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植樹節的作文
三月六號上午,市民廣場格外的熱鬧,因為我們臺州晚報的小記者們在家長的陪同下,帶著植樹工具準備在這大干一場。雖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可一點也淋不滅我們植樹的熱情,大家興致勃勃地等著樹苗地運來。
沒過一會兒,卡車把樹苗運來了。大家有秩序地領來了小樹苗。我和陸佳妮、吳振宇、樓栩榛為一組,廣場的東北角是我們的“戰場”,媽媽們也主動加入了進來,我們以母子、母女親子型為小組。大家說干就干,有的扛樹苗,有的挖坑,有的小心把樹苗栽進坑里。“哎,輕點,別弄對樹根。”“培土要看著點,別擦傷樹皮。”“扶正點,別讓它歪斜。”我們互相提醒著,每栽一棵都這樣,真可以說是“無微不至”了。這時,雨也下的更歡了,省了澆水這道程序了,可我們個個也淋成了“落湯雞”,變成了“小猴泥”,干勁十足的我們才不管呢!看看樓栩榛,簡直就是其中的一個。
這時,我和媽媽的這組卻遇到了小麻煩,因為雨下大了,水坑積水越來越多,可我的力氣小,培土速度慢,一下子水漫上來了,媽媽當機立斷,馬上和我調換工作——我扶樹,她培土。果然,力氣大的媽媽,三兩下就把坑給填滿了,樂得我笑的合不籠嘴。
經過一個上午的苦戰,一棵棵小樹苗在廣場的草地上扎下了根,吳征宇、樓栩榛他們拍手笑了,我和陸佳妮輕輕地撫摸著小樹苗說:“小樹苗啊,小樹苗,你們沐浴著春天的陽光,快快長大吧,長得枝葉繁葉茂,郁郁蔥蔥,為祖國的明天撐起一柄柄打大傘。”
六年級植樹節的作文篇2
常常聽爸爸說,他們小時候,小河里的水可干凈啦!清澈得可以看見魚兒在水中歡快的玩耍。夏天,他們在水中游泳;冬天,河面結了一層厚厚的冰,一個三十多斤的小孩可以從上面走過去。而他們的家前屋后種了好多樹,三伏天,樹葉郁郁蔥蔥,綠樹成蔭,十分涼爽。然而,這一切在我們這代孩子眼里,簡直是童話里的世界。
小時候,我常去外婆家。外婆家屋后有一片空地,三棵參天大樹拔地而起,樹干要兩個八歲左右的小孩才圍得起來。由于樹與樹間的距離比較近,三棵大樹的茂密枝葉都連在了一起。這兒是鳥兒的家,清晨,傍晚,鳥兒們忙進忙出,歡快地唱著歌。它更是我的樂園,我在樹下玩耍,奔跑,歡笑……夏天,和外婆在樹蔭下乘涼,微風吹在身上,舒暢得想要睡著了,這時,我真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
可惜,這三棵大樹的命運卻是如此不幸。自我懂事以來,我才跟這三個大朋友度過一個春秋,它們便被電鋸鋸倒了。鋸倒時,我看到樹樁上一圈圈清晰的年輪,它象烙印一樣永遠地印在了我的心上。樹倒下了,樓房卻立了起來。我跟這三個朋友在一起時的快樂時光將成為我永遠的記憶。
幾年之后,我聽多了類似外婆家大樹的例子。人類為了個人微薄的利益,大量砍伐樹木,森林面積不斷減少,__露的山坡卻在擴大;工業廢水任意排放,無數的河流又臟又臭;黑煙無情地奔向蔚藍的天空……
人類瘋狂地從大自然中獲利,同時又破壞了大自然。聽,河流在哭泣,大地在呻吟,天空在嘆息。但人類仍然惡習不改,大自然發怒了:1998年,洪水沖毀了堤壩,怒沖沖的奔向村莊;20__年,狂風肆虐,沙塵暴席卷了我國首都北京;酸雨無情地侵蝕著大地;黃河突然間斷流了。
這一切一切的惡果不正是人類的杰作嗎?這是人類在自食其果!我國是一個有著13億人口的大國,只要人人都種下一點綠,世界將生機盎然。請從自我做起,為世界留下一點綠吧!
