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有關元宵的作文
學校組織了一個活動——猜燈謎。
在元宵節隔夜,家委會的爸爸媽媽們就準備了很多謎語,還把我們的教室和走廊布置的絢麗多彩。老師讓我們中午可以去其他班猜他們出的謎語,不可以在自己班猜,猜對了蓋一個章,不管猜對幾張,都有獎品。因為中午有活動,所以,姚老師就讓我們早點吃午飯了。
我吃完飯,上去的時候,‘猜燈謎’活動已經開始了,整個五樓被人群記得水泄不通,熱熱鬧鬧的,熙熙攘攘的真有過節的感覺,我在人群狂找李明智,我被擠得東走,西走的,好不容易走出人群,一眼就看到了李銘智,會合后我們相互怪罪了一會,就開始加入猜燈謎大軍,我們來到七班門口,用了一些“非常手段”,第80號紙是他朋友出的題,我們先不勞而獲,就問她答案是什么,她提示我們:你__臉,我們冥思苦想了好一會,還是沒有猜到答案,便放棄了。于是我們繼續下一個目標,我們擠到了三班門口,在這里我們有了收獲,我在重貼崗里找到一張,謎面是“兩點天上來”打一個字,我腦袋里第一個冒出來的是:“關”.于是先去排隊,在去猜其它的謎語,排了好一會隊,我一直在想為什么這么簡單的謎語會放在重貼崗,終于輪到我們了,給蓋章的同學說了我們的謎底,居然答對了,我們興奮不已。
在三班門口猜燈謎,我們猜的不亦樂乎。我在最邊上的墻上,又找到了一張相對比較簡單的謎底,謎面是:“什么地方進去后就就出不來”我們腦袋里想到了太平間,去問一下,說不對,我們根據序號看了一答案紙背后,看到一個墳字我們就直沖到蓋章處,“是墳墓吧”。答案居然對了,我們怎么想也想不到太平間和墳墓有什么區別。我們邊猜邊玩,穿梭在5樓,最后停在了我們班門前,我們在抱怨:“只有兩張,什么也換不到”.這是潘老師走過來說:”一張都可以換,”我和李銘智跑跑跳跳的過去換了禮物。我們如愿以償了。
這次的猜燈謎是學校第一次開發的節日活動,效果很不錯,我們超愿意參加這樣的活動哦!
初中生有關元宵的作文篇2
元宵節這天,我和爸爸媽媽、奶奶及弟弟一起去杭州超山觀賞梅花。
驅車大約2小時,我們就來到了超山風景區。一到大門口就能看見一塊大石頭印著幾個醒目的大字:超山天下梅。好不氣派!景區里真是人山人海。
進入景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大草坪。大草坪上有許多梅花盆栽。那些紅梅花艷若桃李,燦如云霞,又如燃燒的火焰,舞動的紅旗,極為絢麗,頗具感染力。觀賞后使我受到鼓舞,感到振奮,心中騰起異樣的激動。而那些白梅花,它們又別具一格,如銀雕玉琢雪塑,冰肌玉骨,是那么清麗超然,清雅脫俗,令我看了肅然起敬。還有我從未見過的黃梅花,黃得像瑪瑙,也令人嘖嘖稱奇。梅花枝干的姿態也是千姿百態的,有彎著腰的;有下面往左彎,上面往右彎的;有體態像蛇一樣的;也有像人字形的,真是形態各異。草坪上可熱鬧了,有搭帳篷的大人,有在草地上奔跑放風箏的小孩,還有在草地上散步的老人們。
觀賞完草坪上的盆栽,我們便上了梅花山。沿著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往上走,許多漂亮的梅花樹映入眼簾,有雪白的,有梅紅的,還有紅白交替的,一朵朵,一片片,讓人陶醉不已。我們走在小路上,享受著梅花的芳香,享受著陽光的溫暖,好不舒暢!
