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旅游學概論知識點
2016旅游學概論知識點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會化旅游活動。(人們為了休閑、商務、或者是其他目的而旅行到慣常環境之外的地方,并在那里停留時間不超過一年的活動)
3國際旅游者、國內旅游者概念:
國際游客 (海外游客)指來我國觀光、度假、探親、訪友、就醫療養、購物、參加會議或從事經濟、文化、體育、宗教活動的外國人、華僑、港澳臺同胞。不超過12個月。
國內游客 是指任何一個為休閑、娛樂、觀光、度假、探親訪友、就醫療養、購物、參加會議或從事經濟、文化、體育、宗教活動而離開長住地到我國境內其他地方訪問連續停留時間不超過6個月,并且在其他地方的主要目的不是通過所從事的活動獲取報酬的人。國內游客包括在我國境內長住一年以上的外國人、華僑、港澳臺同胞。 國內游客分為國內旅游者和國內一日游游客 。 10公里以上,6-24H
(旅游者概念:離開自己的慣常居住地,不以移民、就業工作為目的,前往異國他鄉作短暫停留的人)
4旅游流的概念
當旅游者從自己的常住地出發,到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去觀光游覽、娛樂消遣,便構成具有一定流向、流量特征的游客群體,這就是旅游流。
5旅游資源的概念
定義:客觀的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間并因其所具有的愉悅價值而使旅游者為之向往的自然存在、歷史文化遺產或社會現象。概念:“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凡能對旅游者產生吸引力,可以為旅游業開發利用,并可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各種事物和因素。
6旅游資源開發概念
人類通過向旅游資源追加物化勞動和活勞動而使之成為可以被旅游者所利用或享用的對象的技術經濟過程。
7旅游規劃的概念
是為了解決或預防旅游業發展中出現不利因素,促進旅游業向合理化發展,并與其他相關產業協調共生,達到自然旅游資源、人文旅游資源、社會資本、技術與人力資源、基礎設施、服務設施等旅游產業要素及相關社會經濟資源的優化配置。
8旅游體驗的概念
是旅游者的內在心理活動與旅游客體所呈現的表面形態和深刻含義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后的結果,是借助于旅游觀賞、旅游交往、旅游模仿、和旅游消費等活動方式實現的一個過程。
9旅游體驗設計的概念
在進行旅游開發過程中,旅游開發者認真研究旅游者的顯性和隱形需求,以服務作為舞臺、旅游產品為道具,環境為布景,將旅游者的參與融入旅游活動之中,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動中獲得完美的心理感受的一種開發、設計過程。
1) 涵化指的是由個體所組成的而且具有不同文化的民族間發生的持續的直接接觸,從而導致一方或者雙方原有的文化發生變遷的現象。分為:
① 同化現象 ② 整合現象 ③ 混合現象 ④ 分化想象 ⑤ 邊緣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