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職業生涯中自我學習的重要性
一提起學習,恐怕首先想到的是傳統意義上的課堂教學。但這種單向被動式的學習方法根本無法從容面對信息爆炸的知識經濟時代。對于個人而言,更重要的是自身從實踐和行動中不斷學習。這樣才能做到融會貫通,真正做學習的主人。
職業生涯中的自我學習的重要性
無論你在職業生涯開始時才具多高,如果沒有繼續進取,不斷修煉業務技能,便不可能使自己的事業更上層樓。
你必須尋求各種途徑使自己成為各領域的行家。從日新月異的技術到新的領導方式,你都得不斷提高自己。一味坐等難免不掉隊。
自學并非易事,雖然許多人從師多年,但從自學最精確的意義上講,他們的自學能力十分有限。
傳統的學習方式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它的結果是一種“應付式的學習”,為應付預期的局面而去完成規定的任務。著名作家兼預言家Alvin Toffler(托夫勒)補充說,工業社會里的學習有三種基本相似的特征:準時、順從和死記硬背。它們有助于標準化而非創新,并容易助長對權威的盲從。
顯然,這些都不能解決實際中的問題,所學的也不是眼前與未來所需要的技能。所以你應掌握一種迥然不同的學習方法。
迫切性的問題
這種普遍存在的難題因為當事人所處的環境變得更加錯綜復雜:時間壓力,短期目標和迅速決策的要求,它們都與責任和知識有關。此外,經理人一般都少有失敗的經歷,自然希望避免因為深奧的學習而力不從心、窘態畢現或痛心疾首。
現存的組織形態在助長等級差別、鼓勵升遷以及反對冒險方面的行為,更加劇了經理們的學習困境。
令人欣慰的是,我們已經開始認識到學習是一種關鍵技能。由于學習能激發創新,所以學習能力便代表了一種貨真價實的可持續的競爭優勢。
諸如Skandia Group、Dow Chemical和Hughes Aircrafts等經營上可圈可點的公司,都在力求把公司的智力資源變成公司的商業資產。他們還設立了“知識經理”這一職位。目前,一種建立學習型組織的做法正廣受關注。它不僅為我們開啟集體學習的新路,而且還能促使你在學習方法上有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