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的重要性
從高科技到日常消費性產品,“設計”成了每家企業最愛掛在嘴邊的名詞。這不是口號,而是事實。在未來,設計決定一切,所有人都必須具備優秀設計師所該有的核心能力:想象力。如何和別人不一樣,答案就在于你的想象力智商有多高?
你的IQ有多高?別誤會,不是說你的智商,而是你的“想象力智商”(Imagination Quotient)。在當今微利時代,競爭的不是成本、不是速度,而是想象力。
想象力的重要性
如何才可促成想象力?首先還是老套:多吸收訊息。沒有數據進入,要消化什么?又要生產什么?以古代想象力最豐富的作家莊子為例,他在司馬遷筆下是“其學無所不窺”的人。什么書都看過了,想象力自然無限延伸。
一,莊子:材料充實
談到古代世界,很難避免一種動物,就是“龍”。龍存在嗎?答案應該是肯定的。所以孔子拜訪老子之后,回到家鄉對學生描述老子“其猶龍也”,說他像龍一樣,“乘風云而上天”。龍是三棲動物,在水里能游,在地上能跑,在空中能飛。就因為能飛,最后都逃離了人類掌控的范圍,因此,人們也難以描寫牠的形貌。
莊子寫過一段寓言,說朱坪漫向支離益學“屠龍術”,耗盡家財。好不容易學會之后,卻找不到龍可以施展身手。我想,是因為龍都飛走了。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有一本《倚天屠龍記》,也許“屠龍”一詞是受到莊子的啟發。龍對人類生命應該有所威脅,所以才有人花錢去學屠龍術。沒錯,莊子有個鄰居向他炫耀自己得到宋王多少賞賜,莊子以一則寓言回敬他,大意是說:河邊有一家人,兒子潛水得一寶珠,父親見了要他立即敲碎,斷絕他再度入水尋寶的念頭。父親說:“寶珠藏在水底黑龍的下巴底下,一定是黑龍睡著了,才讓你有機會取得寶珠。牠若醒來,你將粉身碎骨。”莊子接著對鄰居說:“宋王比起黑龍更兇狠百倍;牠若清醒,你還能活命嗎?”意思是:宋王睡著了,不知你是小人而讓你得逞,你還是小心為上。由這則寓言可知,龍是威猛至極的生物,“伴君如伴龍”一語也可以說得通,何況古人真的稱天子為龍呢!
龍還算是有跡可尋,莊子筆下最具想象力的是對“真人、神人、至人、天人”的描寫。以神人為例,莊子在〈逍遙游〉中說:“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谷熟。”
即使只讀原文,也不難領悟神人風貌,讓人感覺頭暈。我們要問:真有其人嗎?真有姑射山嗎?莊子說的不是現實而是想象。他的根據是什么?他在“人”字之上加了幾個形容詞,如“真、神、至、天”,意思是要提醒我們:光是做為一個平凡人是遠遠不足的,甚至是糟蹋了人的潛能。做為人,就必須經過修練而覺悟自己內在的精神力量是無比偉大的,可以不受世間各種束縛所干擾。富貴榮華皆如過眼煙云,窮愁潦倒也絲毫不以為意。化解了對自我的執著,人間呈現無比美景,隨時隨地皆可自在逍遙。生命本身即是祝福,即是喜悅,即是美妙。
如果少了《莊子》這本天下第一奇書,我們的心靈將蒙受多大損失?忽略了莊子與其他作家所提示的想象世界,我們的人生將是多么枯燥?因此,為了刺激想象力,應該多閱讀作品,讀小說、詩詞,不然就多看有劇情的電影。沒有磚塊,怎么蓋房子?其次,有了材料,還須本身的生活經驗來配合。
二,易經:生活經驗
談到想象力,當然是針對未來。而有關未來的判斷,正是易經占卜所不可或缺的。易經的原始文本很簡單,只有三部分:一,六十四個卦象;二,六十四句卦辭;三,每卦六爻,所以共有三百八十四句爻辭。如此而已,最多三十頁。像這樣一本小書,據說是周文王被商紂王拘囚于羑里的七年中所寫成的。文王姬昌在智慧、德行、能力方面皆有過人成就,他所寫的卦辭與爻辭是要說明什么?說明占卦的可能結果。這里面就充分使用了想象力。
