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美好家風,傳承優良家訓”征文15篇
有份好的家風就能在社會上立穩了腳跟。我們的家風沒有長篇大論、滔滔不絕的講述,只有以身作則,從我做起。
(一)誠信
“民無信不立。”誠信是為人之本,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必要的。
在我眼里是一個大忙人,一天到晚有忙不完的事,但他從不忘記和我的約定。這天,和我拉鉤約定明天去“茶語公園”玩。可是一早爸爸就有接不完的電話,我擔心爸爸會食言,偷偷的在旁邊聽,突然聽到爸爸說“今天不行,要不明天吧”,這時我心里偷偷的樂,說明爸爸今天真會帶我出去玩。當爸爸打完電話笑瞇瞇對我說:“今天爸爸答應出去玩就一定去,做人要說到做到,要守信,這樣才會有更多的人相信你。”
(二)孝敬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每個兒女都應盡的義務。
外婆腰扭傷住院時,就經常帶好吃的給外婆,幫外婆擦身,洗腳,整日整夜陪著外婆,偶爾小睡一會兒,直到外婆出院。
媽媽回到家很抱歉地對我說:“對不起寶貝,這幾天媽媽都沒時間陪你。” “沒關系,媽媽你讓我明白什么是孝敬。”我說。“真聰明,媽媽就是這個意思,等媽媽老了你也要這樣哦。”媽媽笑道。
(三)節約
節約水、節約電、節約糧食……節約身為一名小學生都應該做的。
我是個勤儉的老人,早餐從來不在外面吃,每次吃飯都是一句話‘吃多少,盛多少,不要浪費’。有一次吃中飯,等我們都吃的差不多飽時,鍋里還有半碗飯多。讓我和他一起去騎自行車,騎了半小時左右,我們氣喘吁吁地回來,外公拿起鍋和瓢吭哧吭哧地把剩余的飯都吃了。我這才明白:外公騎車是為了更快的消化,把剩余的飯干掉。
好家風就是一盞盞燈火,照亮面前的道路;就是一塊塊墊腳石,渡過流言的漩渦;就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讓生活更美好。好家風,世世代代相傳。
“樹立美好家風,傳承優良家訓”征文精選篇2
最近放學回家的路上,路過南門橋的時候,超市門口的大屏幕上總會播放一段視頻:一個小女孩在唱歌:“做一個家,善于做一個靈魂,勤儉持家,守德,誠實,孝順,和諧”。這是一個宣傳中國傳統美德的廣告,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我有一個五口之家。有勤勞善良的老爺爺老奶奶一生都在黃土地上灑汗水。有慈愛有愛心的爸爸媽媽。當然也有一個開心貪玩的我,整天唱著tfboy的歌,夢想成為阿凡達。生活在這樣的家庭里,我覺得很幸福,因為我家有一些不成文的規矩。在家里,爺爺奶奶總是教我養成勤儉持家、艱苦樸素的習慣。
因為我爺爺奶奶長期住在農村。通常在家里,總能聽到這樣的“嘮叨”:“不要灑,不要存,不要亂扔,不要亂扔”等等。我要包沒完沒了的飯,自來水總是重復使用,不允許我買名牌衣服。他們當然不知道這叫環保,但我知道就是這個。因為這個原因,我曾經很生氣,現在想想都覺得丟人。記得有一次,我不喜歡吃蛋黃,就悄悄地把它扔進了垃圾桶。我爺爺知道了,給了我很好的教育,還因為背《鋤禾》被處分。
爸爸媽媽更是厲害的人!生活要求我誠實守信,善待他人。總說沒有誠信,就無法立足于社會生活。說可以允許我犯錯,但絕對不允許我欺騙我說謊。一旦說了謊,就像滾雪球一樣,需要不斷重復。結果你會像《狼來了》故事里的小男孩一樣,最后害了自己。自古以來,樂于助人、尊老愛幼是我國的優良傳統,我們家也不例外。“老了,老了,老了的人;”年輕,年輕,年輕”時常在我耳邊響起,提醒我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少先隊員。關愛老人,關愛他人,隨時幫助身邊有困難的人,為社會盡微薄之力。我家書房有句話:“修身齊家,然后治國,然后天下太平”。
雖然不太懂意思,但我知道我家是祖國大家庭的一員。因為嚴格的家庭作風,家庭會更幸福,祖國會更強大。我媽說,這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現。雖然我還是不懂道理,雖然我家不富裕,有時候也會吵架,但是我更愛我的家人,更愛我的祖國。
