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八打一成語
八十八成語答案:
八十八成語解釋:
相傳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木工刻時,發現字跡透入木板三分(三分等于1厘米) 深。形容書法極有筆力。現多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
八十八成語相關:
【讀 音】rù mù sān fēn
【主人公】書法家王羲之
【釋 義】相傳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木工刻時,發現字跡透入木板三分(三分等于1厘米) 深。形容書法極有筆力。現多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
【用 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補語;含褒義。
【近義詞】力透紙背、鐵畫銀鉤
【反義詞】略見一斑
【同韻詞】略跡論心、九五之尊、敬布腹心、一揮千金、擊玉敲金、一夜夫妻百日恩、石火光陰
【對 聯】隔靴搔癢贊何益,入木三分罵亦精。
【歇后語】錘子打釘子——入木三分;啄木鳥啄樹——入木三分
【年代】古代
【燈謎】八十八
【日文】筆力(ひつりょく)が雄勁(ゆうけい),または議論(ぎろん)が深刻(しんこく)なことを形容(けいよう)する
【法文】dessintracéd'untraitferme
【成語故事】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王羲之7歲時開始練習書法,他練字十分刻苦,經常在水池邊練字,池水都染黑了。33歲時寫《蘭亭集序》,37歲寫《黃庭經》,后來因更換寫字的木板,工匠發現王羲之筆力強勁,字跡已透入木板三分深。
【成語示例】我們讀這首詩,尤其有一種入木三分、痛快淋漓的感受。
【詞類符號】名詞; 時間名詞; 方位名詞; 處所名詞;人名; 姓氏; 名字; 地名; 機構名; 其他專有名詞; 動詞;聯系動詞;能愿動詞;趨向動詞;形容詞;區別詞; 數詞;量詞; 副詞; 代詞;介詞; 連詞; 助詞;嘆詞; 擬聲詞;習用語;縮略語;前接成分;后接成分; 語素字; 非語素字。
八十八成語典故:
王羲之字逸少,晉朝時會稽(今浙江紹興)人。他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書法家之一,因為他曾經做過右軍,所以后人又稱他為王右軍。
王羲之的字寫得這樣好,固然與他的天資有關系,但最重要的還是由于他的刻苦練習。他為了把字練好,無論休息還是走路、心里總是想著字體的結構,揣摩著字的架子和氣勢,而且不停地用手指頭在衣襟上劃著。所以時間久了,連身上的衣服也劃破了。
他曾經在池塘邊練習寫字,每次寫完,就在池塘里洗滌筆硯。時間一久,整個池塘的水都變黑了。由此可以知,他在練習書法上所下工夫之深了。
據說他很愛鵝,平時常常望著在河里戲水的鵝發呆,后來竟然從鵝的動作中領悟出運筆的原理,而對他的書法技藝大有助益。
有一次,他到一個道觀去玩,看到一群鵝非常可愛,便要求道士賣給他。觀里的道士早就欽慕他的書法,便請他寫部《黃庭經》作為交換。王羲之實在太喜歡那些鵝了,便同意了。于是王羲之給觀里寫了部《黃庭經》,道士便把那些鵝都送給了他。
還有一次,當時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讓王羲之把祝辭寫在一塊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時非常驚奇,王羲之寫的字,筆力竟然滲入木頭三分多。他贊嘆地說:“右軍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王羲之(公元303-公元361年,另說公元303-公元379、公元307-公元365、公元321-公元379年),字逸少,東晉瑯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后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他出身于名門。
看了“八十八打一成語”的還看了:
1.謎面:八十八打一成語
2.初中猜成語謎語大全附帶答案
3.元宵燈謎謎語大全及答案:猜成語
4.八十八式太極拳的口訣
5.八十壽宴主持詞3篇
6.2016年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主題演講稿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