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期末語文試卷題
七年級上冊期末語文試卷題
A.女媧(wā) 鮫人(jiāo) 停滯(zhì) 霎時(chà)
B.棲息(qī) 臉頰( xiá ) 匿笑(nì) 狩獵(shòu)
C.柵欄(zhà) 頃刻(qīng) 迸濺(bèng) 盔甲(huī)
D.貯蓄( zhù ) 威懾( shè ) 綻開(dìng) 頭銜(xián)
2、下列詞語書寫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D )(3分)
A.型影不離 忍俊不禁 玲瓏剔透 瘦骨嶙峋
B.美不勝收 隨聲付和 津津有味 海枯石爛
C.驚慌失措 不可抗據 默默無聞 更勝一愁
D.苦心孤詣 各得其所 駭人聽聞 踉踉蹌蹌
3、成語讓我們的文字典雅,下面的句子中哪個成語的運用是正確的呢?( C )(3分)
A.對待經典著作,我們一定要細讀精讀,力求做到不求甚解。
B.老師剛一提示,張明就恍然大悟說道:“我還是不明白,還是不明白!”
C.這個案件令警察十分棘手,因為小偷沒有留下一點蛛絲馬跡。
D.母親對我很嚴格,她教訓我時總是要求我洗耳恭聽。
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B )(3分)
A.專家表示,通過開通快速公交,使主城區交通擁堵問題得到了解決。
B.兩江新區的建設,對進一步提升重慶新形象具有重要意義。
C.為了防止張小亮同學不再抄襲別人的作業,班主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D.在如何提高課堂效率的問題上,老師聽取了廣泛同學們的意見。
5、將下列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語序排列最恰當的一項是( B )(3分)
①大致以烏蒙山為界分為云南高原和貴州高原兩部分。
②貴州高原位于多雨的季風區,雨量充足。
③云南高原寬廣平坦,地面起伏和緩。
④云貴高原位于我國西南部。
⑤云貴高原是世界上巖溶地貌發育最完美、最典型的地區之一。
A.⑤①④②③ B.④①③②⑤
C.⑤①②③④ D.③②①④⑤
6、仿句。(4分)
同學們,大家在初中學習已經一學期了,你們是否發現,其實在所學的科目中,語文獨具魅力!有人說:語文是民族悠久的歷史,讓人蕩氣回腸;有人說:語文是色彩繽紛的花園,讓人流連忘返;有人說:語文是神態悠閑的白云,讓人浮想聯翩;有人說:語文是芳香濃郁的咖啡,讓人溫馨浪漫……
親愛的同學,在你心中語文又是什么呢?請仿照畫橫線語句的樣式,在后面續寫兩個分句。
語文是香氣撲鼻的綠茶,讓人神清氣爽; 語文是浪花飛濺的大河,讓人心潮澎湃;
語文是和煦溫暖的春風,讓人心曠神怡; 語文是平坦碧綠的大地,讓人視野寬闊。
綜合性學習。(11分)
現如今,物質生活條件好了,餐桌上浪費的現象比比皆是。學校準備開展以“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認真完成下面的任務。
(1)從下列材料中任選兩則,參照示例,探究“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途徑。(4分)
【材料一】美國德克薩斯州有一條法令:任何酒店、餐館都不得隨意倒掉客人吃剩下的食物。將那些還可以食用的食物倒掉,就是一種犯罪。
【材料二】法國為防止糧食浪費,推出反浪費計劃,從細節著手,提供節約糧食的好政策與好方法,簽訂全國反浪費公約。
【材料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這些古訓傳達的是對勤儉的倡導,對奢靡的摒棄。
【材料四】有一種節約叫光盤!有一種公益叫光盤!有一種習慣叫光盤!網友們發起“不剩飯菜,曬吃光后的餐具”的“光盤行動”,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示例:我選材料四,探究結果:運用公共媒體進行宣傳。
我選 ,探究結果:
我選 ,探究結果:
活動一(4分,寫出兩點即可)示例:材料一:立法保障; 材料二:制定反浪費計劃,簽訂反浪費公約;材料三: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2)為了同學們養成節約的好習慣,學校準備征集關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宣傳標語貼在食堂。作為巴蜀的一員,請你也擬寫一條宣傳標語吧。(3分)
示例: (1)光盤凈碗 盡顯文明 (2) 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糧食汗珠換。
(3)飲水要思源 吃飯當節儉
(3)初2017級各班準備舉行主題為“節約從我做起”的班會活動。請你為本次主題班會設計一段開場白。要求:語言流暢、有感染力;至少使用一種修辭。(4分)
答題時,要注意對象(稱呼)是全班同學(1分);所講內容要緊扣“節約”二字(1分);語言流暢、有感染力(1分);至少使用一種修辭(1分)。
二、古詩文積累與閱讀(25分)
(一)古詩文積累。
8、默寫填空。(10分,每空1分)