“樹立美好家風,傳承優良家訓”征文精選篇3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熏陶下,才能出來拔萃。
最近隨著曬家風一詞(火)了起來,腦海中不禁想起在家爸爸媽媽教育我的景象。
記得我第一次踏入校園學習無窮的知識,媽媽在家千叮嚀萬囑咐千萬別和同學吵架,如果有什么困難一定要及時告訴老師,在家聽父母的,在學校一定要聽老師的。老師就像父母那樣把最好的都傳授給你,更要讓我記住給我講一些教育我的故事,告訴我遇事要寬宏大量,要與人和善,在校要和老師同學之間和睦相處。
當然還有我的爺爺總愛給我講很多關于他當年服兵役的經歷,部隊的生活特別艱苦“告誡”我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吃苦耐勞,你要從小學會吃苦,否則長大后不會有什么大的本事。爺爺還教導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在有就是最讓我感動的是爸爸媽媽,奶奶身體不好經常吃藥,媽媽不管怎么累,也不忘了每天晚上給奶奶洗腳。記得有一次,媽媽的手背開水燙傷了,起了大泡。但還是堅持不忘給奶奶洗腳。當時我看見了,眼淚不由自主的流了下來,我跑過去抱著媽媽說:“媽媽等我長大了,也要向你對爺爺奶奶那樣,孝順您。”而爸爸每天下班都要陪爺爺聊聊天,下下棋。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
從小我就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不管到哪,我都會有樂于助人,舉止文明的好習慣,爸爸還時不時給我講一些關于勤儉節約道德文明等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父母就是我們學習得好榜樣,我非常喜歡他們的一言一行。因為那正是我們家的家風。
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良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民族文化正能量得已傳遞,我們每個人要為社會樹立榜樣。一起努力凝聚更多向上,向善,向美的力量,堅守高尚文明道德情操。
我們要從小事做起,要互相幫助,舉止文明,團結向上的好孩子好學生,勤儉節約,中國風尚。
“樹立美好家風,傳承優良家訓”征文精選篇4
家風,是一面鏡子,我們的言行舉止都和家風有關,它照應了我們家庭的氛圍;家風,是一種秉性,它承載了一代又一代人留傳下來的優秀品格,在我們的身上是不可磨滅的;家風是子孫后代學習的典范。好的家風意味著有好的品質與好的行為習慣。
我們家的好家風雖未形成文字,但卻在每天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中流露出來。
爺爺告訴我:“勤勞致富。”他也以身作則了,他從來就沒想過要休息,一直在勤勤懇懇、默默無聞地工作著,直到現在他還在學習先進的技術,設計新奇的產品,為社會做貢獻。他,用實際行動把家的天地給撐了起來。現在他雖沒“致富”,但他有信念,有勤勞、堅持的品性,他一直在為他的目標努力著。總有一天他會取得成功。
奶奶認為,人心要善,心中不能想著去占別人的便宜。奶奶是佛教信徒,所以她一直很相信有因必有果,做了壞事會受到上天譴責的。所以要行善積德,多做一些好事。每逢下雨,鄰居不在家,她都會幫鄰居收衣服;每次起大風,把垃圾吹進來,她便會把整個樓道都給掃一遍,讓鄰居們省心。現如今,她已經為社區做了很多事,鄰居們都念她的好。
媽媽經常勸我多參加集體活動,她堅信集體是打開人際交往的一把必備鑰匙。她還告訴我不懂得要向同學請教,同學不懂的也要主動去教他們,相互取長補短,這樣才可以進步。媽媽還告訴我要友善對待同學,心胸要寬闊一些,不要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去爭吵,這樣只會傷了和氣。