譬如,乾卦初九說:“潛龍勿用。”龍潛伏著,不要有所作為。什么意思呢?乾卦六爻皆陽,初九在最底下。在六爻中,初(即是一)與二代表“地”,三與四代表“人”,五與上“即是六”代表“天”。如此即構成了“地、人、天”由下往上的三個層次。初九為何說是“潛龍”?因為初與二代表地,初是地的下面一爻,等于在地下,地下即是水,所以說“潛龍”。再看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龍出現在地上,適宜見到大人。這是因為初與二代表地,二是地的上面一爻,等于在地上(田即是地)。所以說:龍出現在地上。至于為何說“龍”?因為乾卦六爻皆陽,代表生機無限,有如龍之無比勢能,可以優游于水中、地上與天空。
因此,學習易經的人都知道“占卦容易解卦難”。因為占卦只是一套固定的操作程序,二十分鐘就學會了;但是解卦就須運用想象力,先要還原到原文中的象征,再回到具體的現實處境,想象自己作了某一選擇之后所可能產生的結果。這個時候,缺乏想象力可能造成致命的傷害。
譬如,我占問該不該與人合作經營生意。占到比卦六三“比之匪人”,意即:所依靠的不是正當的人。這是十分清楚的答案。于是,我取消這項計劃。但是如此一來,我永遠無法得知“如果我真去做這件事,結果真會如此”。我心中難免會覺得迷惑,不知該不該相信占卦。但是如果我一意孤行而最后結局不好,我能夠承擔這種后果嗎?人生的困難即在于:沒試過,總是不太相信;一旦試了,后果不堪設想。然而,人生不能事事重來,我們何去何從?
想象力的重要即在于此。換個比較輕松的角度來說,想象力幫助我們承受眼前的痛苦。大陸作家余華最近在臺灣媒體接受專訪,他說:大陸的政治領導階層、知識分子與有錢人,都對大陸的未來感覺憂心忡忡;但是,相對于此,大陸的窮人(像北京的蟻族)卻活得很帶勁,因為他們相信未來會有光明前景。余華所謂的“光明前景”,是指賺錢而言。
這話說得沒錯。窮人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賺錢。由于目標專一明確而感覺生活有方向也有希望。但是,富人呢?有錢之后,由于選擇能力增強而發現目標越來越多,以致不知該如何選擇。尤其是選擇了一項,就須放棄另外許多項,誰能長期承受這樣的壓力?有錢人易患憂郁癥與精神官能方面的疾病,這或許是原因之一。換言之,有錢人的想象力枯竭了。至于窮人的想象力如果只有賺錢一項,將來恐怕也會陷入困境。
我在美國念書時,是靠回憶過去與想象未來的雙重力量,來應付眼前的艱巨挑戰。我常想象自己念完博士學位之后,可以無憂無慮,好好過一個良知清明、心情平靜的知識分子的生活。不卑不亢,有所為有所不為,出處進退皆從容有余。當時如果沒有這樣的想象,心理煎熬不知會增加多少倍。
當然,我當時的想象并未實現。我到中年階段的座右銘是“從容”。我想學習的是陶淵明所云:“勤靡余勞,心有常閑。”即使我忙碌不堪,內心依然希望保持悠閑。由這樣的座右銘,就知道我一方面沒能實現過去的想象,而另一方面我又有了新的想象。“趁有光的時候,趕路吧!”還有體力,就該盡力而為。但是,趕路的前提是必須方向明確,否則徒然繞圈子空轉而已。
于是,談想象力的結論是什么?是方向感。這個方向如果只是世間某種成就,那么即使達成目標也會再度感覺茫然。如果是要造就自己成為“真人、神人、至人、天人”,那又需要多大的想象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