⑴《錢塘湖春行》中通過描寫動物的活動來展現早春景色的詩句是: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⑵《題破山寺后禪院》中運用以聲襯靜的手法,突出作者內心寧靜的詩句是: ____________ 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⑶《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作者想把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帶給遠方寂寞朋友的詩句是: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⑷《過故人莊》中描繪農村優美風光的詩句是:綠樹村邊合, 青山郭外斜 。
⑸_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觀書有感》)
⑹水何澹澹, 山島竦峙 。(《觀滄海》)
(二)閱讀下面的選文,完成文后9—12題。 (15分)
《雖有嘉肴》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9、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
(1)雖有嘉肴 美味的菜 (2)不知其旨也 甘美
(3)自強 勉勵 (4)學學半 教
10、翻譯下列句子。(4分)
(1)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再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學習,就永遠不知道它的好處。
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11、下列節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B )(3分)(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A、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B、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C、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D、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12、“教學相長”的道理給了你怎樣的啟示? 請結合自身的學習經驗談談。(4分)
啟示:(1)首先,學是第一位的。不學,就無法獲得知識,就無法知道自己的不足。
(2)其次,“教學相長”還意味著學習中的互動和交流,有時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學習。聯系實際:比如把自己的理解講給同桌聽,試試自己的表述是否流暢,看看他的反應是否聽懂。以此來檢查自己的學習是否存在漏洞和缺陷,這時就可以“知困”而“自強”。(意對即可)
(二)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題。(20分)
站在舞臺中央?還是靜靜綻放?
(1)曾經,我以為自己是被上帝親吻過的那個蘋果,是人生舞臺的主角。我作文寫得又快又好;我朗誦比賽拔得頭籌;我每次考試都是第一名。大家都說我長大了會有出息。于是,我覺得自己的頭頂一定有一圈神秘的主角光環,它能幫我跨過荊棘繞過泥淖,它能讓我逢兇化吉、錦上添花。
(2)但很快,自以為是世界主角的我,遭遇了人生的第一次滑鐵盧。
(3)那是進大學后的第一次讀書會。導師要我們談談對先秦文學的認識。上大學前誰跟先秦熟啊?我看到有人偷偷用百度了,有人在向同伴詢問。我心里也發慌,但我一直以來就是眾人眼中的資深才女啊,我維持著隨意的坐姿,腦子里拼命地把那些碎片化的知識,整合成能嚇唬人的句子。
(4)我是第一個講的,我挑了詩經里冷僻的段落,扯了朱熹的注釋,順便分析了下先秦和后來儒家主導文化的差異,我仔細觀察導師的每一個表情,在他覺得最有興味時住了嘴。端出大咧咧的笑容:“哎,我就是胡亂一說,給你們墊個底。”
(5)我講完后,心里松弛了下來,還有點兒小得意,心想開學第一仗打得不錯。然后,便有一搭沒一搭地聽其他同學發言。最后發言的,是個瘦小的短發女生,她緊張得要命。我幸災樂禍地想,從她的嘴里肯定是聽不到什么妙語了。
(6)但我估計失誤了。她講了約幾分鐘后,其他同學都收起了之前漫不經心的表情,導師眼睛睜得大大的,充滿了驚訝和贊許,他整個人都往前微傾,激動處甚至握緊了拳頭。帶著一點不甘和不信,我開始認真地側耳傾聽,卻只能承認,她的觀點新穎太多,論證翔實太多,和她一比,我的發言蒼白得像應試作文。聽到同學們熱烈的掌聲,我心里說不出的滋味。
(7)那是大學給我真正意義上的第一課。我第一次明白了“失敗”的含義,也第一次嘗到了“配角”的滋味。但是我依然是那個驕傲的我,我依然向往擠向舞臺中央,依然渴望被無數燈光照亮,哪怕擠掉高跟鞋也在所不惜。