粑粑告訴我要有禮貌,看見熟人要主動熱情地打招呼,這是對人最起碼的尊重。爸爸還常常在我耳邊念叨:“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人走出去要像個人樣,有精神,不能軟綿綿的。”是啊,精神風貌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我在這一方面還略有欠缺,今后一定要多加注意。
我家的家風教給了我很多:爺爺告訴我要奮斗,要努力;奶奶告訴我要善良,樂于助人;媽媽告訴我要與人交往,友善待人;爸爸告訴我要有禮貌,有精神。這些便是我家的好家風。
“樹立美好家風,傳承優良家訓”征文精選篇5
家風,一個家的核心,一個家的品格。
我的家是一個普通的家。它沒有堆金積玉的財富,也沒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它就是那么平凡,跟千萬個平凡的家一樣。但是,我家卻有著良好的家風,這令我驕傲不已。
我家一共四口人,有我的父母,姥姥和我自己。母親是個和藹的人,她不論對誰都是滿臉笑容。她說:“人與人之間交往,必須善待身邊所有的人。”而母親的閃光點,也正是她尊老愛幼的品質了。她關愛家中上了年紀的老人,好生照料他們。回頭來,大家都說母親有孝心。她也十分疼愛小孩。一次,在街邊看見一個正在哭的小姑娘,立馬上前安慰。等她情緒穩定了,就將她帶到了走失兒童中心。母親說:“不論對誰——老人也好,孩子也是,都要懷著一顆尊重的心、古道熱腸的待人,給予他們力所能及的溫暖。”
這就是我的家風:“尊”。
父親是個一絲不茍的人,他平時幽默但在工作時總是凝神專注,仿佛整個人都是屬于工作。也因此,他總能把工作完成得最好,效率最高。父親總對我說:“對待工作要認真,對于學習同樣要有認真的態度。對任何事情,都要有敬畏感,這樣你才可以真正學到東西。”
這就是我的家風:“敬”。
我總是希望世界上沒有謊言,大家坦誠相待,敞開心扉。我說:“保持現在的心態,一直不忘初心,讓誠信之花開滿心底。”
這就是我的家風:“誠”。
姥姥今年七十三,但并不妨礙她天天出門唱歌、跳舞。這么大年紀,身體依舊好,是因為她善于交朋友、為人開朗,總跟著她的老朋友們出去玩。姥姥說:“雖然我年紀大了,但依舊要保持一顆年輕的心,待人樸實,不做作,這樣你心態自然會好,身體也更健康。”
這就是我的家風:“實”。
家風,不僅是一個人的所做所想,更是整個家的優秀品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這就是我的好家風:“尊敬誠實”。
“樹立美好家風,傳承優良家訓”征文精選篇6
家風,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家庭或家族以來形成的能影響家庭成員精神的品德及行為的一種傳統風格傳承,雖然我們明白“家風”的意思,但你知道我們的家風是什么嗎?
家風分為幾和種:1、文明禮儀2、尊師敬友3、互幫互助……文明禮儀是自身的修養,它如同一棵小樹,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去表現,它才會在你的心中扎根,成長。雖微不足道,但卻是我們每個人都不可缺少的,如:向叔叔阿姨問好,進辦公室喊報告,在公交車上主動給爺爺奶奶讓座等,都能體現個人的文化修養。
聽爸爸講,他那小時候天天吃不飽,他的同學帶他們去偷別人的地瓜,個個都答應,到了地里,就開始了“戰斗”,每個人都摘了幾個地瓜,摘完了就趕緊逃,生怕被別人發現。直到安全了,才把地瓜拿出來,在衣服上使勁蹭蹭,扒開皮,便開始“掃蕩”了,不一會兒,幾個地瓜下去,爸爸又藏了一個以后吃,不過很快就被媽媽發現了,媽媽繃著臉問爸爸:“哪來的?”爸爸支支吾吾地說:“別人給的。”媽媽當然不相信,臉色嚴肅起來,爸爸只好坦白了事情的真相。爸爸的媽媽知道了立刻把爸爸教育了一頓,拎著他去給種地瓜的李大爺道歉。家風有時就像一弘清泉,能夠滋潤我們的心靈。
現在,我知道了我們家的家風,就是勤勞,樸實,嚴謹,上進,樂觀。我們需要行動,把良好的家風傳遞給每一個人!
