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弟子規》對小學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顏氏家訓》中有這樣一句話:“若能常保數百卷書,千載終不為小人也。”古今中外,很多名人都談過閱讀的重要性。因為,眾所周知,無論長幼,讀書不僅能讓人增長知識,拓寬視野,也能熏陶人知書達理。
閱讀《弟子規》對小學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國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著中華多年的文化內涵。大力開展國學經典,對當代小學生的良性道德培養具有重要性,其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助于增進小學生尊老敬長的意識
當代小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父母的溺愛呵護中長大,大都只知道從父母那里索取,不知何為付出,更不會從事任何具體勞動,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所以,《弟子規》的學習可以使學生理解父母,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團結同學。
二、有助于小學生對孝道的理解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有“孝感動天、百里負米、親嘗湯藥、臥冰求鯉、嘗糞憂心……”等二十四孝。而今的“小皇帝、小公主”們都有點為我獨尊的味道,在家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從不知給父母幫一點忙,甚至于做錯了事情還不聽父母的教導,自以為很對,跟父母頂嘴。《弟子規》中指出,“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告誡小學生要聽父母的話。“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雖然小學生能為父母做的事很有限,但是一樣可以學習古人的精神,用自己的方式來孝敬父母及長輩。
三、有助于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的良好品德
誠信、責任教育是小學生教育的原則,現代的小學生不僅好逸惡勞而且更重要的是缺乏誠實守信這一最基本的道德原則。《弟子規》不僅提出人以信為本,要求言以信為先,實事求是,不要夸夸其談,華而不實,虛浮佞巧,而且還非常重視道德人格的建立,認為培養人的道德品格應放在首位。特別關注人們行為的內在心理動機,強調從內在人格上改善人,提升人。這種直指心靈的教化,對誠實守信品德養成具有重要意義。
四、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健康的價值觀念
在今天的校園里,很多學生的日常習慣與生活方式讓老師瞠目結舌,不可思議。很多學生通宵達旦的上網聊天,玩游戲,白天上課、甚至考試時呼呼大睡;有些學生則過分追求品牌,追求服裝的時尚前衛,不顧及家長的經濟承受力,一味攀比;還有不少學生則根本沒有集體意識,無視他人存在在教室內大喊大叫,隨便亂扔垃圾,班級活動概不參加等等。諸多現狀表明,學生德育教育要從做人的基本行為禮儀與文明舉止抓起,要培養學生健康的價值觀念,形成文明禮貌、高雅而富有教養的行為舉止與生活態度。《弟子規》要求我們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注意穿著的整潔與整齊。衣著的關鍵不在于它是否名牌,是不是昂貴,而是符合自己的身份,符合自己的經濟能力。學校是知識的圣堂,禮儀的殿堂,學生著裝更要符合自己的身份,穿著整潔大方是其最基本的要求。三要求青少年學生坐立行走,出入進退要符合一定的規范。這對學生們以后走進社會將受益終身。通過長期實踐,形成良好習慣,由良好的習慣塑成富有教養的行為品格,這是《弟子規》教育的意義所在。
五、有助于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與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現在的孩子在人際交往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他們有著極強的個性,這是他們很難融入集體,00后的孩子由于家庭過分的溺愛而更加自私和以自我為中心,他們缺乏容忍,謙讓,與人合作的品質。容易心理沖動,自我控制弱,常常因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與同伴發生摩擦,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誰也不讓步,《弟子規》告誡小學生平等仁愛的相處原則。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人,人與人之間的這種仁在平等的位置上,即不能覺得低人一頭,也不能自高、自傲、高高在上。人與人之間的不同于差別,應該來自于品行和才能的差異,真正贏得他人的是高尚的品行和出眾的才華,而不是張揚的外貌和夸夸其談,要以理服人,不能以勢壓人,這樣別人才能心服口服。為以后的人際交往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