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誠信的重要性
摘錄:學校的誠信形象,直接影響著對學生的誠信教育。因此,學校要樹立以誠信為本的觀念,不能僅僅停留于口號,停留于形式,而應從學校管理、教師形象上做起,以學校的誠信、教師的誠信來影響學生,教育學生。要用科學而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去看待社會上出現的誠信缺失現象,讓學生逐步樹立起“誠信光榮,失信可恥”的觀念。
校園誠信的重要性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每個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是個人的立身之本,是社會運行之規。一個人只有講誠信,才會有信譽,才能贏的人們的信賴和尊重;一個社會擁有誠信,社會生活才可能健康有序;一個國家講誠信,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沖擊、滌蕩,誠信在一些人身上消退,“逐利”取代了“美德”,誠信讓位于欺詐,在很多人的人生天平上,沉下去的是“健康”、“美貌”、“金錢”、“榮譽”,唯有誠信這端高高翹起。誠信,變輕了!許多誠信缺失事令人駭然:假奶粉、假煙、假酒、假藥、假種子、假化肥、假文憑、假職稱、假論文、假肉、假鈔票,小販們以次充好、短斤少兩,“掉包”現象,教育上的亂收費、亂辦班、中考高考作弊……這一系列“假”現象不勝枚舉,甚至還塑造假人,無奇不有。造假已從過去的假貨變成了有毒有害的食品,特別是三鹿奶粉事件給人們造成的傷害,給社會造成的恐慌,給中國國際形象造成的影響至今令人難忘。誠信缺失,信用危機,著實給構建現代文明社會,誠信社會,信用社會帶來嚴峻挑戰
一、學校教育是誠信意識培養的主要陣地
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是未來社會的脊梁,正處于人生成長和發展的關鍵時期,是品德形成和培養的關鍵階段,他們的誠信品質如何直接關系到誠信社會的建設。青少年學生的大部分時間在學校,學校是他們品德培養的主要陣地,因此,學校教育是誠信意識培養的主要陣地。加強對中學生的“誠信”教育具有特殊而深遠的意義。
二、誠信教育應成為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
近些年來,伴隨著《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發布,全社會普遍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公民道德教育活動,良好社會道德風尚逐漸形成,全民族的文明素質不斷提高。但是,在一些領域和地方不守承諾、欺騙欺詐等失信現象屢禁不止,這些社會不良現象也侵蝕著校園,給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在一些地區和學校,少數學生考試作弊、言行不一、欺騙他人的情況時有發生,給中小學生的誠信教育亮起了紅燈。加強中小學誠信教育直接影響到誠信社會的形成和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實現。誠實守信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必須從小培養,貫穿于教育的全過程,誠信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必須作為學校工作的一件大事,認真抓緊抓好。
(一)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誠實教育。教育引導學生誠實待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言行一致,不自欺欺人,不欺騙他人,以真誠的言行對待他人、關心他人,作業和考試求真實,不抄襲、不作弊。
(二)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守信教育。培養學生守時、遵守承諾,講信信,富有責任心,一旦許諾就一定要說話算數,言必信、行必果。
(三)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法律意識、紀律意識和社會公德意識的教育,培養學生的法律觀念、紀律觀念和和社會公德觀念,使學生成為遵紀守法、講公德的好公民。
學校的誠信形象,直接影響著對學生的誠信教育。因此,學校要樹立以誠信為本的觀念,不能僅僅停留于口號,停留于形式,而應從學校管理、教師形象上做起,以學校的誠信、教師的誠信來影響學生,教育學生。要用科學而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去看待社會上出現的誠信缺失現象,讓學生逐步樹立起“誠信光榮,失信可恥”的觀念。作為教師,我們要在工作、生活中帶頭講誠信,時時處處用講誠信的實際行動影響和感染學生,共同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撐起誠信的晴空,讓他們感受生活的幸福與美好、世界的寧靜與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