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心態學習心得體會范文(3)
我們拿出林肯式的精神,連鎖行業很快會成功的。
樂觀心態 ——成功人士的共同性格
心態決定一個人對事物的看法。要保持樂觀的心態,首先就要相信自己,有自信!所謂相信自己,就要讓自己的長處得以充分發揮.你要相信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別人擅長的對你來說也許是困難的,但你擁有的別人也許終生都得不到.只要找出自己的優勢,挖掘自身的潛力,在現有的基礎上進步,我們就會逐步樹立起信心,并不斷走向成功!
保持樂觀的心態,需要我們遇事多從事物好的方面考慮。積極想辦法克服它,始終懷有這樣一種信念:“我行,我一定行。”當我們歷盡艱難,獲得勝利時,回頭看看,原來它并不可怕,并不是不可征服的。我們之所以沒有取得成功,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消極的心態在作祟,在開始行動以前,我們無限放大我們的困境,而看不到自身的優勢及機會所在,往往是自己先行打敗了自己。擁有積極心態的人,必定是一個陽光的人,熱愛生活的人。擁有了積極心態,也就擁有了快樂人生。讓我們以樂觀的心態,面對學習,發展,笑對人生吧!
成功者始終以積極的思考、樂觀的心態去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面對挫折,泰然處之。成功屬于準備好的人,屬于腳步不停的人、堅持的人,更屬于腳步飛快的、樂觀的人。養成樂觀的習慣告訴自己:世界上只有一個獨一無二的我,我一定會成功!馬上行動,趕緊去做!
樂觀的人在危機中看到的是希望,悲觀的人看到的是絕望。樂觀的心態能把壞的事情變好,悲觀的心態會把好的事情變壞。例如:兩個人從窗子里往外看~一個人看到地上的泥土~一個人看到天上的星星~ 樂觀的心態會促使你從問題里找機會~悲觀的心態會讓你從機會中找問題~ 當今時代是悟性的賽跑!積極的心態象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極的心態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不是沒有陽光,是因為你總低著頭,不是沒有綠洲,是因為你心中有一片沙漠。成功吸引成功,迷宮吸引迷宮。華爾街致富格言:要想致富就必須遠離蠢材,至少50米以外。
我要學會樂觀:憂愁的過一天倒不如快樂的過一天.面對桌上的半杯水,心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悲觀心態的人認為“我只有半杯水了!” 不去努力,整天對著這半杯水唉聲嘆氣,結果這半杯水經過長時間蒸發,最終化為烏有,他收獲的只有失望與無奈。而懷有積極心態的人會說:“哇!我還有半杯水!”于是靠這半杯水努力尋找新的水源,他最終獲得了成功的喜悅。事實上,一個人快樂與否,都是取決于自己的心態,當你以樂觀心態去看待這個世界的時候,你會發現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而自己又是多么幸福;當你以悲觀點心態活著的時候,你會發現這個世界也是灰色的,沒有任何色彩。
我想人人都愿意處于歡樂和幸福之中。然而,生活是錯綜復雜、千變萬化的,并且經常發生禍不單行的事。生氣、苦悶和悲哀的人健康必然會受到影響,甚至減損壽命。那么,遇到心情不快時,如何保持一份好心情呢?例如,一個人在煩惱的時候,可以多回憶愉快的時候,還可以用微笑來激勵自己。當然,笑要真笑,要盡量多想快樂的事情。一項心理研究顯示,一個病人帶著樂觀的表情高聲朗讀勵志方面的故事后,他們的情緒會大為改善而且病也相應的減輕。所以良好的心情對健康的積極作用是任何藥物都無法代替的;惡劣的心情對健康的危害則猶如任何病原體。
遇到困境時我的經驗是:
1.轉移情緒。人生的道路崎嶇不平,坎坎坷坷,難免有挫折和失誤,也少不了煩惱和苦悶。此時此刻,應迅速把注意力轉移到別的方面去。
2.向人傾訴。心情不快可以向朋友傾訴,這就需要先學會廣交朋友。如果經常防范著別人的“侵害”而不交朋友,也就無愉快可談。沒有朋友的話,不僅遇到難事無人相助,也無法找到可一吐為快的對象。把心中的苦處給知心人講,并能得到安慰甚至給我出謀畫冊,我的心情自然會像打開了一扇門一樣明朗。
3.寬以待人。人與人之間總免不了有這樣或那樣的矛盾事情產生,朋友之間也難免有爭吵、有糾葛。只要不是大的原則問題,應該與人為善,寬大為懷。絕不能有理不讓人,無理爭三分,更不要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得臉紅脖子粗,甚至拳腳相加,傷了和氣。應該有那種“何事紛爭一角墻,讓他幾尺也無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的博大胸懷和高風亮節。
