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考”來臨 有什么變化呢
“新中考”的變化
化學:加強考察實驗和實踐類內容
由此可以預見這樣一個大方向——未來,認真學好每一門學科,雨露均沾的“均衡娃”,才能笑傲中考考場!
中考改革在即,在中高考大改革的大方向下,男孩和女孩的不同優勢
女孩實現逆襲
中考只是一場拼“誰更少犯錯”的低難度考試,性格上較為認真、細致的女生,明顯會占優勢。
2016年的中考,被戲稱為“滿分時代”,夸張成份是有一點,不過未來中考從“拔尖選才”到“考驗基本功”轉移這一點是無疑的。
這對做題細心的女娃來說,絕對是更加具有優勢的,這從今年各地的中考狀元、文理科高考狀元多是女娃就可以看出。
多位中學老師認為,目前的中考只是一場拼“誰更少犯錯”的低難度考試,因男生的晚熟天性,在中考階段處于弱勢,而到了高考階段,男孩爆發后,其優勢就慢慢顯露出來了。
“目前的中考難度要求低、挑戰度低,按照難度系數7:3:1的比例看,多半只是考察知識掌握的牢固程度和細致程度。性格上較為認真、細致的女生,明顯會占優勢。”一所熱門高中的教導處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初中階段,男生本來就比女生晚熟,在相對簡單的考試中,兩者相較,會處于劣勢。
然而,通過中考選拔出來的高分學生,與進入高中后的發展潛力并沒有必然關系。另一熱門高中班主任表示:“高中3年學習中出現的‘黑馬’多是男生,我曾教過一個男孩,初中在班里只是中游偏上的位置,到了高中因競賽成績突出,被保送進了北大。”
“得語文者得中考”,女孩文科更具優勢!
同時,2016年中考還顯現出一大特點,就是理化分差逐漸減少,滿分比比皆是,倒是平時不怎么受待見的語文,跳升成了“拉分項”,“得語文者得中考”,這樣的中考誰更占優勢?答案不言自喻。大家看北京中考改革細則中的語文改革方向:
語 文
增加基礎運用和閱讀類樣題
1、增加在學習生活情境中考查詞語、古詩理解和運用的樣題。
2、增加文言文、科幻小說兩類閱讀樣題。
3、“作家作品”中增加國內外名家。
替換部分閱讀和寫作樣題
替換部分閱讀樣題,如體現社會實踐背景和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多文本閱讀,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熏陶、加強質疑能力培養的記敘文閱讀,體現名著閱讀、課內外學習基礎上的情境寫作類試題。
作文部分,根據題目寫作的部分樣題替換為以讀書實踐、跨學科知識為背景的寫實和想象類作文。參考樣題答案中,對想象類作文的評分標準提出進一步要求。
數學在今后的命題中要降低難度,區分度也會較大下降,只有語文的廣度、難度提升,因此語文在中考總分中區分度會最大,最容易拉開學生檔次。
說得語文者得中考一點都不過分!語文的提高需要長期積累,小學不抓,中高考就會后悔,到時候想抓也來不及。未來語文的地位就像原來小升初中奧數的決定性作用一樣,而比奧數更能一錘定音。得語文者得中考,得閱讀者得語文。閱讀習慣將成為學生小學入學前后第一重要的習慣,并將一直持續下去!
男孩受自身生理特點的影響,頑皮,比女孩更難約束自己,好習慣的培養比女孩更困難。語文變為第一學科后,女孩的自我約束和紀律性,使她們更容易也更愿意接受家長、老師的建議去按部就班地提高語文水平。而男孩大多數一般還會依然故我。現在考上知名大學的女孩本來就比男孩多了,高考改革后女孩更是如魚得水了。
因此,男孩的家長們就得更操心點了,早點培養他們的好習慣,特別是閱讀習慣。總之,怎么說也不能讓男孩子在這關鍵的一輪中輸掉一局吧!
男孩子怎樣
學好語文、贏得中考?