“樹立美好家風,傳承優良家訓”征文精選篇7
許多家庭都有自己的獨特的一面,我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風是“節約風”。
我家最過日子了,奶奶說這叫節約,不是提倡光盤行動嗎,在我家,只要有幾道菜,幾碗飯,就會有幾個空盤子幾個空碗。
記得有一年過年,大家都知道“正月初一不動刀”的風俗吧?奶奶每年過年都會多包些餃子,留著初一的時候吃,結果那一年奶奶竟然忘記了,所有的餃子都下鍋了。結果為了節約,全家總動員,來了個除夕大光盤行動,所有的餃子一掃而光,我們也充得不行了。結果第二天,正月初一沒飯吃了,幸虧去舅爺爺家去拜年,舅爺爺留我們全家吃飯,這才避免了“饑荒”。舅姥姥對我們家的節約風不時的“嘿嘿”的傻笑。
我們不光節約糧食,還節約用水呢!在我們家,廚房里,洗刷間里,盆盆罐罐到處是。洗菜的水沖廁,下雨的水澆花。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有時候也會鬧出笑話。有一次,奶奶找了一個礦泉水瓶子,裝上了空調的水,準備給花兒洗澡,結果去找錐子給瓶蓋扎眼的時候,我放學回家,看見桌子上有瓶水,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來咕咚咕咚喝下去小半瓶,咂咂嘴,咦,這味不大對頭呀,怎么這個味?這時奶奶出現了,原來是接的空調水呀,我的奶奶呀,真節約呀!
爺爺奶奶常說,節約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也是我們家世世代代人應該繼承的家風的美德。
你家有什么樣的家風?一起來秀一下吧!
“樹立美好家風,傳承優良家訓”征文精選篇8
家風,是指一個家庭的傳統品德,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奠定了中國和平與發展的基礎,堅實了公正、法制的社會主義。
我們家的家風,是勤勞、敬業。我的爸爸在火車站當值班員,工作十分辛苦,不得不說是個體力活。但是他每天都按時到崗,從沒有一次遲到過。他不僅要在站臺上跑來跑去,指揮旅客們有秩序地上、下車,還要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維護旅客的安全。特別是他值夜班時,即使風雨交加,氣溫驟降,還要頂著刺骨的寒風賣力地奔跑,一整夜只有短短半小時的休息時間。
我的媽媽是一位會計,雖然工作不受時間限制,可每個月的月審、每年的年審卻讓她匆匆忙忙。盡管在白天她要加倍地計算、核對,可晚上還要加班加點地工作,一點兒也不馬虎。經過她核算的賬目,絕不會有半點差錯。她不僅在外工作認真,在家也非常勤勞。每天清晨四點,我還在夢境中遨游,媽媽卻早已起床干家務。當我醒來時,家里已是另外一個模樣。
今年,我也變得異常勤奮。往年每每拖到最后的寒假作業,今年卻早已寫了大半。短短五天的時間,我就把數學作業寫完,開始寫英語和語文作業了。
家風是每個家庭的傳統文化,也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智慧結晶。作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我們一定要延續中華的傳統美德,遵守家風家訓,創造祖國更加美好的明天!
“樹立美好家風,傳承優良家訓”征文精選篇9
“家風是什么?”許許多多的回答樸實但充滿著深意。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風,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對后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誠實做人。母親時刻叮囑我做人要誠實。有一次,媽媽帶著我去買衣服,由于當時顧客很多,老板找錢的時候有點匆忙,導致多找了我們10元。當時也沒注意,回到家后,媽媽一算賬發現多了10元,媽媽立刻起身拉著我又回到了那家店,把錢還給了老板。老板很感謝媽媽。
在我上三年級的`時候,我把媽媽的香水拿出去和小朋友一起