(8)可是后來,我在學校的社團里遇到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小姑娘,她讓我對“配角”有了新的理解。她的長相只是可愛,才華不算橫溢,做講座時我們和嘉賓合照,我努力調整笑容,她卻總是躲在最遠處。可是交給她的任務,從來都做得最細致。一篇稿子,沒有錯別字也沒有標點錯誤;一份策劃,前期宣傳后期總結,事無巨細全包括了。
(9)有一次,一個嘉賓演講,我怕現場人手不夠,就問她能不能抽空過來幫忙。她一口答允了,我問她想做什么,她微笑著說:“我就負責場記吧”,那笑容淡淡的,談不上美麗,卻是那樣的真實自然。說實話,誰都知道場記工作最瑣碎,也最不起眼,最不重要。我覺得只要把任務完成,至于什么后期整理,隨便搪塞一下就行,反正整理了也沒人看,看的人也不知道是誰干的。可她卻傻乎乎的,用錄音筆錄了全場,到宿舍已經十點,她就放一句抄錄一句,并且堅持要當晚把稿件發給我。
(10)十二點左右,我隨手點開QQ郵件,看到整整四頁,七千余字的演說記錄時,我整個人都驚呆了。
(11)一個自愿站在相片邊緣的配角,愿意花大力氣,做一件根本沒法出名、也沒有人贊賞的事情,這實在太了不起了。是啊,她就如同一朵墻角的小花,雖然無人觀賞,卻依然盡情綻放。
(12)講座結束后的一個禮拜,我們學院開元旦晚會。無端的,我想起她淡淡的微笑來,突然對自己說,你得到的太多,耿耿于懷的也太多,是時候站在臺下,默默無聞地付出一次了。所以我既沒有做主持,也沒有表演,而是自愿報名做了場務,匆匆穿梭于禮堂。抽獎環節時,臺下一片沸騰,我躲在幕布后面,迅速地把各個獎項的禮物分類擺放,主持人公布一個名字,我就探出一只手去,把禮物遞給禮儀。從頭到尾,我都蹲在地上,反反復復地核對禮物有沒有擺錯;從頭到尾,我都和臺前的人們共同感受那片愉悅的、輕松的氣氛。
(13)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放下澎湃的虛榮心和無謂的驕傲感,把自己輕輕放回到配角的位置。是有一點失落,但更多的是釋懷和愜意。作為一個配角,能夠扎扎實實地做些事情,不為別人的注目而活,原來是這樣的輕松自在啊。
(14)尋尋覓覓,奮斗掙扎之后,我終于明白,成功也罷,失敗也罷,主角也罷,配角也罷,我們都應該保持一種最佳的生活狀態:站在舞臺中央盡情揮灑,立在偏僻角落也要靜靜綻放。
-------(摘自《青年文摘》,內容有改動)
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的內容。(4分)
曾經,我以為自己是人生舞臺的主角(1分)。進大學后的第一次讀書會上,我第一次嘗到了“配角”的痛苦滋味(1分)。后來,社團的一個小女孩讓我明白了配角也要盡力做好一切(1分)。在元旦晚會上我主動做了場務,體會到了配角的輕松自在,并最終明白,最佳的生活狀態是:站在舞臺中央應該盡情揮灑,立在偏僻角落也要靜靜綻放。(1分)
第(6)段畫波浪線句子“聽到同學們熱烈的掌聲,我心里說不出的滋味”。此刻我的內心是怎樣的?請結合文章內容,展開你的想象,描寫出此時我的心理。(3分)
參考答案:首先,必須是用一人稱描寫;其次,我當時的心理應該是復雜的,應該有兩種以上的心理描寫:有驚訝、有羨慕嫉妒、有淪為配角的痛苦和不甘等。(描寫了兩種心理,2分,語言流暢1分)
品味第(6)段和第(11)段中劃橫線句子的表達效果。(6分)
導師眼睛睜得大大的,充滿了驚訝和贊許,他整個人都往前微傾,激動處甚至握緊了拳頭。
這里用了神態描寫和動作描寫(2分),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老師因為同學精彩的發言而異常激動高興的樣子。(1分)
她就如同一朵墻角的小花,雖然無人觀賞,卻依然盡情綻放。
用了比喻的修辭(1分),把她比作墻角的小花(1分),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她作為一個配角,依然盡力做好一切的生活態度(1分)。(表達了作者對她的欣賞和贊美之情。)
21、請結合上下文,理解第(7)段劃線句子的含義。(3分)
但是我依然是那個驕傲的我,我依然向往擠向舞臺中央,依然渴望被無數燈光照亮,哪怕擠掉高跟鞋也在所不惜。
這句話的含義是說,雖然我的發言不如那個女生精彩,但是我依然渴望成功,渴望成為主角,渴望被人贊賞,哪怕付出再多的艱辛也在所不惜。 (意近即可。但“擠向舞臺中央”、“渴望被無數燈光照亮”、“擠掉高跟鞋”這幾個關鍵詞一定要理解透徹,一個1分。 )
請你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4分)
點題、與題目照應(1分);總結了全文的內容(1分);點明了文章的中心:我們應該保持最佳的生活態度:成為主角要盡情揮灑,成為配角也要默默地努力做好一切。(2分)
三、現代文閱讀 (40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題。(20分)
一雙珍貴的籃球鞋
(1)他決定不和父親說話。
(2)除非父親同意給他買那雙NIKE的籃球鞋。
(3)父親語重心長地說:“買安踏不行嗎?也是中國名牌,148和1480也差得太遠了。咱們是尋常人家,不要去跟別人攀比,咱們就穿尋常的鞋子,實在。”
(4)他生氣地吼道:“不行,我和同學都說了。我就要NIKE普通版的,已經是底線了。班上的胖王和猴子都有,你想讓別人笑我啊?”
