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地理考試答案
地理期末考試試題
一、選擇題
讀“中國政區示意圖”,據此回答1-3題
1.我國疆界綿長,陸上國界線長達20000多千米,相鄰的國家有( )
A.14個 B.13個 C.15個 D.16個
2.我國的大陸海岸線大約長度是( )
A.2萬多千米
B.18000多千米
C.15000多千米
D.12000多千米
3.我國幅員遼闊,東西相距約5200千米,跨經度60多度,這就造成了同一時刻( )
A.長三角陰雨連綿,華北平原驕陽似火
B.哈爾濱人衣著棉衣,海南島人衣著單薄
C.帕米爾高原夜幕深沉,烏蘇里江旭日東升
D.河北省旱地耕作為主,湖南省多水田耕作
讀我國部分地區地形分布圖,回答4-5題。
4.圖中甲地形區是( )
A.云貴高原
B.四川盆地
C.東南丘陵
D.長江中下游平原
5.圖中乙地形區地形特征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遠看是山,近看是川
B.平均海拔大于4000米
C.冰川廣布,雪山連綿
D.以丘陵、平原為主
讀圖,完成6-7題
6.長江發源于( )
A.青藏高原
B.黃土高原
C.云貴高原
D.內蒙古高原
7.以下關于長江沿岸開發利用與保護方式較合理的是( )
A.上游——伐林墾草種糧
B.中游——圍湖造地耕作
C.下游——建壩截流發電
D.沿江——穿山越省旅游
“中國龍”——黃河哺育了燦爛的中華文明。讀黃河圖完成8-11題
8.有關黃河上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有凌汛現象
B.水能資源豐富
C.穿行在平原
D.提供灌溉之利
9.下列正確描述黃河中游段的水文特征是( )
A.地表崎嶇
B.降水稀少
C.植被茂盛
D.含沙量大
10.黃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中游圍湖造田
B.上中游興修水電站
C.中游水土流失
D.氣候干旱河流斷流
11.黃河下游經常發生的自然災害是( )
A.旱澇災害 B.地震 C.滑坡、泥石流 D.臺風
讀“中國主要自然資源數據”表(下表),完成12~13題。
12.表中我國最具優勢的資源( )
A.土地 B.礦產 C.徑流量 D.森林
13.由于我國人均耕地面積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為此制定的基本國策是( )
A.提高土地利用率
B.圍湖造田,擴大耕地面積
C.提高糧食單位面積產量
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和切實保護耕地
水資源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顯得愈來愈重要。讀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示意圖,回答14-16題。
14.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特征是( )
A.從西向東減少
B.東北多,西南少
C.北多南少
D.東多西少,南多北少
15.過渡帶與多水帶的分界大致經過( )
A.長江一線
B.秦嶺淮河一線
C. 南嶺一線
D.大興安嶺一線
16.對于豐水帶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平原地形,耕地廣闊,水土配合良好
B.夏季風和距海近是該地豐水的主要原因
C.水資源豐富,永不缺水,無需節約用水
D.我國已將豐水帶的水資源大量調往缺水帶
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據此回答17-18題。
17.關于我國自然災害分布敘述正確的是( )
A.西南多滑坡
B.西北多泥石流
C.東北多臺風
D.東南沿海多寒潮
18.下列減災防災措施正確的是( )
A.利用風云衛星做好地震預報
B.北方營造防護林防御臺風
C.建設救災物資儲備中心
D.調動官兵筑人墻抗滑坡
讀京滬高速鐵路示意圖,據圖完成19-20題。
19.京滬高速鐵路行駛在我國哪兩大地形區上( )
A.東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B.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C.東北平原、華北平原
D.內蒙古高原、四川盆地
20.京滬高速鐵路與下列哪條鐵路相交( )
A.浙贛線
B.京廣線
C.隴海線
D.焦柳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