4. 憧憬未來。追求美好的未來是人的天性,也是人類生存和社會進步的動力。只有經常憧憬美好的未來,才能始終保持奮發進取的精神狀態。不管命運把自己拋向何方,都應該泰然處之。不管現實如何殘酷,都應該始終相信困難即將克服,曙光就在眼前,相信未來會更加美好。
最后我送各位一句話,我們改變不了環境,但可以改變自己;改變不了過去,但可以改變現在;改變不了事實,但可以改變態度;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把握自己;不能左右天氣,但可以改變心情;不能預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不能改變容顏,但可以展現笑容;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控制它的寬度。不求事事順心,但一定要有樂觀的心態。有了這樣的心態,結果就會隨之而變!剛加入行業的朋友,不要著急去發展,應先積極參加公司的各種學習和活動,同時用你的樂觀去影響每一個人。用你的積極去感染每一個人。為你的發展先鋪墊吧。
寬容心態 —寬容別人等于寬容自己
我寬容,因為我知道寬容別人等于寬容自己的道理,在你寬容別人的時候,你也得到別人的寬容,那不是在寬容了自己嗎?寬容精神是做人必備的美德,俗話說的好,大肚能容天下能容之事~開口常笑天下可笑之人~寬容的力量是巨大的~寬容可以使你的敵人越來越少~朋友越來越多~
寬容是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是一種巨大的人格魅力,是一種超凡脫俗的人生觀。古往今來,有多少民族在寬容中冰釋了誤解和憎恨,有多少部落在寬容中播種了內疚和感激。化干戈為玉博,化沖突為詳和。我們都知道太陽再耀眼也不能照到每個角落,月亮在柔美也有陰晴圓缺的時候,所以要學會寬容。所謂寬容意味著給予,給予別人能使自己變得更加豐富。刻薄意味著索取,索取得再多也容易干涸。寬容有時給自己帶來痛苦,但那痛苦是短暫的;刻薄有時給自己帶來快樂,但那快樂也不會長久。寬容的心態就是以寬闊的胸懷和包容的心態,去面對人和事。“事在人為,境由心造,后退一步海闊天空。”寬容不僅是一種與人和諧相處的素質,一種永遠崇尚的品德,更是吸納他人長處充實自我價值的情操!苛刻會把非常簡單的事情變得復雜,而寬容則可以把復雜的事情變得簡單。我們有沒有意識到,在生活中的許多時候,我們其實做不好寬容心態,使本來可以十分簡單的事變得非常復雜,然后再用復雜的辦法解決,結果越來越復雜。說遠一點,國家與國家本來可以通過談判解決矛盾的,難道非得用針尖對麥芒的方法付諸武力嗎?往往戰爭結束了還得回到談判桌前。
心胸寬闊的人,往往具備海納百川的心態,用一顆平靜的心面對蕓蕓眾生,所以他的生活永遠晴朗無比。直面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只有自己不在意,別人才能真正的認同。一個人如果有海一樣的胸懷去寬容他人,生活中還有什么事情會讓你失去笑容呢?我們在茫茫人世間,難免與別人產生誤會、磨擦。如果不注意,在我們輕動仇恨之時,仇恨便會悄悄成長,最終會導致堵塞了通往成功之路。當別人批評我們時,如果我們有一顆寬容的心,就能夠心平氣和,審視自己。于是你就會發現,別人的批評其實是一片好心.但如果我們以敵視的眼光看待別人,對周圍的人處處提防,最后終會因孤獨而陷入憂郁和痛苦之中。“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
寬容是一種素質,一種修養,一種情操,也是衡量一個人層次高低的一個標準。比如"看別人不順眼,其實是自己修養不夠,地上種了菜,就不易長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惡。"一位哲人說過一番耐人尋味的話: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論其美丑,故天空廣闊無比;高山收容每一塊巖石,不論其大小,故高山雄偉壯觀;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論其清濁,故大海浩翰無比。大海因為寬容,有了浩瀚的海面;大地因為寬容,有了世間的萬物;禿山因為寬容,有了茂密的森林;天空因為寬容,有了繁多的星星;宇宙因為寬容,有了眾多的星系;人因為寬容,有了許多的朋友,我寬容了,朋友自然就多了,哲人之言無疑是對寬容最生動直觀的詮釋。我們要像圣人那樣用放大鏡看別人的優點,用縮小鏡看他們的缺點。
