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物理復習提綱:多彩的物質世界
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有的分子由多個原子組成,有的分子只由一個原子組成,原子的中央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四周,有一定數目的電子在繞核運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有關初三物理的《多彩的物質世界》期末考試復習提綱,歡迎大家參閱!
《多彩的物質世界》初三物理復習提綱
一、宇宙和微觀世界:
1、宇宙由物質組成
地球及其他一切天體都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處于不停的運動和發展中。
2、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
任何物質都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的大小通常以10-10m做單位來量度。
3、固態、液態、氣態的微觀模型
多數物質從液態變為固態時體積變小(水例外);液態變為氣態時體積會顯著增大。
固態物質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緊密,分子間有強盛的作用力。因而,固體具有一定的體積和外形。
液態物質中,分子沒有固定的位置,運動比較自由,粒子間的作用力比固體的小。因而,液體沒有確定的外形,具有流動性。
氣態物質中,分子極度散亂,間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周八方運動,粒子間的作用力極小,輕易被壓縮,因此,氣體具有流動性。
4、原子及其結構
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有的分子由多個原子組成,有的分子只由一個原子組成,原子的中央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四周,有一定數目的電子在繞核運動。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質子和中子還有更小的精細結構。
5、納米科學技術:1nm=10-9m
二、質量:
1、質量
物體是由物質組成的。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用m表示。物體的質量不隨物體的形態、狀態、位置、溫度而改變,所以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
質量的單位:千克(kg),常用單位:噸(t)、克(g)、毫克(mg)。
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2、質量的測量
天平是實驗室測質量的常用工具。當天平平衡后,被測物體的質量等于砝碼的質量加上游碼所對的刻度值。
3、天平的使用
注重事項:被測物體的質量不能超過天平的稱量(天平所能稱的最大質量);向盤中加減砝碼時要用鑷子,不能用手接觸砝碼,不能把砝碼弄濕、弄臟;潮濕的物體和化學藥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盤中。
托盤天平的結構:底座、游碼、標尺、平衡螺母、橫梁、托盤、分度盤、指針。
使用步驟:
?、俜胖?mdash;—天平應水平放置。
?、谡{節——天平使用前要使橫梁平衡。首先把游碼放在標尺的“0”刻度處,然后調節橫梁兩端的平衡螺母(移向高端),使橫梁平衡。
③稱量——稱量時應把被測物體放天平的左盤,把砝碼放右盤(先大后小)。游碼能夠分辨更小的質量,在標尺上向右移動游碼,就等于在右盤中增加一個更小的砝碼。
三、密度:
1、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
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一般不同,同種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與它的體積成正比。
2、密度
一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一定的,物質不同,其比值一般不同,這反映了不同物質的不同特性,物理學中用密度表示這種特性。
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密度的公式:ρ=m/V
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
m——質量——千克(kg)
V——體積——立方米(m3)
密度的常用單位g/cm3,g/cm3單位大,1g/cm3=1.0×103kg/m3。
水的密度為1.0×103kg/m3,讀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義是:1立方米的水的質量為1.0×103千克。
3、密度的應用
鑒別物質:ρ=m/V。
測量不易直接測量的體積:V=m/ρ。
測量不易直接測量的質量:m=ρV。
四、測量物質的密度
1、量筒的使用
液體物質的體積可以用量筒測出。
量筒(量杯)的使用方法:
?、儆^察量筒標度的單位。1L=1dm3 1mL=1cm3
?、谟^察量筒的最大測量值(量程)和分度值(最小刻度)。
③讀數時,視線與量筒中凹液面的底部相平(或與量筒中凸液面的頂部相平)。
2、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
只要測量出物質的質量和體積,通過ρ=m/V就能夠算出物質的密度。
質量可以用天平測出,液體和外形不規則的固體的體積可以用量筒或量杯來測量。
五、密度與社會生活
1、密度與溫度:溫度能改變物質的密度,一般物體都是在溫度升高時體積膨脹(即:熱脹冷縮,水在4℃以下是熱縮冷脹),密度變小。
2、密度與物質鑒別: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不同,通過測量物質的密度可以鑒別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