六年級植樹節的作文篇3
今天是3月12日,既是植樹節,又是孫中山先生的逝世紀念日。
今天下午的最后一節班會課,老師給我們講了植樹節的來歷:老師說,在孫中山先生的故鄉——中山,至今還有一棵上百歲的檀香酸豆樹,這是1883年,僅有17歲的孫中山從美國檀香山帶回的酸豆樹,并且親自栽下,到現在,已經有100多年了。
講完植樹節的來歷,老師給我們看了一些污染環境的圖片,有一張圖片是一些魚兒和蛙,因為水源被污染了,而無法生存,導致死亡;還有一張圖片看起來更加讓人痛心:一群人高高的舉起牌子,上面寫著,不要污染,要生存!一張張圖片看起來是多么的讓人痛心啊!我想,當時在和我一起看圖片的同學們,此時此刻,可能也有著和我一樣的心情吧!
看完圖片,老師又講了保護環境的知識,還給我們搞了一個知識搶答,問我們一些跟保護環境的一些日子,比如世界無煙日、世界森林日、國際禁毒日……
下課鈴響了,班會課也結束了。
上完班會課,我的感想就是我們應該像孫中山先生說的一樣,多植樹造林,保護水源,倡議大家都來植樹,保護我們的家園,讓我們的家園更加美麗!
六年級植樹節的作文篇4
植樹節前一天,爸爸買好了樹苗,放在花園里,可我卻等不及了,真想今天就是植樹節,恨不得立刻拿起樹苗跑到外公家去種樹。
3月12日,星期四,我期待已久的一天終于來到了。早上我高興的去上學,下午回家我就趕緊做作業,做完作業我就和爸爸迅速吃飯,生怕耽誤了時間。吃完飯,我和爸爸拿起樹苗,然后找一輛摩托車,我們就去了外公家。
來到外公家,外公熱情好客地招待我們,問我們吃飯沒有?我說:“外公,我們吃了,今天我和爸爸是來您這里種樹的。”我又問道:“您有種樹的工具嗎?”外公回答說:“有!有鏟子。你們種樹還要澆水,也挑一擔水去吧!”我和爸爸點了點頭。
隨后爸爸挑水,我拿樹苗和鏟子。一路上,我邊走邊唱:“沒有花香,沒有樹高,我是一顆無人知道的小草,從不寂寞,從不煩惱,你看我的……”還沒有唱完《小草》這首歌就到我們種樹的地方了。
爸爸首先用鏟子撬開泥土,然后我把樹苗放進撬好的坑里,扶著樹苗,爸爸再把泥土填好,最后我給樹苗澆水,很快我們就把第一棵樹載好了。按照這個順序,我和爸爸載好所帶的樹苗。我看著小樹,突然想到:不知道小樹苗長大了會是什么樣的?如果它長大了,被人砍怎么辦呢?想著想著:我就有了一個注意,并對爸爸說:“爸爸我們給小樹苗圍一個籬笆吧!還立一個標示牌。”爸爸說:“好!這樣不僅可以保護小樹苗,還可以提醒大家保護環境,你就在標示牌上寫上保護環境之類的話吧!”爸爸剛說完,我就給小樹苗圍好了籬笆,并在小樹苗上掛上標示牌,上面寫著:“保護環境,人人有責。”要走時,我許了一個心愿:我希望人人都保護環境,讓地球多一點綠色,少一點污染。
最后,我和爸爸看著剛載好的那些樹苗,依依不舍的離開了那個地方。
六年級植樹節的作文篇5
今天我和媽媽到新湖景城植樹,是葉雨旸一家邀請我去的。因為3月12日是植樹節,所以在去新湖景城路上,我就問媽媽:“今天不是3月12日呀!為什么還要植樹呢?”媽媽不緊不慢地說:“補植樹唄!”說著說著,車就到了新湖景城。
一進門就看到葉雨旸一家人。大家領了號碼,拿了兩把鐵鍬、兩把鋤頭,到了指定的地點,就開始植樹了。
我和葉雨旸各拿了一把鐵鍬,賣力地挖起來了。葉雨旸爸爸也不甘示弱,拿起一把鋤頭就挖。但是沒挖幾下,只聽“咔擦”一聲,大家都把目光轉移到葉雨旸爸爸的鋤頭上,原來是鋤頭把手斷了。我們笑了一陣,繼續挖了。過了一會兒,坑挖好了。我們把樹筆直地插在地里,然后用土把地整平,再用剩余的土把樹的周圍弄成漏斗形,水就不會流到外面了,這可是種樹的秘訣。然后我和葉雨旸媽媽一起把水桶拎到“取水處”取了一大桶水。我拎了拎水桶,簡直比煤氣罐還重呢!后來還是葉雨旸媽媽拎過去的呢!我們把水澆在樹底,一陣風吹過,樹頻頻點頭,好像在說:“謝謝你們,我一定會茁壯成長的。”