玩,香水瓶一不小心被我們打碎了,回到家我并沒有立即向媽媽承認錯誤。過了兩天,媽媽說她的香水不見了,怎么也找不著。這時我顯得特別緊張,站在那不敢動,爸爸看出了端倪,拉著我說:“你一定知道媽媽的香水去哪了,是不是?”我低下了頭,說出了事情的經過。可是爸爸并沒有批評我,還表揚我是誠實的好孩子。爸爸說:“香水打碎了還可以再買,而誠實是用金錢也買不到的。”我看著爸爸,用力的點了點頭,并把他的話深深的記在了心里。
失信就是失敗,要想成功最基本的也是誠實。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家風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弘揚民族精神。
“樹立美好家風,傳承優良家訓”征文精選篇10
我的外公是個普普通通的鄉村老農,沒什么文化,卻教給了子女許多做人的道理。其中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像人做事。
在媽媽小的時候,因為家里窮,她只上到小學四年級,就輟學了。那時候,饅頭對農村孩子來說,可是少見的美食。外公出門干活回來,偶爾會帶幾個饅頭給孩子們解饞。
有一天,外公叫媽媽去門前的水田里插秧,并許諾她插完秧后,給一個饅頭作獎賞。在饅頭的激勵下,媽媽飛一般地奔到田里,又飛一般地把秧給插完,再飛回家里向外公要饅頭。外公來到田邊一看,秧苗被媽媽插得歪歪斜斜的。他大發雷霆,狠狠地責罵了媽媽。媽媽哭了,饅頭自然也吃不成了。外公說:“莫像人做事,做不來食。(霞浦話)秧苗沒插好不許吃飯。”媽媽只好再次踏入稻田里……
可那時媽媽畢竟是個小孩子,兒童的玩性常常會讓她忘了正事。喂雞時,她玩起了“逗雞”;上山采豬草,她卻學男孩子用畚箕去踩泥鰍……當然事后外公又少不了訓她“要像人做事”。
在外公的嚴格教育下,媽媽雖然沒讀過多少書,但她學會了做事認真。長大后,開了家皮包店,她嚴格把控皮包質量,生意還挺好的。她盡心盡力地哺育著我,一點兒也不比那些上過大學的媽媽差。更重要的是她也像外公那樣教我像人做事,讓我從小練成了一手好字。
好的家風,影響的可不是一代人啊!
像人做事,是霞浦方言,意思是認真專心做事。
“樹立美好家風,傳承優良家訓”征文精選篇11
俗話說:家有家規,國有國法。家規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家風。我家的家風是勤儉節約。
記得小時候我總是要買許多新衣服。衣櫥里都快裝不下了買的新衣服,又穿不過來。這些很好又很實衣服都有可能被扔進垃圾桶。這樣太浪費了。一天我和媽媽正在整理,媽媽看了一下這些衣服長長的嘆了口氣,說:“這些衣服貴的要上千,便宜的也要好幾百,而且你才穿了一兩次,還有九成新呢。”說完便在我跟前坐下,摸著我的頭輕輕的說:孩子我們家的家風是勤儉節約,你不論有多少錢財,不論有多少財產都要懂得節約,節約是我們家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李嘉誠是一個非常節約的人,在他的生活中每一件襯衫都穿的十幾年,我希望你能把家風一代一代傳下去。我鄭重地點了點頭,過了幾個星期我和媽媽又經過了服裝店,我徑直走了進去拿幾件衣服,就嘟囔要買,媽媽卻搖搖頭說,你忘了咱們家的家風是什么了嗎?我忽然意識到了什么,放下衣服,走了。
勤儉節約是我們家的家風,我一定要把這個加分傳承下去。
“樹立美好家風,傳承優良家訓”征文精選篇12
孝順是一種美德,是對長輩們一種起碼的尊重和禮儀。其實人并不是一定要做出什么驚天動地的事情,傳承好家風,孝順長輩,和睦相處,家家戶戶洋溢著歡樂和幸福,就是人世間最美的風景。
我從父親口中得知,爺爺也是一個人民教師,年輕的時候是村里出了名的孝順,對長輩說話時,絕不會有半點不尊重。我太婆生病時,爺爺著急萬分,一個人不顧辛苦,翻山越嶺從鄉下老家徒步跑到新昌城里去買藥。后來,太婆終于得救了,爺爺才發現肚子餓得咕咕叫,腳底也磨穿了一個小洞。
我的父親也是從小在爺爺的嚴格家教下生活的,尤其在對待長輩的禮節上。每次家中只有長輩在時,我父親總是特別彬彬有禮,甚至開車送長輩親戚回家。平常的爸爸總是幽默風趣,最愛開玩笑,但在長輩面前,會收斂,一臉虔誠,和藹可親。
如此孝順的好家風,我也是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當母親開始嘮叨,我不會像往常一樣立刻頂嘴,而是仔細聽并牢記在心,領悟其道理,發現錯誤馬上改正,讓她不再天天為我勞累,如果你問我家的好家風是什么,很簡單“孝”,這個字里蘊含著我家代代相傳的美德,有著感恩的快樂!
