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黨員干部加強學習的重要性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明確地提出“要把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抓緊抓好”,“在全黨營造崇尚學習、向群眾學習,優化知識結構,提高綜合素質,增強創新能力,使各級黨組織成為學習型黨組織、各級領導班子成為學習型領導班子”。這是我們黨全面汲取運用歷史經驗、適應歷史方位發展變化、著眼應對各種嚴峻考驗、解決自身建設突出問題所提出的一個重大歷史課題。
淺談黨員干部加強學習的重要性
因此,進一步拓寬知識面,提高實際工作能力和個人綜合素質,已經成為事關我園全面發展和建設大局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一、重視學習是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的需要。
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
特別是現代科學技術進步日新月異,知識創造、知識更新速度大大加快,創新能力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因素。學習是獲取知識的重要源泉,是人類前進的動力。無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還是一個政黨,不加強學習、不提高學習能力,勢必落后于時代。猶太民族就是一個非常熱愛學習的民族。有學者推定,猶太人年人均讀書約40本至50本,如果按50年計算,平均每人一輩了要讀2500本左右。現在全球約1500萬猶太人,只占全人類的400分之一,但是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卻占23%。美國的大學教授中,每5個人就有1個是猶太人,美國的百萬富翁中,20%以上是猶太人。江澤民同志曾語重心長地說,像我們這樣一個大國和人口眾多的民族,如果沒有科學理論的武裝和對各種新知識的掌握,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騰飛,不可能現代化的前途;像我們這樣一個大黨,如果不能通過刻苦學習,掌握新的知識和本領,就會落后于時代,就有失去執政的資格、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擁護的危險。現階段,我國正處于改革開放的攻堅期、發展的關鍵期、矛盾的凸顯期,我國發展呈現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征,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面對世情、黨情、國情的深刻變化,面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任務的艱巨性、復雜性、繁重性,我們黨只有重視學習、善于學習,永不自滿,永不停滯,不斷提高執政水平和領導水平,才能確保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如果不注重學習、不善于學習,知識就會老化,思想就會僵化,能力就會退化,就會被歷史所淘汰。因此,要從事關國家、民族和黨的前途命運的高度,深刻認識學習的極端重要性,帶頭順應時代需求,把“學習型”內化為一種強形象化 為一種強烈責任,外化為一種實際行動。
二、重視學習是領導公園建設發展的需要。
承載事業重托不僅要有良好愿望,而且要有過硬的本領。
文化公園是我國最早以文化命名的公園,五十多年來,園內舉辦了豐富多彩的展覽和演出活動,還率先舉辦了一年一度的迎春花會、中秋燈會和羊城菊會,并作為公園三大傳統文化活動一直堅持到現在;公園內舉辦的多種多樣的文娛活動,如游樂場、說書、棋藝、燈謎、歌會等,也一直深受廣大市民游客的喜愛,曾被譽為“鬧市中的綠洲”、“廣州文化的窗口”。在上個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公園每年接待市民游客近1000萬人次,毛澤東主席曾兩次親臨文化公園視察,劉少奇、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均在此留下了足跡和墨寶。但是,我們清醒地看到,這些輝煌已屬于過去。近10年來,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文化公園在她的發展史上也曾出現過瓶頸現象。反思當前,在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面前,我們少數黨同志開展工作被動,缺乏與時俱進的精神,政治理論學習缺乏主動性,開拓進取意識不夠強,學習新知識、新事物、新技術的積極性不高,習慣于憑老經驗辦事,缺乏以人為本的精神,關心群眾工作、貼近職工生活不夠,改革創新意識不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差。特別是面對辦展內容的創新、公園業務的拓展方面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感到束手無策,缺乏有效的應對措施……歸根到底還是學習沒有跟上形勢發展,導致能力素質與公園建設發展需要不相適應。
三、重視個人成長進步自身發展的需要。
鄧小平同志指出,學習是前進的基礎。
對于我們個人而言,學習是個人成長發展的永恒主題,學習是立身之本,唯有學習才能改變命運,創造未來。現代人才學中有一個理論叫做“蓄電池理論”,認為人的一生只充一次電的時代已經過去,只有成為一塊高效的蓄電池,進行不間斷的、持續的充電,才能不間斷地、持續地釋放能量。從我們自身來看:成長的差距是由學習拉開的。人的差距首先是在學校學習時拉開的。工作后,個人成長進步的多元性,在某種程度上掩蓋了學習的重要作用。于是人們不能夠像上學時那樣把學習看作競爭的基礎,把學習成績看作競爭的重要依據。實際上,人生的考場一直沒有離開,只是從有形變成了無形,從單一變成了全面,從定時變成了隨時,從單一評判變成了眾多評判、公眾評判,學習成績也由分數變成了多維。對于我們機構管理人員來說,平時干的每一項工作、完成領導交辦的每一項任務、參加集體座談會的每一次發言、起草每一個文件、組織每一次活動,都是一場考試。平時的這些小考,構成了最后“升級”考試的成績,成為了我們每一名管理人員進步與否的根據。本領的大小、能力的強弱是由學習拉開的。能力不是天生的,從根本上說是從學習中獲得的。平時我們所說的人才有三個層次。首先,學歷高的是人才。學歷高是讀書多的標志,學歷越高,對某一個專業領域的研究越深。這是人們的共識。其次,有知識自我更新能力的是人才。知識自我更新靠的是不間斷的學習。做學生時的基礎本來是差不多的,后來的差距是差在知識的自我更新能力上。再就是,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是人才。知識是能力的基礎,是構成能力的主要因素,但知識多不一定能力強,主要原因是知識并沒有被充分激活,沒有轉化為現實的工作能力。所以,知識轉化為能力是每一位員工至關重要的能力,這是能力構成的最后一個環節。人生境界的高低是由學習決定的。宋朝詩人黃峪說過:“士三日不讀,則其言無味,面目可憎。”不讀書,不學習,必然言之無物,風度、氣度、修養就不會提高,人就會變得粗俗。古人還講:“讀書養氣,養浩然正氣。”人類文明成果的載體就是書籍。江澤民曾講:“一進圖書館,思維就會更加活躍起來,各種書籍就會把你引入豐富多彩的世界。從古至今,許多哲人和智者都視讀書為樂事,把讀書作為修身養性、完善算我的重要途徑。”讀書學習,實質上是與智者的交流。置身于智者的氛圍之中,人自然就會變得更中聰明,人的品格自然就會高潔,心胸自然就會開闊起來,就能夠從根本上擺脫低級趣味。一旦將讀書視為樂事而終身不輟,會使人心靈純潔而富有正義感,知識積累而博學多才。
重視學習、勤于學習、善于學習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鮮明特色,是我們黨不斷走向成熟的標志,是我們黨不斷成長和自我發展的動務和源泉。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指出:“世界在變化,形勢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在深入。不斷學習、善于學習,努力掌握和運用一切科學的新思想、新知識、新經驗,是黨始終走在時代前歹引領中國發展進步的決定性因素。”這是對黨一貫重視學習這一優良傳統的繼承和發展。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充分認識學習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不斷強化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在學習中成長,在學習中實現自己的理想。作為文化公園的一名員工,更要將學習作為自己成長進步的武器,緊密結合公園建設發展的實際,深挖文化品牌,不斷推陳出新,讓文化公園再現歷史上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