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自考法理學試題及答案(3)
自考法理學試題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1---5 B B A B D 6---10 C A A C C
11--15 B C A D D 16--20 B D C D A
21--25 B B C C A 26--30 B C B D A
二、多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31.ABC 32.ABCD 33.ABCDE 34.ACD
35.ABCDE 36.ABCD 37.ABCDE
38.ABC 39.CDE 40.ABCDE
三、判斷說明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41. × 法的利益價值是法可以增進或維護的價值,是法的實在價值和延伸價值。
42.√
43.×法國是單一制國家,但其實行制衡立法體制。
44.×法律文化是一定的法、法治、法制法律意識以及其他法的現象的精神品格的總總稱。法律傳統是在漫長的法律發展過程中,在一定民族或一定地域內具有穩定性、連續性并在歷史上得以傳承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意識。
45.√
四、簡答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46.為什么說法的價值具有主觀性?
(1)法所體現的是國家意志形式出現的一定社會主體的意志,這種意志屬于意識范疇,具有主觀性。 (2)對法的價值的認同、評價和選擇,總需要通過主體的意識活動得以實現,總是反映出主體的價值觀念。 (3) 法的價值設定和實現,需要通過主體的認識和借助于主體的主觀努力。
47.《法國民法典》為什么能成為民法法系的重要支柱之一?
(1)它是典型的資產階級法典,規定了如契約自由、民事權利平等原則等。(2)法國革命對世界各國尤其是大陸各國產生了較為深刻的影響。(3) 《法國民法典》本身是一部立法技術高明的法典,它以簡明的、嚴謹的法的語言對資本主義法律關系做了全面的規定,因而在長時期里最能反映資本主義社會的需要。
48.法如何通過具體的制度安排,激勵和規制經濟活動?
(1)在宏觀調控方面:
①法引導和促進市場主體經濟活動,避免或抑制利益沖突、某些經濟領域發展失控或呈現危機,使市場經濟得以健康發展。
②法通過確認市場經濟主體平等地位,為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等各個環節提供行為標準,建立、維護和保障法律秩序。
③法通過制約市場行為的盲目性和片面追求個體經濟利益的行為,促進市場經濟的健康運行。
(2)在規范微觀經濟行為方面,法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①確認市場主體的法律地位。
②調整經濟活動中的各種關系。
③解決各種糾紛,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
49.我國《立法法》規定的立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1)憲法原則。(2)法治原則。(3)民主原則。(4)科學原則。
五、論述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50. 試述法制和法治的區別和聯系。
1、法治與法制的區別主要表現在:
(1)法制既指一國的法律制度或法律和制度,也可以指嚴格依法辦事的一種方式、制度。而法治概念的含義則主要在于主張執政者嚴格依法治理國家。
(2)當法制作為法律制度或法和制度的簡稱時,它指的是具有實體性的法和制度,屬于制度的范疇,強調加強法制是強調要有治國的工具。而法治是一種治國的理論、原則和方法,相對人治而言,強調法治就是強調法和制度這種工具在治理國家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3)法制既強調國家機關和公職人員必須嚴格守法,也強調每個公民守法。而法治強調的主要是一切國家機關和公職人員必須嚴格守法,依法辦事。
(4)法治蘊涵了法調整社會生活的正當性;法制并不必然地具有正當性,它更為強調秩序價值。
2、法制與法治又有密切聯系,主要表現在:
(1)當法制意指嚴格依法辦事、依法進行國家管理時,同法治含義相當。當法制意指一國法律制度簡稱時,同法治也有密切聯系。
(2)法治的實現,又需要以健全法制為條件,沒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法治,因而健全法制是建設現代法治國家的前提條件。
51.試論述法和法律意識的相互作用。
(1)法治是增強法律意識必不可少的條件:
(1)法治建設是增強法律意識的物質基礎。
(2)法治建設是增強法律意識的實踐基礎。
(3)法治建設的運作過程就是法律意識的增強過程。
(2)法律意識對法治建設的作用是:
(1)法律意識是加強立法工作,促進立法完善的思想基礎。
(2)法律意識是貫徹依法辦事的法治原則的思想保障。
(3)法律意識是正確執法和司法的必要的思想條件。
(4)法律意識是推動自覺守法的一個重要思想動力。
看了“全國自考法理學試題及答案”的還看了:
1.上海財經法規考試模擬題及答案
2.2016公共基礎知識預測題目
3.上海會計財經法規模擬試題及答案
4.淺談當代中國法理學的基本問題
5.公共基礎知識高分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