的法制性特征的知識,說明怎樣才能有效防止此類事件的發生。
答案:(1)市場經濟的法制性,是指社會經濟運行有健全的法制基礎,生產者和經營者的經濟活動必須依據市場經濟的法律、法規進行。
(2)為了維護公平競爭,國家要嚴格執法,依法打擊擾亂和破壞市場秩序的行為。(3)消費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解析:通過審題,應該明確:①本題的中心問題是“防止此類事件(生產有毒食品)的發生”;②角度是“怎么辦(怎樣防止)”;③知識范圍很具體,是經濟學中“市場經濟的法制特征”;④背景在于“針對市場調節的不足,整頓市場經濟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