1。用理科思維學語文。
我們常說,男孩子抽象思維發達,宏觀,邏輯能力強,更理性;女孩子形象思維發達,細致,語言能力強,更感性。這樣的區別確實讓女孩子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有著先天的優勢。
理性思維認為萬物有規律,所以總是把希望寄托于訓練,希望題海鍛煉出自己逢考必勝的能力。男孩子往往喜歡通過大量訓練熟能生巧之后,做題勢如破竹的感覺。他們喜歡《中考作文秘笈》《破譯閱讀密碼》這樣的教輔名稱,深深覺得這才是“干貨”。卻覺得老師說破了嘴推薦的《目送》《覓渡》《山居筆記》《上下五千年》真心浪費時間。
對于這些理性思維的孩子,不帶入自我去讀文章,文章中的事情永遠和自己距離好遠,僅僅是一個故事,僅僅是見識或者談資。這樣是學不好語文的。用心體會,和文章試圖找到共鳴,心有戚戚焉,你就真的理解了。這是語文提高的第一步。
所以,語文學習,需要男孩子們懂得思維習慣的調配,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把感性形象的思維升為“一把手”,以邏輯思維等理科思維做“副手”。
2。盡早培養閱讀習慣。
從小到大,男孩子往往都是喜動喜鬧,看電視,玩游戲,各種運動,讓男孩子從小就沒有一個養成個人閱讀習慣的契機。陡然上了初中,時間變得緊張,運動游戲占據了課下的時間,本來就沒有的“閱讀”是很難打破慣性,躋身男孩子們的時間表的。
而且男孩子往往是對集群性的活動感興趣,其中隱含的競技性讓他欲罷不能。由于現有的條件,沒有合適的平臺,閱讀這項活動只能一個人進行,沒有任何競技性去刺激他,大多數男孩子無法感受到讀書有什么好。到了初中,一本完整的書都沒有看過的學生依然大有人在。
男孩子的精力多投入在玩樂中,就連作文選材都往往是“踢足球、打籃球、母愛、友誼”沒有了。這證明,他們缺少對周圍生活的關注,他們的生活過于局限和單一,加上又喪失了閱讀這個開拓眼界,引入新的關注點的方式,他們語文的素養將會這樣一直處于非常低下的狀態。
所以建立一個好的閱讀習慣,引導孩子拓展課外觀察視野,是兩個非常重要的補救措施。有句俗語這樣說“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么?”閱讀就是“看豬跑”;自己去多親身體驗去發現,打破男孩子普遍的僵化的生活習慣,就是去“吃豬肉”啦。
3。男孩子情商發育慢,一定要讓他多參與生活。
高考題型總是不斷下放到中考,這樣的趨勢真是讓所有老師家長著急上火。很多高中情感能力的問題也是逐漸滲透。本來孩子就還沒懂事兒,本來男孩子的同期情商就比不過女生,這可怎么是好?
其實,情商不是教出來的,而是給一個合適的環境,孩子自己發展成長出來的。所以這方面,家長朋友們要多多思考。
導致現在孩子情商低的一個原因是:經歷少。大多數家長,這也不讓孩子做,那也不讓孩子做。舉個例子,很多家長堅決回避讓孩子學做飯。煤氣,爐灶,菜刀什么的確實對于初二的孩子來說有一定危險性,但是我們可以規避危險,讓孩子參與到這件事當中來就可以了。
包餃子學會捏,學會攪拌餡料,甚至可以聽聽他能發明什么“創意餃子餡兒”。再比如,幫忙剝蒜,洗菜,準備碗碟也都是可以的。又比如為家里的植物澆水,給他建立個賬戶,輔助了解如何理財……不是說不學習就是浪費時間,讓孩子付出點體力就是不心疼孩子。
這些事情的積累,不僅能直接為孩子積累寫作素材,更能幫助他情智的成長,利于他懂得了解他人,體察他人的感受,也就更能在語文學習中自然而然的理解到位很多問題了。
孩子和家長是一個整體,整體內部講究一個平衡。你過度強勢、過度瑣碎的入侵孩子的生活,孩子便會懦弱沒有主見。只有我們家長能夠弱下來,軟下來,給孩子空間和機會,相信他,才能讓孩子的情智逐步成長,提高孩子的情商和寫作能力。
看了“新中考”來臨 有什么調整呢還看:
1.2015年最新中考材料作文4篇
2.最新中考材料作文范文5篇
3.2016年最新中考模擬示范卷及答案
4.2016最新中考模擬作文4篇
5.2017最新中考政策