中國古代有這樣一個故事:
孔子的得意門生顏回有一次看到一個買布的人和賣布的在吵架,買布的大聲說: “三八二十三,你為什么收我二十四個錢!”顏回上前勸架,說: “是三八二十四,你算錯了,別吵了。”那人指著顏回的鼻子:“你算老幾?我就聽孔子的,咱們找他評理去。”顏回問:“如果你錯了怎么辦?”答: “我把腦袋給你。你錯了怎么辦?”顏回道:“我把帽子輸給你。”兩人找到了孔子。孔子問明情況,對顏回笑笑說: “三八就是二十三嘛,顏回,你輸了,把帽子給人家吧。”顏回心想,老師一定是老糊涂了,只好把帽子摘下,那人拿了帽子高興地走了。后來孔子告訴顏回: “說你輸了,只是輸一頂帽子,說他輸了,那可是一條人命啊!你說是帽子重要還是人命重要?”顏回恍然大悟,撲通跪在孔子面前:“老師重大義而輕小是非,學生慚愧萬分!”這種寬厚與容忍絕對不是小人能夠做到的,明知對方錯了,卻不爭不斗反而認輸,雖然自己吃點小虧,使別人不受大損。表面是形式的輸贏,而深處是思想境界和做人水準的高低,這樣的人其實活得很瀟灑。這就是孔子說r :責備自己重些,責備他人輕些,這樣的人就沒有怨恨了。 ”我理解為"君子嚴格要求自己,小人專門苛求別人"。最后祝愿行業各位朋友以寬容精神對待現在和未來
感恩心態 ——一條培養生命價值的心路
“感恩”是一種認同。這種認同是從內心到外表的一種行為表現。我們生活在大自然里,大自然給與我們的恩賜太多。沒有大自然誰也活不下去,這是最簡單的道理。對太陽的“感恩”,那是對溫暖的領悟,對藍天的“感恩”,那是對童年時夢想的一種認可。對草原的“感恩”那是我們對生命的嘆服。對大海的“感恩”,那是我們對博大寬闊的傾聽。
“感恩”是一種對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現,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情感。學會感恩,是為了擦亮蒙塵的心靈而不致麻木,學會感恩,是為了將無以為報的點滴付出永銘于心。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做人原則,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必然會導致人際關系的冷淡,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恩,當感恩成為一種自覺,當感恩成為一種健康的心態,我們的身心和靈魂便有一種超越。
感恩讓我們心中多了一份難得的快樂和寧靜。如果總覺得別人欠你的,從來不想到別人和社會給予你的一切,這種人心里只會產生抱怨,不會產生感恩。有位哲學家說過,世界上最大的悲劇或不幸,就是一個人大言不慚地說,沒有人給我任何東西。感恩是一份美好感情,是一種健康心態,是一種良知,是一種動力。人有了感恩之情,生命就會得到滋潤,并時時閃爍著純凈的光芒。永懷感恩之心,常表感激之情,原涼那些傷害過自己的人。人生就會充實而快樂。
“感恩”之心,就是我們每個人生活中不可缺的陽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無論你是何等的尊貴,或是何等的卑微;無論你生活在何地何處,或是你有著怎樣特別的生活經歷,只要你頭腦清醒,那你將會有一顆感恩的心。
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會面臨種種失敗、無奈都需要我們勇敢地面對、如果你一味地埋怨生活,從此你將變得消沉、萎靡不振?還是對生活滿懷感恩,跌倒了再爬起來?你感恩生活,生活將賜予你燦爛的陽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終可能一無所有!感恩,會使我們在失敗時看到差距,在不幸時得到安慰。就像換一種角度去看待人生的失意與不幸,對生活時時懷一份感恩的心情,則能使自己永遠保持健康的心態、進取的信念。
在感恩的同時讓我們獲得更多。心存感恩,知足惜福,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才會變得如此的和諧和親切,我們自身也會因此變得愉快而又健康。心存感恩的人,才能收獲更多的人生幸福和生活快樂,才能拋棄沒有意義的怨天尤人。心存感恩的人,才會朝氣蓬勃,豁達睿智,好運常在,遠離煩惱,才能達到“人人愛我,我愛人人”的美好境界。人常說:“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一個懂得感恩并知恩圖報的人,才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