我相信,過幾年再來看,它肯定會變成一棵大樹的。
六年級植樹節的作文篇6
今天是3月22日植樹節,樂樂、晨晨、肖肖三位好朋友一起來到大草地上植樹。
肖肖說:“樂樂來松土,晨晨來插樹,我來提水。”三位好朋友一起行動了起來。樂樂拿著一把鏟子挖啊挖,過了一會,就挖出一個大洞來。他對晨晨說:“我挖好洞了,你趕快把小樹插進去,插進去的時候要小心,不要把小樹插歪了。”晨晨小心地把樹插到樹洞里面,用力扶著小樹,樂樂拿起鏟子把土小心地蓋到樹根上。這時候,肖肖提來了一桶水,澆在了小樹上。有一只小鳥飛過來停在樹上,喳喳直叫,好像跟他們說:“你們太棒了,謝謝你們。”
小樹種好了,樂樂對晨晨和肖肖說:“你們看,植樹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可以綠化環境,保護環境,我們明年植樹節再來一起植樹吧。”晨晨說:“明年我們要一人種一棵。”肖肖說:“好呀,好呀,就這樣說定了,我還要叫我的小伙伴一起來植樹。”
六年級植樹節的作文篇7
我們一直認為自然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豐富的資源看來實在浪費,但是當我們觀察大自然的運作,會知道任何一種資源不是無窮盡的',我們始終在等待,旁觀看著每一種資源消耗殆盡,期待下一次會更好。
有樹的地方,就有希望;有樹的地方,就有夢想;有樹的地方,就有歡暢;有樹的地方,就有我的思念;有你的地方,就有我的祝福:植樹節快樂!
邁開你的腳步,踏著滿地的塵土,堅強的進行著你的征服,人生當自強是永恒的道路,植樹節來到,為你種棵友誼之樹,愿你人生有建樹,成功又幸福。
森林最值得贊頌就是它的自我表達,不論是工具的把手,還是枯木椿,或是每一根活生生的枝桿,都紀錄風的吹襲,它總是敘述自己的故事,這就是為何木材對人有一種吸引力,不僅是質料本身,而是一種同源共存與了解的精神。很少人會對松樹帶給我們的感受無動于衷,它們的聲音從山上直入我們的心靈,偶爾傾聽樹的話語,所有森林維護保存的問題都會消失,植樹節,多種樹!
雪災了,地震了,洪水了,拿什么拯救我們的地球?植樹,對,要環保,多植樹。
植樹節了,讓我們心里植棵樹,共同保護我們的環境!種下一棵青松,成就一片綠色;種下一棵牡丹,成就一片焉紅;種下一棵真心,撒播愛的種子,植樹節到了,愿你種下好心情,種出好福氣!
六年級植樹節的作文篇8
植樹節,植的是人心,植的是希望,植的是人能體會自然,和自然和諧共處,共同的友好的生活在一個空間了,生活在一個世界中。
植樹是中能量,是中想要自然與之和睦相處,是讓自然保護人類,是讓自然中添加新生力量,注入新的血液,讓自然更具活力,更陽光的發展和創新。
有的人沒有真正的認識到植樹對人的有益,沒有認真的認識到植樹能帶給人的生活一種安定。當今社會這么多的自然災害發生在身邊,給人們多少警示,讓人能從中看到的是要想把生存的環境變得更和諧,變得更安康就要植樹。植樹節是圓夢的節日,是讓更多的人在這樣的一天,看到與大自然和睦共處是勢在必行的,過度的砍伐,過度的傷害大自然,讓生態無法平衡。環節這樣的現狀要靠人類,要靠我們自己,只有自己認識到這樣做是讓自己平安,是保護自己的生存空間。重中之重。這樣才能呼吁到大家,讓大家感受到這樣的事情,才是當今最重要的事情。植樹節植的是人的心。有些人對現狀有種失望感,和失落感。失去了信心將會沒有動力。讓更多的人共同的來做這樣的一件事,這樣的植樹就會有更多人來參與,參與的人多了,讓大自然注入新生力量就會勢在必得了。未來的目標就會很清晰,接近目標的心情就會更有信心。
植樹節,警惕自己保護環境,植樹造林,讓更多的綠色恢復在山上,讓更多的綠色帶給生活空間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