走著走著,我們走到了唐梅這里。據說此梅距今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樹齡了,為梅仙子江梅的化身。我充滿好奇,定睛一看,此梅姿態婀娜、造型獨特,的確像一位仙子正含笑看著我。雖然它飽經風霜,但是仍傲然挺立,歲歲作花。再向前走一點,我們便到了中國戲劇梅花苑,它是以浮雕長廊的形式,將中國戲劇文化的發展史和500多位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的手摸一一拓印展示,突出了超山自然梅與人文梅的完美融合。
參觀完后,我們看見了三幅梅花圖,其中有一幅畫中寫著“梅花香自苦寒來。”是啊,冬天里,只有梅花傲然挺立,越是寒冷,梅花就開得越精神、越秀氣,難怪它位于“梅、蘭、竹、菊四君子”之首。
我們要像梅花一樣,不畏嚴寒、不屈不撓、傲立雪中、昂首怒放。
初中生有關元宵的作文篇3
今天早晨,當我睜開朦朧的睡眼,便意識到今天的重要性,對于每個人來說,元宵節是每個家庭必不可少的節日。
中午吃過飯,我們便忙忙的回到了奶奶家,按照家里的傳統,今天的下午飯吃的是格外的早。到四點半的時候,我們便結束了晚飯。
一切都是那么單調。但是,如此單調的方式卻沒有讓我的熱情有絲毫受損。因為我知道,今天的“重頭戲”才剛剛開始。漸漸的,藍色的天空已經落下帷幕。天際邊的太陽已漸漸落下,天色逐漸暗了下來。
我和家里人都走到樓下。此時,遠處已經有人在點放煙花,一個個煙花旋轉向上、騰空,爆炸……一切的一切,都展示在我的眼前,依舊是那么熟悉。隨著稀疏的煙花聲,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到這個行列。
盛宴現在開始……
在八點左右的時候,放煙花的人已經不計其數,一個一個的煙花在空中舞動,綻放。爆炸聲在耳邊此起彼伏,當我每看到一個煙花在空中綻放,心中的壓力也便疏減一分。此時的天際,已經被煙花所點亮。
我仰望著星空,看著一個個煙花的精彩表演,自然會愉悅一些。可是漸漸的,我聞到了刺鼻的火藥味,這讓我失落了許多。
我明白:環境問題已經不容小視,一些大城市已經明令不許放煙花,但是,對于一向傳統的我們來說,這可是一個艱難的抉擇。想到這里,我已無心觀賞煙花,默默的走回了房間。
坐在書桌前,我思考了良久,但仍糾結。
我們究竟該怎樣做,這仍是一個問題……
初中生有關元宵的作文篇4
新的一年開始了,大家沉浸在喜慶的節日里。家鄉的街道張燈結彩,整潔干凈。鮮紅的對聯貼出了祥和,貼出了好彩頭。春節過后便要到元宵節了,在元宵節這個喜慶的日子里,我們家鄉的政府會組織“舞龍比賽”。
我的家鄉山清水秀,元宵節這天人們從四面八方趕到一個特殊的廣場來觀看比賽,廣場三邊都擠滿了觀看的人群,有我尊敬的長輩,還有勤勞善良的叔叔阿姨和天真可愛的小朋友們。另一邊排著100多條“龍”整裝待發,中央空出一塊大大的場地是進行表演的地方。晚上8點整,主持人一聲令下“舞龍比賽”就開始了,接著從廣場上空響起三聲大炮聲,響徹云霄,接著煙花四放,隨后就是一條扎得最長整整100節的“龍”騰空而出,龍頭特別巨大,精致極了,左右兩根龍須在風中抖動,神氣十足,連著頭的黃龍身由黃布包裹而成,一節一節呈柱狀約長2米,再用約1.5米的杉木棒穿在每節的中間與之垂直,然后每人一節高高舉著,緊緊連貫在一起靈活極了,里面還有兩支點燃的紅蠟燭,更有一個像真龍的尾巴。“龍”的前面有一個拿著“金球”的帶路人,“巨龍”一直追趕帶路人。一個舞呀、一個追呀,好不熱鬧,看的人開懷大笑。比賽獲得第一名的可以得到豐厚的獎金和禮物。