(5)父親神色黯然。無奈地說:“別人都是父母兩個供一個,你就我一個人養你。能一樣嗎?”
(6)正如父親所說,他和別人的確不一樣。母親在他小學的時候就和父親離婚了。父親為了他,一直沒有再娶,一個人帶著他長大。幾年前,父親又下崗了,就靠在小區里擺個水果攤子,賺些鄰居的錢過活。
(7)對于父親的辯解,他根本就聽不進去,反而近乎瘋狂地咆哮道:“你都不能給我個媽了,還不能給我雙鞋嗎?”
(8)兒子的這句咆哮猶如一道晴天霹靂,狠狠地劈打在父親的心上。父親不再說話,只是眉頭緊鎖,沉默地抽煙,一口接一口混濁的煙氣吐出來,模糊了父親滄桑而沮喪的臉。
(9)冷戰就是從那天開始的。其實他也不是不知道父親的難處,但大話已經在班里放出去了,他不能在朋友那里丟面子。
(10)二月,天氣驟冷,天空下起了鵝毛大雪,漫天的雪花覆蓋了整個城市。冷戰開始升級。父親晚上不回來了。每天放學,他只能看見晚餐放在暖氣上溫著。早晨,天不亮父親就去進貨,桌上放著十元錢。他幾乎看不見父親,但這場冷戰他不能輸。胖王和猴子每天炫耀的表情,就是他堅持的理由。
(11)十八號,是父親的生日。每年這時候,父親都會做幾樣菜,開一瓶酒,等他回家,然后拍著他的肩膀說,啥時候你能長大,能坐在這兒陪我喝兩盅。那時,父親的眼睛亮閃閃的,滿是期待的光芒。而他總會掏出件小禮物給父親,打火機、計算器、刮胡刀……哄得父親傻笑一個晚上。
(12)但是今天呢?開門的一刻,他就知道什么都沒有,沒有燈光,沒有酒香,沒有父親,而他的書包里也沒有任何可以讓父親傻笑的禮物。
(13)在客廳的飯桌上,他看到一只盒子,安踏,148塊的籃球鞋。下面壓著一張便條,是父親難看的筆跡:“別失望啊,鞋子不是買給你的。知道今年收不到生日禮物了,我自己買給自己。我晚上找了個看大門的工作。挺好的,一個月四百。四個月以后,我就可以給你買耐克了。爸不能給你個媽,是爸的錯,所以這雙鞋子爸先大方地借給你穿。兒子,對不起,爸讓你沒面子了,但今天總歸是我生日。祝我生日快樂吧。”
(14)看到這里,他的心里五味雜陳,說不出的滋味,不覺間已是滿眼淚水。
(15)看著眼前的籃球鞋,他忍不住穿在了自己腳上。鞋子很暖,很軟,居然剛好合他的腳。父親忙糊涂了,41號的腳買了雙43號鞋。他系緊鞋帶的一刻,忽然覺得,這是世上最珍貴的籃球鞋。
(16)他在心中默默念道:“老爸,對不起!老爸,生日快樂!”
-------(選自《最文摘》,內容有改動。)
文章以“一雙珍貴的籃球鞋”作為題目,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4分)
(1)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圍繞籃球鞋展開情節);(2)暗含了文章的中心:一雙籃球鞋飽含了父親深沉的愛;(3)作為文章的線索,貫穿全文;(4)新穎,吸引讀者。
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父親這一人物形象。(4分)
(1)勤儉樸實:從他引導兒子不要與人攀比,要穿尋常鞋子等可看出來。(2)一心為兒子著想,深愛兒子:從他為了兒子不愿再婚,以及為了給兒子買鞋晚上去看大門等可看出來。(3)智慧、教育有方:從他買錯鞋碼,用寫滿真情的便條打動兒子等可看出來。(答對兩點即可。)
有同學覺得第(6)段的內容與上下文無關,應該刪去。你覺得呢?為什么?(4分)
不能刪(1分)。這里用了插敘(1分),補充交代了父母離異及父親下崗等家庭狀況(1分)表現了父親的不容易以及對兒子深沉的愛。(1分)(表現了兒子的倔強、不懂事。)
請結合上下文分析第(10)段畫線句子的作用。(4分)
這里是環境描寫(1分),通過描寫寒冷的天氣(1分),烘托了父子兩人緊張冷淡的關系(1分),同時為下文寫冷戰的升級以及父親在大冷天為兒子做的種種作鋪墊(1分)。
以上是由小編分享的七年級上冊期末語文試卷題全部內容,希望對你的考試有幫助。
看過“七年級上冊期末語文試卷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