“樹立美好家風,傳承優良家訓”征文精選篇13
家家戶戶的的潮人,都有時代傳承的好家風。我們在生活中耳熟能詳、米之所及的諸如尊老愛幼、勤勞節儉、樂于助人、誠信敬業……都是潮人的好家風。
就跟你們談談我的鄰居吧!鄰居家本來就有一對夫妻,他們夫妻倆生了一男一女。現在,兒女都已經長大了,結了婚,生了孩子,這對夫妻也老了,兒孫滿堂。雖然家里的生活并不是很富裕,但是這戶家庭一直都是平平淡淡地過日子,和睦相處、從未吵架過,大家都過得很幸福。
而再看我前段日子從電視上看到的,有一個家庭,一對夫妻也是生了一男一女,現在也都已經有各自的家庭。可是,婆婆就是一直不喜歡媳婦,而且大女兒還站在婆婆這邊,最不可理喻的是:大女兒居然可以教婆婆用卑鄙的手段去折磨媳婦。所以彼此之間總吵架,每次都鬧得不可開交。
俗話道:吃虧就是占便宜。偶爾吃虧一下,就比那種斤斤計較的人好。再說了,家庭美好圓滿總比整天鬧得不可開交、死來活去的好吧!希望大家能一直把好家風傳承給下一代的子子孫孫!
“樹立美好家風,傳承優良家訓”征文精選篇14
——尊老愛幼,誠實守信
在過年的一段時間,電視上播出了“尋找最美家風”。很多人接受了采訪,有的人說勤儉持家,有的人說做人不忘本,還有的人說尊老愛幼等等。我們家的家風很簡單:尊老愛幼,誠實守信。
爸爸媽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教我做人要尊敬長輩,愛護小輩。當然他們也以身作則。記得在我10歲那年暑假的時候,外婆生病了,媽媽聽到這個消息后,立刻回到老家,在外婆的身邊片刻不離,悉心照顧外婆,直到外婆病好后才回到家。
受到了媽媽的影響,我也對長輩很尊敬。在外面,我會扶年邁的老奶奶過馬路;在公交車上,我會為頭發花白的爺爺讓座;在家里,我會幫爸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奶奶總是叮囑我做人要誠實守信。記得有一次,奶奶帶我去買衣服,由于當時顧客很多,老板找錢的時候有點匆忙,導致多找了我們10元。奶奶當時也沒注意,回到家后,奶奶一算賬發現多了10元,奶奶立刻起身拉我又回到了那家店,把錢還給了老板。老板很感謝奶奶。
媽媽教會了尊老愛幼,奶奶教會了我誠實守信。這些簡單卻又質樸的家風,影響我生活的每一天,讓我受益匪淺。
“樹立美好家風,傳承優良家訓”征文精選篇15
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也就是說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我家的家風是“誠信謙虛。”
小時候父母就教導我做人要守信,記得在一個周末的下午,因為我表現好,爸爸獎勵我玩半個小時的電子游戲,因為玩過了頭,爸爸走過來嚴肅地說:“人無信則不立,你不守信,誰還會相信你呢?”我輕輕地點點頭,結束了我心愛的游戲。
一年級的一天,我在家玩耍時不小心將媽媽心愛的玻璃杯打碎了,我擔心媽媽責備,就偷偷地清理了玻璃碎渣,假裝什么事都沒發生。事后覺得這樣做不好就鼓起勇氣向媽媽道歉,后來媽媽不僅沒有責怪,還意味深長地對我說:“失去了杯子是小事,如果一個人失去了誠實,就會失去別人對你的信任。”我信服地點點頭。
父母在平時的生活中不僅教導我要誠信,還教導我要謙虛。二年級的一次期末考試,我一躍成為我們班的第二名,實在是太高興了,回到家第一時間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媽媽,媽媽一邊鼓勵我一邊和藹地對我說:“再接再厲,不過要記住‘謙受益,滿招損’”。我深深地點了點頭,心里暗下決心,我會做到的,請媽媽放心。
簡單又質樸的家風,影響著我成長的每一天,時時刻刻提醒我不忘做一個實事求是,誠實謙虛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