元宵節在這鑼鼓喧鬧聲中結束了,但這吉祥如意會撒滿人間,永留人間。
初中生有關元宵的作文篇5
“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風雨夜深人盡散,孤燈猶喚賣湯元”。宋朝詩人姜白石寫盡了元宵節張燈結彩,游人如織,載歌載舞的熱鬧,那喚作“浮元子”的正是甬城名小吃——湯圓。
元宵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據說很久以前,一個獵人不慎誤射了一只迷路的神鳥。天帝震怒,下旨天兵天將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畜財產通通燒光。一個睿智的老者想出妙法,令眾人在那一天點燈燃爆竹煙花,這樣一來,天帝認為人們都被燒死了。所以,元宵節賞花燈,放爆竹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了現在。
每年元宵節,我都會隨著父母來到外婆家。照例,外婆為我們端上了一碗碗熱氣騰騰的湯圓。雖比不上“缸鴨狗”的名氣,但外婆家的湯圓也足以勾起我的食欲。湯圓如貓兒般乖巧溫順地躺在青瓷碗,外皮薄而滑,白如羊脂,如一塊未經雕琢的美玉,渾然天成。我迫不及待地用湯匙撈了一個。剛咬開外皮,一股芝麻餡就流了出來,香濃爽口,甜而不膩,我忍不住又多吃了幾個。
元宵紅火而熱鬧,是春節的大軸戲。春節一口暖融融的長氣吹到元宵,終于飄飄灑灑布滿街市,變成年最后的狂歡。月上柳梢頭,南塘老街上的游人更多了。兩邊的店鋪早已門庭若市,鋪面上、屋檐下、長廊里掛滿了各式各樣的燈,有蓮花燈、船燈和心燈……,都用各色彩紙做成,十分精致。大人帶著小孩挑選稱心的花燈。我也擠入挑選行列,一眼就挑中了那個蜻蜓燈。它大大的眼睛,小黑點般的眼珠,薄紗似的飛翼,一翹一翹的長尾巴。只要按一下開關,蜻蜓燈綠色的飛翼就展翅欲飛了。
聽著不絕于耳的爆竹聲,伴著絢麗多彩的煙花,我也迫不及待地拿出了我的煙花放了起來,只見那煙花像甩著一條長鞭沖上云霄,在天空中炸開了花,像繁星,如彩球,似雪花,漫天飛舞,整個天空都被照亮了。“沖天炮”是最應景的,它能飛到百米高空,大放異彩。大人小孩都爭著想嘗試著放,紛紛揚揚的煙塵散落到了地上,人們也滿不在乎。滿天絢爛的爆竹煙花,大紅大綠,明黃亮紫,沾染了凡塵的色彩,充盈的是老百姓平平淡淡的煙火氣。
“一夜花燈醉,只緣春意濃。”夜色中,人們驚呼著,贊嘆著,他們漾開的幸福笑容不正是盛世的煙花嗎?
初中生有關元宵的作文篇6
今天,又是元宵節。這元宵節不可少的就是花燈了,晚上,大街上只聽得一陣陣放炮仗、煙花的聲音。我和老媽怎么也閑不住了,要去外面湊湊熱鬧,于是我便看見了一件值得人深思的事情。
我和家人興致勃勃地來到大潤華,老媽又看到了什么促銷活動,想去淘些什么既便宜又實用的東西。于是我們便擠進了人群之中,好象是在搞什么贈送,一群小朋友拉著父母的手想要拿禮物。原來是商店在給小朋友送小燈籠。小朋友們靜靜地排著隊去拿禮物,誰知大人們都不耐煩,一擁而上,沖進小朋友的圈內,爭先恐后地搶燈籠。不管是衣冠楚楚的男士,還是打扮時尚的女士,都不顧一切地擠著,高踮著腳尖,伸長著胳臂。當時真想給在場的大人們好好講一場禮儀課。自古以來多是權利和金錢的爭搶,怎么為了這一個小燈籠玩具也能爭搶呢?
