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和自考的區別是什么
2、學習方式不同:成考有三種學習方式,分別是函授、業余以及脫產,自考的學習方式主要以自學為主。
3、畢業證書不同:成考的文憑印的是所上大學的章。自考的文憑上有兩個章,一個是主考院校的章,另一個是當地自考委的章。
4、公平程度不同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成考和高考一樣,特殊人群是享受加分投檔政策的。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考生,可加20分投檔:年滿25周歲以上人員;獲地市級以上(含地市級)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廳、局系統,國家特大型企業授予的勞動模范、先進生產(工作)者及科技進步(成果)獎獲得者;獲省級工、青、婦等組織授予的"五一勞動獎章"、"新長征突擊手"、"三八紅旗手"稱號者;解放軍、武警部隊、公安干警榮立個人三等功以上者;歸僑、歸僑子女、華僑子女、臺灣省籍考生;烈士子女、烈士配偶;邊疆、山區、牧區和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少數民族考生、國防科技工業三線企業單位(地處地市以上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除外)獲得企業表彰的先進生產(工作)者。
成考是過了分數線,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錄取。對于沒有以上身份加持的普通人來說,并沒有做到完全的公平。和享受加分的人群比,并沒有站在同一起跑線。
自考是自己過考就算過了,全部過考就可以申請畢業,與考生本人身份無關。
高考和自考哪個更難
自考相對來說更難一些,原因如下:
1、自考信息閉塞
雖然自考沒有高考的含金量高,但是自考有太多的問題,比如自考時常有專業??迹恍疫\的話或許你的專業就??剂?自考申請學位要求;怎么考學位英語;在哪報名論文;在哪答辯……很多問題。
自考不像高考,大家一塊奮斗,自考是一個人的戰斗,沒有人告訴你該報名了,沒有人告訴你今年有什么考試政策,沒有人為你安排好一切,這些都需要自己去查找信息,一點點的摸索,直至考試結束,拿到本科畢業證和學位證。
2、試題難找
自考最重要的就是刷題,可是這些題去哪找呢?歷年試題、模擬試題、章節試題這些都是問題。有的人說我去網站上下載,可以去網站上下載,但是是系統的嗎?能起到一個刷題講解的作用嗎?
對于自考生來說刷題真的是一個大問題,不刷題根本不用想通過自考。浪費時間不說還很難找到題目做,所以如果考生不是很忙的話,可以試著找一家比較正規的學習機構,或報個自考班,畢竟這些都是現成的題目和知識點,可以為自己節約很多時間和精力。
3、堅持難
高考三年本來戰線就比較長了,但是自考的戰線還要長,有的人一考就是五六年,所以堅持很重要。時常半途而廢,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人很難拿到自考的畢業證。如果你不想戰線這么長,想快速拿到本科證和學位證,那么盡量去報考一個網課,跟著老師系統的學習,既不耽誤時間還能快速畢業。
自考報名流程
自考分為社會自考、全日制自考助學,還有就是個別地區的專本套讀以及自考專接本。
全日制自考助學,還有就是個別地區的專本套讀以及自考專接本的報名、報考、考試都由負責自考招生的學校負責,所有工作都由學校組織。
1、全日制自考是自考形式的一種,自考是一種國家考試,個人自學,社會助學三者相結合的一種考試形式。
全日制自考又稱自考助學班或者過程性考生。主要區別在于
第一:自考助學班考生每年需要交納學費(高起本學制四年,專升本學制2年)
社會自考生只需要每次向自考辦交考試費。
第二:自考助學班考生需要達到注冊年限方可畢業,一般為注冊滿兩年可以畢業(全部科目考完也不可以畢業)
社會考生沒有這個要求,所有科目考完就可以畢業。
第三:最重要的,自考助學班考生有三分之一課程是由所在助學機構命題,組織考試,這部分科目是肯定可以過的。剩余三分之二課程參加統一考試。
社會考生全部都是統一考試
關于畢業證,則是一摸一樣的。
2、下面是社會自考,即最普遍的自己報考、自己考試的自考形式。
一、報名時間
各省報名時間會不同。
每4月, 10月考試時間,報名時間理論上4月考試報名時間是12月10—25號; 10月考試報名時間6月10—25號;每年的考試時間會有變動。
自考時間1月1開始,只有3次機會。湖北取消了1月的考試。其他省份很多有取消1月份的,部分的有取消4月份的。
二、報名地點
自考辦或助學班直接報名點
三、報名:按照省教育考試院的報名流程報名。
四、報考專業
按學員報考的專業,可以在自考網上查找相關專業的主考院校及課程設置。學員沒專業要求的盡量建議報讀文科專業。
自考高考需要哪些科目
社會青年高考報名需要到教育局招生辦去辦理報名,需要免冠照片若干張,本人身份證及復印件,學歷及證書復印件,辦理費用。各省高考報名時間一般在前一年的12月初,及時關注該省招考院網站的文件,了解報名資格、報名條件、報名時間、報名程序等事由。先網上報名填寫基本信息,然后再規定的時間到所在地招辦采集照片、驗證證件和身份。一般帶學歷證明、街道(社區、村)介紹信、身份證等材料。
省級招委會可按照以考生戶籍為主、與在本地區高級中等教育學校就讀一定年限相結合的原則,結合本地區實際就報名條件、時間和有關要求作出具體補充規定。
進城務工人員及其他非戶籍就業人員的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當地參加高校招生考試,按各省(區、市)公布的辦法執行??忌坏迷凇傲魅搿焙汀傲鞒觥眱傻赝瑫r參加高考報名。對于既不符合流入地也不符合流出地報考條件的考生,由流入地協調流出地解決,原則上回流出地報考。
自考含金量高不高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簡稱“自考”,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目前,自考已經成為我國規模最大的開放式高等教育形式。教育部的數據顯示,全國13億人口中,平均每30人就有1人參加自考。
50.6%的人認為“與同等學歷、同等院校的統招文憑相比,自考文憑含金量更高”,80.0%的人認同“自考需要極大的毅力和努力,自考生會比統招生更優秀”。但同時,72.1%的人認為自考生面臨的主要困難是“社會廣泛存在的歧視和不理解”,70.4%的人認為“自考生更容易受到用工單位的歧視,就業更難”。
現在統招院校的關卡主要在高考這一道,是“嚴進寬出”。普通高校生入學以后,學校的要求就比較寬松,不好好學也能混過去,畢業“放水”現象比較嚴重。其實普通高校應該是“嚴進嚴出”的,但目前很難達到這個要求。
自考卻是“寬進嚴出”,雖然門檻不高,但要求學生一門門考下來,需要很大毅力,這樣取得的文憑含金量會有所保障。我的學生中有不少就是通過自考取得本科文憑,然后再讀碩士、博士的。我感覺他們都很珍惜學習的機會,不像有些統招生那樣容易懈怠。
自考將來的發展應該多樣化,它的職能、功能應該拓展,不能僅僅定位為一種“學歷文憑考試”。有學者認為自學考試可以向農村、農學方面推廣,有人建議往職業化方向發展,都是有一定道理的,自考的“爪子”可以伸到更多的地方。另外,就是加強自考與其他高等教育形式的溝通、合作,實現優勢互補,這樣自考才有能力向多重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