在涌動的人流中我差點和老媽被擠開,不過還好我抓緊老媽,把她從人群中拉出,可是那些小朋友可就不那么幸運了。只聽得一陣隱約的哭泣聲,但又被喧鬧的人群和轟隆的煙灰聲淹沒。后來我發現了那個找不到大人的小孩,這時,一個身材魁梧的人從人群中擠出,仗著身高體壯,他拿到了兩個小燈籠,找到正在哭泣的兒子,一臉自豪地說:“看,你爸我給你搶了兩個燈籠,怎么樣!”兒子的臉上并沒有多出幾分喜悅,只是兩只手緊緊地拽著爸爸的手指,一抹眼角的淚水,手里又緊握著爸爸的手,而爸爸并沒有發現兒子眼中的淚水。
望著這一幕,我想了很多,這些大人們都只想著為自家孩子搶燈籠,從表面上看是愛孩子,但他們沒有想到孩子想要的并不只是禮物,他們也從沒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孩子會造成怎樣的影響。以后大人們還怎么教導自己的孩子“不要自私,要學孔融讓梨”,“要懂文明禮貌”?如果孩子們都學這樣的大人,那以后的社會將成什么樣呢?
這個元宵夜令我深思。這樣一件小事確實值得我們思考……
初中生有關元宵的作文篇7
在人來人往的街頭,她飽受風霜。路人的鄙視,生活的壓迫,卻未奪走她那顆善良的心。——題記
那條路,連著那個美麗的回憶……在那個喜慶的早晨,我站在冷颼颼的街頭等車。半小時過去了,一輛公交車也沒有,我開始后悔起來。想起鍋里那些可愛的湯圓,我不覺咽了幾口唾沫。抬頭看看老天爺,他是一臉的苦悶。顯然,他也餓了……終于,我直奔小吃部。
不久,我便坐在那,狼吞虎咽地享受我的早餐。街上的人可真多啊!雖然寒風凜冽,可就是擋不住人們心底的喜悅。人們拎著大包小包的食品在我眼前穿梭者,臉上都掛著甜甜的微笑,有的人怕自己的狗被踩到,索性抱著寵物們走。街上濃烈的氣氛,深深的感染了我,我不覺看呆了……
忽然,背后有人戳了我一下,我猛的一回頭,心里不由一怔。只見她彎著腰,手顫抖地端著飯碗。街上的人很多,可是她碗里只有那么丁點。這一回,我再也逃不掉我的良心,把錢遞進了她的碗里。她仍望著我,我瞬時間明白了什么,臉頓時蒼白……
我不敢預測她要做什么,我呆坐在那兒,想逃,逃不掉了。
突然,他干裂的嘴唇微微動了一下,說:“小姑娘,注意點,衣服露出來了。”她很平靜,可是我的心卻怎么也平靜不下來了。心底有一種莫名的溫暖,眼淚瞬間像音符跳出了眼眶……驀地,等我回過神來,他已經走了,他像一陣風,匆匆來過,卻不留下一絲痕跡。
而我,卻呆坐那好久,好久……
初中生有關元宵的作文篇8
喜慶的元宵節剛剛過去,人們吃元宵,打燈籠……真是太好玩了。光知道好玩不行,得知道它的來歷,不行了吧!還是我告訴你吧:
這一則傳說與吃元宵的習俗有關: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幾天大雪,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里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后,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著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簽語。一時之間,長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說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群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后,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里張燈結彩,游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聽到喊聲,終于和家里的親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
知道了吧!把它記住,回家給你爸爸媽媽說。他們一定會很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